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战胜本能:从冥想中获得正念、自控、洞见、及应对一切的力量
本能是基因的算法(迭代超慢,类似硬编码),智能是大脑的算法(迭代很快,类似软编码),本能与智能的混合,即是心智 = 本能(心)+ 智能(智)——前者是基因产生的欲望,后者是大脑(神经网络结构)拥有的逻辑,而心智的输出,其实就是本能与智能的博弈。
那么,如何才能战胜本能?
这是来自(自我)智能对(自我)意识的理性提问,而问题的答案早在2500多年前,就被一个人(即释迦牟尼,也就是佛陀)“意外”地发现,这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技法,有些人称之为——禅,更多人则称之为——冥想。
本文,将会深入介绍冥想的诸多层面,包括其与宗教的紧密联系,并会给出具有启发性的冥想要点,以及揭秘,如何运用冥想来战胜本能的细节与步骤,最后还会解读一些**“玄妙”**(即难以想象)的宗教概念。
相信本文的视角与信息,将会开启一扇洞察自我、了解自我、改变自我的“意识转换”之门,而穿越这扇门,里面就是可以应对一切(包括超越自然选择)的精神力量。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文中涉及到一些宗教词汇,但本文的叙事逻辑是科学,而非宗教,只不过冥想源于宗教,也早于科学(现在则靠向科学),所以理清一些宗教概念,则会更有助于全面地理解冥想。
那么,宗教与科学的区别就在于:宗教寻求解释描述(是什么),科学寻求测量证伪(是不是)。
主题目录如下:
- 冥想与宗教
- 聚焦与正念
- 冥想的要点
- 冥想的体验
- 冥想的目标
- 冥想与智慧
- 正念战本能
- 结语
- 后记1:佛学的五蕴、七类定、色与空、无常与苦
- 后记2:瑜伽的八阶实修
- 后记3:真正的自由
- 后记4:本能测试
- 后记5:愚笨蠢与静
- 后记6:冰水洗手与大脑信息
- 后记7:刻意逆反
- 后记8:无我
冥想与宗教
冥想(Meditation)——是通过先验总结的方法与技巧,来获得专注与平静的状态,而深入这个状态,就会逐渐泯灭思维忘记自我,最后深入到极致,则就会进入**“无我”**的状态。
宽泛地来说,佛教的禅定、道教的打坐、印度教的瑜伽、基督教的祈祷,或其它宗教的吟诵、念经、祷告、祝福,等等,都算是冥想的一种具体化形式。
禅——佛学称“禅那”(Dhyana,音译为“禅”,意译为“静虑”),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如:排除杂念地静坐、安静地思虑。
禅的意义是,在“静”中获得“定”,在“定”中参悟无上(或说终极)的智慧,因为定中起慧、定能生慧。
这类似于,数学家在方程中洞见宇宙结构,物理学家在物理图像中感知宇宙规律,艺术家在心流中瞥见宇宙信息。
定——佛学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达到内心专注如一的状态。
在佛学中,与“定”有关的概念有七个(见后记1介绍),代表着“静”不同的层次、形式和方式。而“三摩地”(Samadhi,音译为**“三昧”**,意译为“定”)是定的一个总括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意义。
禅定——就是基于“静”的行为(禅),来达到“定”的状态(定),也就是通过禅修来入定,即:修禅入定。
禅修(Meditation,英文同冥想)——印度语是“心灵培育”的意思,就是把心灵中的良好状态培育出来。
具体来说,禅修就是修“止和观”,来进行心灵培育,而修止和修观,又称修禅,即:修止禅和修观禅。从禅的角度来看,禅修也可以称之为静修。
修——是掌握技术,实践方法的过程,目的是获得技法,技法 = 技术 + 方法。
止观——止即**“止禅”,佛学称“奢摩他”(Samatha),意思是停止思绪和意象;观即“观禅”,**佛学称“毗婆舍那”(Vipassana),意思是觉察思绪和意象。
意象——就是客观事物,经过人类独特的情感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一种“颅内”形象。 觉察(Awareness)——意识到、并观察出。
从禅的视角来看,止禅——是静中得定,观禅——是静中得智慧。换言之,止——是控制自己放下(即定),观——是局外视角看破(即慧)。
显然,控制自己放下,只是不在意问题与烦恼(但它们仍在那里),而只有局外视角看破,才可能(参悟底层逻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烦恼——前者需要定力,后者需要智慧。
所以,修止——就是追求“定”,即修定力;修观——就是追求“慧”,即修智慧。
需要指出的是,修止观——可以只修止(放下),或只修观(看破),也可以止观双修(既放下也看破);而**“止观”**——是禅修的目标,在实践中有具体的形式,即:如何修止(如何放下),如何修观(如何看破)。
那么,最终达成**“止观”后的内在结果(或说身心的化学结果),就是获得“自在”(即自由),成为“自在人”(即觉悟者、解脱者),即是智能摆脱了本能**的控制。
由此可见,自由 = 放下 + 看破 = 解脱。
入定——就是通过修止,进入到一种“定”的状态,深入这个状态,就是五蕴(即色、受、想、行、识)“熄灭”(即灭思维)的过程,当定入极致之时,即是无我,又称“灭尽定”,这是定的最高境界。
那么,从禅的角度来看,“定”的程度即是“静”的程度,也就是从入静、到宁静、到至静、到寂静,最后是寂灭——意思是:寂静到泯灭自我,获得不生不灭的超脱。
正念(Mindfulness)——是一种精神状态,代表着有意识地觉察当下,但对当下的一切又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关注和感知;简而言之,就是有意识地觉察当下。
Mindful——形容词,意思是注意的、留心的、考虑到的。 Mindfulness——名词,意思是意识到或觉察到某事的状态或特质(the quality or state of being conscious or aware of something)。
正念源于佛学的八正道之一,属于观禅(Vipassana,毗婆舍那),所以修正念就是修观(可以获得智慧)。
