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第80季:空腹是身体的“神医”:减肥、远离疾病、抗衰老,都能搞定

现代人吃的很好,无论是食物的品类还是数量,越吃越多,但是我们的身体却越来越不健康了,大家被肥胖和各种疾病困扰着?日本的医学博士石原结实写了一本书《空腹力》,作者通过科学的依据,告诉大家如何不花一分钱就能激活身体的自愈力,远离疾病、延缓衰老。今天我们就来解锁这个被忽视的健康密码!

图片

你好,我是老郭,每天写一篇关于人性的文章。给新关注的粉丝赠送一本《超级个体实操笔记》。

人吃下的食物,1/4养活自己,3/4养活医生。

书中提到了上面这句话,是在距今6000年前的古埃及金字塔的碑文上刻着的一句话。

这说明古人早就意识到吃东西带给人体的价值是有限的。这句古老的谚语穿越千年,到了今天依然还是有效的。

很多的养生课都在强调:早餐是金,午餐是银,晚餐是铜,一日三餐一顿也不能少?

现实中,我们一顿也没有落下,但体检报告上的红色小箭头却越来越多。

同时,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这些“富贵病”也都主动找上门来了。

真相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现代人吃得太多造成的。

图片

老郭去年开始下定决心减肥,就是因为看了《空腹力》这本书,找到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还有一些具体的方法。

老郭是从87公斤减到现在的70公斤,整个人瘦了一圈,过去的裤子都不能穿了。

老郭现在基本上一天一顿饭,吃的少了,身体也轻松了,整个人的状态也好起来了。而且,并没有任何的饥饿感、不适感,或者是其他的不良反应。

接下来,老郭就结合书里的内容,还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聊聊空腹这个话题。

友情提醒:杠精请自动绕行!

1、饥饿是常态

书里提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概念:

人类进化的过程大约是300万年,期间,吃饱饭的日子只有最近短短几百年。中国人能够彻底解决温饱,也就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

在人类进化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每天都在为填饱肚子发愁。

对于人类来说,饥饿是常态,吃饱才是偶然。

饿、想吃东西,其实是身体的本能反应,因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大多数时候是没有食物的状态,多吃东西是人性为了应对饥饿而产生的本能反应。

事实上,并不是人真的饿了,也并不是真的需要食物、能量。而是人性自私、贪婪的本能在推动人类多吃食物,以此来储备能量来应对万一没有食物的时候。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如果真的没有食物可吃的话,人体会启动一个“饥饿应对机制”:

人体饿的时候,血糖就会降低,这个时候,身体就会调动肾上腺素、皮质醇、甲状腺素等十多种激素来提升血糖,保证身体能量的供应。

反过来,当我们吃得太多、血糖飙升时,身体能用来降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这唯一的、单一的“武器”。

所以说,人体应对没有食物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人体本能会具备了强大的抗饥饿能力。但是,对于处理营养过剩的能力,却是先天不足的。

因为人类能够吃饱肚子,也就是最近几十上百年的事情,人体还没有训练出来应对营养过剩的本能反应呢。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会有怎样的感想?还要不要吃一日三餐了?

2、万病之源:血液不净

《空腹力》的作者石原结实博士说,现代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能量过剩和营养过剩。

食物的消化是人体最消耗能量的活动之一!

当我们不停地吃东西,身体的大部分能量都被调动去处理源源不断的食物了。

如此,当消化系统占据了身体能量的“大头”之后,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血液污浊。

过多的脂肪、糖分以及未能完全消化的蛋白质残渣涌入血液中,让原本应该清澈的生命之河变得粘稠、浑浊。

血管就像是一条被污染的河流,也就无法再为身体提供洁净的滋养。血液不干净,就是导致疾病的万恶之源。

同时,过量饮食还会导致体温降低。

当身体里的能量都发力在消化食物的时候,用于肌肉活动和基础代谢的能量就会减少,人体产生的热量也会减少。

人体正常的体温36.5°C附近,这是身体内各种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体温每下降1度,代谢能力会下降12%,免疫力更是骤降30%以上。

