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3000一平,本来就不是梦

图片

我说的是大城市,不是农村和县城。你可能觉得我疯了,简直是白日做梦。

可是假如你想想,30年前一部大哥大3万元,现在你去买一部老年机或者学生机,性能超过大哥大,售价200;当时一台黑白电视机,要花掉几个月的工资,现在你一个月工资可以买好几台电视,还是液晶屏的。你会不会觉得,这其实不是做梦?

只要不搞计划控制那种大规模破坏,财产权有保障,资本是一直在积累的,资本积累意味着技术进步,几何式提高产出、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价格,而且意味着劳动者的收入也在几何式增长。价格低了,收入高了,生活水平就几何式提升了。

市场经济能够创造来的东西,本来就是超乎想象的;技术能进步到什么程度,从来不是规划出来的,从来是无法预测的。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各种管制和干预因素的叠加,其他条件不变,各种商品的价格都是下降的。

房子就是一种商品,没有什么特殊的。但是大城市房价为什么却一直在暴涨呢?

每一首先当然是城市化进程,房子的需求旺盛。

城市化进程的启动和加快,是改革开放对人的解放的重要成果。人们不再被锁死在土地上;不再是没有介绍信连村子都出不了,到了城市就会被当作盲流抓起来收容遣送;不再是没有商品粮户口就没有粮票,即使到了城市都会饿死。由此,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成为可能,向报酬更高的城市转移,既解决了城市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的问题,又使得亿万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从此由农民变成是市民阶层。

城市是文明的象征,意味着精细的分工、频繁的交换、生产的规模效应以及便捷高质量的生活。城市也意味着个性化和自由,一个人可以摆脱农村那种在别人眼光和指指戳戳下生活的束缚,完全依靠个人努力、依托于市场机制,就可以活得很好;再小众的需求,由于城市人口足够多,因此都会有供给。城市有远高于农村的资本量,因此意味着更多的产业、更多的企业、更多的工作机会,以及更高的收入。

那些对城市污名化、只看到城市缺点的人,无法否认,人们会用脚投票,会做出权衡取舍。他们叽叽歪歪,没见几个人离开“冰冷的城市、令人厌恶的城市”而回到农村。

说城市承载力有限、中国的城市人口太多的人,是计划经济的静态思维,似乎水、电、交通都是给定的数字;他们也忽视了价格机制对城市人口的自动调节机制。如果人们忍受不了城市的拥堵和污染,付出的代价超过收益,他们自然会离开。之所以没有离开而还在增长,就是因为他们还是觉得城市生活质量更高,收益超过成本。城市的承载力,从来没有达到过极限。

上海人口2500万,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东京都市圈人口3700万,占全日本1.2亿人的31%;巴黎都会区人口1300万,占法国人口6700万的近20%。上海哪里人多了?

全世界的人口,都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大城市中。美国面积和中国差不多大,但是人口基本集中在新英格兰、五大湖、弗罗里达半岛、德克萨斯以及西海岸的洛杉矶都会区。美国州与州之间的移民是自由的,这才是正常的趋势。

图片

人口向大城市聚集,这是推高房价的唯一的市场因素、自然因素,剩下的,就都是人为因素。

第二就是管制和干预。

对房地产的各种调控,各种建筑标准、环保标准、劳动标准,无一例外,都急剧加大了建筑成本,打击了房地产的供给,导致房价上涨。这些都略过不表。

最重要的是土地供应限制。

土地对于房子,是绝对的专用财货、互补要素,没有土地,房子当然盖不成,供给就受影响。耕地红线、土地用途限制、集体土地难以入市,结果都是打击供给,推高房价。

到任何城市的周边看看,都存在着大片大片的农田和未利用的土地。中外都不例外。

托马斯·索维尔在《房地产的繁荣和萧条》中,考察了美国各大城市的房价。在旧金山湾区,一幢普通房屋售价超过全美平均房价的3倍,在旧金山地区售价过百万的房子,在休斯顿和达拉斯,售价仅15.5万美元。这其中固然有其他因素,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加利福尼亚州从1970年代开始实行了严格限制土地用途的法律,这些法律都以保护空地、保护耕地、保护环境、历史遗迹保护以及其他悦耳的政治化的口号。