而目前,正念已经进入到了心理学和临床医疗领域,被广泛研究和使用,甚至还发展成为了一种系统的心理疗法。
八正道——就是通往解脱的八条道路,是禅修的具体实践,其内容包括了**戒定慧,**即:修戒(获得:正语、正业、正命),修定(获得:正勤、正念、正定),修慧(获得:正见、正思)。
戒定慧——是三个层层递进的关系,即:戒了才能定,定了才能慧,而定和慧,就是止和观。
内观(Vipassana,毗婆舍那)——就是止观中的观禅,也称内观禅,即:觉察思绪和意象,而从静的角度来看,亦是静观。
从语义概念上来说,正念属于内观的子类,两者都是禅修的目标,但从实践角度来说,两者都可指代修观,区别在于:
- 正念,是旁观一切(自身与外物),随时随地。
- 内观,是深观一物(主要是自身),需要静坐。
正念与内观,对“定”的要求不高,不追求入定,因此适合更广泛的人群来练习,但它们依旧需要基本的“定”(即专注与平静)。
例如,在佛学中,修止观可以获得两种定:一个是止定(即奢摩他定),有近行定和安止定;一个是观定(即毗婆舍那定),有刹那定。
那么,如果只修观,即只修正念或内观,这被称为“纯观”,以此获得解脱的路径,被称为“纯观之路”,这样的人被称为——“纯观乘者”或“慧解脱者”。
而如果先修止再修观,也是一条获得解脱的路径,但只修止(即追求禅定)并不行,因为获得解脱必须要修观,也就是需要智慧。
最后,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
- 止观 = 止禅 + 观禅 = 止禅 + 内观 = 禅定 + 内观 = 放下 + 看破
- 禅修 = 修止 + 修观 = 修止禅 + 修观禅 = 修定 + 修慧 = 修定力 + 修智慧
- 禅定 = 修止 + 入定
- 入定 = 修止 + 深入 => 无我
- 自由 = 自在 = 解脱 = 止观
而禅修的**“觉径”**,如下递进:
- 觉受(体验)=>
- 觉察(看出)=>
- 觉知(知道)=>
- 觉性(明白)=>
- 觉照(理解)=>
- 觉醒(洞见)=>
- 觉悟(自在)。
觉性——觉知到自己的天然本性,即觉察到本能的控制。 觉照——自然而然地用“觉性之光”照见一切,即用“超越本能”的视角理解自己与他人。
事实上,有感不一定有觉,**“感”来自本能体验,“觉”来自智能领悟,人人都有体验(包括动物),但不是人人都能领悟,而冥想就是一条从“感”领悟“觉”**的路径。
聚焦与正念
由前文可见, 无论什么形式的冥想,其关键就是专注,一切都要从专注开始,或说是从集中注意力开始。
注意——就是对环境信息的选择和过滤。 注意力——就是注意的能力。 专注——就是对注意力的控制和集中。 专注力——就是专注的能力。
那么,控制注意力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
- 第一,聚焦(Concentration)——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的事物上:可以是内在的,如想法、感觉、情绪、意象;也可以是外在的,如某个行为、某个东西。
- 第二,正念(Mindfulness)——就是有意识地觉察当下,但又不受当下一切的影响,如觉察到此刻的情绪,或是觉察到走路、吃饭、开车等“自动化行为”的执行过程。
可以说,所有的冥想,都是围绕着聚焦或正念,开始并深入的,而两者的区别在于,聚焦——是消除杂念(可用于修止或修观),正念——是觉察念头(只用于修观)。
念头——是大脑里一瞬间出现的事物,如:想法、情绪,记忆、画面、文字、感觉,等等。
那么,聚焦会变得专注,这很容易理解,但正念要求觉察念头,岂不是注意力会随着念头乱跑,这还如何专注?
这里的关键在于,正念对觉察有两个要求:一是有意识地活在当下,二是能平静地不受影响。
而做到这两点,就需要我们从“主观自我”的局内视角,转换到“客观自我”的局外视角,也就是从当局者转换为旁观者,或说从局内者转换为局外者。
换言之,正念要求你做你自己的观察者,体察自己的念头是怎么回事(为何产生、如何产生、何时产生)——就如同一个心理学家在分析自己,或是心理医生在为自己治疗一样。
其结果就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内在念头——如:愉快或厌恶、开心或难过——但我们不是被这种念头所驱动行为(即被劫持),而是能够平静的以旁观者的心态,去观察这些念头。
事实上,在任何时间,对待任何事情,我们都可以运用正念,转换视角与身份,来观察自身的念头,获得不一样的心境和洞察,进而看到一个不同的自己和世界。
例如:
- 在拍照、观景、赏花时,
- 在健身、听歌、散步时,
- 在逛街、购物、坐车时,
- 在工作、思考、发呆时,
- 等等。
因此,正念本质上,是在提高专注于**“局外视角”的能力,或说是在提高,把自己定在“客观自我”**位置上的能力。
类似的概念,从瑜伽角度来阐述,就是学习从外界事物上撤回注意力,控制感觉的出入,达到能够只看、只听和只感知,那些获得你准许进入知觉的东西——这被称为**“制感”**。
而从**“所罗门悖论”**角度来看,如果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你给别人出主意,你就会表现出更多的智慧,反之如果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你给自己拿主意,你就会表现出更少的智慧(甚至是愚蠢)。
所谓**“所罗门悖论”**,是心理学家——伊戈尔·格罗斯曼(Igor Grossmann)为一类心理学现象提出的概念,具体是指这样一件趣事:
历史上,所罗门王在给别人提建议的时候,表现出了极大的智慧,甚至被誉为**“智慧之王”**,但他却没有过好自己的一生,以至于导致其王国的灭亡——换言之,所罗门王没能将自身的智慧成功地运用于其自身。
那么,正念运用“第三人称视角”,来考虑自身的问题,就是避免**“所罗门悖论”**,将智慧应用于自己的一种心理学方法,也是获得更多智慧的心理学原理。
最后,如果我们一时还无法对自己开启**“第三人称视角”**,则可以记住这个简单的启发法,即:
越是关注当下(如细致体验——吃喝、欣赏、触碰、散步、甚至呼吸),就越是容易体验到快乐,而回忆和憧憬,都有很大的风险,这个风险——有不快也有激情、有兴奋也有沮丧。
冥想的要点
冥想的形式很简单,就是找个安静舒适的地方,然后静坐下来,有垫子更好,没有也无妨——关键是,如何在静坐中得到专注与平静,这是有技巧的,通常有以下方法:
