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的财富密码:有耐心的长期主义

富人的财富密码:有耐心的长期主义

当我们想成为财富上成功的人时,我们要找到正确的财富密码。

致富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追求“一夜暴富”,另一种是“长期主义”。

对应的投资方式:一种是技术分析,看K线;另一种是价值投资,研究基本面。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当我们研究了足够多的投资史、读了足够多的投资类经典书籍,就会发现,全球几乎所有顶级的投资大师都是基于基本面分析的价值投资者,却鲜有技术分析的投资者。

成功的价值投资者包括本杰明·格雷厄姆、沃伦·巴菲特、彼得·林奇等等。而那些知名的技术分析投资者,可以战胜市场一时,却往往难以善终。

我们既然要学习,自然要选择向最成功的“基本面分析流派”学习,而不是向没有什么成功经验、却理论众多的“技术分析流派”学习。

基本面分析很好理解,就是分析公司的基本面,基于它的价值进行投资。

技术分析流派研究的主要是价格、成交量的关系,根据趋势进行投资。

所以,当我们锁定基本面分析流派的投资大师书籍、演讲时就会发现,他们的理念、特征竟然惊人的一致——他们普遍都是有耐心的长期主义者。

01 延迟满足的“棉花糖实验”

做有耐心的长期主义者,首先要克服“即时满足”的冲动,也是总想着“一夜暴富”,而是要学会“延迟满足”。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做过“延迟满足”的权威实验。

这个实验是给一群4岁的孩子一人一块棉花糖,他们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可以直接吃掉,另一个是忍耐15分钟,就可以拿到两块棉花糖。

然后研究人员跟踪了这些孩子14年后的情况,他们发现能够忍耐时间越长的孩子,在14年后的学业成绩和其他方面都表现得更好;而等待时间短的孩子,则更容易在吸毒和体重维持上出现问题。

这个实验影响非常大,它的结论是:

能否通过良好的自控力做到延迟满足,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任何事情上,不想着一步登天,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个人品质。有了这种品质,在投资上,自然也就更容易成为富人了。

除此之外,在投资上来说,一个公司的价格如果远低于其价值,则也往往需要耐心地等待,才能等到价值的回归。

赚钱的方式不外乎有3种:

①赚大钱=正确+非共识

②赚小钱=正确+共 识

③博傻赚钱=错误+短期共识+跑在别人前面

第一种是“赚大钱”的方式,在判断正确的前提下,却和目前大众普遍认知是相反的。而大众认知有多么难扭转,我们都可以想象得到。

**投资市场中有一个经典的“遛狗人模型”。**这个模式是说公司的价值和价格就像是遛狗人和狗的关系,有时狗会跑到人的前面,也就是价格被高估,有时候狗会跑到人的后面,也就是价格被低估。有时候狗会跑得远一点,也就是价格偏离价值更多一些;有时候狗跑得近一些,这时价格的偏离就小一些。

img

遛狗人模型

但是,狗狗总是会绕着主人走,不会跟丢。

同样的道理,公司的市场价格,总是围绕着公司的价值,做不规律的波动,但总会回归。

而让狗狗从很远的地方跑回来的这个过程,需要足够的有耐心,也要足够的笃定,我想这个难度远远大于“让小孩子忍耐15分钟,得到另一个棉花糖”。

比如说大墨在投资特斯拉过程中,曾经从2018年底的短期高点,经历了到2019年6月的腰斩以上,直到2020年初,才恢复到了前高。而再到2020年底时,特斯拉已然是一只10倍股了。

我们现在看之前无论何时买入特斯拉都是赚钱的,但是在持有的过程中,有各种特斯拉濒临破产、爆炸、车祸、专家不看好等等负面消息充斥着网络,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漫长的等待,还需要对自己的判断框架不断的审视。

彼得林奇说“《福布斯》前400的富豪中,没有人是靠预测市场成功的”。

我们必须承认自己无法预测市场,所以我们必须足够有耐心,做到这一点,便足以胜过99%的人。

02 建立分析框架

长期主义意味着要建立一种分析框架,并且不断的验证审视框架,不断更新框架。

《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一书中把投资者分为三类投资者:

A型投资者: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B型投资者:伸手要答案,俗称直接“抄作业”; C型投资者:什么都不知道,碰运气。

其中能够成为成熟投资人的A型,他们亲自寻找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可能赚到大钱。

能赚点小钱的B型投资者,是伸手要答案的投资者。

B型投资者我们肯定很熟悉,他们典型的方式是找到自己信任的投资者问:

“你觉得我该投什么?”

