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了错,这样教育才最管用

**孩子犯了错,怎么教才最管用?**如果不让孩子自己实践、去犯错,他们很难明白事理的正确与否。教育孩子这件事,真是让家长操碎了心。而在现实生活中,大人们因为怕麻烦、怕东西被砸坏等原因,而剥夺孩子去探索学习的机会。家长不允许孩子犯错,好像孩子犯错会令他们颜面扫地。孩子一犯错就说孩子笨,甚至会大声指责孩子。这样只能让孩子失去自信,不愿意去尝试,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很不利。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我们需要“ 正面管教”!

教育孩子时,父母会陷入两种极端惩罚和宠溺

要么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一犯错就严厉惩罚;要么过分宠溺,犯了错也不批评。**惩罚和溺爱,其实都不科学。**惩罚确实能立刻制止孩子的错误,但对孩子身心健康长期损害很大;过于溺爱,则会让孩子缺乏边界意识,没法认清对错。以致形成性格和习惯,影响整个人生。

2. 真正管用的教育方法是什么呢?既不是惩罚,也不是溺爱,

而是**“正面管教”**

**——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用和善、坚定和惩罚的方式,帮孩子改正错误。**区别在哪儿呢?惩罚的方式,一般缺少和善;娇惯的方式,一般缺少坚定。正面管教,就兼顾了这两点。

3. 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家长要明白:**很多时候犯错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这个年龄段的正常现象。**比如,孩子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跟他说了很多遍也不听,很可能不是他故意捣乱,而是真没明白你的意思。这时,就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所犯何错,犯错是否严重,弥补途径和改正方式有哪些。就如罗伯特·海因莱因《星船伞兵》中所表述的:养孩子就像养狗,必须及时给予适当的惩罚,从而帮助其自我认知错误。它的认知与你的不尽相同,你所谓的爱的教育它不一定能领会,在犯错后,你没有给与惩罚,它只会觉得这么做挺好的。

你应该给他示范如何把玩具收起来,这比重复讲道理效果更好。 因为孩子不知道这是个错误,其二要让他明白:

犯错是可以被原谅和补救的

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经历大半生才能明白这句话,甚至终其一生都不会明白,最终带着深深的内疚与负担而去。

因为我们从小到大就是这样在批评与指责当中长大的。

你犯了一个错误,就意味着你不听话、不长记性、不聪明、不负责任,意味着你是叛逆的、愚蠢的、没用的、不可被相信的。

然后,这样的标签内化到你的心里,让你觉得自己的存在就是一个错误。

这样的情景,几乎每天都在生活中发生。

孩子的错误对家长来说意味着什么?

不听话、不懂事、笨、坏、无能、没出息……

当孩子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时,父母的压力与烦恼倍增,瞬间失去理智,习惯用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希望他们能吸取教训,下次主动变好。

可是,我们却忘了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是告诉孩子“没关系”;

二是告诉孩子怎么做。

只有让孩子知道他可以被原谅,他才不会纠结于错误,而是向前看;

只有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他才能从中得到经验,知道下次应该怎么做。原谅孩子与帮助孩子,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工作,却常常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责备与批评,是父母最不应该做的事,我们却乐此不疲。

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你就会发现,其实每一个错误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喜欢打人的孩子,父母可以帮助他从中学习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处理矛盾;喜欢拆玩具的孩子,父母可以培养他热爱钻研的习惯,让他学习如何变废为宝,而不是破坏东西;

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态度与方式去对待孩子的错误

打击与批评只会让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承受与逃避惩罚和责难上去,而父母的理解、支持与帮助,却能让孩子感受被原谅的放松,从而能够专注于错误本身,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合适的时候,家长可以使用启发式问题,帮助孩子探索错误的后果,比如:你觉得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里用的是“我们”而不是“你”,这样的说法能让孩子感觉父母和他站在一起,会和他一起面对问题。

最后,父母可以选择一个时间,邀请家里的每个人分享自己当天所犯的错误,以及从中学到了什么。吸取了什么教训。

这样,孩子就没有心理负担,能够真正学会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学会微笑着面对错误,并从中学习。

理解孩子犯错的真正动机

4. 等到孩子长大一些,**他很多“不听话”的行为,往往不是对事情本身不满,而是为了表达情绪:**① 寻求关注,害怕自己失去归属感;② 寻求权力,担心自己失去价值感;③ 报复,希望通过破坏性的行为,补偿自己受到的伤害;④ 自暴自弃,失去信心。家长要根据孩子行为背后的不同目的,对症下药。