- **随息法:**意念随呼吸自然出入,不加干涉,心息相依,意气相随。
- **数息法:**默念呼吸次数,实者数“呼”,虚者数“吸”。
- **听息法:**两耳静听自己的呼吸声,排除杂念。
- 观息法:观察体会自己的呼吸,感知呼吸的过程。
- **止息法:**呼吸细若游丝(即柔、缓、细、长),若有若无。
- **松静法:**吸气时默念“静”字,呼气时默念“松”字。
- **禅语法:**默念类似“独坐小溪任水流”或“独坐海边听海浪”,体会联想其意境。
- **观心法:**用心去观看、体察、分析自己的思绪杂念,并任其流淌。
以上1~6都和呼吸相关,属于聚焦冥想(即修止或修观),7、8和念头相关,属于正念冥想或内观冥想(即修观)。
对于专注呼吸,我们需要集中注意力,感知自己的身体及其细微的变化,从而感知到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例如,观息,即从观察自己的呼吸开始,到鼻尖和三角区,然后是从头顶到脚底的每一块皮肤及其细微的变化,最后是反复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感知。
对于聚焦过程,我们可能会感受到:发热、发冷、或麻木、或刺痛、或振动、或发痒、或细微、或粗重、或一种完全无法形容的细微感知。
对于观察念头,我们需要刻意锻炼两点:
- 其一,是意识到身体内在的感知。
- 其二,是能平静地对待这些感知。
对于身体感知,我们需要明确它的种类和来源:
- 首先是使用:眼睛、鼻子、耳朵、皮肤、嘴巴、大脑。
- 其次是触发: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知觉。
- 最后是感知:画面、气味、声音、物体、味道、念头。
另外,除了以上感觉还有:平衡感、加速度感、本体感(空间位置感)、时间流逝感、饥饿感,等等。
那么,在感知之上,利用感知提供的信息,大脑的高级功能形成了:知觉(不可控)、意识(半可控)、思想(可控),而我们需要觉察的就是——知觉如何激发意识、意识如何左右思想、思想如何控制自我——的过程。
综上可见,冥想其实是一个充满技巧的驯服意识的游戏,或说是,可以自由控制大脑的魔法。
好在只需要两步,我们就可以开始冥想训练,或说是开启驯服意识的魔法之旅:
- 第一步,安静坐下。
- 第二步,专注呼吸。
而这两步的关键在于:
- **第一步,**在不受打扰的时间,找个安静舒服的地方。
- 第二步,用鼻子深呼吸(不能用嘴),使用正常频率(或略慢),对于脑海中冒出的想法,不用刻意对抗或回避,不要有任何情绪,简单地“放它走”,控制意识焦点始终落在呼吸上,并体会呼吸过程的起伏感。
冥想的体验
对于聚焦
如果你能保持专注很长时间,你将进入到一种非常平静的状态,这是平时难以体会到的一种非常深入的平静,此时会伴随着一种巨大的喜悦感。
由前文可知,专注是一种静的行为,而基于静的行为,就可以停止思绪和意象,达到没有念头的状态。
那为何没有念头,就会感到喜悦呢?
这是因为我们的念头,大部分都是欲望、想要、和意愿——可以称之为**“愿力”,显然愿力是行动的驱动力,但也会带来压力,以及无法满足的苦闷与急躁,而当我们把念头放下,就会解除愿力,达到一种“无愿”的状态,此时压力、苦闷与急躁都会随之消失,内心自然就会轻松舒畅**,进而感到喜悦美妙。
换言之,动心起念会产生“力”,力作用于身心,就会使人感到痛苦,而如果心念不起,则意味着身心不再“受力”,进而就会感到释然解脱。
更进一步,如果我们能够专注到极致,不仅念头会消失,我们对自身与自我的感知也都会一起消失,这即是无我——但此时意识仍在,仍可以觉察(获得信息),否则就是睡着(或是昏迷)了。
那么,从脑科学角度来说,抵达无我的过程,就是大脑前额叶皮层“功能离线”的过程,而前额叶皮层的功能之一,就是我们内心的一个**“自我批评者”,没有了它在耳边地喋喋不休,我们悲观主义的负面情绪就会下线,随后平静喜悦**便会油然而生。
是的,每天睡觉与醒来,就是在周期性的关闭与开启前额叶皮层,虽然这不是无我,但这会让我们理解与体验到前额叶皮层的功能——请细品一下身处临界状态(如半梦半醒)时的感受。
有关冥想的脑科学解读, 详细参看主题相关文章 。
对于正念
通常,吃饭的过程,我们就是跟随**“吃”的感受执行“吃”的动作,而如果是“正念吃饭”,我们就能够觉察到自己正在吃饭(不是知道),并且还能感知到当下“吃”**的感受——就如同你在看你自己吃饭,并能感受到你吃的感受。
那么,正念的体验,其实是感受的感受,即**“元感受”——类似元信息的概念。其实“普通”的感受,就是体验信息的信息,即体验元信息**。
元信息(Meta Information)——是指关于信息的信息。
而获得元感受,就是用意识去感知感受,即:首先你得有一个感受,其次再去主动感知这个感受——这是体验元信息的信息,可谓是“元平方信息”。
例如,手握冰块,不久冰冷感就会让你迫切想要放手,如果我们忍耐着就不放手,此时刻意感知,就可以觉察到自己想要放手的意愿和冰冷感,这就是感知到了**“感受”,这个“觉察”就是正念的开始,这个“觉察感”**就是元感受。
**小技巧:**左右手做同样的动作,然后有意识地去感知,控制左右手相同动作时的不同感受,利用这种相同的差异性,我们通常就能体验到——元感受。
同理,意识到自己的意识,即意识的意识,就是元意识,而元意识,很可能就是自我意识,因为自我意识常常可以觉察到自己的意识,这也是我们可以觉察到自己元感受的能力来源。
事实上,如果我们在犯困、无聊、痛苦之时运用正念,就会发现——试图观察困意,就可以驱散困意;试图观察无聊,就可以忘记无聊;试图观察痛苦(即观痛),就可以减少痛苦。
例如,超级畅销书作家、资深记者——史蒂芬·科特勒(Steven Kotler),在**《盗火》中指出——有位冥想者,在练习的开始阶段,感到后背酸痛、脖子阵痛、大腿麻木、全身疼痛,后来逐渐做到觉察痛苦不做判断**时——冥想者这样说道:
“这就像种自由,假如纯净的自由有任何感觉,我就正在体验这种感觉。这是我体验过的最清晰、最立足当下且最清醒的时刻。假如我在极度痛苦下仍能心态平和、心如明镜,我认为其他人也能做到。在那一瞬间,我对人性潜力的看法转变了。”
对此,很多有经验的人都说 :“疼痛是一大难关,冥想者必须克服这个疼痛关才能有所突破。”
试想一下,感受自己的疼痛,与观察别人(想象自己)的疼痛,会有怎么样的不同?
