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医保断缴要有等待期,农民们为什么不爽? - 价值

图片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

8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司司长樊卫东介绍,《指导意见》对断缴人员再参保设置待遇等待期,即固定等待期和变动等待期

《指导意见》明确,自2025年起,除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外,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参保后固定等待期3个月,其中未连续参保的,每多断保1年,在3个月的固定等待期基础上再增加1个月的变动等待期。

同时,考虑到参保人的实际情况,《指导意见》还提出,允许参保人通过缴费修复变动等待期,缴费参照当年参保地的个人缴费标准,每多缴纳1年的费用可以减少1个月的变动等待期。

需要注意的是,连续断缴4年及以上的,修复以后的变动等待期不少于3个月,加上原有3个月的固定等待期,则仍需至少等待6个月。

待遇等待期间不能享受医保报销。

我们先要明确这个政策针对的对象是谁?是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人,而不是职工医保的参保人。

城乡居民医保覆盖人数高达9亿多人,其中包括无法参加职工医保的农村居民、老年人、儿童等群体。

那这个政策要解决什么问题呢?那就是断缴的问题。

区别于城镇医保主要由企业代缴、政府用法规进行监管和强制,城乡居民是一种自愿缴纳的医保机制。

既然是自愿缴纳,那么,参与者就有选择权。

可以说,居民医保仅从表面看,远比职工医保费率要低得多,虽然报销比例不如职工医保,但仅从居民角度看,说他性价比不高,是不准确的。

我们来对比一下:

在上海市一个职工一年要缴纳多少职工医保呢?

上海职工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的缴费标准是:单位10%,个人2%,最低基数是7384元,也即,每月886元,每一年要缴纳:10632元。

这是一个天价,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疾病风险极低,如果商业保险发达的话,保障他这一年的疾病风险,有个三五百都够了。

而上海市城乡居民医保一年要缴多少钱呢?

2024年,充分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按照国家要求,适度调整个人缴费标准。具体为:

▪ 70周岁以上人员:个人缴费调整为595元/年;

▪ 60-69岁人员:个人缴费调整为765元/年;

▪ 19-59岁人员:个人缴费调整为935元/年;

▪ 中小学生和婴幼儿、以及大学生:个人缴费调整为295元/年。

也即,最高的居民医保年缴费不过是职工医保年缴费率的10%不到。

而在其他地方,城乡居民医保仅仅只需要380元每一年。

如果是年轻人几百一年是正常的,但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是380元一年,从商业上来看,是不可能的,必然是由政府补贴才能达到这个结果。

事实就是如此。

仅仅2019-2023年,各级财政累计拨付城乡居民医保补助资金约3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下达了1.8万亿元。

不补贴,就没有这个价格。

但奇怪的事发生了,明明居民医保价格便宜,是职工医保价格的十分之一,有着大量的政府补贴,为什么还在担心断缴呢?

在这个政策中,不仅有等待期这种“惩罚”条款,还有“奖励”条款。

《指导意见》规定,自2025年起,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可适当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对当年基金零报销的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次年可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连续参保激励和零报销激励,原则上每次提高限额均不低于1000元,累计提高总额不超过所在统筹地区大病保险原封顶线的20%。

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司长樊卫东在吹风会上解释说,如果一个地区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是40万元,那么激励机制“奖励”后可以提高8万元,即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累计是48万元。

也就是你只要连续缴,那么你的报销限额也将逐步提升。

这个政策使用了正向和反向两种激励方式,来阻止居民医保断缴。一个明明每一年都投入近万亿补贴的城乡居民医保,居然面临着断缴的风险,问题出在哪?

断缴为何发生?

先来看看农民们的反应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

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人数从2019年开始逐渐下降,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同比分别减少0.3%、0.8%、0.8%和2.5%。

李浩所在村的村干部赵军说,2024年,缴费截止前几天,全镇30多个村子虽然多数已达到90%以上的参保率,但半数村子的缴费人数比去年少100人至200人。

各地村干部,将确保参保人数都当作重点工作来做了,但依然阻止不了断缴的趋势。

断缴的主要人员,就是农村人员。

仅仅是因为农村人收入更低一些吗?一个明显有补贴、有便宜可沾的医保模式,他们却不愿交了,是他们傻吗?当然不是。

城乡医保和职工医保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自愿,一个是强制。

同时,他们又有相同的属性,那就是他们都属于一种互助保险。

职工医保的高价,离互助保险越来越远了,这种高价证明了,这不是保险,而是一种分配财产的手段,即将职工医保体系中的年轻人的钱用于老年人消费。

而城乡医保的互助保险性质更强,这种模式,就决定了必然会出现这种大量弃保的现象。因为互助保险不区别风险大小,七十岁的老人和二十岁的青年,他们的疾病风险怎么会是一样的呢?当然不一样。

但价格是一样的。人人都交380元。

农村放弃居民医保的,更多是年轻人。一个家庭里,老人风险高,年轻人风险小,在这种每一个人一样价格的保险模式下,年纪大的人占便宜,年龄小的人吃亏。

因为二者的风险定价是不一样的。

最开始时,农村医保只需要交十块钱就可以了,现在涨到了380元,虽然还有大量补贴,但这个价格,对于年轻人来说,不低了。

按这个逻辑发展下去,年轻人的实际保费将在数年后高于商业保险的健康险。

那补贴这个金额到哪里去了呢?