然而全美开发土地面积不到国土面积的10%,森林覆盖面积超过城市和乡镇面积6倍。托马斯·索维尔说:对于政治决策来说,民意重于事实,煽动胜于事实。

香港居然有那么多绿地。环保组织整天乱吠,要保留郊野公园和湿地,占到了香港总面积的44%;填海造地也无法推进,说是要“保护海洋生物”,这些团体宁愿让人住在逼仄的“棺材房”里,也不能开发楼盘。当人都活不好的时候,要那么多绿地干什么?香港这样背靠深圳的风水宝地,要不是这些环保分子作妖,人口哪里是700万?3000万还差不多!

上海这样的地方,耕地面积为3150.79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9.65%。实在是想不通,上海要耕地干什么?在上海种粮食,简直是暴殄天物,把地盖成写字楼和住宅卖了或者收房租不香吗?那这样算下来,在上海种地,一斤小麦和水稻,要卖到天价才划算,到底算不算机会成本?再说了,留那些耕地,难道就够2500万上海人吃了?开什么国际玩笑!

第三才是大杀器:货币扩张。

前面说了,如果不是外在的干预因素,正常的市场进程下,商品价格只会越来越低。那为什么我们却感到物价一直在上涨呢?

长时期、大范围的物价上涨,唯一的原因就是货币扩张。这就好比一场货币扩张与生产力增长的赛跑。生产力提高了,物价下降了,但是货币扩张了,钱不值钱了,把下降的那些给抵消掉了。也就是说,生产力提高与货币扩张,对于价格起到的是相反的作用。

由此你可以想见:40年改革开放,资本积累极其雄厚,生产力发展速度极快,怎么大部分物价还上涨了?因为货币扩张的速度快得超乎想象,生产力进步如此之快,居然都赶不上货币扩张的速度。

也可以反方向想一想:手机、电视、互联网服务,居然一直在降价,这就意味着这些行业的技术进步速度要多快,才填上了货币扩张这个窟窿,造福了亿万人啊。要不是他们吸引大量资本、几何式的技术创新,以货币扩张的速度衡量,一台电视可不得卖10万?

对于房地产行业,更是如此。

城市房地产由于人口流动和干预因素,本来就供需矛盾突出,房地产又是较早拿到银行新增信贷的行业之一,于是房价就必然大涨,而且带动整个产业链的价格上涨。

这时,人们就不仅把房子单纯当作居住用途,而是为了跑赢通胀,保住自己的储蓄,把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资产。也就是说,人们不想要手里的钱了,想要实物。

人都希望钱越多越好,但是那叫需要,不叫需求。人对货币的需求,并不是无限的。你愿意持有多少货币,就是你的货币需求。当人们有通胀预期,就会减少货币需求,因为更多的货币留在手上就是在赔钱。所以要将货币换成能够保值的资产,房地产就是这种保值资产。法币时代,你的钱本质上并不是你的钱,只看人家想把货币扩张到什么程度。

病根找到了,治病就容易了。

只要放开土地用途限制,或者折中一下,采用东西部用地指标调剂或者购买,问题就能解决一大半。

陆铭在《大国大城》里曾经算了一个账,只要将上海目前的耕地中的一半转为建设用地,每平方公里按5000人算,就可以容纳500万人口(数据和前面有一定出入),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可以产生5700亿元土地出让收入,这些人每年至少创造产出1500亿元、税收420亿元。这是既有利于民众,又有利于政府的事情啊。

不要忘了,他算得实在是太过静态和保守了,不说别的,上海的人口密度,何止5000人/平方公里?上海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3092人!

