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三年的俄乌战争,终于到了停战前夕了
普京突然穿着一身军装去了库尔斯克前线,并召开会议。
会议内容很简单,三点。1、最短时间内收复库尔斯克,2、准备建立安全区、3、要优待俘虏。
卢比奥在结束与乌克兰的谈判后向俄罗斯喊话,现在球到你这一边了。
这场美乌会谈的核心是,拿到了乌的底牌。
在会谈之前,卢比奥说的很明白,要看看乌克兰是否愿意为停战付出代价,意思就是,你到底能接受什么条件?
会谈后卢比奥拿到了这张底牌,然后,告诉了俄罗斯,乌克兰准备妥协了,你呢?现在要准备先停战三十天,开启谈判。
而乌克兰攻入库尔斯克,其实是早就在为这场谈判作准备,目标是在谈判中达到以领土换领土的目标。
普京要求尽短时间内收复,就是试图消灭乌政府在谈判桌上的这张牌。但也说明了,普京准备接受停战,并开启谈判。
甚至谈判中的条件,都在这次会议上有说明。
沿着国界线,建立安全区,就是一种谈判条件。
普京眼里的国界线,可不是原有俄罗斯的国界,而是包括乌东四州的国界线。要求优待俘虏,也是谈判中免生枝节的手段,以避免布查惨案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刺激乌民众的战斗情绪。
既然美乌会谈谈得很顺利,普京又作此表态,而库尔斯克战役已经到了终结的时候了,俄罗斯拿回了80%的土地了,那么,这一场持续三年的俄乌战争,即将在最近这一两周走向结束。
停火,即停战。
我认为,三十天停火,就代表着停战。
因为,双方政府都打不动了。所谓的打不动,不是指本国的资源、兵员、或武器不够。共和制下的政客们,在战争中,几乎是可以掌控本国的一切人口、现有资本(机器设备),不打到损失殆尽,他们是不会考虑停战的。
但获取这些资源,政客们面临的约束是本国民意的反抗。
如果普遍的民意不再支持战争,认为代价太大,不愿意子女再上战场了,那么,这时政客再强征,则会激起民变,不管多么强大的政府,都会被搞垮,政客也将死无葬身之地。
普京最大的敌人,不是司机,不是欧盟政客,而是国内民众。
俄罗斯打不动,你看他找朝鲜兵就明白了。俄罗斯有1.4亿人口,乌克兰现在三千万都不到,是乌克兰的四倍以上,之所以普京要用朝鲜兵,要用瓦格纳,因为,这场战争对于俄罗斯民众来说,不叫卫国战,而是侵入外国领土的战争,得到的支持是有限度的。
如果以纯军事角度谈,战争不是拳击赛,讲什么一个打一个,俄罗斯要能象当年的苏联一样,一征就是一千万,两千万,那乌克兰怎么打?
不是普京不想,是做不到。他现在征兵都尽可能地找远东兵,农村兵,大城市里不敢怎么征,因为怕弄死太多人,家属上街把普京搞下台打死。
停战,只要能向国民交待得过去,能找一个由头宣布胜利,那么,他就安全地渡过了危机,将来也能安全下台。
另一边的泽连斯基,也打不动了。
去年年底,拜登和美国政府高官,几次要求乌克兰加大征兵力度,要求反征兵年龄降到18岁,乌克兰人民群起反对,甚至乌议会差一点制定海外征兵法,要求欧洲各国配合,把跑出来的乌克兰人征回来当兵。
最后泽连斯基,拒绝了美国的要求。
因为他要是听拜登的,他就面临着国内民意的强大反对。
仅从拜登的这一要求,就能明白,乌克兰兵员不够了,打不动了。根据乌官方通告,仅仅去年十个月,乌克兰政府就抓了六万名逃兵,并被迫修改法律,不再判刑,只要回去继续当,一切待遇照旧。
拜登政府要求乌克兰政府严肃军纪,否则兵员不够。
要知道,本国政客他们的潜在敌人,都是本国民众,而不是什么外国政府。
把乌政府俄罗斯政府与两国民众理解为一个利益集团,是集体主义思维的结果。
只要民众能接受,那乌克兰有的是战争潜力,征兵下到16岁又如何,海外乌克兰人全部征回来,又如何?