这就如同,锤子砸在自己手指上,我们会大叫一声——“啊喔!”,而看到锤子砸在别人手指上,我们会感同身受地发出一声——“哎唷~”
如果我们可以把疼痛与“自我”分割开来,自然疼痛就不再与“我”有关,也就没有“我疼痛”这回事——这是一个:
- 按住念头(自我)、
- 观察念头(分离)、
- 不做判断(转换)、
- **隔离感受(旁观)**的体验过程。
正念,就是在帮助我们进行这样的——主客观体验的转换。
获得体验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以上的冥想体验呢?
很多冥想者,一致得出的结论就是:持续地实践是成功的唯一秘诀。
冥想的目标
第一,专注平静。
通常,我们的大脑时刻都充满了各种想法,这些想法:
- 不是思考未来,就是回顾过去。
- 不是与自我相关,就是与他人相关。
- 不是在想象未发生的事,就是在分析已发生的事。
可见,除了执行有难度的任务,否则我们不会去专注当下,而想法不停地穿梭于过去和未来,我们就很难获得平静——因为,这些想法会带来**“愿力”和“摩擦力”**,作用于我们的身心。
聚焦冥想,可以帮助我们排除杂念,获得专注平静,也就是活在当下、享受当下。
需要指出的是,聚焦训练,并不同于专注地学习、工作、或看电影、玩游戏,虽然都是集中注意力,但前者的注意力是悬停静止的,而后者的注意力是不停流动的——如:注意力跟随书中的文字,或注意力跟随游戏中的角色。
换言之,专注是集中注意力,但注意力集中后,其焦点可以静止,也可以流动——显然,注意力焦点保持静止,要比流动难的多——而聚焦冥想要求的是前者,这比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都要困难。
第二,局外视角。
生活中,各种小情绪和小感受,时刻都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和状态,而如果是强烈的情绪和感受,就会严重冲击我们的心理和情感,令我们无法开心的生活,甚至是无法正常的生活。
正念冥想,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局外视角,旁观自身的情绪和感受,将**“主观自我”从“情感漩涡”中拖拽(拯救)出来,使得我们不再因为外界环境**的风吹草动,而内心患得患失、波澜涌现、波涛汹涌。
最终,局外视角可以让我们——脱下戏服,从演戏到看戏,从台上到台下,这是从工作到娱乐的转变——我们也必然会因此而收获开心与平静。
第三,终极自由。
正念冥想,练到最高级的层次,我们就可以用完全超然平静地来看待“自我”,此时不是不受各种情绪和感受的影响,而是各种情绪和感受,根本就在于你的控制之中——换言之,就是你可以选择你想要的任何情绪和感受。
甚至说,对于痛苦与疼痛的感受,也能够不被其所影响和困扰,即:在观痛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逃避、怨恨、悲观、绝望等等的负面情绪,当然痛感是真实存在的,但内心只有平静的一句——“哦,知道了。”
那么,在平日的生活中,你可以随意专注细节、随心思考万物、随时感受当下,再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打扰和干涉你——这是怎么样一种体验?
这就是真正的自由,绝对的自由,摆脱了本能控制的自由,不受基因奴役的自由,这是智能战胜本能的味道。
第四,定入无我。
**聚焦冥想,练到最高级的层次,就是传说中的“无我”**状态。
那么,**“无我”**是什么呢?
从体验上来说,就是感到自己与万物合而为一,即:身体与万物融合,精神与万物连接——于是,进而感到万物归一,万物皆空,我就是一切,一切就是我,我就是一切与无物——这对应了(佛学中的)“非我非非我”,即:是我也不是我。
万物连接的体验——我要记录下此刻的感受,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阳光,和远处的高楼,还有被高楼玻璃折射的光影,穿透了空气中阵阵的微风,曾经有过似曾相识的情景,心里有种特别的感受说不清楚,仿佛阳光、空气、微风和声音都有了生命,能够体验到一种静谧的交互,就像所有的一切都被连接了一起,感受到了作为宇宙整体的一部分。
那么,这种无我体验真的存在吗?现代脑科学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 大脑**“前额叶皮层”**功能下线——自我意识减退,潜意识主导,无法计算时间流逝,深陷入时间暂停的当下。
- 大脑**“右顶叶”**功能下线——丧失空间的边界感,无法判断角度与距离,进而感到与万物融为一体。
- 大脑**“压后皮层”**与其它脑区活动步调脱节,并产生1~3赫兹的规律活动——产生类似灵魂出窍的体验,即感到灵魂与肉体分离,甚至可以以旁观者视角360度俯视自己。
事实上,长时间保持高度专注,就会由于能量消耗的分配策略,让大脑的功能模块重新规划运作模式,从而令前额叶皮层与右顶叶(以及更多脑区域)功能下线,最终进入**“无我”**状态。
而服用迷幻剂,就可令大脑前额叶皮层内谷氨酸水平升高,且大脑海马体内谷氨酸水平下降——这会导致对自身生命的记忆,发生短暂缩减或提取失败,从而产物自我解离感,即**“无我感”。**
那么,从脑科学角度来看:
- 前额叶皮层内谷氨酸水平升高——与负面情绪相关,如:失去思维控制和决策能力。
- 海马体内谷氨酸水平下降——与正面情绪相关,如:物我合一与灵性体验。
有关冥想的脑科学解读, 详细参看主题相关文章 。
第五,为何冥想。
上面四点(专注平静、局外视角、终极自由、定入无我)是冥想练习过程中的所得,其体验强度与练习的阶段和深度有关,也可能这四点体验,会以不同的比例和程度混合而来。
那么,需要注意的是,在达到入定与无我的过程中,可能会体验到各种不可思议的快乐、以及超越快乐的一切体验,进而可能会让我们沉迷其中、反复停留、流连忘返、无法自拔。
然而,冥想终究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冥想的核心是为了获得智慧与洞见,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把冥想及其体验,变成为生活本身。
**就像有一些人,**所说的:“穿越沙漠的旅途当中碰到绿洲,有的人享受绿洲的快乐且忘记了目的地,长时间地待在绿洲里享受快乐。”
**就像另一些人,**所说的:“我们是生活在现实世界,然后沉迷于虚拟世界,还是生活在虚拟世界,偶尔才回到现实世界,这两者可能是等价的。”
因此,在冥想的旅程之中,或许我们应该时常询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冥想?”
