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快速背诵-472
快速背下来 500 页书,真的一点都不难,只要你掌握了我这里介绍的高效背书方法。
对于我这样一个去年考研中专业课背了七八本书,加起来得有小一千页书的人来说,回答这个问题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请你们一定要记住下面一句话:
「背书不是用嘴背,要动脑子背。」——徐涛
这篇回答里的背书经验,就是我在去年考研复习时总结出来的,一套非常快速高效的背书思路。
我在去年的考研中,就是利用它快速地背完了自己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的七八本书,初试拿到 410 分,最终以总成绩第一被录取。
耐心地把我的经验看完,并且把这份背书的思路运用起来,你的背书效率一定会高许多。
这份回答,我把它分为四个部分,给大家一个清晰的阅读逻辑:
1.背书背不进去的原因(没有动脑子背书+没有形成知识的联系) 2.我们背书的核心思想(背意思而不是背句子) 3.我的高效背书方法(关键词背书法+框架背书法) 4.背书的一些注意点和小技巧
思维导图如下:
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背书经验的讲解。
一、大家背书背不进去的原因
首先,我想为大家解读一下,我们背书效率低的原因。
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背不进去书,背书效率低,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原因一:
相信很多同学背书时都有这种体会:
一开始背得好好的,背着背着,自己的思绪就飘走了,注意力就慢慢地不在背书上了,整个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各种各样的事情……
然后就慢慢地,只剩下嘴巴在动,脑子根本不动,最后背了好几个小时,就跟没背一样,什么都没记住。
相信大家都有这个感觉,背书的时候是最容易走神的时候。
我们背书的效率不高,根本的原因,就是只用嘴在背,没有用脑子背书,知识不过脑子,它当然记不进去;
所以我们背书时,要动脑子理解书上的话,然后去背,要保证注意力在背书上,保持动脑保持专注,当大脑在活动时,我们的背书效率才高。
在背书的时候,增加一个思考理解的过程,很能帮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你的大脑用在背书上,自然不会去想其他的事情了。
原因二:
你们背书时,是不是还会有下面的这种体会呢:
自己已经背完了一整本书,背书时也不走神,每天背的东西也都记住了,感觉每天背书的效率挺高。 但是背完整本书之后回头看看,发现这本书讲的是什么,里面有哪些章节,每一章讲的具体是什么,还是一点都不知道。 最后,回头一看,书上的知识,背完一遍也都忘光了,还是一点没记住。
这是为什么呢,背完一整本书之后,书上的内容却一点都不记得?
这是因为,你没有把握这本书的整体框架,你背的知识之间没有联系。
你对这本书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不知道这本书具体每一章讲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每一章之间的联系,那些章节内的知识点,你自然也很难记住。
就像让你去图书馆里找一本书,假如你对这个图书馆的结构一点不了解,只是漫无目的地瞎找,你得多久才能找得到?