“最近哪些股票好啊?”

“哪些基金值得买?”

他们只关心答案,不关心过程。

我们只用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这种投资方式不可能长久。

因为“抄作业”的投资者必须要祈祷每次他询问的人判断都是对的,而且这个人还告诉了他何时退出才能守住收益。

总之,不是这次亏回去,就是下次亏回去,早晚这些盈利都不是自己的。

大墨就有一个“抄作业”的朋友,一年内赚了几万块钱,结果自己没有忍住乱投资的冲动,在投资白银时,把几万都亏了回去。

他自己就感慨说:“果然是凭运气赚的钱,早晚会凭本事亏回去!”

后来就开始老老实实地跟着大墨学投资理念,从“伸手要答案”,到“亲自解决问题”。

总之,长期投资者需要形成一个自己的分析框架。这套框架可以帮我们发现市场上好标的,并且在好的时机入手,与它们长期共同成长。

03 复利奇迹

我们应该都看过资产的复利公式:

资产终值=本金×(1+年利率)ⁿ

其中n为年数

我们一直都那么关切的年利率,不过是一个乘数,而时间却是幂次方。

真正经历过一次复利效用的人,就会觉得一夜暴富,根本不是什么“神药”。

我们可以看看腾讯在上市后,涨幅高达7000倍,哪怕从2015年1月买入腾讯大概127港元,哪怕经历了这一轮互联网公司的大调整,它也是一只“5倍股”。

5倍股意味着,如果它再上涨10%,你的收益率又上涨了50%。

这就是复利的价值。

img

腾讯在2021年的大幅调整

当然,用腾讯举例子是因为我2018年在腾讯300元附近买入,只赚了50%就止盈卖出了。

举这个例子,也是希望自己在投资上少犯这种“短视”的错误。

张磊在《价值》中写道“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这就是长期主义最形象的写照。

我们来看看巴菲特的资产曲线就能知道复利的作用有多大。

我们可以看到,巴菲特的资产曲线增长,非常符合“幂增长”。

img

截至2021年3月,91岁的巴菲特财富净值已经突破千亿美元。比图中83岁的财富净值几乎又翻了倍。

也就是说,巴菲特95%以上的财富,都是在他60岁以后获得的,这就是时间的力量。

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不过是20%左右,这个数字远远不能实现“一夜暴富”,但是复利的力量让他成了全球投资界的“神”。

当然我们想要成为“投资界的神话”的话,有两个要点:

第一,是要尽早开始学习投资,越早越好;

第二,要活得足够久才行。

正如但斌所说,巴菲特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91岁时拥有1000亿美元的财富,而在于他很年轻的时候想明白了许多道理,然后用一生的岁月来坚守。

做长期主义者不是一个口号那么简单,至少需要延迟满足的耐心要建立不断优化的分析框架相信复利的奇迹。

投资是一场马拉松,首先你得能够跑完全程才有机会拿奖,而这个赛场的漫漫长路,就是时间。

有耐心的长期主义,这是高财商人士的第3种思维。

  • 引言部分:空想永远不能实现财务自由,但行动可以!(已完成)
  • 第一部分:财务自由的标准(已完成)
  • 第二部分:高财商人士的7种思维(已完成)
  • 第三部分:只需3步掌握受用一生的投资方法(更新中)

行动篇:空想永远不能实现财务自由,但行动可以!

大墨刚工作那一年,公司有一位很厉害的“赵哥”因为实现了财务自由,便辞职开始了和夫人的环球旅行。

那一年,赵哥成为了部门大多数同事艳羡的对象。大墨和同事谈到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子,10个有8个都会说“像赵哥那样,40岁前实现财务自由。”

看来,大多数人的梦想除了“钱多活少离家近”,更进一步的就是“躺着就有钱赚了”。

赵哥辞职那年,我24岁,在我心里也就埋下了一个种子——我也想尽早实现财务自由。

而到现在,我32岁,不能算是彻底的财务自由,但是生活开销已经完全用不到工资收入了。

再看看周边的同事,多数还没有任何被动收入。

我想我们直接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我们都向往某种生活,我会去储备知识技能,并且一步步规划如何实现它,而大多数人只是想想,却不行动吧。

