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之王:糖尿病你必须知道的真相

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在中国,有10%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这个比例意味着在你的亲戚朋友中,一定有糖尿病患者。过去你可能认为糖尿病只是一个温和的疾病,但事实上,它却是不折不扣的“慢病之王”。中国糖尿病患者现已达到1.14亿,位居世界第一!其中脑卒中、冠心病患者达1100万!79.4%的人45岁以后就会得糖尿病!每12秒中国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死亡!每年因糖尿病死亡人数高达300万!糖尿病很可怕,并发症更可怕.糖尿病带给我们的并不只是一个血糖指数高低的问题,还有一个接一个可怕并发症的出现,对健康的掠夺,对生命的啃噬…

中国早已超越印度成为名符其实的糖尿病第一大国,一场空前盛大的“甜蜜危机”正在向我们袭来!解决糖尿病健康危机迫在眉睫。

2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目前全球共有超过4.5亿人口受糖尿病困扰,糖尿病平均每秒杀害6人。对于一些高发地区来说,糖尿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大于所谓的“世纪瘟疫艾滋病”。到了2025年,75%的糖尿病患者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到2040年,全球约有6.42亿患者,不少人担心,城市化以及文化和社会的高速变革,可能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者增加的重要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糖尿病列为三大疑难病之一,并把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世界防治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会损害你的肾脏,立即行动,预防糖尿病肾病”。

①发病早期毫无征兆、难以察觉;

②一旦发作,几乎无法治愈、难以逆转;

③本身不致死,但会导致各种致命的并发症。中国有33%的肾衰竭患者、50%的失明患者、60%的截肢患者,都是糖尿病导致的。

糖尿病虽然很凶险,但我们也有办法离它远一点。

糖尿病的成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

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环境和生活习惯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1型糖尿病更多是一种免疫疾病

糖尿病有1型和2型之分,虽然两者名字相近,但病因完全不同。1型糖尿病更多是一种人体免疫性疾病:人体免疫细胞错误攻击了正常的胰腺beta细胞,导致胰腺beta细胞大量死亡,造成能降低血糖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居高不下,最终形成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会导致一个人的免疫系统攻击胰岛素生产细胞,这意味着他们没有胰岛素来帮助身体吸收和葡萄糖的过程。此外,它会使使血液变得粘稠,将导致严重的健康并发症 。1型糖尿病不是由体重和生活方式引起的,通常在儿童时期(9到14岁)能够被诊断。但在成年期也会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尤其是年轻人。

2型糖尿病与现代生活方式关系密切

研究发现,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比如缺乏运动、吃太多动物脂肪、失眠等等,特别是肥胖。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提升了整整一倍。所以相对于1型,2型糖尿病更普遍,也是我们更应该预防的一种糖尿病类型。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这意味着身体不能使用由胰腺产生的胰岛素管理血糖水平。它通常出现在年龄超过40岁的成年人,特别是那些超重人口,占全球糖尿病病例的90%。

由于体型的肥胖,胰岛素搬运血糖的工作量也加大。普通人一餐5个单位胰岛素能解决的事,到了胖子这,可能就必须10个单位胰岛素才行。就这样,由于胰岛B细胞长时间超负荷功能,容易导致胰岛功能受损,出现永久性高血糖,即发生2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检测

糖尿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过度饥饿、干渴、尿频、体重变轻、容易疲劳以及伤口愈合缓慢。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糖耐量检查

很多人会去医院查空腹血糖值,但它其实并不靠谱,有超过70%的糖尿病前期的状况,光查空腹血糖根本测不出来,“糖耐量检查”更为准确:空腹状态先抽一次血,然后喝下高浓度的葡萄糖糖水,此后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分别抽血看血糖水平。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要保证每年做一次糖耐量检查。这包括: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超重和肥胖的人、家族有糖尿病患者的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空腹血糖虽然正常但是数值已经偏高的人。

餐后血糖检查

如果你不是以上的“高危人群”,又觉得糖耐量检测太费时间,那么可以每年做一次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检查。简单来说,就是既不空腹,也不喝糖水,在吃完早饭后的2小时,抽血化验血糖。虽然牺牲了一些精确性,但省了很多时间,你可以把它当成一种粗糙的糖耐量检查。

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糖尿病前期依然可以恢复健康

如果检查发现自己的血糖水平,介于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之间,千万不要慌张。因为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真正到来前,身体对我们发出的预警信号。只要抓住这个机会窗口,及时作出调整,完全有可能阻止自己滑向糖尿病。2型糖尿病治疗需健康饮食和增加锻炼相结合。如果是早期诊断和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完全逆转的。

糖尿病的预防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摄入精加工淀粉

在中国人的饮食中,主食的比重很大,像白米饭、白面粉这类精加工的淀粉,会导致血糖的剧烈波动,这很可能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原因。所以在饮食上,除了多吃蔬菜、少吃糖、少喝酒等,尤其要注意少吃精制淀粉,尽量多吃粗粮和杂粮。

调整生活习惯,增加运动

管住了嘴,还得“迈开腿”。建议你每天花半小时左右进行轻体力活动,比如饭后散步、健身、在家里打扫房间都算。你可别小看这些行为,通过合理运动控制体重,就能很大程度上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糖尿病的治疗

1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是胰岛素

对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诞生于1922年的胰岛素是首选的第一药物。目前,人类已经拥有各类短效、长效的胰岛素,也有了能调节胰岛素释放量的胰岛素泵;胰腺细胞+人工材料的混合胰腺、利用干细胞技术制造的纯生物胰腺,可能都会在5-10年或者更远的未来,陆续登场。2016年9月28日,FDA批准了来自美敦力的MiniMed670G组合闭环系统,适用人群为14岁及以上的I型糖尿病患者。其优点在于它能最理想地模拟人体内胰岛β细胞的工作程序,迅速控制高血糖,稳定性较好,血糖波动较小。

2型糖尿病的“第一神药”是二甲双胍

每天全世界有超过1亿人,使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更神奇的是,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还能有效延长人的寿命。虽然如此管用,但其实对科学家来说,二甲双胍仍是个谜——它为什么能够降血糖?为什么能抗癌?甚至为什么能延长人的寿命,目前都不清楚。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制剂有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根据作用时间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并已制成混合制剂,如诺和灵30R,优泌林70/30。

(1)1型糖尿病 需要用胰岛素治疗。非强化治疗者每天注射2~3次,强化治疗者每日注射3~4次,或用胰岛素泵治疗。需经常调整剂量。

(2)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失效者先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方法为原用口服降糖药剂量不变,睡前晚10∶00注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般每隔3天调整1次,目的为空腹血糖降到4.9~8.0毫摩尔/升,无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每天注射2次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的最大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运动治疗

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病人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定,找到适合病人的运动量和病人感兴趣的项目。运动形式可多样,如散步,快步走、健美操、跳舞、打太极拳、跑步、游泳等。

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

糖尿病的危害

两种类型的糖尿病并发症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截肢和失明,所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多重呵护是至关重要的。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虽然糖尿病目前仍然几乎无法治愈,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但是新的研究也发现了一些可能的希望之光,比如减肥手术、精心设计的饮食和生活规律。

最后,简单一句话就是——或许在未来,我们真的有逆转和缓解糖尿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