换句话说,城市扩容的潜力还大得很,上海容纳5000万人不是问题。别担心城市承载这个伪问题,交给市场和人的自由选择就可以了。真的要论土地的承载能力,西部地区的土地承载能力才更低,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单位土地上养活的人口就越少。原始社会,一两个人需要一平方公里,才能维持基本生活,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产出太低。

货币扩张,尽可能地降低速度。房价就会降下来。但是我们知道,指望人能克制印钞的冲动,是不现实的。那么只要扩张得不要太过分,以中国目前的资本积累和技术水平,以及中国人的勤劳,只要生产力跑赢货币扩张,房价相对于收入,就是下降的。

不要低估以上因素的降房价潜力。到那时,城市市中心的房价,可能还是会居高不下,因为那是极端稀缺的资源,但是市郊的房产,三千五千一平米,绝对不是梦。不要忘了,市郊慢慢就会变成中心。

人是最大的资源。是人在创造财富,城市人越多,越能打造出各种产业;人越多,分工就越精细、交换就越频繁,生产力水平就越高。让人口自由流动,进入大城市,就业和增收问题解决了,还解决了留守老人和儿童等问题。让私人资本进入城市教育和医疗行业,解除进城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在城市置业创业。城市土地得到充分利用,人口聚集效应不断显现,让该发展城市的地方发展城市,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各自发挥比较优势,实现总产出的最大化。

货币少发一点,人民币就会成为硬通货,以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取代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不是梦,这不是很多人的梦想吗?

这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是一个不用政府投资和出力,就能够拉动经济、改善民生的新的增长点。

我们要振兴乡村,但是更要振兴城市。实际上,振兴乡村最好的办法,就是振兴城市。乡村人口少了,报酬率就发挥作用了,在乡村的人收入就提高了,进城的人收入也同步提高了,二者之间还会自动调节达成平衡。

别听温铁军那个老鬼胡说。专家让你拿出1/3存款买房,你愿意不?

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亿元,同比多增6.59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亿元,比2021年多增加9.9万亿元。

中国人怎么这么热爱储蓄啊,都不买买买了,经济怎么发展?这可急坏了许多专家。这不,中房集团原董事长,知名学者(孤陋寡闻,没听说过)、企业家孟晓苏出来说话了:如果大家拿出1/3的存款去买房子、装修和其他购买,中国经济就能恢复。

图片

这些专家真的是“何不食肉糜”啊。居然丝毫看不到老百姓这几年的辛酸,见不到民众手里有一点余粮。而且更关键的是,他们也不知道,这些存款余额,到底在谁手里?

为什么明明这几年,生产遭到了破坏,资本在消耗,怎么存款反而增加了呢?

这里我们就首先要明白几个概念。

第一是存款是怎么来的?

所有存款都是贷款搞出来的。是贷款创造存款,而不是你先存款,然后才能放贷。

这个道理很反直觉,但是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比如你要买房子,到银行办按揭贷款,贷100万,银行怎么做呢?

商业银行在央行开户,每个银行都有一个准备金。假设法定准备金率是10%,如果这家银行在央行有1亿的准备金,理论上,就可以扩张出10亿的货币。

这时你去银行贷款,只要它放出去的贷款没有超过10亿(也就是准备金率高于10%),它就可以直接放贷,给你户头上填一个100万的数字即可。

贷款就这样凭空创造出来了。

你贷了款之后,不可能全都持有现金,还是要存在银行。它贷给你的钱,是它的资产;你存进去的钱,是银行的负债。所以这时银行会做一笔会计分录,它的贷款资产增加100万,存款负债同时增加100万。

所以,是贷款创造存款。

我们知道,部分准备金银行天然地有信贷扩张的倾向,是商业银行在不断地放贷,不断地扩张货币供应,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就是这么来的。

货币扩张有“坎蒂隆效应”,会引起相对价格结构的变化,谁先拿到新增信贷,谁就受益;后拿到的和拿不到的就受损,所以这是一种财富的转移。

由于贷款创造存款,谁先拿到谁受益——即先拿到的人存款增加,所以造成了大部分人感到很困惑的现象:我的存款并没有增加啊,拖了全国人民后腿啊,怎么统计出来的数据是这样的?

因为你没有增加,不代表那些拿到新增信贷的人没有增加。把你们合计在一起,所以增加了。

央行说:2022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6.43万亿元,同比增11.8%,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贷款增21.31万亿元。

这21.31亿的“水”,并没有放到你那里,但是别人拿到了。你不但没拿到,由于M2增加11.8%,意味着你原有的存款购买力还贬值了11.8%,所以你觉得不但存款没增加,而且物价还比过去更贵了,生活水平更低了。

第二是明明如此艰难,怎么存款就增加了呢?