回过头来看,我认为想实现财务自由要确定的是三件事:

1.财务自由的标准是什么? 2.拥有“富人思维”,丢掉人固有的“穷人思维”。 3.掌握好的投资方法: ①资产配置; ②确定适合自己的交易方法论,并坚定执行; ③不断更新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投资逻辑,与时俱进。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学知识、读书之外,向在这个领域已经很成功的人请教,是非常重要的,这会减少大量摸索成本,大大提升你的执行效率,和方案的可执行性。

大墨这些年就请教了多位财务自由的人,他们往往都很开放,乐于把自己总结的经验、踩过的坑、自己的财务自由故事,毫无保留的讲给我,当然,其中包括我前面提到的赵哥。

他们的方法论和宝贵经验,都给了我巨大的帮助,也让我有了特别乐于分享和帮助别人实现“向往生活”的愿望。

其实,真的不要担心牛人不愿意理你,越是事实上已经成功的人,他们越不是“竞争思维”,而是“合作思维”,只要你请教的方式正确,并且做足准备,他们真的非常开放并乐于帮助你。

下面我们来依次说明,想要实现财务自由要明确的三件事。


第一部分: 财务自由的标准

实现财务自由到底要多少钱呢?

是1个亿的小目标吗?

其实财务自由是有一套标准的,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

为什么不是具体的数字呢?

比如你说标准是1个亿,但是如果有人每年要花掉1000万,那么10年后他就是穷光蛋了。

而对于一般人来说,要实现财务自由所需要的资产,可能并没有我们直觉上想象的那么多。

财务自由的标准是:

当你的被动收入超过了你的家庭生活全部开销时,你也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所谓“被动收入”就是指你不用主动去工作,在家躺在床上睡大觉也能得到的收入,所以也叫“睡后收入”。

如果你的被动收入,可以足够家庭的日常开支,并且应对特殊的情况,那你也就再也不用出卖自己的时间,去做那些自己觉得没有意义的事情了。

img

我们了解了财务自由的定义也就知道,为什么说财务自由是一套标准,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它主要取决于你的生活开销水平,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有多大的物质消费欲望。

有的人可能对物质追求不高,简单的生活、有一房一车、有比较舒适安逸的生活即可,可能年被动收入10万就够了。

有的人可能对物质要求很高,一天买一个新款爱马仕包包、出门就是超奢华酒店、动不动就要买房买海岛的话,年收入几千万都不够实现财务自由。

**所以,你的物质欲望水平越低,实现财务自由的标准就越低,实现财务自由就越容易。**反之,则实现财务自由越困难。

读到这里,你可以先问自己这个问题:我每年的被动收入达到多少,就自由了呢?

先把这个答案写下来,我们再继续往下走。

为了达到你的被动收入目标,又需要多少资产呢?

我们可以通过4%法则来进行推算。

可投资资产 = 生活开销 ÷ 4 %

比如每年需要被动收入50万,需要的可投资资产就是50/4%=1250万。

如果每年需要 被动收入100万,需要的可投资资产就是2500万。

img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的物质欲望不是特别强,只要2500万的可投资资产,在一线城市实现财务自由也没有什么问题了。

为什么用4%来推算呢?

因为4%作为资产长期年化收益目标,真的足够保守了,只要简单的理财方式,配合资产配置,就能获得这样的收益率。

我们可以每年把4%的收益提取出来消费,全部的本金和额外的收益还放在资产中持续增值,就可以获得持续、稳定的现金流保障生活。

这里需要注意的概念是:“可投资资产”

如果你买了10套房子,但是都租不出去,或者你买了价值1亿元的别墅自己住,没法产生现金流,那它就不是可投资资产。

自用车更加不是资产!!这是大墨反复强调过的。

“资产是能把钱装进你的钱包里的东西,而负债是把钱从你的钱包里拿走的东西。”

自用代步的汽车不但没有办法给你带来现金流,还需要交保费、保养、油费、折旧等等……所以,汽车对大多数人来说,绝对是负债。

购买资产能让你越来越富有,购买负债只会让你越来越贫穷。

下面,请你根据“4%法则”计算一下,你拥有多少可投资资产,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了呢?


