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所谓的特训营里,把孩子变成屁民

图片

最近,我看到这么一种训练。

一群孩子在所谓的特训教官面前,声嘶力竭重复一段打鸡血的誓词,在教官严厉的呵斥下,泪流满面地哀求通过。

2

我先说说我的感受。

我的第一个感受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并不总是对的。

比如,孩子长大后追一个男朋友,必须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吗?

那世界上就没有失恋和离婚这些事了。

什么时候放弃,什么时候坚持,只能看个人主观的决定,并不是非得撞得头破血流,甚至不搞死自己不罢休。

比如上大学,到底该不该坚持高考,是去工作,还是上大学,需要他自己决定。

还比如,谈个恋爱,表白之后对方拒绝,是坦然放手,还是死缠烂打,都得自己分析。

再比如做生意,在亏本的情况下,是继续改进坚持下去,还是立马止损,改换赛道,都得老板自己决策。

所有这些决定,大概率来自成本和收益的权衡。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外人是不能贸然介入的。

除非外人愿意掏钱,让自己来坚持。

如果坚持的代价,是拿自己的时间和财产,甚至是生命,去坚持别人的决策,那还是算了吧,让他自己去坚持吧。

第二个感受是,孩子的父母和教官有资格说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吗?

那些教官都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人吗?

大概率这些教官,连高中都没毕业。他们就是学习上面,是不是早早的放弃了?

再说,孩子的父母,有几个做到的?要真能做到这几个字,就不会花钱让别人来折磨自己的孩子了。

这些教官和父母有什么资格逼着10来岁的孩子,说出这种自己都做不到的话呢?

我的第三个感受是,这种孩子的父母是精神病。

为什么这么说呢?

父母掏钱购买培训方的课程,本身是一种自愿交易。但是购买的内容本身,却是反自愿交易的,是强迫,服从和道德绑架。

你看孩子们通不通过,并不是孩子说了算,他们没有退出的自由,你要不说准备好了,都不让你舒服,哪怕你假装准备好了,教官才让你通过。

我的第四个感受是,道德绑架,失去自我。

孩子坚持到底,是为了完成父母的目的,还得为父母,为教官,为指导员,为班级的其他人,承担责任。

在所有的角色里,就是独独没有孩子自己。

比如,我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3

总的来说,这种训练有三个问题。

一是,没有自愿交易。

首先,参与这个活动并不是孩子自己说了算。除非孩子说,爸爸妈妈,我就想挑战一下,看自己能不能通过。但是,明显的这种活动是父母做主的多,你看那个小女孩 通过之后,脸上漏出幸福的笑容没?

图片

那是挑战胜利的表情吗?不是。

只是惊吓,惊恐之后,满脸的迷茫、无助和松了一口气。

其次,是否通过,是教官说了算,他心情不好,可以让孩子重复10次,也可以让你重复20次。不管这么样,小孩子都没有退出的自由。

二是,没有成本,利润约束。

因为不是自愿交易,就没有成本利润的约束。

这种训练剩下的就是强制和服从。

三是,这就是屁民养成术。

正因为没有自愿交易,没有成本利润约束,只有强制、服从和道德绑架,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失去了自我,只服从于其他人的目标和命令。

这就是屁民。

4

那如何才能不让孩子变成屁民,而是一个正常的人呢?

鼓励孩子参加自愿交易,做买卖。

图片

卖柠檬水的美国小朋友

自愿交易惠及买卖双方,没有强制,大家都舒坦。

对中国孩子来说,最简单的买卖,莫过于摆地摊,比如让孩子在夏天去卖个冰粉。

制作冰粉的过程中,他要计算每碗冰粉的成本,估算自己可能赚多少钱。在卖的过程中,他会明白不是所有人都会买自己的产品,选择那些愿意的,更有可能买的人,他才会有收入。

他不能强迫其他人,别人也不能命令他,道德绑架他。

培养孩子,从小懂得自愿交易,学会自愿交易,实践自愿交易,比让他服从命令,在屈辱,惊恐之中,把嗓子喊破,更值得父母去尝试。

在自愿交易里,孩子和消费者都得到了好处,而孩子不再是只会服从的屁民,而是一个人格独立,可以自己为自己创造自由和幸福的人。

(完)


好了,文章看完,再看看我的“临终”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