只有心里对这个图书馆的架构有数,知道这本书在图书馆的哪个区域再去找,这样才会有方向得多。
所以说,你的脑海里得对要背的这本书有一个整体的框架,用框架拎着框架下面的那些知识点,知识点得是成体系的、有联系的,而不是散乱在各处的。
你得记住这本书讲了些什么东西,才能真正记得住这些具体的知识点。
二、背书的核心思想
要对书上的原话用自己的语言加工解释,「把书上的话变成自己的话」,背意思而不是背书上原话,不需要一字不差。
有很多同学背书时喜欢钻牛角尖,想要去把书上的原话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差一个字都想重新背,其实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我们背书不一定要去背书上的原话,一定要对书上的原话有自己的加工解释。根本不用和书上背得一字不差,关键是把要背内容的意思领会到,然后背诵那个意思就可以。
掌握了原话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加工就好。
一般老师改试卷看答案,都没有那么死板,写出来的答案不需要和书上的原话一模一样,只需要表达出这个意思,然后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这个意思都可以。
所以,绝非需要全部精确记忆,往往提取最关键的某几句话或者几个词,用自己的语言加工,就足够了。
背书时不需要给自己多大压力,想着去领会意思而不是背原话,记的时候记那些关键的,能概括原话意思的语句,简单一点就好。有了这个思路,背书的效率会高上许多。
三、背书的正确方法
1. 关键词背书法 2. 结合「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进行背诵 3. 一边背知识,一边一定要牢牢记住这本书的框架,一定要形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首先是我自己在去年考试时常用的背书方法:关键词背书法。
(这个背书方法应该也是大家常用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是非常有用。)
这个方法顾名思义,就是从一段话的几个句子中,每个句子提取出一至两个关键词,把一段话精缩为几个短语,再以这几个词语为基础与核心,通过领会这段话意思的方式,把这一段话背下来,最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完全扩充开。
不要直接背诵书上的叙述性文字,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加工:比如提取出最适合自己记忆的关键词,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
这是我当时考试时背的书上,关于「精确新闻」的定义一段很长的话。图中是我自己选择的关键词,用这些关键词作为基础背这段话,背起来一下子就轻松了许多。
这个方法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把要背的内容精简了许多,另一个就是让自己背书的时候保持着思考,提取关键词的过程就是理解思考的过程,「把书上的话变成自己的话」,结合上文所说,有了思考,我们背书就会专注许多,效率自然也会提高。
那么如何提取关键词呢?
怎么舒服怎么来,按照你自己的理解方式去提取就好,只要你提取的关键词最方便你理解记忆,那就可以。
因为关键词就是自己对书上原话的理解,每个人的科目不一样,每个人对书上语句的理解方式也不一样。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同时,大家可能都听说过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也可以在背书时加以利用。
简单解释,就是我们的记忆有一个遗忘的周期,在我们背完新内容之后的第一天,第二天,第四天,第七天,第十五天,是我们记忆消退最快的时间节点。
所以在这些容易遗忘的时间进行回忆巩固,能在最大程度上加深我们的记忆。
也就是说,你在这一天背诵完的内容,在之后的 1、2、4、7、15 天分别进行回顾,这样会帮助我们背得更牢。
我们可以在网上购买或自制一个这样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表格,用表格记录下自己这一天背了什么,然后看看哪些天需要回顾,这样会更加一目了然。
但是我说实话,这种方法只是作为参考,擅长规划执行力强的同学可以用上,不推荐每一个人用,因为它其实也是对自己的约束,每天都规定了要完成的背书任务,实在有点麻烦。
所以不是非常推荐随性的同学用。
这个方法给大家最重要的启示,就是我们背书一定要复习,尤其是在背完之后的几天,一定要回顾一遍,复习非常重要。
最后,在背书时,我们一边背书上的知识点,一边一定要牢牢地把握住这本书的框架。