每一年近万亿的补贴,主要用于老年人,也即,这种补贴额并不是一种平均到人头上的一种补贴,而是一种补贴老年人远远高于补贴年轻人的补贴制度。

因为老年人的疾病风险才是最高的。在这种模式下,年轻人弃保就是一个大势所趋。

更严重的问题,不仅于此。

380元依然是一个看上去不高的价格,但是断缴者主要发生在农村,其重要的原因是,农民拿到的医疗报销的实质结果越来越差。

最早的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仅限于农村地区的,但这一制度被取消了,现在改成了城乡居民医保。

这是缴费金额越来越高,医疗报销实质结果越来越差的根本性原因。

原因二,城乡合并医保不合理

新农合并入了城乡居民医保,城市人和农村人在一个资金池子里了。

在更贫穷的时代中,农村人很多病都不去看,即使你报销,他们也不去看病,因为总要自负一部分。

比如,一个穷人的家庭中的父母,患上重病,治疗需要二十万,医保报销十万,他还要支出十万,对他来说,依然是不可承受之重。

这时,他就会选择放弃治疗。也即,虽然大病可以报销一半,但对于更穷的人来说,他们实际上拿不到这个报销金额。

那么,这种大病的情况下,谁更多地去治病呢?生活条件更好的人——城里人。

整个资金池中,使用医保资金更多的是城里人,他们不仅有更强的生产能力(在城市工作),子女的收入更高,还有可以变现的财产(城市房产),同时,城市中的医疗资源更丰富、质量更好。

这时,就出现了一个荒谬的场景。

一年上万亿的补贴,城里人拿到的比例又远高于农村人。

在互助保险及有保险比例的模式下,越富的人,拿到的医疗补贴越多,越穷的人,拿到的医疗补贴越少。

我们假设一个极端场景,中国农村人和美国人在一个风险池子里,每个人交一样多的钱,按一样的比例报销,那会出现什么情况?

费用会被美国人花光了,因为哪怕是花费百万,美国人也会花。自付额的限制,会导致农村人不会治昂贵的重病,而这对美国人来说,这根本不是压力,因此,美国人的医疗消费会更多,风险池里的钱大部分被美国人消费掉了。

消费水平一样的人,放在一个池里,大家的支出水平就是接近的。但把城乡居民放在一起,这就导致整体的保费水平不断地升高。

于是城乡居民医保在逐步变成一个劫贫济富的医疗分配制度。

为什么说逐步?当普通农村年轻人交较低保费时,这时,从他个人而言,不存在利益损失,当这个保费越来越高,高到超出了市场常规时,同时,农村大量的小诊所消失、廉价医疗消失,甚至出现报销后比市场买药还要贵时,这时,劫贫济富就将发生。

想象一下,未来居民医保一个年轻人一年要交一千,远远超过自己的实际风险对价时,那么农村的年轻人就是就变成了纯利益损失者。

农民们不傻,断缴的比例越来越高。现在的缴纳,其实是靠着村干部和学校老师们不断催收的结果。

我写过很多篇文章,反复谈到这个问题,那就是: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在一起搞社保、搞医保,都是一种让城里人沾便宜,让农村人吃亏的模式。

原因三,医疗消费价格没有下降

其实政府在农村办医保,带来了一个很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将农村的诊所大量消灭了。

由于医保有指定医院,诊所往往很难拿到医保资质,更难以被政府监管,所以,当农村政府医保普及后,诊所就生存不下去了。

便宜的医疗服务,被低效的政府公立医疗机构所取代。

同时,整个医疗行业的管制在不停地增加,导致医疗没有象快递一样,迅速降低价格,甚至在通货膨胀和医疗管制的影响下,价格不停地上升。

这种上升,导致医保支出的金额也在不断地上升。

支出金额上升,那缴纳的金额就得不断地上升。

全民医保在中国推行后,医疗需求也出现了井喷的情况,很多没有必要的门诊、检查、药品,甚至住院,都在大量出现。

既然可以大比例地报销,那么,人们医疗消费的冲动就越来越强大。在城市里,老人有任何一点小问题,都往医院里冲,需求的增加也进一步推升了价格的上升。

但很多需求完全是医保带来的盲目需求,他消灭了人们实际生活条件下的医疗消费节制。

由此就形成了两重天。

为了控制这种井喷的需求,政府又对所有有医保的医院进行了管控,包括用药的控制,手术费用的总体控制,导致医疗质量越来越差。

而这种质量下降的速度,农村的医疗机构远远快于城市。

以上这些原因,导致城市人医疗消费频次越来越高,但农村的年轻人,则在不断攀升的医保面前选择了放弃。

怎么解决?

