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员工当成客户,老板的思路顿时清晰了

把员工当成客户,老板的思路顿时清晰了

今天对一个新客户进行了第一轮的商业咨询,并开展了产品梳理过程。

以下为梳理过程实录。

客户情况:

客户是一家护肤产品商场连锁店,目前有四家直营店,两家加盟店。

当下状况,去年疫情商场人气急剧减少,处于亏损状态,春节后,出现消费复苏,但尚不够理想,四家直营店,三家刚过保本线,一家处于亏损状态,两家加盟店处于赢利状态。

护肤品产品客群定位在价格敏感性比较高的小白领和宝妈。

营销模式采取先洗脸护肤服务,后销售产品套装与服务套餐的模式。

店铺主要选在人流量较好的商场,用自然客流来解决流量问题。

企业由一个在同类模式公司出来的高管创办,有相当的经验,但对企业商业模式和产品理解不清晰,对自己在卖什么,到底要卖给谁,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什么,企业老板下一步要发力的重点都不清晰。

这是企业内管理者的通病,就是他熟悉各种流程,有相当的经验,但创业时,无法把握企业的实质和工作的重点,因为他之前没有过全盘运营的经验,只有过部门的经验。

以下,是我对其产品进行的重新梳理:

第一,先确定从长远来说,企业是在卖什么

这是一个toB的生意,长远来说,企业是在销售一套赚钱的生意,也即,这是一个销售资本品的生意

他的目标客户群应该是,有过美业从业基础的女性或有过店铺经营经验的女性

这两类女性的客群数量极大

第二、确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意,也就是产品属性是什么

商场店已有基础装修,装修成本低,投入低,投入成本在十万至十五万之间

一家店只需要三至四人即可以展开运营,运营难度低

商场店月度盈利目标定在2-4万之间

是一个低投入,产出稳定,适合初次创业者的生意产品

第三、产品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1、选址的精确性:这是流量的唯一来源,必须确保精确性,采取三天人流监测方法、同业人流监测方法对店址进行科学评估

2、产品策略:产品组合符合目标受众的主要护肤需求;

3、运营方法论:目标客户群,都是没有店铺很强的运营经验的人,需要采取总部大、店铺小的赋能型运营模式,由总部提供营销策略,营销方案,节点方案,人员管理培训系统、产品体系,店铺督导,降低对加盟商的要求,提升经营成功的确定性

第四,企业老板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企业运营的思路梳理

在梳理这个过程中,我采取目标——手段分析框架进行了一次梳理。

首先确定,追求利润增长是企业的目标

那么,这个目标对应的直接手段是什么?招商?营销活动?产品加强?卖货?都不是。

是单店的盈利。

单店盈利能力,能直接达成利润增长的目标。

这就代表着你拥有一个好的产品。

一个好的资本品,根本不用担心怎么卖的问题,因为,员工就是客户。

店铺里招聘来的员工,正好就是客户群中有美业基础,希望低成本创业的女性。

那么把单店盈利能力作为一个目的,达成的手段又是什么?

是如何卖更多的货吗?这样设定目标容易出问题。

会找不到这种项目的核心。

项目是一个以三至四名店员为客户服务的商业模式,服务业的特点是以人为核心,需要将目标设定为:店员的收入水平,才是单店盈利能力达成的关键手段。

有人要说了,卖出更多的货,不就是店员收入提升吗?

区别在于,老板的目标会因此而发生侧重点的改变。

比如,老板会在卖出更多的货的目标下,去调整产品,去增加引流手段,去增加促销手段,但老板的精力和注意力也是稀缺的,如果方向过多,那么就有可能发生战略错误。

但围绕着人的收入提升,这个目标就单一而具体。

对于服务业来说,只有收入提升,才能做到人员的稳定,才能持续招聘到更优秀的人,才能让团队士气提升,才能真正激发员工的潜能。

所有的商业模式都很容易复制,产品也可以复制,但唯独对人的管理,才是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要为员工的收入提升而服务?

