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特朗普发动的全球关税战,世界,应该和平分离为无数个新加坡
关于特朗普发动的全球关税战,新加坡总理黄勋财表示:全球爆发贸易战的风险正在增加,基于规则的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时代已经结束,这是一个保护主义兴起的危险时代,美国现在做的不是改革,而是放弃了自己创建的整个体系,将对全球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他同时回顾了1930年代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将贸易战升级为武装冲突,最终导致二战。
他向国民解释,虽然美国对新加坡加征了10%的关税,可能暂时不会造成重大影响,但是其他国家不会像新加坡这样克制。新加坡是小国,对贸易高度依赖,不可能置身事外,这将使新加坡受到比其他国家更大的冲击,有被排挤和边缘化的落后的风险。因此,新加坡决定不实施报复性关税。
黄勋财是冷静的,新加坡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我们再看俄罗斯,对此做出了什么回应呢?梅德韦杰夫这样说道:
我们就不吐槽“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个翻译梗了。俄罗斯地大物博却穷的像鬼,小梅还在洋洋得意自吹自擂地说“现在俄罗斯很少与美国和欧盟进行贸易,几乎各方面都受到了制裁。但是,现在我们的经济增长率是3%”。把啥都不缺的国家搞成这个样子,也真是不容易;GDP增长3%,全都被军工企业拿走放炮弹了,老百姓生活艰难,难道他心里就没个逼数吗?跟人不发生贸易,你可以说这是对方制裁,可是自己就没有责任?自给自足的落后经济体制,怎么还骄傲起来了?
从新加坡和俄罗斯一小一大两个国家对待关税和贸易战的态度,我们可以领悟让世界避免贸易战和军事冲突,回归自由的路径。
那就是,无限分离主义。
就像汉斯-赫尔曼·霍普教授说的那样:我的梦想是由1000个列支敦士登组成的欧洲。
小型的经济体,是没法自给自足的,它的对外依存度很高,因此任何对贸易的限制都将对国民造成极大的利益伤害,因此他们必然会反对贸易战。
处在内陆的陕西,以牙还牙和鼓吹战争的人就很多,因为他们认为这都自己无关,个个青筋爆裂假装勇敢。在沿海发达省份,那些整天做生意的人,就没几个盼望贸易战和打仗,他们温和而克制,因为那会伤害他们的切身利益。
当一国民众充分参与全球贸易增进自身利益,普遍观念是反对贸易战的时候,贸易战就打不起来。因为总是民众的观念在决定公共政策。政客最大的敌人不是外国,而是本国的民众。只要美国民众利益受到切实伤害而普遍反对,川皇也不得不低下他高傲的头颅,闭上他的大嘴巴。
假如美国现在是51个国家,就不可能有现在的这种大规模贸易战。
俄罗斯之所以不惧贸易战,就是因为它地大物博,要啥有啥,人口又少,是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国家,所以老百姓即便不跟外界贸易,至少还能活下去。由此,不论他们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俄罗斯都不是世界上维护自由贸易的关键力量。
也正是由于几乎没有对外贸易,所以民众与其他国家的利益没有关联,由此降低了战争的代价,所以激发了好战情绪。
同等条件下,农业化国家更倾向于扩张领土疆域,因为对于这些落后民族来说,似乎除了占更多的地盘以提升产出,脑子里就没有其他增进自己福祉的办法。而高度工业化国家则倾向于自由贸易,因为只有奉行自由贸易,在一个为他人而生产的市场机制下,工业制成品才能销售出去,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而只要有自由贸易,全世界都是它的“地盘”——可以将自己的产品销往全世界。
袖珍型国家林立,正是欧洲过去率先开启自由之路的重要原因。小国家征敛能力有限,必须与他国友好相处才能生存;统治者要争夺税区,吸引人口,才能使自己发展壮大,由此会剥削有度,进而推动经济进步。民众有用脚投票的权利,可以跑到另一个国家,这对统治者的行为形成了强大的约束。袖珍型小国的民众,与社区和国家的联系更为紧密,他们每一个人的声音,都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权重加大,每一次错误的政策,对他们的影响也更大,所以更容易做出理性的决策。
欧盟的成立,就是在开历史倒车,它用大一统代替了政府间的竞争机制。在欧洲各国统治者之上,再叠加一个高高在上的超级官僚机构欧盟,稀释了每一个人的决策权重。它统一税收、统一货币、统一对外贸易,就是减少了各国之间的竞争态势,让欧洲人民逃无可逃。它在各国之间进行跨国财富再分配,打击生产,鼓励懒惰;激励不负责任的国家,打击恪守财政和货币纪律的国家,导致各国生产力不断下降、资本不断消耗,向最烂看齐。欧盟必定毁灭,因为它有自我毁灭的因子。
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同样也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林肯更是一个骨灰级集权主义者和重商主义者。正是消灭了真正意义上的联邦制,消灭了州权,把51个国家变成了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因此联邦政府才能为所欲为,像慈禧一样对世界开战。美国从此没有了州级竞争机制,美国人民也失去了用脚投票的选择权,到哪儿都差不多。美国政府直接向州的公民征税,拥有美联储,所以有了强大的征敛能力,由此可以耀武扬威穷兵黩武。
假如欧洲由1000个列支敦士登组成,美国由1000个布法罗组成,世界由10000个新加坡组成,并且在此基础上——逻辑必然地——可以继续无限分离,那么自由就得以重建。因为这样的袖珍小国,离开了自由贸易就没法生存;他们征敛能力和数量有限,也根本发动不起来战争。当自由贸易得以建立,疆域大小和国界线在哪里,也就无关紧要,由此消除了战争的动机。
最不济,如果这些袖珍小国做出了错误的决策,那么受影响受伤害的人数也比现在的大一统要少得多。袖珍小国做出转变,也要快得多。当它被他国侵略的时候,即便论伤亡,也肯定比现在的大国之战要少得多。它更有可能做出的决策是:干脆投降,留得青山在。而不会像现在这样硬碰硬,杀得血流成河。人都没有了,却在那里空谈正义,装给谁看呢?
任何更小的政治单元,都是往更接近私产方向、也即自由方向的边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