这次的会议,还搞了职工医疗共济,还说要开放购买职工社保的通道,让更多的人可以购买社保。

这些手段都难以达到目的,不断攀升的社保缴费率带来的痛苦,已经清晰可见。想通过利益来诱惑人们缴社保,难度越来越高。

说实话,中国的社保设计者和管理者,几乎都不懂社保是个什么东西,他们连互助保险的基本原理都搞不懂,否则不会出台这种手段。

职工社保本质上是税,是财产分配模式,是将年轻人的钱强行收走分给走老年人。但城乡医保是自愿缴纳的,只要你搞懂互助保险不区分风险的本质,就会明白,任何手段都不能阻止他的失败。

现在搞的这种压力模式,只会带来更大的反感,让断缴率更高。

面对当下的福利框架,如果只谈边际改善,那么,互助共济保险的范围越小,越合理。

比如恢复新农合,以县城为单位来自已搞,政府按人头发放补助金,那么,大部分更穷的地方的民众,根本不需要缴这么多钱。

如果是在一个村里搞互助共济保险,那么,他的保费不会高,因为大家的医疗消费水平都差不多。

范围越大,互助保险越容易崩溃。相互保之所以失败,不是政府管制的结果,而是保费不断提升,年轻人不断退出,全部留 下高风险人群的结果。

城乡居民医保就面临与相互保一样的局面,即,普通风险低的人在保费的上升下,开始放弃。只要你的保费年年涨,那不管你用什么手段,都阻止不了断缴潮。

如果一定要搞政府主导的养老、医疗互助保险,那么,就要实施城乡二元制,农村户籍的人的钱,只能在农村户籍这个群里中使用。一个在上海打工的农民工,一个月要交三千的社保金,他虽然是农村户籍,但却加入了上海城市里的资金池,他交的钱给了城市老人养老,自家的父母却在农村资金池,只能领一二百。

当然农村也是贫富不均的,浙江和广东不少农村人,有城里人还有钱得多,这时,就需要进一步细分。那就是不同地区的农村人建立不同地区农村人的资金池。

一个村的人也会有贫富不均。假设村里募集了十万的医疗金,政府补贴十万,然后大部分更穷的人,碰上要花四十万的病(报销二十万),他们花不起,但村里有一个富人,他花得起,他一个人一把就把这二十万花光了,资金池就没钱了,又得涨价加钱了。

将这一逻辑推到极致,那就是每一个人自己去购买商业保险才是最划算的,即使你要搞政府补贴,那发钱给农民让每一个人选择自己合适的医保不就行了吗?人均补贴670,你直接发钱不就好了吗?谁也沾不到谁的便宜。

看上去一年花一万多亿,其实绝大部分是被城里老人给消费光了。这种游戏玩不下去的。

只有这样,农村人才能减少被剥夺,才不会被城里人沾便宜。

农民一点也不傻,当居民医保价格不断上升,医疗质量不断下降时,虽然他们搞不清原因,但不划算了,有利益损失的痛感了,他们当然会选择退出。

农民们其实对福利没有高的要求,不要让人家受损好不好?如果农民的子弟在城里打工不要缴一年一万到三万的社会保险金,他们会交不起医保保险吗?

这是中国最大的不公,你去各个县城看一下,大量的普通城市人天天到处旅游,跳舞,但农民特别是农民工,他们一生的生产和产出,其实远多于这些普通城市人,但他们拿到的实际消费却远远低于他们。

正常来说,一个人的消费来源于他的生产。但有些人生产少,却消费多,不过是特权带来的结果。另一群人生产多,却消费少,这不过是被剥夺的结果。

我一提到农民,想到通货膨胀、社保、医保、土地限制对他们的不公和剥夺,我就无比难过。

这么说吧,城里人能这么逍遥是建立在他们的痛苦之上的。只是这个特权阶层太庞大了,他们不接受被评为特权者,他们说,还有更加特权的人,比如住在ICU几百天的人。

如果今天农民和他们的子弟,他们不与城里人在一个福利池子里,农民工不必缴城里的社保医保,城里人的退休收入和医疗报销得减半。

农民之所以有此遭遇,完全是因为他们虽然人多,但在舆论上是弱势,而城里人则是舆论中的强势。

天天要三免费的大部分是城里人,这些人打着帮助穷人的名义,在中国推动了福利制度的实施,但在当下的福利制度下,受害者是农村人。

他们不是福利少的问题,而是他们的子弟被迫在城里交一万一年的医保税,给城里的福利制度作贡献,而自家的老人却要工作到死,一天不得闲。

有人说,他们在城里打工交了社保以后不就也可以享受吗?等他们要享受时,延迟退休开始了吧,农村人本来就寿命更短,搞不好有一大批农民交一辈子社保,一天都领不到。

农村真的不需要扶贫,他们会出来打工,也不需要福利,他们可以自负其责。

城里的福利派们,可不可以不要再打着帮助农村穷人的幌子来剥夺农民了呢?

这段时间之所以密集批福利,其实是因为福利制度带来的问题将会集中爆发,此次的政策调整也是其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