身体中的癌细胞最喜欢的环境恰恰就是35°C的低体温环境。

当我们吃得太饱,身体为了消化食物导致体温变“冷”时,实际上,就是在变相地为疾病和癌细胞创造最好的活动和繁衍条件。

回到现实生活中,吃得太饱会让身体变“冷”、代谢降低,这个时候,身体也更容易生病。

作者举了个例子,说自然界的动物,如果生病或受伤了,它们会本能地停止进食。找个安静的角落,不吃不喝,把全部能量用于对抗疾病和修复创伤。

反观人类,感冒发烧了,家人总是劝“多吃点才有力气扛过去”。结果强行把食物塞进毫无食欲的嘴里,反倒让病情变得更加的反复。

讲真,少吃一点,就是对身体最大的慈悲。

3、空腹是身体的“神医”

既然过食是万病之源,所以,解决问题的最大法宝就是空腹。

在石原结实博士的理论体系中,空腹绝不是让肚子饿一会儿,而是一场身体革命。

首先,空腹带来的是能量的重新分配。

当肠胃不再需要耗费巨大能量去消化食物时,这部分被解放出来的能量就会投入到其他地方,比如,修复受损细胞、提高新陈代谢、排除体内毒素等等。

其次,空腹能极大提升免疫力。

身体在饱食的状态下,白细胞也会吃得脑满肠肥,移动速度变慢、战斗力下降。

一旦身体进入空腹状态,血液中营养减少,白细胞就会处于饥饿的状态了,这种饥饿感会激活白细胞的野性和战斗本能。

白细胞就会像饥饿的狼群一样,在血液和组织中积极巡逻,一旦发现细菌、病毒、衰老细胞,甚至癌细胞,就会毫不留情地扑上去吞噬、分解、清除。

再者,空腹还能启动细胞的自噬。

在空腹状态下,我们的细胞会开启自我吞噬的清理模式:

它们能识别出细胞内老化的、损坏的、甚至可能癌变的蛋白质和细胞,然后像回收垃圾一样把它们分解掉,重新转化为能量和原材料,用于生成新的健康细胞。

所以,当你感到饥饿时,不是你缺少能量,而是你的身体正在开启自我修复的智能模式。

做个假设,如果我们主动选择空腹,会发生什么现象?

首先,空腹会激活我们体内一种叫做“长寿蛋白质”的基因,这种基因又被称为“长寿基因”,能帮助我们实现高质量的长寿。

其次,空腹还能提高免疫力、激活大脑、促进排泄、带来精神上的安宁、帮助体温升高……

毫不夸张地说,空腹力就像我们身体里一位被遗忘的“神医”,只是在食物唾手可得的今天,我们很少有机会唤醒它而已。

4、轻断食

石原结实博士提倡的“空腹力”并非严苛的长期断食,而是一套温和的、易执行且效果显著的轻断食方案。

这个方案最核心也最容易上手的一步就是:改造早餐。

从生理学角度看,早晨其实是人体排泄和排毒的黄金时间,而不是摄入和吸收的时间。

经过一夜的休息,身体正准备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此时如果再摄入大量的固体食物,无疑打断了这一重要的排毒进程。

正确的做法很简单:用一杯能够温暖身体、补充水分和微量元素的饮品来代替传统固体早餐。

石原博士首推姜茶:在温热的红茶中加入一小勺磨碎的生姜末,再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红糖或蜂蜜。生姜性温,能有效提升体温,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发汗利尿,加速体内毒素排出。

如果你不喜欢生姜味,可以选择胡萝卜苹果汁,这样的果蔬汁几乎包含了现代人所需的所有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因为是液体,几乎不需要肠胃费力消化,营养就可以被身体迅速吸收了。

