推动物价合理回升,请你们先身体力行

图片

“物价,难道不是低一点最好吗?”

据说这是某个大佬发出的天问。

物价当然是越低越好。5000块买齐全屋家电,一个月500块就够吃喝,拼多多上买一身衣服100,薅羊毛10块钱搞了一个双人餐,天堂里出租车起步价8毛3,这真是天大的好事,是幸福生活的表征。

假如一辆宝马1万,全国几乎所有家庭就都能开宝马了,我实在不知道这到底有什么不好。假如所有的企业都跟腾讯一样,让老百姓免费使用,还那么好用,这不就是天堂吗?

市场经济是真的可以提供“免费财货”的,计划经济和国有化提供的“免费”,那是一种骗术。

市场经济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是一个依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制度,它的生产面向的是最广大的消费者群体,也就是穷人。世界上最大的企业,不是专门为少数富人、高级种姓生产的企业,而是面向最广大的消费群体生产的企业。

市场中的企业,服从于“消费者主权”。是消费者在决定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是消费者的评值,决定了价格的最终高度。穷人的钱少,边际效用很高,所以你要是不能让他觉得“买到就是赚到”,他就一分钱不会花的。那么打动他们的办法就是规模化地以最低边际成本生产、最低价格供给,让他们能买得起,并且觉得特别“值”。

因为所有的企业,归根结底是在竞争消费者口袋里的金钱。

低价意味着资本效用的充分发挥,生产效率的全面提升,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改善了底层老百姓的生活。他们可以在自身技能并未提高,名义收入没有增长甚至下降的情况下,享受市场的强大“正外部性”——物价降低,生活水平提高了。

只要市场经济在不断深化,物价的下降就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就能够不断地造福于芸芸众生。

从这个角度说,市场经济是最大的慈善。虽然在市场上——区别于等级和人身依附的社会——每个人人格独立,谁都不用感谢谁。

那现在,为什么会出现市场明明在进步,物价却上涨,或者不下降,或者下降的幅度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呢?

这时候我们就必须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引入其他变量,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因为有人在侵犯产权,例如税收、管制、干预等等,造成人们的时间偏好提高,倾向于多消费而少资本积累,因此降低了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力的进步速度,所以生产供给减少了;因为有人认为自己比上帝都牛逼,可以识别出什么是“合理的价格”,价格低就是恶性竞争,就是内卷,所以不准降价;因为有人认为所有企业和消费者都是傻子,不知道怎么交换对自己最好,要宣布自愿的交换行为为非法;因为有人在不断地发货币,把购买力转移给了自己,导致钱越来越不值钱,物价不断上涨,抵消了自由市场降低物价的努力。

这个管制、干预和发钞的程度,要疯狂到什么程度呢?它甚至超过了资本积累和劳动生产率进步的速度,它挖的坑比市场填坑的速度更快,由此把市场经济造福民众的成果不但毁灭殆尽,还要反过来额外再支付一笔代价。

换句话说,要是没有这些作妖,老百姓能够享受到的市场经济成果,要远远高于现在的水平;那些应有的生活水平提高,被消灭不见了。

现在有人居然说,要推动物价“合理回升”。这是什么意思?

这就是站在生产者立场上思考问题,由此站在了消费者的对立面,直接破坏市场经济的消费者主权制度。

是消费者的金钱投票,决定了最高效率、最会服务他们的企业盈利和存活。现在消灭这个制度,那么企业就不再受消费者主权约束,而只用服从那个发号施令的当局。这就是国有化。

假如企业纷纷压价,甚至低于成本价倾销,对于消费者来说简直就是一笔横财,要额手相庆的。消费者的行动展示了真实偏好,他们喜欢低价,只要价格低,他们就疯狂购买。现在有人主观武断地认为价格太低了,那就是在说,你们支付给生产者的太少了,要么你支付更多,要么就直接让你买不起。为什么要阻止消费者发财,为什么要限制消费者改善自己的生活?

说价格要“合理回升”,意思就是认为现在的价格不合理,太低了。可是他们到底有一种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价格是太高还是太低呢?没有。全凭主观臆断拍脑袋。

自由交换形成的价格就是合理的价格,从来没有一个上帝视角的合理的价格。价格反映了交换双方的边际效用和机会成本,自愿交换必然有利于增进交换双方的福利,否则交换就不会发生。你凭什么代替别人认为价格是高还是低?

市场价格引导企业将资源配置到最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领域之中,现在毁灭价格信号,意味着资源配置的低效和混乱。这就是计划经济必然导致贫穷的根本原因。

总是站在生产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当然会认为价格越高越好。可是生产者的立场是反市场、反社会的,因为它反消费者主权,而每个人都是消费者。其结果无一例外,都将以牺牲消费者的满足为代价保护低效的生产。

而且,长期看,生产者也不会因此受益。

需要清楚,那些即便是以低于成本价“倾销”的企业,也是对他们有利的,因为实现这些销售比不销售而积压库存、增加成本要更好,否则他们就不会赔本销售。那么规定最低价格的结果就是,企业更加难以出清,资源被浪费,增加成本压力。

对价格进行保护,就是在保护低效的生产,不断扭曲生产结构,将降低整个国家和行业的生产效率,使他们丧失国际竞争优势,未来将迎来更加惨烈的清算。

同时,价格的提高将提升生产者的成本,导致边际企业破产,损害生产和就业——对价格进行最低限制,从来都是打击小企业、阻碍高效生产企业竞争的一种保护主义手段。

消费者支付更多的代价,意味着减少储蓄,而储蓄是投资的来源,这又意味着毁灭资本、投资减少、劳动生产率降低,最终减少每个人的福利满足。

更重要的是,每个生产者都同时是消费者。劳动者正是企业生产的产品的最大消费来源。那些保护生产者的政策,在他作为消费者的时候必定加倍偿还:一切生产都减少了,物价全面上涨,生活负担加重。所谓“反内卷”,本质就是限制生产。然而一个人类生存的常识就是:没有人可以通过少生产而变得富裕,一个国家也不可能通过少生产、提高物价而变得繁荣。

对于那些希望物价“合理回升”的人,我们倒是有一个办法:

如果它是市场主体,请他们在向上游供货商采购、购买商品时,不但不要砍价,而且指责对方:你们卖的价格太低了,导致我想支付高价而不得。

如果他是行政官员,更要言行一致诚实信用,别人买矿泉水是两块,你嫌价格太低,那就支付10块。

市场经济,从来不阻止你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财产,不反对你向各类市场主体支付高于市场价格的金钱。希望你们一定要身体力行,坚持逻辑一致,做到知行合一,用行动展示真实偏好,而不要做一个嘴炮。

他们会这么做吗?断然不会的。

既然不会这么做,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当市场主体在说推动价格合理回升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让我的销售价格“合理回升”,让你的销售价格“合理降低”。如果我回升了,你也回升了,那就是你不合理。

因为有些人总是认为自己比所有企业家和消费者更聪明,以都是为你好的名义干预市场,以损害一方的方式造福另一方,最终目的是让人人都向他们靠拢,以便扩张自身,可以对每个人的行为发号施令。

这实际上,都是抢劫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