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民营企业不愿意参与的,那就是低效浪费的项目

如果民营企业不愿意参与的,那就是低效浪费的项目

现在——实际上是一直有——一种强大的声音,他们在说,国企是最有社会责任感的,他们会着眼长远,对一些没有投资回报的、民营企业不愿意搞的领域进行投资,做许多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事。

从来没有哪一句话,比这短短的一个观点错误更多的了,它每个字都是错的。

这个观点反映出了深刻的经济学无知,以及普遍的反市场、反商观念。它隐含的意思就是,民营企业都是毫无责任感、唯利是图的奸商;市场上真正的企业家都又蠢又坏,目光短浅,看不到长远利益;国企,才是最好的,对民众造福最大的。

他们会举出很多例子。你看山沟里面的通讯基站,都是国企投资的,民企才不管那里面人的死活;崇山峻岭中的高速公路,都是国企建设的,民企只顾赚钱,根本不关注基础设施;要不是国企建保障房,民营房地产老板利欲熏心,哪里还有穷人的活路;当然,医疗更不用说,要是民营了,那医生们就要喝病人的血了。

看来看去,就是“拜国教”的虔诚信徒太多了。宗教一旦上头,就不要逻辑,不要事实,只要信。而且,人类是一种不吸取教训的动物,刚吃饱几天饭,就又想回到计划时代。

国企是什么意思?就是把所有人的财产拿走一部分,用来实现某个大目标。其财产来自于没收,而不是市场上消费者的自愿金钱投票。你的钱,本来想要去买一台电视机的,现在它说,你必须把钱交给我,让我来修一条路。它的愿望凌驾在你的愿望之上,你的愿望实现不了了,它用你的钱实现它的愿望了。

你说那山沟里的基站,有用处吗?有。毕竟信号的覆盖面更广了,而且山沟里还有五户人家;崇山峻岭里的高速公路有用处吗?也有。毕竟一个小时也能过那么一二十辆车。

可那是纳税人的普遍愿望吗?如果让纳税人自己决定,他们会不会这样搞?这些钱本来可以用于满足更加迫切的需求,现在没有了,用在了并不重要的目标上。这意味着效率的损失,资源的浪费,资本的毁灭,意味着大众满足更加重要的目的的手段变少了,也就是,变穷了。

所以,这不是什么投资,而是消费行为。投资的含义是,面向未来,进行盈亏的经济计算,以资本的保值增值为目标,以利润为导向。但是这种“花别人的钱给别人办事”的行为,完全不计成本不顾盈亏,亏死了都有纳税人源源不断的输血。所以就是满足那些国企掌控者愿望的一种消费行为。类似于,用大家的钱给自己放了一枚烟花。

宏伟的工程让那些主导者意气风发,彰显了自己的雄才大略,实现了自身的心理满足;给了许多人一种虚幻的莫名的骄傲,人们看到那些雄伟的东西总是会顶礼膜拜,增强对巨兽的认同和崇拜;并让人们产生一种幻觉,自己付出的财富似乎有了回报。可是回报在哪里?这就像人家在院子里给自己放烟花看,你在几百米外也看到了火星子,以为那是放给自己看的。你想多了。

稀缺性是人类生存要面对的首要事实。经济学的第一课,就是稀缺性。人的目标很多,但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总是有限。稀缺的资源,总是有许多竞争性的用途,必须被经济地利用,将其用于最迫切的目的满足上,首先满足最重要的目标,实现其最大效用。

衡量一种资源是否稀缺的指标,就是价格。价格高,就是稀缺的表现,说明消费者愿意付出更高的代价,他愿意付出更高的代价,是因为需求非常迫切,否则他就不付费。企业家在价格信号的指引下,将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用于满足消费者的迫切需求。只要他判断对了,消费者愿意付出的价格能够覆盖他的成本,他就盈利;否则就亏损。

所以,盈利的事业才是正确的。因为盈利,是消费者金钱投票的结果,是因为满足了消费者的迫切需求,消费者才会用金钱购买的方式予以支持,因此有了利润。

盈利,就意味着稀缺资源被经济地利用了,正确地配置了,用在了消费者想要实现的愿望上。亏损,就说明资源没有被正确地利用,没有满足消费者的迫切需求,也就是,他在浪费稀缺资源,那么消费者对他的惩罚就是不给他金钱投票,让它破产,将稀缺资源释放出来,由更聪明的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企业家接手,予以重新配置。

并没有什么“社会”责任感。但是假若非要说什么社会责任感,追求利润就是最大的社会责任感。因为追求利润的过程,就是造福消费者的过程。都亏损破产了,拿什么履行社会责任感呢?

