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第28季:我为什么不在乎批评?
我为什么不在乎批评?
公号的留言,对于一篇文章的传播来说,挺重要的。
其实留言是公号内容的一部分,在现代媒体中,读者的互动,本身就是媒体内容的一部分,很多人看公号,看了一半,就直接冲评论区,很多人看视频,花在评论区的时间远远多于看视频的时间。
公众号与抖音、头条不一样,给作者提供了评论精选的功能。
作者是可以通过选择支持自己观点的言论,来强化文章的观点,因为大多数人是容易随众的,一看,这么多人支持,那么,我要反对,就有点犹豫了。
评论区的争斗,点赞数量的多少,也成为很多人的心理安慰。
比如,我写一篇批评某种观点的文章,那么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就不爽,他就会在评论区找战友来抱团取暖。
这个在微信群也很常见,同一类型观点的人,总是在一个群里占比很高,异类观点的人,往往被清除,踢出,或自己退出。
外面的争论太痛苦,在一个观点相似的群里进入观点舒适圈,相互吹捧,互相强化原有观点,总是容易让自己爽的。
毕竟 ,大多数人,面对社会问题,并不象面对自己生活经济问题那么较真。生活经济问题,不较真往往自己有直接的损失,而社会问题,往往成为人们闲聊娱乐的主题,我就是在群里找找认同感,你怼我干什么?
被他人证明自己的观点错了,损失的不是真正的金钱,而是被鄙视羞辱的社交挫败感。
企业家参与各种培训活动,他们最喜欢听到的就是,你错了!这并不会让企业家感受到屈辱,因为证明自己错了,那就代表着,自己有可能下次不犯错,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
但社交媒体中的人们,可不是这么认为的。
挺俄或挺乌,贸易战对不对,这些问题,与自己的生活太远,根本看不到直接的利益关系。
还有大量的公职人员,退休人员参与时政讨论,不管持有什么观点,影响他明天的固定工资发放吗?
同时社会问题逻辑链条很长,短视现象很明显,大多数人激烈讨论的东西,在他们的认知中,与自己的利益好象一分钱关系都没有。
因此,证明自己错了,就是一种纯损失了,是丢了面子,是失去了存在感。
这些情绪,都会在各种评论区看到,甚至有时,我的评论区被反对者占领。
但我一直无所谓,绝大多数反对我的评论,统统放出,甚至在公号有了自动精选留言 后,就马上启用。
我之所以不在乎,因为这些评论,就曾经是我自己的观点。
我羡慕过西方的福利机制,也曾在年轻时是一位民族主义者。
我在接触到奥派时,是在一个校友群,当时,我通过阅读茅于轼老师的著作,以及张五常,弗里德曼,张维迎等人的著作,成为了一名经济学爱好者,并且以芝派自居。
但见到奥派朋友时,我的第一反应依然是,这是个极端分子,是个神经病,太极端了。
各种对奥派观点的吐槽,我都说过,评论区,不过就是过去的自己。
因此,评论区这些骂我的人,不就是当年的自己么,有什么不能面对的呢?
把评论区搞成清一色的奥派支持者,并不能改变奥派作为一门科学在中国影响力极小的现实。
相反,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批评奥派,鄙视奥派,这正是奥派破圈发展的过程。
若人人都认知到私有制、市场经济是达成繁荣的最佳途径,那奥派都不需要传播了,写经济学科普文章也是没有必要的。
现在谁还写文章说,喝河水容易拉肚子呢、这种知识不早就普及了吗?
中国四十年前,哪有什么经济学爱好者,哪来的自由市场的一点点观点?每一个现在奥派的拥趸,都是被他人、被书籍影响成为对市场经济的部分支持或热烈支持的人。
而在接触到这些经济学知识前,自己都不过是自己现在鄙视的无知者。
理性是需要学习的,也是需要接触到这样的观点,才有可能改变的。
大部分反对的评论,其实对文章的内容毫无杀伤力,绝大部分是情绪的表达,没有几个评论能引用原文,指出错误。
我毫不在意这些情绪式的批评,但我相信,任何一个因果逻辑链条,当他接触到以后,他以后再一次用错误的因果去表达时,内心的不自信就慢慢会出来。
当文章说明福利机制的本质,不过是用一群人的钱,去给另一群人消费时,哪怕这个人一生都支持福利制度,他的声音都一定会越来越小。
当文章写明,超发货币,也不过是先拿到钱的人抢劫后拿到钱的人的储蓄时,那么支持印钞的人的底气也会越来越弱。
毕竟,这些逻辑与事实,是无法否定的。哪怕他在评论区大骂我是社达,也改变不了,福利制度是将一群人的收入转移给另一群人使用的事实。
人们心智的操作系统,就是形式逻辑。脱离形式逻辑,人们无法思考,无法行动。
我不高估自己的智商,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我能被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说服,别人也一定能。
无非是每一个人的求知欲的区别。
很多没有求知欲的人,社会变化与自己收入无关的公职人员,更不容易改变,因为,改变自己的观点,学习新的知识,与自己的利益毫无关联。
但一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开始自己的学习之旅。
如果没有人对理性知识感兴趣,我的文章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流量呢?十万加一个月都有好几篇,三五万的阅读不也是常见的么。
而你要知道,我这些号全部是新号,即使当下这个号,都是在前四个号阵亡后新启动的号,时间不过一年多。
所以,永远不要对世界绝望。
知识传播,永远是,且是唯一改变世界的方法和工具。
现在奥派这么多人知道,不就是因为一堆奥派人在翻译著作,在群里精读,在写文章,在做视频,在传播吗?甚至都有人专门写文章批评奥派了。
破圈了嘛。
不被批评的奥派,在以前不过是小众爱好者的个人兴趣。
现在广受批评的奥派,证明了,他正在破圈,而奥派的书籍,卖得越来越多,人的行动这样的大部头,在直播间一卖就是好几千本。
奥派作为一门经济学科,在中国正在快速传播。
终有一天,那些反对者,为了批评奥派,也会找本奥派书来看一看。
我就认识一个朋友,在群里与奥派辩论输惨了,为了辩论赢奥派,看到好几本奥派书籍,结果自己也变成奥派了。
知识、观念的传播,就必然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
一个知识对不对,最终,人们必然可以通过逻辑思考和反复辩论,得出结论。
科学,最终一定能赢得胜利,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