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第82季:择偶观是家族传承的生死线,所有家族的衰落都源于一次错误的婚姻
*一个家族的传承靠的是什么?钱?人脉?运气?这些答案都是错的,真正决定一个家族能传几代的是每一代人床头睡着的那个人。婚姻不是在选爱情,而是在为家族做“基因采购”。选错一个人,毁掉三代人。看懂这篇文章,避免家族塌方。
娶错一个人,毁掉三代人;嫁错一个郎,废掉九代根。
这些老话之所以被流传下来,一定是因为其自身的含金量足够高,太多的人认同了、受益了。
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太认同类似的观念。等他们长大之后,经历了岁月的摩擦之后,才发现,老祖宗的话简直就是至理名言。
就好像今天的文章主题,很多人都觉得家族传承靠的是钱、人脉、运气这些。
事实上,真正决定一个家族能走多远的,是每一代人的结婚对象。这不是玄学,这是基因战争+认知博弈。
今天这篇文,不讲风月,只讲生存。
看懂了,家族续命一百年;看不懂,金山银山也能一夜塌方。
1、基因
讲一个扎心的现象:很多人把婚姻当成“感觉对了就在一起”的情感游戏。类似这样的人,都是愚蠢的傻狗。或者说,基本上都是底层的蠢人。
婚姻的本质不是爱情,而是经济。婚姻是两个人共同经营的合伙公司。
同时,婚姻还是两个家族,为了实现更大价值的一种合作行为。两个合伙人之间,要懂得放弃小我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才是彼此的终极目标。
说的再直白一点,结婚的本质就是你在为你家族的下一代做基因采购。
我们经常听到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本质上因为丑小鸭就是白天鹅,只是小时候还没有发育完成而已。
老郭认识一个做种子的老板,老兄说,儿子选择对象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对方的家庭不能有遗传病史。
因为老兄是做种子的,他太清楚遗传、基因这些东西的重要性了。
一个人的智商、情商、抗压能力、自律性,这些核心能力并不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而是遗传下来的。让一个人蠢人变聪明,就好像推着石头上山一样困难。
所以,婚姻中,如果选了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人,孩子八成是颗雷;如果选了一个逻辑混乱的人,生下来的后代大概率脑子不清醒的。
记住,爱情是感性消费,婚姻是理性投资。
谈恋爱可以看脸,但结婚必须看脑。这不是歧视,这是生物学和统计学的事实。
优良基因和劣质基因结合,往往是劣质基因会占主导地位。比如,冲动比理性更容易遗传,懒惰比勤奋更符合人性。
千万不要用“感情”来掩盖“选错人”的愚蠢。那个后果,需要你用几代人的代价来承担。
2、认知
古人讲,富不过三代。现实中,有钱的家族很多,能传三代的却是寥寥无几的。
为什么?
因为钱会花完,但是,一个家族优良的基因是可以持续不断地赚钱的。
什么叫认知传承?
是一个人怎么看待世界、怎么做决策、怎么处理关系、怎么理解人性,等等这些素质的延续。
这玩意儿,学校不教、社会不传,只能靠爹妈的言传身教和自己的耳濡目染。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一个朋友的妈妈就是我们县长了。类似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和我们这些土鳖,肯定是有本质区别的。
我们从小到大,听过的、见过的、经历过的,都是如何生存的话题。父母能教给我们的,也都是他们认知范围之内的事情。
县长的公子哥,人生肯定和我们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说,一个人的成长氛围很重要,而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核心就在于他拥有了什么样的父母。
现实中,如果父母一方认知高,另一方认知低,孩子接收到的就是两套冲突的操作系统。
最终的结果就是既学不会一方的格局,又甩不掉另一方的狭隘。进而,变成了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缝合怪。
记住,有钱不如有脑,有脑不如有体系。
你留给孩子的最大资产,不是银行卡,而是你怎么思考问题的脑子。
3、同频
很多家族的垮台,往往不是因为外部竞争太强导致的,而是由于内部的认知分裂造成的。
无论是你娶了还是嫁了一个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人,对方带来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整套陌生的逻辑、诉求和利益网络。
她要在你的家族里抢话语权、争财产、立山头。最后,原本铁板一块的家族,也会被搞得四分五裂、内斗不断。
你看那些百年家族,为什么子女婚姻必须“门当户对”?
