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分配,按劳分配,都错得离谱
按需分配,按照需求分配物资。
按劳分配,按照劳动分配物资。
前者相信很多人不用思考凭直觉都能感受到其中的荒谬,毕竟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其实后者的荒谬程度跟前者也不相上下。
这两种理念的荒谬之处都在同一个点上,那就是“分配”这两个字。
分配首先就创造了一个语境,在这个语境中,必须有一个“话事人”的角色来决定如何分配。这既不符合现实,也不符合理论。
现实中,从来没有实现过按需分配,也从来没有实现过按劳分配。
当然我们不能拿历史和经验来下结论。分配为什么荒谬,还是要用科学理论来解释,这门科学当然就是经济学。
按需分配是一些狂想家想象中的美好未来,按劳分配则是他们对现实的蹩脚解释。
经济过程就是人的行动交换过程,行动交换的前提是私有财产,依据的是主观价值。
主观价值决定了人的需求,这是实现按需分配唯一的依据。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今天吃馒头吃饱了,明天就得加点鸡鸭鱼肉,后天就得上零食。
能满足人的无限欲望的办法只有资源的无限供应。不只要资源无限供应,最好是现成可消费的物资能够无限供应。从资源到消费品又涉及到生产,生产也要人来完成。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哪怕全人类憋着不消费造了够用一万年的物资,也做不到按需分配。
凭什么我饭量小就要少分一些食物?如何鉴定我的饭量?谁来决定分我多少?负责分配的人有什么标准?没有任何标准。
这还只是一个吃饭问题,人的需求如此丰富,怎么可能靠统一计划分配得过来。
上面已经是放宽到最好条件了。实际情况是,人类永远做不到物质的无限供应,再多都没用,稀缺永远存在。就算做到了物质极大丰富,那人的欲望也要比这个极大还要更大一点,这就是亘古不变的人性。
想要实现那种理想世界,除非改变人性,把人改造成机器人。
按劳分配的荒谬也很明显。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劳动价值有多大?时长还是强度?身上装一个劳动量检测仪?就算有这种仪器,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根本问题在于,劳动量,劳动时长,都无法作为评估价值的依据,这时候还是要回到主观价值。主观价值最终决定了先前的劳动到底有没有价值。
具体到现实生活中打个比方,我费尽心思写了一篇一万字的文章,劳动强度和时间都非常可观。但是读者看了以后觉得毫无价值,没有人愿意付费,没有人愿意在上面打广告,那我就没有资格靠这个劳动成果拿到任何“分配”。
我可以敝帚自珍自认为写得好,但是这跟交换到其他物资就没什么关系了,我自嗨了半天凭什么得到别人创造的物资。
与之相比,我没有付出任何劳动或者只付出了少量劳动,搞出来的东西有很多人喜欢。比如我灵感乍现写出区区三百字,但就是句句经典,有很多人愿意付费,那这一点点劳动就比那一万字的劳动有价值得多。
多劳多得的情况很常见,但那只是劳动成果恰好符合需求。工厂的计件生产,多劳多得,影视行业后期经常也是计件生产,按镜头数量或时长,也是多劳多得。
这些多劳多得的前提是产品或项目本身能在市场上卖钱,投资者承担了风险,做出来的产品或影视剧是有可能卖不出去的。
幸好还有这种盈亏计算约束生产行为,要不然得有多少毫无价值的产品或内容生产出来,浪费多少资源。现实中那些脱离了盈亏计算的项目,毫无例外都是同样的下场。
所以不管是按需分配还是按劳分配,问题都在于无法做经济计算。为什么无法做经济计算?就是因为“分配”二字。这两个字默认无视产权,但是产权才是一切的根基。
如果一定要用分配这个概念,市场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分配。经济计算让最合适的资源更大概率交到最会利用它们的人手上,然后经过他们的调配生产用更高的效率惠及到更多人。
这些人身上的品质就是能够洞察别人的需求,这也就是所谓的企业家精神。他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才是社会运行的正确方式。
虽然经济科学早已经给出了确切答案,但是很多人依然活在“分配”的语境中,还为此争论不休。这不是科学的问题,这是我们过于缺乏常识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