以下是2021年4月9日更新部分:

  • 引言部分:空想永远不能实现财务自由,但行动可以!
  • 第一部分:财务自由的标准
  • → 第二部分:高财商人士的7种思维
  • 第三部分:只需3步掌握受用一生的投资方法

40岁前实现财务自由是很多人的梦想,而空想的人多,真正行动起来的人连5%都不到。

所以,我们就要成为真正行动起来的那5%,而不要成为那95%的空想派。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习实现财务自由必备的财商知识投资方法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讲了财务自由的标准,也就是:

被动收入>生活开销

而为了达到我们的被动收入目标,需要的可投资资产则可以通过“4%法则”来进行推算——

可投资资产 = 生活开销 ÷ 4 %

从这一篇开始,就开始介绍财商培养的部分。

第二部分:高财富人士的7种思维

在《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中,作者罗伯特·清崎讲到,要成为富人的路径是:

成为 - 做 - 拥有

这个路径可能和我们直觉地“ 做 - 拥有 - 成为 ”不相符,是先成为富人,再做,再拥有富人的一切。这是什么意思呢?

因为在清崎看来,其实富人需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但是最大的不同是富人和穷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换句话说,你要先拥有富人思维,再通过简单的投资方法,进而拥有财富,简直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大墨对这一理念也非常认同,所以,我们就先从形成“富人思维”开始,我们先要培养起自己的财商,给自己的财富观反复地“洗脑”。

所以,在第二部分,大墨总结了**“高财商人士的7种思维”**。其实,你应该也看得出,这个说法是借用了《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一书的说法。因为这本书可以说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三本书之一,当我总结出富人应该拥有的思维之后,发现刚好是7个,大概这就是缘分吧,让我可以在命名上向这本书致敬。

同时,我也把这本《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推荐给你,如果你能认真读完这本书,你一定不会失望,因为它很可能会给你带来巨大的人生财富。

再强调一下,为什么大墨讲财富自由不是先学投资方法,而是先要改变思维方式。

曾经听到一位大佬讲的一段话,给我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他说:

如果一个人脑袋里想的都是对的,那为什么你的口袋里,没有你想要的?

穷和失败不是导致人生悲剧的核心原因,它只是个结果。

导致人生悲剧的核心原因是,你一直坚持着错误的思维方式,并始终认为它是对的。

这段话着实让我顿时醍醐灌顶,甚至当天彻夜难眠,也值得你反复地品品。

所以,就让我们先从“财富自由人士”的思维方式开始,给自己的思想洗洗澡,和财富世界的思维方式同频。

01 做金钱的主人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就是要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做它的奴隶。

第一,你要正确看待金钱,要从心里就尊重金钱,一定不要认为金钱并不是罪恶的。

我们很多国人,似乎很喜欢唾弃金钱,觉得金钱是邪恶的,好像有钱人都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了一样。

我们提起来富人,就喜欢说“为富不仁”,甚至还爱说“杀富济贫”。

我发现很多朋友都很喜欢说:“其实我没那么在乎钱啦!好像有钱会让人变坏。”

如果你也这么想,那只有一个结果,就是钱才不想和你交朋友,钱也需要有人懂它。

**经济学里的科斯定理,其实就是在讲,在市场机制中,资源会自动流向能把它用得好的地方去。**钱也是这样,钱会流向能尊重它、善于用好它的人们手中。

以商人为例,他们如果想要源源不断地获得财富,他们就一定要持续不断地解决人们面临的问题,为其他人提供好的商品和便利的服务。

所以,不如就承认吧!我们中国人一直都超喜欢钱的,之前看到一个脱口秀演员的段子,讲得很真实,他说我们的老祖宗甚至还认领了一个神仙——财神爷。其他国家很少有“财神”这种形象的的。我们过年互相祝愿,都说什么?说“恭喜发财!恭喜发财!”,对不对?讲“恭喜发财”的频繁程度,甚至都不少于说“新年快乐”!这是多么简单而质朴的祝愿啊。

所以,首先我们要面对自己的内心。如果你一直说“我才不需要什么钱!”,钱就会跑到需要它的地方。这就是“求仁得仁,求穷得穷”。

正确地认识金钱,尊重财富,就是成为富人的第一步。

第二,要知道,越富有的人,越有选择的自由和时间的自由。

很多人直觉上,就会觉得有钱人就会更忙,反而会更没有时间享受生活。我告诉你,这是假的。

有些人会拿出来李嘉诚、王健林等等人的时间安排表,说你看看他们生活多忙碌!