小时候会觉得那是封建,长大之后才发现,人家那是顶级的智慧。
欧洲那边为什么会有百年庄园,为什么中国没有?
原因是欧洲那边是长子继承制,而亚洲这边是财产、遗产是兄弟均分制。
欧洲那边的长子是需要全方位培养,进而成了一个优秀的继承者;而中国这边,儿子多,开枝散叶之后,人均能分到的财产也就越来越少了。
延伸说一下,欧洲长子继承制的好处就是家族的长者可以决定长子的一切,比如婚姻的选择,肯定是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他们一手包办的。
他们这些财富的拥有者,选的一定不是颜值、情绪价值这些,而是基因优质、财富地位、认知格局。
婚姻是一场集团并购,不是两个人的恋爱;你要合并的也不是一个“人”,是一个“系统”。
所以说,选错一次配偶,不是你一个人走错路。而是你是把你家族未来三代的命运,都押上赌桌。
那些传承百年的家族,他们根本不容忍“婚姻自由”的泛滥。他们会严格筛选配偶的背景、智商、情绪稳定性、家风气场。
因为他们太清楚“一次错配、三代还债”的代价了。
这不是在教你势利,而是在给你讲清楚婚姻的底层逻辑。
长大之后就会发现,感情是奢侈品,匹配才是必需品。
写在最后的
择偶观,从来不是个人喜好问题,它是一个家族的底层战略。
选对人,孩子从零开始也能翻身;选错人,家里有矿也能败光。
基因会遗传,认知会传染,内斗会把运气消耗干。
所以,千万别拿婚姻当儿戏。一旦输了婚姻,就等于输掉了整个家族几代人的命运。
送你打油小诗一首:
择偶不是选心情,基因认知要看清。
一代错配三代债,家族传承靠脑行。
杂谈
最近在看一本书《中国人口三千年》,感觉挺有意思的,站在更高维度,用上帝视角来看一下当下,也就释怀了很多的东西。
前文提到欧洲是长子继承制,所以,他们对于婚姻的筛选是极为严苛的。如此,就能保证每一代都会有一个足够好的基因。
于是,他们的财富、财产就能有效地延续下来了。特别是她们的庄园,能够一直保留上百年的历史。
而中国这边的遗产、财产是兄弟均分制,无论多少财产都要给兄弟们平均分了。于是,财产也就越分越少。
举个例子,一个大财主本来有100亩土地,他家的日子能够过得足够殷实。
大财主死了,四个儿子,每人分到了25亩地。如此,各个孩子家,也就只能维持个基本的温饱了。
如果孩子们善于钻营,或许还能有点小的提升。否则,能够保住手里的25亩地,就已经很不错了。
再往下一代传一辈,一个25亩的家庭或许就会分成5个5亩地的家庭。因为那个时候土地产量有限,一家人靠着5亩地也就吃不饱饭了。
古时候,很多普通人最后都饿死了,或者是没钱结婚,更不要说生孩子、养孩子了。如此,很多普通人最终的结局就是绝种。
而很多的王侯将相的后代,一代代地延续下来,也就沦落成了底层的普通人。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往上查一下自己的祖宗,都是有很深厚的背景。原因就在于此,是那些王公贵族一代代分家造成的。
再看今天,很多的年轻人因为压力大,不结婚、不生孩子,其实再过去就有了。但可以肯定是,大部分都是底层的人。
因为真正的大家贵族,不要后代这种事情,肯定是不可能发生的。可以不结婚,但一定要有后代,而且,还会要有很多才行。
这个事情无论是现在还是古代,都是一样的。
反过来想一想,普通人的基因本身也不怎么优良,不能延续也是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的选择。
但是那些牛逼的人,基因很好的人,如果没有得到好的婚姻管控,基因变得越来越差的话,那也是很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