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
今天讲一本前几年挺火的书叫《思考,快与慢》。这本书挺有意思,作者叫丹尼尔·卡尼曼,本身是一个心理学家,然后他用心理学去分析经济行为。传统经济学认为,人是绝对理性的决策主体,同样的东西,一个贵一个便宜,咱肯定是选便宜的,这就叫理性决策。但卡尼曼认为,人并不是理性的经济动物,恰恰相反,在很多情况下,人是一点也不理性,相比于理性,偏见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因为这一套理论,卡尼曼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所以这本书原则上讲,应该是一本讲经济学的,但是因为对人类心理有着高度的洞察,所以很多人都把它看作是科普读物,想当年哥们还做科普节目的时候,就从这本书里抄了不少。
卡尼曼
那《思考,快与慢》到底讲了什么,要是看原著的话,我觉得还真是有点困难,里面心理学和经济学的专业术语不老少,再加上外国人那种表达方式、逻辑方式,以及英语的语法特点,翻译过来之后,不用你读,你光是看都有点上不来气,我当年看得差点哮喘了。而且这本书篇幅不小,洋洋洒洒三十多万字,给人的感觉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有点乱。但其实它也没有成精,说来说去,核心就是它的题目——思考,快与慢。
卡尼曼是把人的思考模式分成了两个系统,也就是快系统和慢系统。快系统是无意识的思考系统,当然这个无意识不是说科学意义上绝对的无意识,那是脑死亡。它指的其实就是你的直觉,或者说是第一反应,来源于你的经验和记忆,特点是运行速度快,不怎么消耗脑力。慢系统就不一样了,它需要你去主动控制意识,需要保持足够的专注,然后运用推导或是运算得到结果,特点就是运行速度慢,费脑子。
我给你举个例子。比如说给你一张汪老师的照片,你马上就能做出判断,这是一位中年男人,已经有点秃顶了,狡黠的眼神里泛出科学精神和信源和金钱的光芒。对于你来讲,这些判断基本上都是自动生成的,而且毫不费力,这就是快系统在发挥作用。突然这个时候,汪老师开口讲话了,说这位同学,光速每秒30万千米,那光走1.78秒是多少千米啊?你能马上作答么?我觉得除非是经过专业的心算训练,咱们正常人都要仔细算一下,三八二十四,二提到前面,三七二十一,加上那个二变成二十三,同时再把二进到前面,一三得三,再加上刚才那个二,最后的结果就是53.4万千米。这个计算过程,你用到的就是慢系统。
当然不管是快系统还是慢系统,它都不是真正存在的实体,不是说你脑子里有两块区域,这部分脑花负责快系统、那部分脑花负责慢系统,大家各司其职。至少目前关于大脑的研究,咱没有发现这样两个分工明确的区域。快系统和慢系统只是两种不同的思考模式,而我们每个人的思考过程,都是快系统和慢系统合作的结果,理想状态应该是这样的,当我们面对外界的刺激时,能用快系统就尽量使用快系统,如果快系统解决不了,那就把快系统搜集到的信息提供给慢系统,由慢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卡尼曼的原话是这么讲的:直觉遇到麻烦,理性会出面解决。看到没,为啥人家能得诺贝尔奖,其实上面讲的这些东西,你能说你不了解?关键是人家会造词儿,然后再系统性地写一本你看不懂的书。
反正就是说,如果两个系统完美配合,快系统解决日常问题,慢系统处理复杂问题,人确实可以成为理性的动物,但卡尼曼通过一系列心理学实验发现,实际上,真正主宰我们行为和决策的,其实是快系统,哪怕是面对复杂问题,慢系统也很难发挥作用。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大脑有着天生的惰性,也就是说咱懒得动脑,在这种情况下,慢系统就会对快系统的直观判断无条件接受,特别是在人精力不足的情况下,慢系统会更加劣势。卡尼曼就举了一个例子,说审核官审查犯人的保释申请,如果是在饭后审核,那通过率高达65%,可如果是在饭前那一段时间审核,通过率还不到30%。就是因为审核官饿得慌,他没有多少精力,所以就不会认真判断,那就直接驳回保释申请。
当然不止是没吃饭这种情况,但凡是一个正常人,不管吃没吃饱、睡没睡好,对于慢系统,咱是能不利用就尽量不利用,于是快系统就主宰了整个思考过程,我们的判断和决策就会出现偏见和失误,卡尼曼的总结能力相当强,这哥们一下研究出来三种偏好和四种效应,简称“七宗罪”,我们先看一下三种偏好。
