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第53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真的来了
我的理解,秦代行郡县制,是中国的两千年之大变局。同样的的变局,西方也有,但过去中西交流不多,基本是各自独立变局。
站在今天,世界范围看,英国的大宪章运动,是千年大变局。美国建国,是三百年大变局。拉长历史看,喧嚣一时的一战、二战,显然都不如美国建国的影响大。
中国的邓公放手让老百姓搞钱,使得全球经济重心从大西洋地区转到印太地区,使乾坤东倾、地轴东移,是两百年大变局,其影响远大于一战、二战。
二战后确立的国际秩序,有核心的两点:一是禁止领土战争,二是公投。美国虽然发动多次战争,但没有吞并他国领土,基本还在现行国际秩序内。禁止领土战争+公投,从长历史的视角看,也堪称数百年层面的大变局。
回想中国改革开放之初,邓公做出了一个关键的、基础的判断,那就是: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对老百姓来讲,不管世界形势怎样,都希望国家好好发展经济,让老百姓有机会好好度过一生。
但对于政治人物来说,有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个基础判断,才敢放手改革开放。
非常幸运的是,在那个时期,邓公判断对了。如果没有这个判断,国人可能还在吃土。所以,中国的的确确受益于现行国际秩序。
如果是在现在这个时点,做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个判断,就难讲对不对了。
本来,欧美是最早受益于这个秩序的。但是后来,欧美越来越偏向福利主义、环保主义、凯恩斯主义……尤其是欧洲,实际上是放弃了发展这个主题。尤其是前苏联倒塌之后,欧洲更是加速奔向白左。
我和支持欧洲白左理念的人聊天,我问他们:“欧洲搞福利主义、环保主义那套,经济增速低得可怕,你们也赞同吗?”他们说是的,经济增速并不是最重要的,欧洲要的是“有良心的发展”。
对于中国来讲,目前还没有放弃发展这个主题,但说实话,在“发展”这两个字前面,加的那些定语,也是令人担心的,例如,“高质量”发展。从语言角度看,很多定语实际上是起否定的作用。例如欧洲“有良心的发展”、“公平的发展”,其实是不追求发展,而是追求定语。其实从经济学角度看,尊重产权既有良心,也促进发展,并不矛盾,可白左不同意啊。所以白左追求定语,实际上就是不追求发展。
欧洲虽然放弃了发展这一主题,但禁止领土战争依然是欧洲坚持的。
在现行国际秩序中,只要禁止领土战争这一条还在,那这个秩序大体上就还没有崩塌,和平依然是全球的主题,这肯定是有益于中国的。
中国始终表示,尊重乌克兰的领土完整,说明作为现行国际秩序的受益者,中国仍在坚持禁止领土战争的原则。
可现在,在俄美的一系列操作下,禁止领土战争这一条基本快要崩坍了。只要这一条崩塌,延续了70年的二战后国际秩序,也就崩塌了。
这个真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然,崩塌的速度不会那么快。俄国首先要解决的,还是前苏联的疆域,这最起码需要十多年时间。
现在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减税,取消管制,更加放手让老百姓搞钱,全力发展经济,赢得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如此,就有更大的实力应对现行国际秩序崩塌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