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政府瘦身:为什么成为一种不约而同的选择? - 价值

孙立平:政府瘦身:为什么成为一种不约而同的选择?图片

图片米莱的激进政府瘦身计划

在竞选期间,这位经济学家出身的米莱向选民们承诺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为阿根廷的政府部门瘦身,为阿根廷不堪重负的财政压力减负。

米莱正式上任的第一天,就签署了一道总统令,将阿根廷现有的政府部门数量从21个减少到9个。之后,尽管压力极大,改革的推进坚定不移。

一年后的情况怎么样了?12月10日,是米莱正式就任总统一周年。在一年的时间里,阿根廷裁掉了3万多名公职人员,削减公共开支数十亿美元。

与此同时,在公共工程领域,米莱政府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措施,暂停了许多在建项目,对"遗留"合同进行审计,并中止了对各省在建工程的拨款。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2024年11月,米莱在阿根廷商业及服务业协会成立100周年庆祝仪式上郑重宣布:

阿根廷的衰退已经结束,预计明年阿根廷的经济增长率可能达到5%。与此同时,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降到了2.7%,信用评级被惠誉上调了两级至CCC,外汇储备净增190亿美元。

政府瘦身,在世界成为风气

大选获胜之后,特朗普首先邀请米莱访问美国,米莱作为特朗普邀请的贵宾出席了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举办的晚宴。据说,当时马斯克跟阿根廷官员进行了交流,学习阿根廷的经济自由化经验。

米莱是特朗普的迷弟,但现在是特朗普开始学习米莱。大选刚刚结束,特朗普就表示准备成立政府效率部,并准备任命马斯克和拉马斯瓦米两位亿万富翁来掌管这个在美国从来就没有过的部门。效率部的目标就是,削减过度的监管、臃肿的部门以及浪费性的支出。

按照美国财政部的公开数据,目前美国的总体债务规模已经再创新高,逼近36万亿美元。在2024财年,美国政府的总支出约为6.75万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了10%左右,而预算赤字也增加到1.83万亿美元,创下除疫情时期之外的最高纪录。

马斯克曾经列出了一个目标:节省2万亿美元。这相当于要砍掉目前美国财政总支出的30%左右。在马斯克看来,美国目前的行政系统过于庞大,比如美国联邦政府现在有420多个部门,但实际上大部分部门并没有多少用处。据说,按照拟议中的这项激进的计划,美国现有的428个联邦机构将被精简至99个。在这个过程中,将有大量的联邦政府雇员被裁减。

在越南,类似的计划也在酝酿中。

在阮富仲去世后,苏林于2024年5月22日当选越南国家主席,8月3日就任越共中央总书记。出人意料的是,仅仅两三个月后,苏林就启动了政府机构改革。而且,这次改革的动作很大,有人说,这是越南政府本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精兵简政。

根据媒体上透露出来的信息,这次的政府机构精简和调整方案,政府机构数量将从30个精简为21个(包括13个部委、4个部级机构和4个政府直属机构)。而在保留下来的部和部级机构中,对其内设的机构还要进一步进行精简整合。

此外,计划进行政府裁员的,还有处于财政赤字和军费重压之下的俄罗斯。

**收缩型社会与政府瘦身 **

在2017年底,我就在呼吁,一个收缩型社会再也养不起一个扩张型的政府了。其中的道理人人皆知,我也不啰嗦了,且看一位基层公务员的说法:

这些年我一直感到不安,一直活在深深的恐惧之中。为什么呢?因为我爱算计,算计来算计去,觉得未来很渺茫。我49岁了,按说这年纪尤其是公务员,不应该对未来有什么担忧了。但那是过去,现在经过我的算计,我发现,我未来拿着工资混余生,都似乎很难。他们县从情况:本县人口顶峰,是37万人。那是2000年。到2010年,常住人口是33万(户籍人口更多一些)。2020年人口普查,常住是19万。今年全县做核酸,只有15万。看看多恐怖,人口流失如此之快,真让人不寒而栗。我相信财政收入一定是直线下降的。

商户企业在一年年减少,乡镇已经鸡犬不闻,满大街看不到人,只有种地的时候,人才会多起来,种完地又没了。人全在县城,但县城人也越来越少,房子越来越便宜,新的楼盘位置好的,价格最多2000多,不到3000,一般就1000左右,几百的也有,老小区的二手房白给也没人要。前些年盖的房子太多了,光往外走,没有人来,至于财政发工资,现在还能保证,因为国家一直强调保工资,有钱首先发工资,然后再考虑别的,别的没钱就不干,怎么也要发工资。所以我们还能保证工资。但以后很难说。

我们现在在岗和退休人员,加一起近两万,每年财政要拿出十几亿。全县财政收入大概只能付个零头。剩下的绝大多数都是国家转移支付。但也不够,远远不够,还得借钱,到上级去借,或者拆东墙补西墙,县领导每天要考虑最多的,就是怎么保证工资,至于其他的,都顾不上了。我们已经借了好多年了,随着工资一年年增长,借钱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难。随着我们这样的县越来越多,未来国家经济越来越难,到底还能保几年,很难说。

最恐怖的,是将来我县没人了,但众多的机构单位还不能撤,人员还在,庞大的开支还在,到那时候,几乎全部要靠国家在转移支付了,试想一下,近2万人,没什么工作,国家每年出十几亿养着,这怎么看都有点滑稽,有点问题。到时候,降薪恐怕逃不过,先降低,腰斩,给你点钱饿不死先活着,要是再不行,就要有更激进的措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