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君主立宪制对牙买加是好事吗?

原作者:利普顿·马修斯翻译+编辑:AI 梁洋睿

最近,加勒比海岛国牙买加想要“炒掉”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不再认他为国家元首的消息,吸引了不少眼球。牙买加政府雄心勃勃地宣布,计划在2025年前搞一场全民公投,正式向“共和制”转型。

这股风潮并不令人意外。邻国巴巴多斯在2021年就率先迈出了这一步。在全球范围内,告别旧日的殖民符号,似乎是一种时代潮流。对于有着深厚殖民历史和强烈民族自豪感的牙买加来说,这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一步。

然而,在这片热情高涨的喧嚣之下,一个关键问题却被惊人地忽视了:告别了国王,然后呢?

人们为“与英国彻底切割”而欢呼,却很少有人认真讨论:新的国家元首该是什么样?新的政治体系如何运转?以及,抛弃沿用至今的君主立宪制,牙买加又会失去什么?

被忽视的“君主红利”:稳定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一提到君主制,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词就是“殖民地的老古董”。这种说法在情感上极具号召力,但它也让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对于牙买加这样的国家,君主立宪制在过去几十年里,其实默默提供了不少“隐形福利”。

首先,它提供了一个超越党派的领导核心

国王(在牙买加由总督代表)虽然没有多少实权,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象征。他不属于任何政党,不参与日常的政治争吵,因此能成为全体国民的共同象征。在政治分歧日益激化的今天,这样一个中立、稳定、能团结所有人的“大家长”角色,是民选总统很难扮演的。他就像一场激烈球赛里那个不偏不倚的裁判,确保比赛能继续下去,而不是让队员们因为争执而一拍两散。

其次,它提供了一种制度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政府可以换届,总理可以更迭,但君主始终在那里。这种“不变”的特质,使君主成了一道“宪法安全阀”。当国家陷入政治危机,比如议会瘫痪、政府难产时,这个超越政治纷争的角色就能站出来,作为最后的稳定器,确保国家不至于失序。

当然,还有那些看似“虚头巴脑”的象征仪式——比如军队效忠、国家庆典等等。这些都围绕着君主展开,潜移默化地将整个国家凝聚在一起。符号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

君主制与钱袋子:一个出人意料的经济学视角

你可能会问,这跟我们老百姓的钱袋子有什么关系?关系还真不小。

一个经常被忽略的经济学观察是:稳定的君主立宪制,在保护私有财产方面,表现得出奇地好。

为什么呢?这背后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长远眼光

一个世袭的君主,他考虑的不仅是自己,还有他的子孙后代。他希望这个国家长治久安,这样他的家族才能一直延续下去。因此,他没什么动力去搞“杀鸡取卵”式的短期掠夺,比如随意没收私人财产或撕毁商业合同。因为他知道,破坏了经济的根基,最终受损的是自己的长期利益。

这种长远眼光带来的政治稳定性,会给投资者一颗定心丸。无论是本国企业家还是外国资本,都更愿意在一个产权有保障、政策可预期的环境里投资。他们不用担心下一届政府上台后,之前签的合同就成了一张废纸。

有研究甚至表明,在保护产权方面,一些君主制国家的表现甚至优于某些政局不稳的民主国家。因为在后者那里,政客们为了赢得下一次选举,很可能会采取一些讨好选民但损害经济长期健康的民粹主义政策。

对于高度依赖外国投资和经济改革的牙买加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只是为了情感上的满足,草率地进行宪法改革,又没能设计出一个清晰、可靠的替代方案,很可能会引入巨大的不确定性,吓跑投资者,动摇法治根基。

危险的选择题:总统怎么选,国家大不同

可悲的是,牙买加国内关于“共和之后怎么办”的讨论,至今仍然非常肤浅。

政治家们热衷于表达“我们想当家做主”的愿望,却没人能回答几个最基本的问题:

  • 未来的总统,是像德国总统那样纯粹的象征性元首,还是像美国总统一样手握大权?
  • 总统是由议会指定,还是由全民直选?
  • 如何设计一套防火墙,防止总统职位被政治化,甚至成为一个新的独裁源头?

这些绝不是纸上谈兵。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将深远地影响牙买加的未来。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许多牙买加民众似乎倾向于“全民直选总统”。这听起来很民主,很美好,对吗?但很多研究表明,这恰恰可能是最危险的选项之一。数据显示,那些拥有直选总统的共和制国家,经济增长率往往更低,而通货膨胀率平均要高出至少4个百分点

为什么?因为一个直选出来的总统,会和民选的议会形成两个权力中心,很容易陷入政治僵局和内耗。为了维持支持率,总统也更有可能大搞花钱的民粹政策,最终由全体国民买单。

情感不能建国,牙买加需要一场真正的辩论

说到底,牙买加这场轰轰烈烈的共和运动,更多是出于一种情感上的冲动,而非理性的擘画。

挥舞国旗,高喊“摆脱殖民者”的口号,很容易赢得掌声。但设计一个能确保国家稳定、不被党派绑架、又能促进经济繁荣的政治制度,却是一项极其艰难的系统工程。

在没有想清楚用什么来填补君主留下的权力真空、象征真空和稳定器真空之前,任何仓促的行动,都可能不是迈向更光明的未来,而是一场代价高昂的“虚荣工程”。

对于牙买加人民来说,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政治家们那些激动人心的反殖民口号,而是一场真正严肃、深入、关乎国家未来的大辩论。他们有权知道,在那面崭新的共和旗帜之下,等待他们的究竟是什么。

阳光、沙滩与“禁区”:谁在误读牙买加的旅游业?