冥想与智慧
前面总是说,修观可以获得智慧,正念可以获得智慧,内观可以获得智慧,解脱需要智慧,那么智慧到底是什么呢?
宽泛抽象地来说,智慧就是信息,没有信息就没有智慧。
因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有了信息,我们就可以得到确定性,即: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做什么会有什么结果——就像拥有了某种预见性,这显然就是智慧。
而更具体地说,智慧是可以帮助我们趋利避害的信息,以及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信息的方法,不过这些方法仍然是以信息的形式,存在与传播的。
所以,获得智慧就是获得信息,但智慧的信息不一定就是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从已有的旧信息中,进行排列组合也可以获得新信息。
例如,梦中光怪陆离的故事,就是大脑(海马体)中已有信息的排列组合。
那,修观冥想(正念冥想、内观冥想)为什么会获得信息呢?
- 首先,环境**“不静”**就很难获得信息,例如在吵杂的环境中,就很难学习与思考。
- 其次,内心**“不静”**就很难获得信息,例如在情绪波动之时,就没法学习与思考。
可见,只有身心内外都**“静”下来了,我们才能够专注于“颅内信息”的排列组合——因为注意力决定了我们对信息**的选择。
接着,在**“静悟”过程中,由于极度专注的状态(对应神经系统的运作模式),这会提高我们的智力(包括算力和思辨力)及创造力(包括洞察力和想象力),从而极大地增强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过程(包括更多的获取和更自由的组合),此时再配合上专注地觉察(包括意识到和观察出),最终自然就会令“颅内”的新信息**(即智慧)——不断地涌现与诞生。
这就是——静中起慧、静能生慧、定中起慧、定能生慧、亦或是宁静致远的原因所在。
那么,前文所提到的,正念可以破除**“所罗门悖论”**,其本质原因就在于:正念带来切换视角,切换视角带来不同的信息,不同的信息就是智慧。
而按此理解,“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切都是信息,一切都在于信息的排列组合,你若可以洞察信息,你就获得了最根本的智慧。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冥想的智慧——是直觉、灵感、闪念、顿悟这样**“客观被动”获得的信息,属于潜意识的计算,是遥远脑区网络随机长距离连接的产物,而不是我们“主观主动”去进行复杂逻辑推理**的结果——这依赖于前额叶皮层,但它此时已经功能减退了。
那为什么只修止不修观,就不能获得智慧呢?
其实,只要**“入静”都可以获得比平常更多的智慧与洞见**,但修止的方向是排除一切杂念,也就是越来越静、越来越定,这是无愿与无念的过程——显然意识能够读取的信息会越来越少,直到定入无我、泯灭思维、身心虚化,此时还有**“谁”**去获取信息呢?
最后,有两点需要特别指出:
第一,我们知道,“看和做”得到的反馈信息是很不一样的,这就如**“看懂和实践”**之间的差别。
而修观冥想,观的是“颅内”的思绪和意向,所以它解决的,大部分都是心理精神层面的问题,而不是实际中,需要行动才能够切实解决的现实问题。
当然,心理障碍排除了,烦恼想通解决了,是可以促进和改变行动,进而改变现实的,但可以说,修观冥想并不能够直接解决“颅外”的问题。
第二,追求禅定、沉迷入定,我们将会在无我的过程中,迷失自我。
更为重要的是,不是人人都可以(简单轻松地)修禅入定、体验无我——这依赖于神经系统的基础构造(即禅定天赋),以及长期艰苦的练习和惊人的毅力。
那么,既没有智慧也没有体验,这样的冥想值得吗?
正念战本能
为什么,我们会难以对抗本能的欲望?
因为顺应本能的行为,我们就会得到化学奖励,即快乐。
为什么,我们难以拒绝快乐的诱惑?
因为追求快乐,是编码在我们基因里的算法,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换言之,如果我们的祖先不追求快乐,他们可能早就已经被自然选择给淘汰了——再换言之,快乐对应的行为,其实是进化历程中,被基因判定为,有利于我们生存的行为。
那,有哪些行为是本能驱动我们而为之的?
事实上,**只要是我们想做的,都是本能所驱动的,**并且想做的程度越强烈,说明本能的驱动力就越强。而据此,我们可以看出:
- 如果我们不想做某事,我们想做的就是——不要做某事(想要避害)。
- 如果我们什么都不想做,我们想做的就是——什么也不要做(想要节能)。
- 如果我们“理性”的想做某事,其实是“理性”激活了本能——才能够让我们想做某事(想要获利)。
那,如果没有本能的驱动呢?