这就要再明白一个概念: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难道不是无限的吗?谁不喜欢钱越多越好?

但是这混淆了以下两种概念:一种是把货币当成礼物一样不断需要,这种需要确实是无限的;另一种是需求的概念,就是人们为了得到货币,愿意付出多大成本,或者说,人们愿意选择保留多少现金而不是花掉它,这个时候,货币的需求就不可能是无限的。

如果一个人拿到了货币,他要么把它花掉(消费)或者投资于长远;要么留着它(储蓄)增加持有的现金余额。

一个人愿意保留多少货币,就是他对货币的需求。

再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你觉得通货膨胀会一直持续下去,钱会越来越不值钱,所以就想寻找一个保值的资产,例如买房子,以“跑赢通胀”。这时候你就减少了货币的持有,增加了实物资产的持有。

你预计未来的生活会比较差,就会把资产卖掉,减少实物资产的持有,而增加货币持有,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因为你明白,货币是最适销的商品,它随时可以换成其他商品,满足你的不时之需。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很多,但是结合这几年的经验观察,我们就可以知道,存款增加的大致原因是什么。

第一,房企暴雷,房地产调控政策让人们的储蓄和投资渠道收窄,不买房了或者等待了,当然存款就多了;

第二,理财产品收益下降,要么买得少了,要么赎回了,所以存款多了;

第三,日子过不下去了,只有把资产卖掉或者抵押给银行,换取流动性更高的存款,以备生活之需;(注意住户存款的概念:指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信用方式吸收的居民储蓄存款及通过其他方式吸收的由住户部门支配的存款。该存款是银行的一种信用方式,是居民储蓄存款。)

第四,失业了或者收入下降了,减少消费了,省吃俭用不敢大手大脚了,所以存款反而多了;

第五,对未来没有信心,不敢进行投资,所以储蓄增加了;

第六,家里有粮心里不慌,风险意识增强了。

那么很显然,存款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资产的增加,事实上恰恰相反,财产性收入和投资性收入下降了。从广义的储蓄角度——也就是不光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理解,人们的储蓄实际上减少了。

这是人们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出的理性的正确的选择。不是人们不爱花钱,不爱投资,而是人们首先要维持生计。而那些存款,就是人们从牙缝里省出来的“维持生计基金”。

有了这笔“基金”,人们就不至于饿死,在信心恢复、经济回暖后,就能够不断地扩大“基金池”,转化为对未来的投资。

现在这些专家说,把这些存款拿出来买房,经济就能恢复。

首先请问:什么是经济?

经济就是人的决策和行动,就是自由交换,就是人类生活本身。财产权有保障,自由地决策做什么生意,跟谁交换,改善自己的生活,就是经济。

说经济好,是什么意思?是在说,人们实现目标的手段更多了,生活变好了;当人们生活变得不好,就是经济不好。

经济不是专家眼里的GDP或者各种指数,是每个人的行动创造了GDP,而不是用GDP来指导人们的行动。没有谁整天看着GDP数字去生活。以GDP来衡量经济,就是把人当成实现GDP的工具,眼里就没有活生生的人。

其次,刺激消费,会导致什么?

导致消耗人们的维持生计基金,一方面会使人们生活更加艰难,另一方面就是消耗资本,只会使未来的投资更少,未来生活变差。

第三,把1/3拿出来买房?

你以为谁不想买?生活都出问题了,买什么房?换什么房?买完房以后住在房子里喝西北风?

再说了,不买你们不满意,买了你们说这是“炒”,然后各种调控;花钱了专家说是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不买了你们说不爱国。做个老百姓,怎么就这么难?

第四,储蓄怎么在你们眼里就罪恶深重了?

储蓄明明是美德,行动人就是“节俭的人”,就是要节制当下欲望投资于长远,为未来做准备,使未来生活更好。怎么到你们专家眼里,就是一种罪过?