我去年考研背书时,就做了这样一个工作:
我先把每本书的框架都认认真真整理了一遍,然后再去背这本书。
我要保证自己知道每一章在讲什么,每一章里有哪些要背的内容,然后再去背。
我去年在背自己的课本之前,都会做一份这本书的知识框架,认真做完这项工作,我一下就记住这本书在讲些什么,每章讲的是什么了。
其实,说白了,这项工作也很简单,就是把目录抄一遍,把这本书有哪些章、每一章里面有哪些小单元,把这些画成一张思维导图,自己整理一遍。
但这一项工作真的很有用,我一下就对这本书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知道每一章在讲些什么了;然后背书上的每个知识点,我都很清楚地知道它们属于哪一章,与前后的知识有哪些联系。
有了框架的指引,这些知识就像有了家一样,对背过的知识,我就很难再忘记了。
后面,我在路上也常常会背诵这本书的框架,这样我对每本书在讲些什么都很清楚,有一个中心思想的指引,背下面具体的知识点,自然而然也容易记住得多。
你们也可以做一个和我一样的工作,把要背的书的目录自己抄一遍,把它的框架整理出来,然后一边背书,一边要把这本书的框架给背好,一定要对这本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四、背书的一些注意点和小技巧
最后还有一些我想提醒大家的关于背书的小技巧,领会它们,也会对你的背诵有所帮助:
\1. 背东西,尤其是背单词,一定要复习,复习是最能提升效率的背书方法。
\2. 有条件的同学,把背书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睡觉前,这样记忆没有前摄或后摄干扰,比起在白天背书,更容易背得牢。
\3. 文科专业课的考生们,可以多找找自己专业课的电台去听,通过反复听专业课的方式,来帮助自己背书记忆。(这条对单词也适用。)
我们可以利用走路睡觉前的时间,搜一搜自己的专业课知识,然后去听,这样能很有效地帮助自己背诵记忆,也能利用好很多的碎片时间。
同样,单词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利用走在路上的时间,听听单词电台,试听结合的方式,能对我们背单词有很大帮助。
\4. 假如短期需要背诵的量比较大比较紧急,背不进去的知识可以写在桌面上和手上这些显眼的地方,或者是写在一张纸上,走到哪儿就带到哪儿、背到哪儿,用显眼的方式提醒自己,更容易帮我们加深记忆。
这一条尤其对单词适用,想象一下,记不住的东西,没过多久就看它一眼,这样反复看反复记,不是会对我们记住它很有帮助吗?
就比如我去年考研时背书,我就会把那些特别记不住的东西抄在手上,或者是写在一张纸上,走在路上看一下,去食堂吃饭等菜前看一下,隔一会儿看一下,反复看反复记。这样,这些老是记不住的东西,我也容易记得住多了。
假如你背书的任务真的很多很紧急(比如考研生),用这种方式逼一逼自己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毕竟抓住主要矛盾,用一切方法考上研,才是最重要的事。
\5. 我们可以把背书的时间安排在那些碎片的时间段,比如利用走在路上的时间背背书,可以帮我们节省很多时间。
利用好碎片时间,对我们的背书效率会有非常大的提升。
因为背书这项工作,当我们背过一遍之后,我们复习时,就不需要书,也不需要笔了,在路上,在食堂,在洗手间,在哪里都可以完成。
每天把这些碎片时间集合起来,也是一段不短的时间,假如能够有效利用起来,很能提升我们背书的效果。
同时,我们也可以把在教室里那些更专心高效的学习时间,留给看知识、理解知识、做题,这些更需要坐在教室里,有个很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去做的工作。
6.实在背不下来的地方,我们可以用默写的方式,说不定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眼过千遍口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也是一个很好的背书思路。
同时,这个方法也可以结合我前面所说的关键词背书法,就是在你默写的时候,把自己提取的关键词默写下来,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随意展开即可,展开的过程就不用默写出来。这就是关键词背书的好处,能节省很多工作量。
7.对于考研人说的一点,文科专业课的考生们,尽量在暑假把课本上要背的内容背一遍。
一方面,暑假里,每天 24 小时都属于我们自己,有大段的时间让我们来专心背书,是背书最好的时间段;另一方面,通过背一遍书,我们会对书上的内容和专业课的知识产生更深的理解,对我们后期的专业课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方法论说了很多,那么如何落地帮助大家真正提高背诵效率和质量呢?
