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年轻人生娃?放开城市周边的土地管制是好时机
**
**
生娃需要场所,这是第一位的,其次是需要人照顾,这是第二位的,至于别的问题,都是其次的,有人要求高,对孩子的支出要求更高,有人要求低,那对孩子开销就会降低。
虽然说生育率下降是大势所趋,但是象中国降得这么厉害,是很不正常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农村青年也减少生育了。
那么农村和小县城外出工作青年减少的关键原因,就在于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没地方住,没有人照顾。
出租房为了节省开销,面积是很小的,让老人过来照顾,住的地方都不够,或是伸展不开,生一个都处理不了,都要送回老家,再何况生几个。
而送回老家,就要经历骨肉分离的痛苦。
那要怎么办?这个问题的成因,源于土地管制。也就是城市周边的土地用地被管制了,导致城市没有足够多的土地,进而让年轻务工者,没有办法本地化生活,他们的儿女要成为留守儿童。
那要怎么解决,现在正是解决的时候,那就是放开城市周边的土地管制。我们先不说让所有的土地私有化,那会有人根据耕地红线来和我抬杠,我说的,仅仅是先开放城市周边的土地可以自由出售。
这就会带来一个结果,远在贵州的农村人,他可以在广州周边买一块地,把家安在广州郊区,把他的父母和爷爷奶奶都接过来住,甚至还可以买一块田,自己种。
他们不必在偏僻的山村建自建房,二十年后这些房子大多要废弃的。
建到城市周边来,这样的房子不仅可以住几十年,还可以代代传承。
虽然过的还是农村生活,但这时,这位青年与孩子的距离,却只是城市与郊区的距离,如果愿意辛苦一点,可以每天回家,即使做不到每天几十公里通勤,那也可以一周回去一趟。
同时,如果城市郊区土地是可以自由买卖的,那会有大量的廉价房子出现,这时年轻人也可以在郊区买一套150平的四房五房住一下,那些渴望多生两个的年轻人,就可以住上面积大的房子,也可以将父母接过来住而不拥挤。
甚至可以买两套,只要是三四千一平米,那两套一百平米的房子,就可以让父母过来协助带孩子,他们就可以多生。
有人质疑这个价格,你放心,不管在任何城市,只要土地开放,那么郊区小区房,都可以打到这个价格,只要你打开地图,任何一二线城市周边都有大片的空地,现在的价格是因为土地管制的结果。
我之所以说现在是时机,是因为刚好现在地方政府卖不了地,土地财政的功能失去一大半,这时,正好的改革的良机。
如果在土地财政正热的时候,地方政府不愿意这种改革,因为这将让他们失去最重要的财政收入,同时,城市周边区的有房者也会反对,因为城市较偏的地方的房价将要受到冲击。
现在正好房价跌下来了,逐步放开,是一个好时机。
香港当年也要增加土地供给,但是碰到了金融危机,导致本地有房一族阻止政府增加供给,要保住原有房子一族的房价。
只要同步加大市场开放的力度,减少管制,现在实施这一改革是大好时机。
在改革后,城市的房价,应该是如此:广州中心区十万,但离广州中心区二十公里的区域,三千,逐级下降。
这样,每一个年轻人都可以买得起大城市的房子,只不过偏远一点。
甚至还可以刺激大量的中产买别墅,因为郊区别墅可能只要五千一平,带装修八千,从而激活整个房地产市场。
外地年轻人孩子上学问题也好解决,郊区的土地一样可以盖学校,开放民营价格也不会贵,质量不如城市中心区的好,但没关系,总比在农村的偏远小学要好,那里学生都没几个人了。
这样,就顺利地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来了。现在的农村年轻人,已经回不到农村了,大量的农村已经变在无人村或老人村了,年轻人习惯了城市生活,如果一直管制土地,那么,这一批年轻人将无处安身。
作为最重要的经济要素,现在到了必须放开的时候了,起码应该开放所有一二线城市的土地,否则,上海这种地方,居然还有大量的耕地,岂不是可笑,我不是说不要耕地,而是说,上海这种地方,不应该有,他应该在更为偏远的农村,这点耕地种出来的粮食,与年轻人无法在大城市里安家的痛苦相比,实在是太少了。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中国经济迎来二次腾飞,继续保持10%以上的增长,一点问题都没有。
毕竟 土地开放,是最好的经济发展利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