这就是**“没有想”的状态,也就是“没有,想与不想”,也就是“非,想与不想”,也就是“非,想与非想”,也就是(佛学中的)“非想非非想**”,即:无念、无愿、无我,但有信息。
而最为重要的是,本能的驱动基于的是**“预测”而不是“结果”——也就是说,你想做的事情,做了可能快乐**,也可能不快乐,“想做”不是因为已经得到了“奖励”,而是预测到了**“奖励”**的可能性。
于是,我们就得出了,本能控制我们的核心算法,即:正反馈的奖励回路。
具体来说,快乐就是奖励(即内啡肽、花生四烯乙醇胺),体验到快乐就是一次正反馈,而脑回路会记录下,体验到快乐时的路径和强度,以作为(大脑)预测奖励的依据,而如果预测与行动总能够获得正反馈,那么对应的脑回路就会增强,于是(大脑)再进行同样情景的预测时,就会获得强有力的神经兴奋依据(即多巴胺),从而激发强有力的驱动力,即:强烈的渴望感——后面的行为就是“自动化”的了。
简而言之,就是:
- 看到就想(预测),
- 想到就做(行动),
- 越做越爽(正反馈),
- 越爽越做(回路增强)。
例如,购物时,看到才会想买,买不了就会想,越想越看,越看越想买,直到买了之后,就完成了一次正反馈的奖励回路,以至于下次购物,还会更加积极地重复这个模式,难以中断——因为能获得快乐嘛,而所有人都喜欢购物,是因为每个人都能从购物中,体验到正反馈的快乐。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能对脑回路的控制点,就在于快乐奖励的给予,因为本能算法,预先编织了一套“先验”的奖励机制,如:盐、糖、脂肪、繁衍等,那么在行动体验抵达算法预设时,就会触发奖励,即体验到快乐。
由此可以看出,打破本能控制的关键,就是打断——正反馈的奖励回路。
例如,一个小女孩本来喜爱画画,自己没事就画画,但从某天开始,每次她画画就给予奖励(建立正反馈),重复多次之后,如果她画画不再给予奖励(打断正反馈),那么她就会沮丧得不再画画,也忘记了自己曾经喜爱画画——把兴趣变成工作同理。
由此也可见,正反馈不要夸人(如你真棒,这是精神奖励),此时(大脑)无法将行为与(行为的)结果建立回路连接,而是要夸行为(如你的“技术动作”真棒,即要具体),这才能够让行为与结果建立奖励回路——否则,行为的驱动力就不会回路增强。
那么,如何才能自己即时主动打断一个已经形成了的奖励回路呢?
这就是——正念自控的登场时刻。所谓正念自控,就是利用前文所说的“正念冥想”,来战胜本能,获得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权,只需要简单的四步,具体如下:
- **第一步,**觉察你的感受,专注当下,而不是想象未来,或颅内模拟下一步的行动。
- **第二步,**不要对你的感受,进行任何的判断,并接受它的客观存在。
- **第三步,**以旁观者的局外视角,将感受与自我分离,然后尝试分析你的感受,并看清楚这个感受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以及客观的产生路径。
- **第四步,**不要做任何,你的感受想要你做的事情,以及行为。
简而言之:
- 第一步,觉察——觉察感受,专注当下(很难)。
- 第二步,接受——接受感受,不做判断(不难)。
- 第三步,旁观——旁观感受,尝试分析(超难)。
- 第四步,无视——无视感受,不做行动(容易)。
以上四步——觉察、接受、旁观、无视——循序渐进,当完成第四步的时候——你就已经以旁观者的姿态,打断了一次奖励回路了。
而每当动心起念之时,就应用这个策略和过程,最终得不到奖励的脑回路,就会变得**“虚弱不堪”,从而之后,本能还试图利用这个“感受”**——来影响你、驱动你、控制你,就是绝无可能的了。
那么,从某种角度来看,正念自控发生在大脑中的场景,就好比:
你站在一个繁忙的车站,各种念头(包括想法、情绪、感受、欲望等等),就是眼前来来往往的车,而这些千奇百怪的车,每个都试图诱惑你上车,并把你带往一个地方,但你只是站在车站:观察、体会、数羊、欣赏,却始终不上任何车——换言之,你控制了你自己。
可见,正念自控战胜本能的关键就是——把握主动权,不被某个念头劫持。
显然,这个方法和**“用意志力对抗压制本能”,是非常不一样的——意志力带来了痛苦,我们会逃避**,而正念消除了奖励,我们会放弃追逐。
试想,没有了奖励与回路,本能还拿什么去控制我们呢?
最后,请记住正念自控的口诀:觉察念头、接受念头、旁观念头、无视念头、不要行动——事实上,觉察也是自我治愈的第一步,甚至说,觉察本身就是一种治愈。
小技巧:观察念头时,可以尝试分析念头与感受之间的关系,以及体会念头中的细节,与感受强弱程度之间的映射。 **小技巧:**可以通过“挠痒”身体的敏感部位,并运用正念“战胜”怕痒的感觉,来训练和掌握正念自控的技法。
结语
如果你不知道,你正身陷囹圄,你又如何逃出生天?
显然,陷入悲观的负面情绪,是一种灾难性的状态,而这一切都是始于,平淡无奇的念头与本能的推波助澜。
只有意识到你在坐牢,你才有可能越狱。
那么,冥想背后的洞见,就是认为心智的流动与自身的感觉密切相关,我们和真实世界之间隔着的就是感觉,所以我们心智真正反应的对象,就不是外界事件,而是感觉。
事实上,感觉就是我们心智无形的牢笼,那感觉从何而来?
在“信息、感觉、知觉、念头、意识、思想、行动”渐进的神经回路中,我们会发现感觉源于信息,而信息来源于——身体与大脑,它们一边接受信息,一边组合信息,进而激发了后续的一切。
因此,冥想中技法——聚焦与正念,正是通过对感觉与念头的把握,才获得了对自身高层意识、思想和行动的控制权——注意,如果聚焦可以控住感觉,就不会有念头,否则就需要正念。
而从生物学上来看,感觉是生物体应对环境信息的演化结果,是自然选择的产物,它代表着需要我们对环境信息做出反馈回应,但对人类来说,这个回应更应该交由心智来处理。
再从物理学上来看,观察感受就可以改变感受,观察念头就可以改变念头,这即是正念背后的**“第一原理”**——所以,观察你的观察,感受你的感受,控制你的念头,发掘你的智慧,你才真正是你。
可见,对心智来说,正念就是其应对自然选择的有力回应——换言之,正念就是我们对(神经回路中)自我思想的控制——这就如同,我们作为自己的**“黑客”**,黑进了自己的大脑,改变了自己大脑的操作系统,即:智能算法黑进基因编码修改了本能算法。
那么,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可以**“正念自问”——“我为什么会这样,不,是「你」**为什么会这样?”