只有储蓄增加,才会降低利率水平,转化为未来的投资,它不但会造福于储蓄者本人,而且会造福他人,因为这些投资将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工资率,让所有人生活变好。

而想要储蓄增加,就必须保障财产权,让人们形成对未来的稳定预期,否则有今天没明天,还储什么蓄,吃干喝净完事。也就不要再“大放水”稀释人们的储蓄了。

真的求求各位专家了,能不能别建议了啊,能不能别别总盯着民众口袋里那点救命钱,别总想着“把钱花光为国争光”了,让民众们喘口气缓缓劲好不好?

能不能不要把他人当傻子,不会安排自己的生活,不懂得如何消费和投资,需要你们指导啊?

能不能把人当人看,而不是当作动物实验一样,看看“刺激”以后的应激反应?

经济萧条之下,更不能给房地产行业放水

把房地产行业视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是许多人的认知。它上下游产业链长,对GDP的贡献大,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有高额的税收(现在就差保有环节的房产税了),带来大量就业,等等。

但这种认知显然是错误的。

如果你收入很低,你需要一套150平米的房子吗?需要。但那不是真实的需求,因为你一旦用所有储蓄买这套房子,意味着将自己的未来置于险境之中。

需求,必须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去理解。就是你愿意为这个需求的满足付出多少代价,一旦这个代价太大,就必须放弃这个目标,或者会降低未来的满足。

所以收入不断提升,买房子在可见的未来,也不会大幅度降低生活水平,人们才会买房。

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火爆,经济一片繁荣景象,人们会错误地归因,说是房地产拉动了经济增长。但是却没有想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你买房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你必然是在一个更好的、收入更高的产业里生产,满足了他人的需求,因此他人给你金钱投票,让你拥有了更多的钱,于是你才可以拿着钱去买房。

那是什么促进了人们收入的提升呢?

是资本积累的增多,“纵向延长”、“横向拓宽”了生产结构,推动了技术进步,带来了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于是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收入更高的工作岗位。这时候人们的需要才能转化为真实的需求,才有了改善住房的能力。

给定劳动力总量,资本更多了,人均占有资本量提高了,收入就增长了,这就是报酬律的作用。

而资本积累的增多,有赖于财产权有保障的市场经济环境。有恒产者有恒心,人们才会积累资本更加注重未来。

所以,是经济好,人们收入节节攀升,所以房地产火爆了。是经济拉动了房地产,而不是房地产拉动了经济。万万不可只看表面现象错误归因。

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常识是,你有多大脚穿多大鞋,有多少资本干多少事,要量入为出。没有足够的钱,你就不能去买房。你要举债,如果未来没有稳定的收入,没人会借给你;未来收入很低,别人也不可能借你太多;你要去当铺,首先得有当物做抵押,典当行才会给你发放当金。

这才是诚实的交易。因为你买房的钱,就是你以前服务了他人的证明。

中央银行和法币制度的建立,改变了这一切。

人们可以在没有足够的资产可抵押、没有钱的情况下买房。因为大众都认为我需要更大更好的住房,但是又没有那么多钱。而政府可以印钱,那就印一笔钱发给大家去买。

每发放一笔贷款,就是印了一笔钱。因为所谓贷款,就是银行增加一笔债权资产;这时候它又给取得贷款者开一个户,把这些钱存进来,增加同样一笔负债。在这个过程中,都只用在计算机上敲一个数字就可以了。

钱印的多了,钱就不值钱。本来20万能买的房子,现在需要200万。城市化进程加快,房地产需求旺盛,本来也会推高价格。土地供应限制,以及各种管制措施,又进一步推高了房价。这时候,房价上涨的速度超过了货币超发的速度,于是只有买房,才能避免自己辛勤积累的储蓄被稀释得一文不值。买房变成了储蓄和投资,所以又激励了大家买房,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推动了房价上涨。

既然钱来得这么容易,而且用这些钱买房可以赚钱,所以大家都想拿到贷款,增加自己的购买力。反正最后信贷扩张导致金融危机的风险,是所有人共同承担的。所以赫苏斯·韦尔塔·德索托教授称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是一种“公地悲剧”。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出台货币宽松政策了,但是经济好像还在增长,似乎很健康,没有什么危机的发生。我们要记住经济学所有定律的前提条件,就是其他条件不变;并且要正确地区分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更不可把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当成因果。