**5. 怎么分辨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呢?答案就是观察孩子的潜台词。**比如同样是孩子不肯写作业这件事,背后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如果他只是犯懒不想写,稍加督促、提醒就能解决。但更多时候,孩子不是对作业有意见,而是想用不写作业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下面是四种常见的情景:

6. 情景一:寻求关注

你盯着孩子写作业,他就乐意写,但你一离开,孩子就去干其他事——孩子很可能是在寻求你的关注,潜台词是“你多看看我”。

对于这种寻求关注的孩子,你可以主动给他安排些家务、手工之类的活动,跟他一起完成。孩子感受到了你的关心,就不会再在写作业这件事上寻求你的关注。

7. 情景二:显示权力

当你让孩子去写作业,他们装作没听到,或者故意和你对着干,大声说“不”——孩子很可能是在显示自己的权力,潜台词是“你没法命令我”。

这时候,你要避免冲突升级,别和孩子争吵,让他知道你不会用家长的权威来压制他。等双方都冷静下来,再和孩子沟通,制定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方案。

8. 情景三:寻求报复

让孩子做作业,他却故意说出很伤人的话,甚至还撕作业本——孩子多半是在寻求报复,潜台词可能是“成绩竟然比我还重要,你们根本不爱我,我也让你们不高兴”。

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强迫他,而要表示理解,想办法把孩子心里的疙瘩解开。比如,你可以说:“妈妈知道你很伤心,你能具体和我聊聊吗?”

9. 情景四:自暴自弃

要求孩子做作业时,孩子完全不愿意听你说话,甚至把自己封闭起来——孩子很可能是在自暴自弃,潜台词可能是“这个作业我真的不会写,你别逼我了”。

这种情况,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重新建立起自信,所以不要埋怨孩子。你可以设置阶段性的小任务,孩子每取得一点成功,都要加以鼓励。

10. 怎样正确教孩子解决问题呢?

最核心的一点是:不要教孩子不能做什么,而是告诉他应该做什么。

让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当中,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记住四个关键词:

  • ① 相关:解决办法要与孩子的行为相关;
  • ② 尊重:尊重孩子和事实;
  • ③ 合理:解决方法要符合现实,可操作;
  • ④ 有帮助:能让孩子从错误中汲取经验。

11. 举个例子:孩子踢球时,把别人家的窗户踢破了,最常见的做法是让孩子罚站,但罚站和把窗户弄坏两件事之间,并没有任何因果关系。**正确的做法,是和孩子商量直接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为自己犯的错负责。**比如,让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新玻璃,和他一起动手把窗户修好,这样,孩子才能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2. 鼓励,是纠正孩子错误行为的最好方法。**前面说过,很多时候孩子的错误行为,其实是在向你表达“我需要关注”。所以,不要吝啬你的鼓励,哪怕是每天一个简单的拥抱,也能大大改善孩子消极的情绪。

**13. 鼓励的时机也很重要,一般来说,只有在双方都冷静下来时,鼓励才有效果。**发生冲突时,双方很可能会因为情绪太激动,无法给出或接受鼓励。这时家长能做的最有效的事情,就是友善地退出来,冷静下来后再去鼓励孩子,效果才会好。

14. 最后,告诉你一个解决孩子不良行为的万能方法——**主动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及时表达对孩子的爱。**这句话看似鸡汤,但确实是一剂亲子关系的万能良药。

对于两岁半以上的孩子,就需要让孩子承担错事后果

何为自然后果?自然后果就是没有父母的干涉,让孩子体验不良行为带来的后果。如中午不吃饭,下午肚子饿了也得自己受着,只能等到晚上吃完饭了。再比如玩完玩具没有及时收起来,那么下次这个玩具可能就找不到了;

那什么不是自然后果呢:比如中午不吃饭,就不许玩玩具或者不许看电视,这个就不是自然后果,而是父母自己设定的条件。

正如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说“我没有权利惩罚一个和我享有同等地位的人,我有责任引导我的孩子。我没有权利强迫他人接受我的意愿,我有义务不对他人过分的要求妥协”。

最后,与你分享金句:

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惩罚也不是溺爱,而是“正面管教”——在尊重的基础上,用和善、坚定的方式,帮孩子改正错误。 在我看来管教孩子要分孩子犯错的严重性,那些关乎孩子本身素质和未来的错误,比如对大人老师不礼帽,偷盗钱物,对身边的人暴力倾向,该打就得打,别延误了最佳的教育时间,到大了那时就回天乏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