给大家推荐一款我用过的 App**:滑板车背**诵
这是一款背诵学习类 App,内容和功能都很丰富,最重要的是将很多背诵的方法论代入产品将其功能化,能够很好地辅助背诵学习。
**在这里重点介绍几个我很看好的功能,**和我在上文中介绍的背书方法相辅相成,相信能让大家的背书效率更上一层。
一、「整分联」背诵法,即整体阅读、分段背诵、联合记忆。
这里以《春》为例,当我们遇见篇幅较长难以一次性背诵的内容时,不要产生畏惧感,先将内容分为几个部分,背熟一段后,再去背另一段,这叫分段背诵法。
落地下来,有两种分段背诵的方式,其一我们先背诵《春》第 1 段,然后背第 1、2 段,然后再背第 1、2、3 段。其二我们先背诵《春》第 1 段,再背诵第 2 段,再连起来背诵第 1、2 段,以此类推直至整体全部背出。(ps:这个方法相信大家在平时都会运用,在 app 中操作能让你的背诵流程、路径更清晰。
二、掏空记忆法,即挖空内容的字段,根据前后上下文的联系来尝试记忆和背诵。
这里一般有几种,分别为掏空内容中的文字、仅保留每个语段的首字、保留上/下句。不论是如何填空,最终的目的都是以和背诵内容关联的文字进行联想的支撑点,从而达到整体把握背诵的目的,这个方法既适用于准确背诵(语文、英语),也适合理解性知识点背诵(政治等)。
这里的功能和上文中的关键词背书法的出发点如出一辙,对于很难背的内容不妨按照掏空——隔句——首字——全空的路径进行阶段性递进记忆的方式,可以轻松瓦解被长难内容支配的恐惧。
三、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这个方法在上面已经详细介绍过了,在这里生成复习的周期分别为 1、2、4、7、15、31。
背完后复习极其重要,大脑的遗忘是阶段性的,所以不论是否复习完全部周期,但在 15 天内起码复习完 2-3 次。在 app 中会自动生成背诵的内容,不再用表格一一记录,整个复习周期一目了然,大大提升了复习的效率。
四、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功能,这个 App 中可以自行导入背诵内容,大家可以将自己整理好的知识点录入进去,分好类别。
背书是我们整个学习生涯中必须攻克的难题,所以分享出我的经验,相信能提高大家的背诵效率,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应付学习、工作以及生活。
五、结语
再为大家总结一下这份背书经验的核心内容吧。
记住,背书一定要理解着背,要学会把书上的话变成自己的话,「背意思而不是背原话」;
同时,一定要把握住这本书的框架,形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能孤立地去背书,要把知识形成体系。
掌握了这两点,你背书的效率一定会高得多。
节省下背书的时间,能帮我们把时间用在更需要的那些地方上,无论是对我们考研,还是其他工作,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 探险家王泽瑞尔
我说一个很反你常识的观点:其实只要入了你脑的信息,你都没有忘掉,它只不过是被你的大脑隐藏了。
什么意思?
你回想下,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这种体验 ~
你遇到某一个人,你想不起来他是谁,但是你就是觉得他很面熟。
考试的时候看到一道题,虽然不知道怎么解出来,但是就是觉得老师讲过,或自己在那里看过。
你学过的某个东西,因为过去太久,你虽然完全忘记了怎么做,但是如果让你重新学习一次,你很快就可以重新拾起来……
这些案例,我可以举出无数个,一个东西、一件事,你接触过第一次再接触和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你对它们的感觉完全不同。
其实这一系列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大脑记住了它,只不过大脑为了节省能量,会把大量对当下生存无利的信息压到低能耗的潜意识之中,以达到节省能量的目的。
你看到这里可能有困惑了,既然我们的大脑都记住它们,为什么我用的时候想不出来,大脑完全空白一片呢?
为什么你用的时候想不起来?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你没有给信息建立可以被提取的线索。
什么意思?
我们就拿上面第一个案例举例:你见过某个人,只是觉得这个人面熟,完全忘记了了他是谁,但是如果他给你一个提醒点 ~
比如他说:「哥们,你还记得上次在某某 KTV…..」,你就会立刻恍然大悟,卧槽,原来是你啊。
这就是可被提取的线索。
由于大脑的节能机制,即使你对某事的记忆再深刻,你也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想起来 ~
你的知识、信息之所以调用不出来就是缺少这样一系列的提醒式线索,一旦有一条这种提醒式的索引线索,你的大脑就会把它们全部抓出来。
法国的文学巨着《追忆似水年华》中描述过这么个场景 ~
小说的主人公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吃到了一个叫 「玛德琳蛋糕」 的小点心,当带着点心渣的下午茶碰到他的下颚的时候,他突然想到自己小的时候也在姨妈家吃过,于是他就回忆起姨妈家的楼房,街道,一切历历在目…..