信贷一直在扩张,干预措施在继续,但是经济还在一直增长,那不过是因为,资本积累足够雄厚,生产能力更强,生产扩张的速度更快,抵消了信贷扩张造成了危害;反过来说,我们本来可以享受更低的物价和更好的生活,但是由于信贷扩张,没有享受到或者享受得更少和更慢了。

房地产开发企业当然更想拿到更多的信贷资金扩张规模。直到有一天,在信贷刺激下,供给大得难以消化(所以自由市场没有“生产过剩”问题,过剩必然是干预的结果),房价不再上涨了或者下降了;钱又越来越不值钱,银行为防范金融风险收缩信贷,资金链就断了,房子就烂尾了,银行的贷款还不上了,企业破产,劳动者失业,资源被浪费,物价高企,一场波及所有人的经济危机爆发,许多人财富一夜归零。

现在,那些拿到信贷资金占便宜的人,开始哭爹喊娘,希望继续印钞,帮助企业和他们渡过难关。其实他们就是引起危机的人之一,人们最终都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企业该不该倒闭,要尊重市场规律,倒下的企业,就是无法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企业,就是错误地配置资源的企业。

在信贷扩张的繁荣期,许多企业盲目扩张,发生错误投资,错误地延长生产结构,将稀缺的要素吸引到自己的项目中。但是没有真实的储蓄增长,这样的项目就像要建设一幢大楼,建到中途,就会发现,原材料根本就不够。当信贷收缩,就必然会发生烂尾现象,偿债困难又会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

所以信贷扩张是导致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

为什么在萧条期,不能继续放水,叠加干预,而要由市场自发调整,才能更快地走出萧条、恢复繁荣呢?

经济学早已就此做出了无可辩驳的解释。经济萧条,正是市场对错误的投资进行清算的过程,必须使扭曲的被错误延长的生产结构回归正常,缩短生产结构,这时候才能改变资本品和消费品的相对价格结构,使其服从于消费者的指令,满足消费者的迫切需求。

如果这时候再放水、再出台干预政策去挽救那些错误的投资,那就只会给这些错误生产的企业发出错误的信号,以为他们的项目还可以持续,使扭曲的生产结构进一步恶化,进一步偏离消费者的需求。

按照里夏德·施特里格尔的说法,在信贷扩张的繁荣时期,生产要素被“绑定”到了错误的生产结构中,使资本结构发生了固化。到了萧条期,解决这种错误的“绑定”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生产要素“释放”出来,重组资本结构,才能重新启动经济进步的过程。

原有的资本结构不能适应消费者需求了,要被企业家重新组合,相当于把一架无用的机器拆零件重新组装用于其他可用的目的,那么这个时候,这架被拆的机器,必然要大幅度贬值,企业家才会去购买,否则就一直烂在了那里。

因此这个时候必须允许市场自由定价,只有这些资源的价格降到一定程度,才能重新被企业家使用,用来造福消费者。

这里面当然包括,从过去被错误延长的生产结构中被释放出来(也就是失业了)的劳动力,要允许工资下降,他们才能重新就业。

绝不能像罗斯福那个蠢货一样,经济已经很萧条了,工人都排队领救济了,还出台《公平劳动标准法》,打着关爱劳动者的名义规定最低工资、最长工时、支持工人罢工和工会运动。想想看,经济萧条,企业破产了,数量减少或者规模缩减了,生存下来的也都要死不活了,你规定最低工资、最长工时,工人罢工,企业根本负担不起啊,结果就是更多的工人无法就业,只会加剧和延长萧条。

这时候你如果继续搞信贷扩张,给那些已经该死的企业注资,结果又是什么?就是这些稀缺资源进一步被“绑定”在错误的生产结构中难以“释放”,必然进一步导致经济恶化。而再次进行信贷扩张,又进一步稀释人们的财富,同时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坎蒂隆效应,即再分配过程,所以这就是进一步掠夺工人。而工人看似名义工资高了,但是实际购买力下降了。所以这是一种拙劣的骗术,很快就会被工人们发现。所以他们又要求开动印钞机给他们涨工资了,又开始罢工了……恶性循环,本来可以很快恢复的经济,又陷入泥潭之中。

别学罗斯福,要相信市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