那我告诉你,有钱人的忙碌是他们自己想选择的有成就感的生活方式,这是他们面对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做出的选择,他们还有另一种选择,就是毫不忙碌、陪伴家人、享受生活。

而穷人的忙碌,是被迫的,他们因为有房贷、车贷、教育金、养老金的压力,他们没有其他选择。因为他们一旦停下来,他们的生活就难以为继了。而他们这么努力的生活,却往往在做自己认为毫无意义的事情,可能日复一日的像图里的这只小白鼠一样在奔跑,为别人的梦想打工。

第一次看到下面的奔跑的小老鼠这张图,给我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我就觉得太形象了!

img

所以,我把这种图放在了我手机相册的收藏里,我随时都会把它调出来看一看,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成为这张图里一直在轮子里赛跑的小老鼠?

大墨认识的一位30多岁就实现了财富自由的姐姐,她每天的生活是这样的:她会和同样独立又自由的女性朋友喝下午茶畅谈人生感悟;她会认真陪伴着自己的儿子、女儿成长,给她们最好的陪伴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独处时,她会练习作画、读书、写书…

她现在的生活过得从容不迫,洒脱自由。

而之前呢?她则是一家知名金融机构的管理层。

她可以选择忙碌的职业生涯,她也可以选择悠闲自在的生活,很显然,她想要的生活方式是后者。

而大墨认识的另一位大学副教授,他的生活却不那么安逸。他从学生时代就是学霸,读了博士毕业留校做了老师。算是幸运,也和自身努力有关,因为他的老师在学界影响力大,他年纪轻轻在学界也有了些威望,但是在财务上来看,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远没有实现财富自由的标准——被动收入>生活开销”。

这位教授除了周一到周五要上课,学校周末也会给他安排一些在职研究生的课程,因为这部分讲课能拿到更多的收入。但是显然,这钱不是“睡后收入”,而是得站上两整天,拿着话筒讲个两整天,才能得到的。

为了评职称,还有很繁重的研究任务,要想办法发表重要的期刊论文。

他说自己的理想本是“传道、受业、解惑”就好了,但是却被生活的压力,和对教授的评价体系推着走,自己似乎越是成功,就越是忙碌,也越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和家人。

所以,其实在财富上成功的人,往往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在孩子教育、享受生活上。

而为生计奔波的人,则常常被生活搞得焦头烂额,忙于活着,没有时间生活。

你要经常问问自己,你想要的生活是怎样的?

我自己思考了一下,对我而言,重要的事情有下面5个:

① 有时间教育孩子和陪伴家人;

② 和喜欢的人到喜欢的地方旅行、短暂居住;

③ 读好书,和伟大的灵魂沟通;

④ 有钱照顾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⑤ 帮助更多的人改变命运,得到想要的生活。

很显然,这些我认为重要的事情,需要钱、更需要自由的时间。

第三,我们要成为金钱的主人,而不要做金钱的奴隶。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我们总是在嘲笑电视里的那些人,因为不是正当的渠道获得的钱,都藏在柜子里,不敢花,每天晚上要把它们数一遍来证明自己拥有它们,来证明这些财富存在。

我们会说:花都不敢花,每天点一遍,和点废纸有区别吗?

确实没什么区别。

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又好到哪里去了?

很多人为了攒钱,炒股炒基炒币,每天晚上看一遍手机屏幕里的数字,涨了就很高兴,跌了就不开心,心态跟着数字走……

每天为了花钱,跟别人斤斤计较、还经常闹出家庭矛盾……

这样和那些我们认为的“愚蠢的人”有区别吗?

其实,也是做了金钱的奴隶。

让金钱为了我们的生活服务,而不让自己被金钱主宰,这是财富之路上的必修课。

记住,钱是为了生活,生活可不是为了钱!

底层思维篇:衡量时间的价值

我们总是说时间是有价值的,但是为什么这么说?

具体要怎么做才算是尊重了时间的价值呢?

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维度,更深刻的理解时间的价值,让自己的思维与财富世界的规则同频。

01 减少时间的浪费

第一个维度,是减少时间的无谓消耗。

你听说了一家很火爆的店,很想试一试,但是大概排队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你会花时间去排队尝一尝吗?

或者,你心里上愿意接受代排队服务吗?

你想过,你的每1个小时,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吗?