滴滴是司机的老板,还是司机是滴滴的老板?滴滴是为司机赋能的,司机聘用了滴滴,给滴滴提成。反过来说,也同样成立。

不要纠结于是员工为你打工,还是你为员工打工,双方是交易合作关系。

一个员工如果不能在你这里拿到好的收入,那么这样的员工就是不稳定的,你拥有再多的好东西,员工变动大,那么就反复面临着培训、招人,业绩就稳定不了。

只有将员工的收入当作核心目标,店铺才具备核心竞争力。

这时,老板的产品出来了,老板和管理层是要生产一个产品,这个产品就是一套如何帮助员工提升收入的生产力工具。

严格的管理和合理的激励都是其中的一部分。

张五常讲过一个案例,在河边拉纤的纤夫,总是有监工去鞭打那些偷懒的人的,那么监工是谁聘请的呢?是船主吗?不是

船主是到地方后付钱,你只要帮我拉到了地方,我管你怎么拉的。

纤夫们是分散的个体,找到活后,他们自己雇佣了一个监工,负责鞭打自己,以防有人不出力。

也即,在管理中,激励和压力都要并存。任何人都对劳动持负面看法,也即,劳动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负效用。

对于销售更是如此,被拒绝的痛苦是很大的。

单店的员工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是所有事务中最优先的选项。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员工的管理和培训,提升员工在店时间的总效率。

不管销售什么产品,不管用任何模式,员工总效率是他们收入的基本系数。

所以,老板第一事务,转变成了对员工效率的挖潜。

而不是单店业绩不行就去调整产品,调整模式。

而这个才是未来面向加盟店主销售的最核心的产品,那就是你有一套优秀的店铺员工培训管理系统,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提升他们的产出效能。

产品不行,可以先卖其他品牌的产品;

模式不行,可以调整模式,促销手段不行,可以更改,这些都是简单的事务;

但是,先要解决管理与培训的问题,这是优先事项。

具体解决的方法论是什么呢?赋能!

最好的产品,就是让合作者觉得最简单的方法。挖潜最好的方法,不是让员工脑子里想出很多花样来完成业绩,这是完全错误的思维。

管理和培训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员工简单照做重复做,就能达成业绩。

所以,要将员工的所有动作一一拆解,将服务进行工业化组装,标准化所有的服务流程和营销动作。

将所有的客户的QA全部一一列出,按此回答就行了。

将所有服务的过程细节全部描述到位,让员工执行标准就行了。

将店长的会议全部标准化,早会,晚会,周会,月会,表彰会,季度会,一一列出标准,怎么开,说什么,会议流程是什么,会议时间多长,都需要制定标准。

激励手段与压力手段并行,要求员工全面按照你定的标准工作,没有一个闲人,没有一个闲暇时间,每一个时间段都在生产。

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的生产,更高效率的生产,更有确定性的生产,才能达成员工收入提升的结果。

不要追求明星员工,而是要追求所有员工收入的提升。

因为这个产品最终是要卖给加盟商的,明星员工数量总是更少的,而是要追求普通员工招进来,按这个标准执行管理,就可以取得更高的确定性。

商业经营的本质,是谋求更高的确定性。

而能带来确定性的基础就是店铺内部的管理,而不是产品、营销模式和促销手段,因为消费者偏好随时改变,产品、营销模式和促销手段也要与时俱进。

但是店内管理是可以保持很长时间的稳定性的。

解决了老板的首要问题后,需要解决的是企业的架构问题。

我将企业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直营店,直营店实际上是产品示范,他的目的是向加盟者展示产品;目前,产品尚不完善,

第二部分就是产品研发部,由于企业处于产品研发阶段;老板当下是产品的主创者,主要研发是提升店员的效能,指标是店员收入的普遍提升;

第三部分是产品销售体系,也即,当产品研发成功后,才能对外加盟进行销售

第四部分是赋能部门,企业的收入不来源于加盟费,而是来源于加盟后的持续进货,一家正常的加盟店每月可以为总部贡献一万以上的毛利,赋能部门是创造这个持续毛利的关键部门,他们要执行管理培训、提供促销方案,根据消费者变化和季节变化提供新品,确保加盟店的持续创收,也能确保总部的收入。

最后,根据上述架构,企业的文化也重新定位,那就是员工第一,顾客第二。

店长是员工收入的第一责任人,总部督导是第二责任人,他们的奖惩不以单店收入作为标准,而是以除去最高收入员工的其余员工平均收入作为考核KPI。

最后老板问了,为什么不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

我的回答是,消费者是店员的顾客,不是你的顾客,为消费者考虑是店员的事,你得培训他,因为只有他站在消费者立场考虑问题,客户才能累积,他的收入才会越来越高。

你做的是一个toB的生意,整个业务体系中,店员才是最核心的驱动者。

所以,你的客户就是店员。

我的星球还有一篇类似的产品梳理案例。

梳理完成后,企业销售额比上一个月上升了近十倍,也是一个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