然后,在纷乱的念头中,跳出情绪与情感,运用智慧引用原则,把对生活的回应交由心智中的智能,而不是本能。
最终,我们就会获得——幸福感、平静感、自由感、清晰感,以及等等,而这即是达到了佛学所说的——心不随境转,且境随心转,即得大自在。
回到冥想,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实践”——持续地实践是成功的唯一秘诀——而这是超越自然选择的力量。
所谓**“超越自然选择”——就是自然选择令我们演化出了种种固定场景下的情绪反应**,之所以我们会自动带着种种感情色彩去看待万事万物,也是自然选择对我们大脑的编码预设,而如果超越这个选择设定——就是从演化编码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来,然后从一个更加理性平静的客观视角,来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
后记1:佛学的五蕴、七类定、色与空、无常与苦
五蕴:
- 色——就是物质的总和,包括我们的身体,如:存在一个人。
- 受——就是人的感觉,由物质对身体的刺激产生,如:看到一个人。
- 想——就是人的感知,由大脑对感觉的认知产生,如:认识一个人。
- 行——就是人的意识和行为,由大脑对感知的处理产生,如:喜欢一个人。
- 识——就是人的心理模式,包括自我和思想,由意识和行为的积累产生,如:喜欢一类人。
七类定:
一种是特性相同的副本,一类是特性相似的副本,例如一种花与一类花。
- 三摩呬多(Samahita)——意译为,等引。
- 三摩地、三昧(Samadhi)——意译为,等持、定。
- 三摩钵底(Samapatti)——意译为,等至、八定。
- 驮那演那(Dhyana)——意译为,静虑。
- 质多翳迦阿羯罗多(Cittaikagrata)——意译为,心一境性。
- 奢摩他(Samatha)——意译为,止、正受。
- 现法乐住(Drsta-Dharma-Sukha-Vihara)——意译为,身心寂灭。
色与空:
色即是空——色,就是我们对物质赋予的意义,如:感受、喜好、判断等等;
- 如果没有人就没有这些意义,所以物质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进而世界也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无色”**的;
- 如果我们不对物质赋予意义,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无色”的,进而我们就会感受到世界是“空”的,也就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色即是空表明,意义是不存在的,而我们可以意识并感受到这一点。
事实上,对于没有(赋予)意义的事物,我们的大脑就很难将其记住——换言之,赋予意义是我们大脑的记忆模式——也就是说,大脑是基于“色”来认知万物的。
万物皆空——当进入**“无我”状态的时候,自我就会丢失,此时我们不再会给万物赋予意义**,所以看到的世界就是**“无色”的,即是“空”的,因而就会感到“万物皆空”**。
无常与苦:
贪嗔痴——贪即想要,嗔即愤怒,贪 + 嗔 = 痴,这些都是强大的意义,会带来强大的驱动力,属于“强色”。
苦——就是不满足,满足就不会感觉到苦,更具体地说,对意义(即色)无止境地追逐,永远处在贪嗔痴的状态,就是苦。
无常——万物都是一直变化的,没有固定的常态,潜台词就是,没人可以永远保持满足状态,除非(通过戒定慧)放弃贪嗔痴,进入无我无色的状态,否则就会得到苦。
后记2:瑜伽的八阶实修
印度教的瑜伽,与佛教的禅定,是平行的概念,都是冥想的具体化形式。
以下概述内容,来自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本书只是简单提及瑜伽),可以从瑜伽的角度来侧看冥想,与全文内容有深刻地交叠,很有启发(有做调整):
“瑜伽”一词在梵文中意为“结合”,指的是这套方法以追求个人与神的结合为目标——首先是结合身体各部分,然后是整个身体与意识结合,构成秩序体系的一部分——为实现这个目标,1500年前(佛陀的领悟是2500年前),帕坦伽利设计了技巧渐进的八阶实修法。
第一实修——“制戒”,要求一个人节制可能伤害他人的行为与思想,如淫欲、贪婪等。
第二实修——“内制”,遵守上帝的规矩(如清洁、学习、顺从),这都有助于把注意力导向可预测的模式,使控制注意力更为容易。
第三实修——“坐法”,着重长时间静坐,而不向压力或疲惫屈服。
第四实修——“调息”,目的在于使身体放松,呼吸节奏稳定。
第五实修——“制感”,主要是学习从外界事物上撤回注意力,控制感觉的出入——能够只看、听和感知准许进入知觉的东西——控制内心所发生的一切(类似正念)。
第六实修——“执持”,是长时间专注于一种刺激的能力,可视为与前面的**“制感”**相呼应,前面我们学习把事物摒除在心灵之外,现在学的则是把它们封锁在心里。
第七实修——“静虑”(同佛学概念),在此阶段,我们不再需要外来刺激,就能忘怀自我,专心致志,使外来干扰毫无可乘之机。
第八实修——“三昧”(又译“三摩地”,同佛学概念),修行者最后要达到的境界,是沉思与思考对象合而为一,达到此阶段的人说,**“三昧”**是他们毕生最有乐趣的体验(类似无我)。
后记3:真正的自由
至此,试问真正的自由是什么呢?