如果从可量化的金钱上来说,你可以通过自己工作每小时赚的钱,量化出来你排队1小时所付出的代价是多少。

至少是你的时薪吧?

而很多人往往在1小时的排队、2小时的通勤、3小时的刷短视频中,耗费了生命。

img

别忘了,时间是有价值的。其一,你可以用它赚到钱;其二,你可以通过对浪费时间中10%的利用,提高自己的时薪。

每天少浪费1小时不算多,但是1年就是365小时,除去吃饭、睡觉、荒废之外,一个人每天有效的生活时间假设是12小时的话。1年就比别人多活了30天。

相信你也听过,时间是公平的,对有钱人和穷人来说,时间都是一天24小时,一去不返。

但是穷人和有钱人把时间分配的有效性完全不同!

富人可能宁愿花几十、几百块钱,找人代排队,也不愿意在那等着1小时……

他们不会为了凑单免运费,纠结1个小时,最后又什么都没有买……

他们不用在想喝杯咖啡时,纠结到底要不要自己去取,省掉派送费……

他们在家务上不用那么操劳,有人代劳,自己把时间用来工作、享受和陪伴家人……

那么,究竟是因为富人的时间不去做无用的消耗,所以他们的时间更值钱?

还是因为富人的时间更值钱,所以不去做无用的消耗?

亚马逊的CEO贝索斯在2021年致股东的信中,提到2020年亚马逊的用户“通过亚马逊购物节约的时间”,推算出给世界节约的时间价值是1260亿美元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我们的电商淘宝、京东展现给我们的是:通过购买会员,今年给你累计剩下“300元钱… …

而亚马逊的推算方式是,我给你一年省下75小时,如果你的时薪是10美元/小时,我今年为你剩下了750美元。

这就是全球顶级企业体现出对“时间价值”的理解。

亚马逊和阿里、京东表现出来的差距,是全球顶级企业和优秀企业之间的思维差距。

img

金钱是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赚到的,而时间,无论如何也不能重来。

所以,能用钱去换时间,无论如何是划算的。

当然,这个价格不会是天价,你可以算算“花钱购买时间”对你的划算程度。

以上,是认识到时间价值的第一个维度——要减少时间的浪费,愿意花钱减少时间的浪费。

02 愿意为专业付费

时间价值的第二个维度,是相信专业分工的效率,并且愿意为专业付费。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告诉我们的第一大重要的理论就是:分工产能效能

《国富论》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

劳动生产力的最大提高,以及在任何引导或应用劳动的地方的更高技能、熟练程度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

img

“在每一种工艺中,劳动分工一旦被采用,就能成倍地提高劳动生产力。”

斯密在《国富论》中描述了制针工厂的情形,这个工厂把制针分成了18道工序,雇佣了10名工人。每名工人负责2-3道工序,最后这10名工人每天可以制造48000枚针。但是如果让每个人自己完成18道工序,独立地制造出4800枚针,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甚至让一个人做出一枚针都是不可能的。分工就是这样,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内部的生产力。

后来到了20世纪初,亨利·福特发明了汽车的生产流水线,第一次把斯密的分工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生产线上的有些工人甚至日复一日只做拧螺丝的工作,这样一条流水线使每辆T型车的组装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28分钟缩短至10秒钟,生产效率提高了4488倍!一系列精细化的分工让福特成为当时最先进的企业之一,也让汽车成本极大降低,走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无论是企业内、还是社会中,分工协作就能产生巨大的效能。

你一定要相信,富人是愿意为专业付费的,因为他们的时间比金钱更宝贵。

唯一的问题是,你是否足够专业,让富人愿意和你进行“分工协作”。

比如,我每次买房子不用自己了解那么多流程手续,就非常愿意把这件事交给房地产中介,我不用在这方面成为专家,我反而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在经济学、商业的研究上,这让我在投资、写作上赚了更多的钱。

经济学另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稀缺”,时间是最为稀缺的资源。

对于稀缺问题,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聚焦”。

要把稀缺的时间,聚焦到自己的专业能力上,才能提升自己的专业度,日积月累,才能在专业上赚得更多的钱。

写在最后

总之,请你一定要学会衡量自己时间的价值。

首先,是不要肆意浪费时间。

其次,愿意为专业付费,要把时间聚焦在专业领域上,提高自己在社会分工中的价值,自然也会有人愿意为你的专业付更高的价格。

认识到时间的价值,这是高财商人士的第2种底层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