不吃早餐,就意味着从前一天晚餐结束到第二天中午12点左右吃午餐,你的身体将获得长达16到18个小时的空腹时间。

在这段黄金窗口期里,你的身体将会进行:能量重新分配、免疫细胞激活、细胞自噬启动、血液垃圾清理……

而你需要做的,仅仅是改变早餐的习惯而已。

午餐和晚餐正常进食,但要遵循“八分饱”原则,尽量选择荞麦面、糙米饭等温性主食,多吃蔬菜根茎类食物和发酵食品。晚餐尽量在睡前3-4小时完成,给肠胃留出足够的排空时间。

很多明星的减肥策略,事实上也是16+8法则,在一天的24小时中,吃饭控制在8小时之内进行,另外的16个小时让身体处于空腹的状态。

写在最后的

空腹力事实上是一种“断舍离”的智慧,是给身体留白,让它有机会去清理、修复、重启。

不仅能净化血液,远离疾病,更能找回一种久违的身心清爽、充满活力的生命状态。

少食是良药,空腹是智慧。

在这个吃饱比饿着更容易的时代,学会做减法,倾听身体古老的声音,才是通往长久健康和幸福的终极秘诀。

最后送大家一首打油小诗:

三餐顿顿饱,病痛少不了,

要想身体好,空腹是个宝。

细胞自噬妙,免疫提高了,

简单轻断食,健康活到老。

杂谈

自从老郭在文章中提到减肥、一天一顿饭的事情,很多读者来咨询老郭相关的问题。不少读者让我系统地讲一讲这个话题,今天有了灵感,就把其中的逻辑讲出来吧。

也要感谢一个自媒体博主,他也在推荐《空腹力》这本书,他的视频也给了老郭不少的灵感和启发。

首先,一天一顿饭这个事情有什么好处?

一方面,吃的少了,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变好了,整个人的感觉变得特别棒。这种体验,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也包括前面文章提到的各种好处,老郭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另一方面,少吃东西,其实是反人性的。人性的本能是多吃,多吃是为了储存更多的能量。这是人性的本能反应。

少吃、不吃这样的反人性练习做的多了,人的能量场都会跟着变了。

举个例子,每天早上、晚上,老郭都会走走路,一天十几公里的样子。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难以做到的。因为这是反人性的。

而老郭能够轻松做到,而且,还特别享受这个过程。

戒烟、读书、每天日更一篇文章、减肥等等的这些事情,都是难而正确的事情,都是反人性的。但老郭都能做到轻松驾驭。

自从开始了“一天一顿饭”之后,发现做反人性的事情根本就不难,或者说,很容易就做到。

其次,老郭是如何做到的?

上面石原结实博士提到的方法是改造早餐,然后给身体空出来16个小时的空腹期。

这样做的好处是容易操作,不好的地方就是难以控制。

老郭的早餐就是一杯牛奶,前几个月还会冲个鸡蛋水,现在也懒了,直接水煮蛋,放到中午吃了。

我自己是把晚餐和午餐压缩成一顿饭,因为我只要坐到餐桌上,就忍不住多吃。所以,就干脆不上桌了。

我之前是吃晚餐,不吃午餐。

后来发现,如果吃晚餐,进食量会比午餐多不少。同时,吃过晚餐就睡觉,晚上也不太舒服。

于是,就改成了吃午餐、不吃晚餐。这样调整之后,发现掉秤特别快。

最近小半年,体重一直卡在73附近,自从改成了午餐之后,体重马上就来到了70附近了。

或许是习惯了,一天一顿饭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捱,我觉得是非常容易做到的。

即使半夜刷到了一些美食短视频,也没有任何感觉了。反倒觉得那个博主挺可怜的,每天这么吃,简直就是在糟蹋自己的身体。

真心建议所有的读者,可以尝试一下一天一顿饭,那个体验真心是美妙至极的。

读文章有收获了,请转发和打赏一下文章,这是对老郭认同和支持的最高表现形式。

人吃下的食物,1/4养活自己,3/4养活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