正是企业家不断地追求利润,所以让稀缺资源发挥了最大的效用,安排了无数就业,几何式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创造了无数商品,降低了市场价格,由此造福了亿万百姓。

试问: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社会责任感呢?

那些不追求利润的企业,才是最可怕的,才是最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因为那意味着它不用理会消费者的指令,不用满足消费者的偏好,可以径自实现自己——而不是消费者——的目标,哪怕把稀缺资源消耗殆尽也在所不惜,哪怕由此让所有人陷入贫穷也无动于衷。

当然,它也没有办法进行利润核算,因为它可以无视价格信号,想花多少钱就花多少钱,这就叫不计成本、不计代价。美其名曰:不要算经济账……

只有什么样的企业才会这样行事呢?除了有纳税人源源不断地输血的国企,谁敢这样干?

所以,你管那些不断地浪费稀缺资源、不在乎盈亏、不服从消费者指令、只用来满足自己目的的企业,叫有社会责任感吗?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颠倒黑白的事情。

企业家在市场中的功能是什么呢?正是不断地预测和判断消费者未来需求,将资源进行不断地优化配置。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组织者、调整者、促进者。

所以,企业家行动本质上就是利长远的行动。他看重的不是当下的蝇头小利,而是未来的更大收益。

那么,说有些利长远的项目,企业家不愿意参与,是什么意思?

是说企业家是SB对吗?但是不是整天说企业家老奸巨猾挖空心思光想搞钱吗?怎么唯独这个时候他们就变傻了?

才不是。如果一种投资,市场企业家根本就不愿意参与,只能证明,企业家的判断是:这种需求并不是消费者未来的迫切需求,搞这种事情,就是浪费资源,毁灭财富,面临的惩罚就是破产。这样做,才最不利于长远。

投资1000万,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建一个基站,企业家会这么疯狂吗?不会的,没有一个正常人会这样行事。收益无法覆盖成本,就是资源浪费,就是未来变穷。投资五个亿,修一条高速,一天通行20辆车,企业家更不会这么干,那种入不敷出,才是短视的行为。

道德圣母们说了,那偏远的地方就不需要通讯和交通吗?问题是,你怎么不出钱给他们建?消费者自愿出钱给他们建了吗?凭什么强制让别人出钱给他们建?一百人做出牺牲满足一个人的利益,既不符合伦理,也不符合功利。再说了,他们愿意住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是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他们预期到自己并不需要这样的基础设施,就希望的是这种卢梭式的生活。如果他们需要,腿在自己身上长着,为什么不搬出来,谁限制他们了?所以人家皇上不急你太监急什么?

那廉价的同情心,不过是一种表演,不过是向别人财产主张权利满足自己欲望的遮羞布。

企业家不会这么看待问题。企业家会说,这些钱明明可以用于盈利的项目,即满足消费者更加迫切的需求的领域中,只有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不顾长远的人,才会如此疯狂。企业家帮助他们的办法,不是搞无效的投资,而是兴办更多的企业,把他们吸引过来,为他们安排就业,并融入城市文明,让他们改善自己的处境。

所以,如果一件事情,市场中的企业家不愿意参与,那么正确的办法就是不要干。不干,才是眼光长远。干了,才是目光短浅,就是为未来埋下隐患,就是只要今天不要明天,今天吃干喝净明天喝西北风。

倒打一耙说企业家鼠目寸光不顾长远?他们会进行长达几十年的投资,来开发芯片、研发新药、建设互联网平台。他们在投资开始的时候,一直是亏损的,为什么还在不断地投?正是因为他们笃信,这一定是消费者的迫切需求,未来一定有长足的发展空间,是会盈利的。他们时间偏好极低,目光比谁都长远。

那些只有几年任期的国企经理,着眼长远吗?他们任期就那几年,资产又不是自己的,亏损了自己无所谓,你让他们怎么目光长远?他怎么可能像马云一样考虑10年甚至20年以后的事,他只会倾向于在任期内榨干企业的资本价值为自己的前途服务,别说10年20年了,三五年以后人家早就另谋高就了。

自由市场的企业家诚不欺消费者。因为市场中的企业家,不用别人教,就知道消费者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得罪不起的。再大的企业,一旦得罪了消费者,就活不成。要想长久地立足,就必须以物美价廉和质量过硬的商品持久地服务消费者。

只有在管制和干预之下,人才会眼光短浅坑蒙拐骗。因为有今天没明天,骗一单是一单。只有在垄断经营之下,它才不怕消费者,因为消费者不但不能把它怎么样,反倒还要给他不断地输血让他存在下去。市场中的民营企业要是敢胡来,那就是死;而人家呢,大不了处分几个人,可是这企业却一直在,还要一直被供养的,只不过换了一批人而已。