第一种是“典型性偏好”,就是说我们会过度关注典型事件,但却忽视了典型的概率其实是非常低的。比如说给你一张照片,照片里是一个女的,戴着眼镜,坐在地铁上看《纽约时报》,然后让你猜测她的学历,两个选项,她是一个博士还是说大学文凭都没有呢?结果实验显示,大多数人想都没想,直接就选择了博士学位这个选项。这就是典型性偏好,看她戴眼镜、看报纸,这两个特征就让你想到高学历,但从概率上看,这个选择是很不明智的,因为在人群里,有博士学位的人和没有大学文凭的人,相差是相当悬殊的,如果稍加分析,你就会想到选择没有大学文凭,准确率要高得多。
卡尼曼还举了一个例子,说实验人员虚拟了一位女性叫琳达,然后开始描述她,说她关心社会歧视问题,经常参加反核示威游行,然后让志愿者判断琳达的身份。第一个选项是银行出纳,第二个选项是银行出纳,而且积极参与女权运动。按道理讲,第一个选项的概率更大,但结果是,更多的人选择了第二个选项。这就是因为人们更愿意选择典型特征更多、细节更丰富的选项,但却没有意识到,特征越多、定语越多,概率就越低,要是定语足够多的话,那就是全球唯一啊。比如说我经常看NBA,NBA有很多统计数字,只要对这些统计进行排列组合,那任何一个球员都可以成为“历史第一”。我给你举个例子,NBA历史只有一位球员在12月6日的比赛中,在第4节还剩8分46秒拿下得分,还剩5分31秒拿下篮板,还剩2分42秒拿下盖帽,其他任何球员哪怕是乔丹,都没有达此成就,这位球员就是前休斯顿火箭名宿周琦。
跑偏了啊,第二个偏好是“可得性偏好”。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件事情更容易出现在大脑里,那你就会认为这件事更容易发生。最典型的就是空难,很多人不敢坐飞机,就因为在电视上看到过几次空难报道,当然实际上,空难发生的概率非常小,要远远低于普通车祸把你撞死的概率。有意思的是,把可得性偏好的效用发挥到极致的,并不是什么商人或是政治家,而是恐怖分子。你说一年到头,恐怖袭击能死多少人,肯定远远小于交通肇事,甚至还没有拉粑粑掉坑里淹死的人多,但是媒体更关注恐怖事件,经常报道恐怖事件,这样一来,哪怕恐怖分子搞了一个规模不大的恐怖事件,也能在全社会引起巨大恐慌。可得性偏好的成因,就在于快系统会把“偶尔出现”和“概率较高”弄混,宁可做直觉判断,也懒得启动慢系统进行科学的概率运算、哪怕是简简单单分析一下。
第三个偏好是“因果性偏好”。快系统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对事物进行因果关系的解释,虽然两件事情毫无关系,但我们就是喜欢强加联系,于是就导致了偏见和判断失误。比如说二战期间,德国发射导弹袭击伦敦,导弹肯定有打不到地方,德国不可能把英国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城镇全都炸一遍。但英国人却相信,没炸的地方一定是隐藏着德国间谍,这都哪跟哪?还比如说体育比赛,库里连续投中五记三分球,到第六投的时候,你说他能不能投进?这完全是一个随机事件,但不管投没投进,咱都能找到理由,要是没投进,咱就说连续进了五个,库里现在太兴奋了,动作变形了。如果投进了,我们又会说,他状态很放松、手感上来了,挡也挡不住。这些判断毫无事实依据,就是快系统自动生成了因果关系。任何事情,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咱就很不爽,昨天讲了快系统主导我们的思考所导致了三种偏好,今天是四种效应。第一种效应是“光环效应”,就是说如果你事先接受了关于某个事物的一些信息,那这些信息就会影响你对该事物的判断和理解,换句话说,第一手印象相当关键。说美国有个心理学家叫所罗门·阿希,这哥们做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他假设有两个人,一个叫艾伦,另一个叫本。他先用一组词语对他们进行描述,对艾伦的描述,是把褒义词放到前面,说他聪明、勤奋,把贬义词放到后面,说他固执、冲动、挑剔、忌妒心强。而对本的描述,其实完全一样,就是把褒贬的顺序颠倒了一下。然后阿希就让志愿者评价一下这两个人。结果是,大家都认为艾伦是个好人,而本是个坏人。他们还能给出解释,说艾伦是个聪明人,聪明人有点性格缺陷这很正常,这就叫个性。可是本,他首先是个忌妒心强和固执的人,这种人越是聪明、勤奋,就越是危险。你说上哪说理去。