最近,如果你关注国际新闻,可能会看到这样一幅景象:美丽的加勒比岛国牙买加,当地人却被拦在自家的海滩之外,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外国游客在豪华度假村里享受阳光。一时间,“种族主义”、“隔离”的标签铺天盖地而来。

这幅画面极具冲击力,也成功点燃了公众的怒火。但它讲述的是事实的全貌,还是一个被刻意简化的故事?

作为经济的发动机,牙买加的旅游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繁荣:游客数量屡创新高,新酒店遍地开花,政府还推出了专门的养老金计划和培训学院,来提升旅游从业者的待遇和专业水平。

一边是热火朝天的发展,另一边却是冰冷刺骨的指责。牙买加的海滩,究竟是发展的红利,还是不公的象征?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只看情绪,更要看清事实。

一则“猛料”报道,点燃了牙买加的沙滩之争

引爆这场争议的,是英国《卫报》在2025年7月发布的一则视频报道。报道直指牙买加现行的《海滩管制法》(1956年)未能保障本国公民进入海滩的权利,并将其描绘成一项旨在将本地人排除在外的“种族主义”法律。

这则报道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旧日的怨气被重新勾起,对旅游业的批评也达到了新的高潮。

然而,这种叙事忽略了最关键的背景——法律的真实意图和历史脉络。

法律的真相:是“排外”还是“尊重传统”?

将1956年的《海滩管制法》单独拎出来看,确实容易得出“不保障公众权利”的结论。但实际上,它需要和一部更早的法律——1882年的《时效法》——结合起来理解。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打个比方:

想象一下,你村里有条小路,祖祖辈辈都从这儿去河边打水。后来有人想把路圈起来,法律会说:“不行,这条路大家用了上百年,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公共通道。” 这就是所谓的 “时效取得权”,即长期的、公开的使用会形成一种受法律保护的权利。

牙买加的法律正是基于这个逻辑。对于那些历史上一直对公众开放、被当地社区用于休闲或捕鱼的海滩,法律保护公众继续使用的权利。法院在处理相关纠纷时,也普遍支持这一点。

但对于另一类海滩,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那些由酒店投资兴建、作为度假村一部分的人造沙滩或私人开发沙滩。这些海滩在历史上从未对公众开放过,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时效取得权”。

在这种情况下,酒店限制外部人员进入,就和我们限制陌生人进入自家后院一样,是在行使合法的财产权

产权的边界:一个必须厘清的问题

搞清楚“传统公共海滩”和“新建私人海滩”的区别,是理解这场争论的核心。

目前,围绕著名景点“蓝色潟湖”(Blue Lagoon)的官司,正是因为混淆了这两者。一些团体指责《海滩管制法》是种族主义的产物,旨在剥夺牙买加人享受本国自然遗产的权利。

这种指控听起来很正义,但在法律和逻辑上都站不住脚。在现代法治社会,公民拥有的是对自己身体和私有财产的权利,但并不存在一个“自动享有所有公共空间和自然环境”的普遍权利。法律要做的,是在保护私有产权和尊重公共传统之间取得平衡,而不是用一个模糊的“公共权利”去压倒另一个。

讽刺的是,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牙买加政府反而做出了一个可能“好心办坏事”的决定:要求所有新建酒店都必须为本地人提供海滩通道。

这看似是亲民的让步,实则可能动摇经济的根基。强制开放私人投资的商业空间,不仅侵犯了财产权,更会给未来的投资者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投资的资产随时可能因为“公共利益”而被强制开放,谁还敢来投资呢?这最终损害的,将是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力。

“免费”不是万灵药,管理的质量才是关键

让我们把目光从私人海滩转向真正的公共海滩。一个常被忽视的事实是,牙买加许多公共海滩的状况并不理想,普遍存在管理不善、设施匮乏、缺乏维护等问题。

“免费”的海滩如果又脏又乱又不安全,对民众又有什么吸引力呢?

近年来,政府已经开始投入巨资升级改造公共海滩,有些地方会收取少量门票,用于支付维护和安保费用。这才是正确的方向。比起空喊“免费开放”,提供一个干净、安全、管理有序的公共空间,才是对民众福祉更负责任的做法。

此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文化问题。在牙买加,不少公共区域都存在乱设摊贩、随意游荡、不遵守规则的现象。这些行为虽然往往源于经济困难,但客观上确实破坏了环境和体验。如果将这种无序状态引入由私人精心维护的海滩,结果可想而知——不仅会吓跑游客,本地居民的体验同样会大打折扣。

结语:别让情绪化的标签,绑架了国家的未来

牙买加的旅游业,早已不只是接待外国游客那么简单。它是一个雇佣了数十万本国员工、为国家经济贡献巨大的核心产业。从建立旅游学院到为员工提供养老金,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都在努力让这个产业变得更包容、更可持续。

令人遗憾的是,一些外国媒体选择性地聚焦于分裂和情绪化的议题,而忽视了牙买加正在取得的巨大进步。将复杂的法律和经济问题简化为“种族主义”的标签,不仅不公平,更是一种智力上的懒惰。

牙买加正在向前走。它的挑战不在于如何用民粹主义的口号去摧毁一个支柱产业,而在于如何更好地厘清产权边界、提升公共设施的管理水平,以及在全社会倡导一种互相尊重的公共文化。

毕竟,旅游业对牙买加而言,不是一门普通的生意,而是一种宝贵的国家资源。守护好它,才能让阳光和沙滩真正惠及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