大会说了:“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

说得太好太对了,为今后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定要开放准入。不放开,怎么知道民营企业干不了干不好呢?把人腿打断,说人跑不过自己,还说人只盯着眼前的拐杖不着眼未来的前景,这就不合适了。

那么,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放开市场准入,让民营企业参与公平竞争,他们讲成本收益核算,他们服从消费者的指令,才能真正让重大的项目真正服务于消费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让民营企业家自主做出判断,看看什么项目该投、什么不该投,这才是真正的着眼长远。

中国经济虽然增长速度放慢了,但是14亿人的大市场,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完整的产业链,还有储备充足的各类人才,并且,高举自由贸易的旗帜一直在扩大开放。因此中国经济的韧性还很足。只要让企业家才能充分释放,让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放开垄断领域的市场准入,相信亿万人的企业家判断——也就是“首创精神”,一定还能保持增长。

有些国营机构,以为自己比千千万万人的企业家才能更聪明、更顾及长远、更会进行资源配置,是哈耶克式的致命自负;社会大众一边享受着民营企业带来的幸福生活,一边笃信宗教不信市场和民营企业,就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秦晖粉,一群被情绪左右了的精神分裂者

碰到最多的一种人,就是没有理性知识追求的人,他们对公号文章消费的要求是,你得给我情绪价值。

比如秦晖粉,我批评秦晖其实写过很多篇,但评论区反对我的,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关于知识的讨论,基本上都是在宣泄情绪。

其实秦晖的问题很简单,就是一个知识问题。

秦晖说,中国发展是因为低人权优势。低人权是因,优势是果,这不是现象说明,是因果知识。

具体来说,秦晖是说,工人与老板之间的交易,存在压榨,是血汗工厂,所以工人们要成立工会,用罢工和集体谈判权对抗这种压榨。

那么,批评秦晖或支持秦晖观点的,其实是两种知识的辩论:

A:自由交易双赢,老板没有压榨员工;

B:自由交易不是双赢,老板剥削了员工,员工弱势所以被剥削,因此需要强大的工会;

这不就是一个关于自由交易是否双赢的知识问题么?

但是,评论区几乎没有几个讨论自由交易是双赢的。

秦晖说的东西,就是马克思与各种非马克思经济学争论了上百年的问题嘛 ,那就是,资本家在自由交易场景下,有没有剥削员工。

秦晖说,剥削了,我说,没有剥削。

一般讨论到这里,秦晖粉往往就要回避这个问题,因为秦晖粉大多数,一碰到知识问题,就要逃避。

他们会逃避这一问题说,工会是权利,秦晖没错。

当然,我不会答理他了,因为,他不是要和我讨论知识,他只想维护秦晖,然后不停地抬杠。

理性知识,才是一个人面对事物的观点基础。

不存在什么三观合,不少人关注我时说,三观我和一致,也有不少人取关我的时候说,三观不合。

三观,不是知识,只是情绪和偏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是人的偏好,他不是知识。

保护私有产权,会导致经济发展,这不是三观,这是知识。保护私有产权是因,经济发展是果。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由原因和结果构成的。

保护私有产权,就需要法治,法治下才有契约精神。

你要是坚持契约精神,坚持私有产权保护,怎么可能支持动不动就违约不干活的工人搞工会、搞罢工?要提高工资,谈契约不行吗?

对方不守契约,找法院不就行了吗?

可惜,秦晖粉们,天天嘴上喊着私有产权,但只要带上底层人民、劳工利益,就马上将其抛之于脑后了。

他们对知识是不尊重的。

福利制度就是最大的产权侵犯机制,他将一群人的钱转至另一群人花,高税高福利,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嘛 ,却被一群人当作理想国。

如果秦晖粉们,天天支持福利,你就应该支持税收倒查三十年,不征税,哪来的福利?

最为可怕的是,秦晖粉还大多支持免费医疗。

将一个消费品,用国家的方式进行采购,然后将医生变成公职人员,由国家用指令来安排生产,分配消费品,这不就是计划经济么?

可惜,他们每天都在呼唤计划经济,同时,每天都在骂计划经济。

简单来说,秦晖粉们的观点是这样的:

1、支持自由市场,支持民主,坚定地支持保护私有财产,支持土地私有化,支持国企民营化;

2、支持政府消灭医疗教育住房市场,用计划经济取代市场,坚定地支持人们的收入公有化,用高税收的方式将私有财产剥夺用于另一群人的消费,支持医院教育甚至住房企业通通公有化;反对血汗工厂,反对996,要求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不允许工人与企业主自由签订契约。

最后,天天骂马克思,自己是马克思的徒孙而不自知。

中国精神病院不够,得加几百万张病床,因为人数太多,都得治一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