第二个效应是“锚定效应”。指的是面对一个未知事物,你会找一个参考物,这个参考物就是锚定值,但问题是,这个锚定值到底靠不靠谱,很多人并没有考虑。比如说我手里有一幅书法作品,就是墙上这张“要为真理而斗争”,你也不知道是谁写的。那我问你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这幅字的价钱是超过10000块钱,还是少于10000块钱?等你有了判断之后,我再问你,你给这幅字标一个价。其实这幅字并不是出自大家之手,就是我写的,这张纸本来值两块钱,我写上字之后,基本就是废纸了。但是刚才10000那个数字,在你心里已经成为了锚定值,所以你最后的结果,应该就是和10000块钱大差不差,比如说9000,或者是11000。可如果我换个问题,这幅字是超过100块钱,还是不到100块钱?那你最后给出的答案,可能就是百八十,正是锚定值的改变,让我们的判断发生了变化。
第三个效应是“框架效应”。就是说面对同一个问题,如果描述的方式不同,就会导致我们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断或是决策。比如说手术,第一种说法是,手术成功的概率是90%,第二种说法是,手术失败的概率是10%,那你要是大夫,你会选择哪一种?虽然说两种描述的含义是一样的,但你肯定会选择第一种,这叫给患者希望,上去就告诉人家,你有10%的可能今天就死,这不疯了么?运用框架效应最熟练的,我觉得应该是统计部门,就说A股,一共有3751家上市公司,其中3500家都在暴跌,只有251家股价上涨,那你说你怎么报道?你说有3500家公司股价下跌?请问你是何等居心?这叫唱衰金融市场,弄你信不信?还比如说失业问题,算了,你懂就行了。
其实不管是光环效应,还是锚定效应、框架效应,它们共同说明了一个问题,简单说就是四个字——先入为主。先输入的信息可以占据优势地位,不管这种信息是第一印象,还是事先设定的参考值,抑或是描述的方式,都会极大影响我们的判断。
最后一个效应你应该很熟悉了——禀赋效应。指的就是当你拥有某个物品之后,你就会觉得它很有价值。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马克杯实验,说实验人员把马克杯作为商品,在学生之中随机分配,然后让学生自由交易,结果发现成功完成交易的没有几个。原因就在于,大家都觉得自己得到的杯子是好的,所以就会过高地估计卖价。其实禀赋效应并不是卡尼曼提出来的,它的发现者叫理查德-塞勒,是一个经济学家,人为什么会高估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塞勒给出的解释是,面对损失和获得,我们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在损失时遭受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获得收获的快乐感。一句话说就是,你要是丢了100块钱,这个痛苦不是你捡100块钱能抵消的,你可能要捡200块钱才行。
塞勒
以上三个偏好和四个效应,就是人类思维模式的固有特点。传统经济学理论假设人都是理性的,但卡尼曼通过快思考和慢思考的分析,否定了这一假设,事实上,快系统占据着相对优势的地位,从而导致人们产生偏见,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那问题就来了,既然是人性的弱点,怎么去克服?方法无非两个,一个是自我提醒,所谓三思而后行,主动地放慢思考,激活慢系统。二是外部提醒,也就是说听取一下别人的想法。
卡尼曼认为,外部提醒的效果要更好,原因很简单,让人自我否定是相当难的,这会面对巨大的心理痛苦。可当我去否定别人的时候,那就简单多了,所谓旁观者清。也就是说,在做一个决策的时候,别人的意见就是替我们进行了慢思考,小事儿倒是无所谓,如果遇到大事,多问问别人的意见,别人的意见可能你也听不进去,别人提意见可能也不是真心实意。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你自己本身就慢下来了,让慢系统有发挥的空间,这就可以尽可能地规避草率地做出决策。干不动了,我的慢系统也是不行了,今天腊月二十五了,差不多就是春节前最后一期了,什么时候重新干起来,那就看心情了,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