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就是财务自由、时间自由、精神自由、身体自由——换言之,就是任自由意志可以自由地执行意志。
但从佛学的角度来看,“意志”是受控于“色感”的,而“色感”与自由是成反比的——换言之,对万物赋予的意义越少,就越多自由,直到“无色”,就会获得**“万物皆空”**的自由。
这种**“自由态”**,有两种抵达的方式:
- 第一,通过降低“色感”,会先感到**“无色”与无意义,进而感到“空”**与自由,如修观。
- 第二,直接进入“无我”,会先感到**“空”与自由,进而感到“无色”**与无意义,如修止。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追求**“无色”、“空”与自由**——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就是一种**“色”,这就会产生一种“不自由”**。
是的,每个人都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与**“不自由”**不期而遇,就像每个人都在逃避自己命运的道路上与命运不期而遇一样。
但如果降低一些要求,放弃追逐绝对的自由,那么或许真正的自由——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审视自我,来觉察和调节**“色感”,以获得对“自由意志”**的——所有权与控制权。
那么再降低一些要求,自律其实就是自由,因为自律以机械的方式,降低了我们的**“色感”,从而让我们获得了对“自由意志”**的绝对掌控。
更或许,限制就是自由——自由需要代价,代价就是某种限制,没有限制就没有自由,终极的限制就是终极的自由。
例如,不确定性原理告诉我们,**限制将会产生自由,**就如限制一个粒子的速度(即确定动量),它将会在全宇宙无处不在。
例如,心流体验告诉我们,**限制将会产生自由,**因为限制注意力在某个区域(即专注当下),你就会感受到无限流动的自由。
例如,置之死地而后生告诉我们,**限制将会产生自由,**因为在绝境之下的别无选择,将会释放我们所有的潜能,并最终带来前所未有的自由。
因此,虽然死亡将会剥夺活着的一切自由,但它也会彻底消灭**“色感”**,以及基因对我们的所有限制——所以,死亡其实是一种终极的解脱,即退出演化游戏。
当然,解脱不止死亡一种,比如意识上传——我们将会受到系统的限制,比如基因编辑——我们将会受到演化的限制。
那么回到死亡,仔细一想,死亡将会给予我们终极的自由,令我们真正的摆脱社会与基因、价值与排序的**“演化束缚”**,死后还有什么(到底还有什么)还能再令我们不开心呢?
放弃开心与不开心的**“化学把戏”,回归宇宙粒子的本性(禀性),就可以化身量子,拥有量子效应,就可以无处不在,并且是在全宇宙中(以概率的形式)同时无处不在——此时,唯一限制我们的就只有“量子力学”**了。
后记4:本能测试
**第一,**繁衍是本能最强有力的驱动力,我们可以自由控制自己的繁衍欲望吗?
**第二,**爱情是繁衍的前体(就如多巴胺是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我们可以自由控制自己的爱情,而不是被爱情控制我们的思想吗?
**第三,**我们常常会喜欢上剧集中的角色,但这种喜欢只是对故事、演技、情景、人设、装扮等融合产物的折射,我们能认清对角色的这种虚幻的喜欢吗?并且我们能明白角色与演员,其实是没有关系的两个人(有时是两个物种)吗?
**第四,**玻璃栈道其实是坚固无比的,走在上面其实是无比安全的,我们可以控制住自己颅内模拟出的坠落恐惧吗?
显然,本能感受会扭曲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影响我们的决策,改变我们的行为,进而掌控我们的命运,但我们可以对抗并质疑自己的本能感受吗?
后记5:愚笨蠢与静
愚——是钻牛角尖(字形是:角落的心智),笨——是思维简单(字形是:竹子的内白),蠢——是随机乱动(字形是:春天的虫子)。
愚和笨,都不是纯粹的贬义,这种品质甚至可以获利——比如:愚公移山、大智若愚、虚心若愚、笨鸟先飞、笨人自福、笨笨可爱——前者可以发挥执着专注的精神,后者可以发挥少即是多的力量。
蠢,就非常不好了,就像春天的虫子随机乱动,毫无意义、毫无规律、毫无目标、混乱无序、毫无创造。
古语三思而后行,以不变应万变,就是告诫我们不要犯蠢,环境有什么风吹草动,就条件反射般地随机做出**“应激反应”**,即:
- 愚蠢,一门心思随机乱动。
- 愚笨,一心一意思维简单。
- 爱情为什么让人愚蠢,就是因为繁衍本能让人身心都随机乱动。
那么,静——既可以大智若愚,也可以笨笨可爱,但一定不会蠢得乱动;而静中生慧就可以看成是——用执着专注找到了少即是多的智慧。
后记6:冰水洗手与大脑信息
用冰冷的水洗手,我领悟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事实”**。
起初,我在思考一个问题,然后去洗手时,仍在思考,几秒钟我就放弃了思考,因为水太冷了,冷的感受获得了我的注意力。
接着,我突发奇想,继续不停地洗,水越来越冷,手的温度越来越低。
这时,我不仅忘记了思考的问题,也忘记了所有的东西,一心只想停止洗手,但我坚持继续洗,大脑开始一片空白,所有的信息都被中断了,所有的感受都停止了——只有手,冷,拿开手,再无其它——这意味着烦恼不见了,当然开心也不见了。
可见,大脑里就是一堆**“信息”而已——是的,所有的感受和想法,都只是“信息”而已——并且可以通过外界的方法,短暂或永久的清空这些“信息”**。
而了解到这个以后,我们就能感受到自己的感受,即**“元感受”**,也就是感受的感受。
那么,如果找到某种方法,可以内控这种**“元感受”,我们就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得到自己想要的……或是——直接得到想要的感受,而不依赖外界信息的“注入触发”**。
后记7:刻意逆反
对于任何一种本能感受,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我们都可以有意识刻意地逆反它,这是对抗本能的**“刻意练习”**。
例如,想休息就刻意过一会再休息,想吃喝就刻意过一会再吃喝,想玩乐就刻意过一会再玩乐,想什么就可以过一会再什么,想坚持就停下,想不断就暂缓,想行动就抑制,想什么就不什么,总之就是不让本能感觉获得即时满足。
从小处细节着手,从短期刻意开始,慢慢就可以在大处与长期上有所作为,最终的目的就是——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感受,而不是顺从自己的感受(的驱使),这才是(生物体智能层面上)“真正的自由”。
后记8:无我
从某种角度说,无我——就是没有自由意志——只有信息,请细品在**“无我”的时候,我们的“自由意志”**在哪儿呢?
那么,意识没有**“我”**,还有什么?——有信息与自由。
于是,悖论就出现了,即:在没有(自我去感知可感知到的)自由意志的时候,恰恰就是**“最自由”的时候——可见束缚我们的,正是“不自由”的自由意志——那还真的存在所谓的“自由意志”**吗?
事实上,只有信息,信息即是自由(或说信息量即是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