对于战争中的政客来说,人命与战争中的炮弹是一回事。
而只要一停火,那么,民众对上战场的意愿将极大地降低,你们都要谈判了,我们再上战场,那就只能成为毫无意义的炮灰了,这时,小规模的前线冲突可能还有,但继续征兵搞大规模战争,就不可能了。
因为一旦停下来了,和平的预期就会变成主流了。
如果不再战争,普京和司机都会松口气,唯一要考虑的是,如何搞一个协议出来,以便宣布我方胜利。
以信息不发达的共和制时代,战争中的停战,往往以双方宣布胜利为特征。典型的是朝鲜战争,每一个参战方,都宣布赢了。
但在互联网时代,这对政客的编故事能力,以及谈判条约的具体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怎么才能做到双方政客都“赢”呢?
一般来说,停火线,就是未来的实控线,这对于乌克兰人的共和观念来说,这就叫失败了,叫割土了。有部分乌克兰人已经准备接受这一现实了。
11 月 20 日报道,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在盖洛普 2024 年 8 月和 10 月对乌克兰的最新调查中,平均有 52% 的乌克兰人希望看到他们的国家尽快通过谈判结束战争。
而本国民调也显示,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调查显示,愿意为了结束冲突而 “放弃部分领土” 的乌克兰人比例从 10% 飙升至 32%。
以当前的民意来看,如果司机听从拜登的扩大征兵范围,这个数据可能还要飙升,面对自家儿子,你选领土还是选孩子的命呢?
乌克兰放弃部分领土,恐怕是一个必然。
克里米亚是肯定的,乌克兰人普遍认为克里米亚是不可能拿回来了,因为那里本来就是俄族人占了绝对优势,拿回来,这个地方也要天天闹独立,你怎么弄呢?因此泽连斯基在去年11月就公开说,克里米亚可以用外交手段谈,不是这场战争的目标。
关键在于乌东。
乌东又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顿巴斯和卢甘斯克,这两个地方,在俄乌战前,就已经成立了共和国,就是乌克兰的分离主义势力。
第二部分,赫尔松州、扎波罗热州,这两个州虽然说有俄族人,但是没有在战前有什么分离主义武装,是由俄罗斯战后入侵拿到的。
第三部分,就是俄罗斯占领的非这四州的地方。
2024年10月俄罗斯控制的乌克兰领土占国家领土比例统计(截至10月31日):尼古拉耶夫地区0.56%,哈尔科夫地区——3.11%,卢甘斯克地区——98.97%,顿涅茨克地区——64.07%,扎波罗热地区——72.85%,赫尔松地区72.11%。
那么,这几个州的地盘,极大可能成为谈判的筹码。
那么,只要在谈判中,拿到了战场上没有拿到的领土,对于乌克兰民众来说,司机就能有所交待。
这里就有谈判的空间,比如,哈尔科夫,尼古拉耶夫地区这些占领极小的地方的州,俄罗斯退出,甚至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地区,也能归还一部分,换来顿涅茨克地区的完整性。
俄罗斯占领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地区的目的,有打通俄罗斯与克里米亚地区通道之目的,只要能占领一部分,他有可能让步。
当然还有很多不同的策略。
比如,某个州成为中立军事区,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地区的俄战区,实际被俄控制,但却不说明归属。
还有拖字决,就是停战,但就领土问题达不成协议,然后一直拖。拖到战争时的政客下台了,下一任政客来解决。
怎么谈,不知道。川普团队是有个几个方案,包括非军事区,地方自治等等,这些都有可能。
川普要求乌克兰必须让步,但也摸过俄罗斯的底牌了,知道普京愿意让步到哪一步了。
只要开始谈判,就代表着通过美国政府,双方大致知道对方的要求并准备接受一部分。
停战是停战了,但这场谈判与过去不同,民意舆论都会影响最终的谈判结果,谈多久,不好说。
但不管如何,冷战后,这一场最大规模持续三年,几百万人参战的战争,总算要结束了,人类可以庆幸一下了,我们离三战又远了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