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
在你生活的不经意间,有个东西突然触动到你,它或许是某个东西、某个人、某首歌、某句话、某个场景等,让你想起来了早已被你尘封的某个人,某件事 ~
他或许是你的初恋、亦或许是你童真的回忆…..
还有,我们的灵感也是如此,你发现有的时候你的灵感,突然就蹦出来了,其实这种玄乎其玄的的作用机制很大部分原因就是某个莫名的点触碰到了你大脑的某条线索,让你突然恍然大悟…..
看到这里,你就应该就明白了,你的知识,记忆过的东西,之所以用的时候拿不出来,就是因为没有和当下的场景建立起线索,大脑面对当下情况的时候匹配不到它,所以即使你脑子里有这条信息,也照样歇菜……
换句话说:只要你给当前这个知识点建立的线索足够强大,你调用他们的能力就会直接上 N 个台阶。
好了,以上我牛逼吹出去了,说入了我们脑的信息就不可能「忘掉」,只要建立了索引就可以任意的对它们抓取.
但是,为什么我们满足了这些条件结果还是 「忘掉」 了呢?
为什么我们会「忘掉」?
其实这个问题也很简单,你之所以「忘记」了,并不是完全从你脑子里消失了,而是因为你的重复次数不够,导致索引的线索断了。
什么意思?
我们前面也说了,大脑有一套节能和保护机制,它会把当下不利于我们生存的信息压入到潜意识中去,而把当下使用最频繁最活跃的信息则给予特别照顾。
这个过程成甲举过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 ~
他说:「这就好比开辟条路一样,刚开始是条小道【短期记忆】,但是如果你经常修它,这条路经常有人走,这条路就会越来越粗,越来越宽,最后变得坚不可摧【长期记忆】。
相反,如果你开辟完之后,再也不去管它,不去走它,它就会越来越窄,最后年久失修,彻底坏掉。【线索断开,遗忘】
而 「完全断掉」 线索的知识点就变成了你大脑宇宙中的一座孤岛,没有人知道它在那个方向,该怎么去走,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所说的「彻底忘掉」。
所以,终身不忘的第二点就是重复,反复。
换成更严谨的说法就是「加大提取次数」,反复提取,想要真正做到信手拈来,甚至是下意识反应的程度,没有足够多的重复提取次数都是耍流氓的。
好了,以上你知道了「忆字诀」的能力是由 「线索强度」 以及 「提取强度」 两部分构成的,那么如何做到终身不忘呢?
如何做到终生难忘?
我们就从构成「忆字诀」的「线索强度」和「提取强度」两方面展开,和上文【记字诀】一样,我同样送你三板斧。
首先,我们先说说如何加大提取线索强度的前两板斧:
1. 做连接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你学习的时候,不要孤立的去学习和记忆某个知识点,而是要尽可能的去连接其他知识点,你连接和扩展的越多,这个知识点可被索引的场景线索就越多。
以上说的还不是人话,我给你上个栗子 ~
有过恋爱经历的同学可能会有过以下体验(如果没谈过恋爱,可以想象一个你们有过经历的朋友也可)~
你吃个苹果会想起 TA,你想起了,你们曾在苹果树下……..
你可以听一首歌的时候会想起 TA,你想起过你们曾一起听过…..
看场电影会想起 TA
散步的时候也会想起 TA…..
总之点点滴滴都是 TA,这就是因为你把这一系列的东西都和这个人紧密的关联在了一起,你并没有听歌就是听歌,吃苹果就是吃苹果的孤立记忆 ~
如此你就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找到他的痕迹,你们的点点滴滴,他的每一个呼吸、动作、表情,都是你给他建立起的线索 ~
只要你想起任何一个点,他整个人的一切都会浮现在你的脑海…..
你看,这就是链接的威力。
看到这里,如果你还没谈过恋爱或者正在恋爱中,你就懂了,想要让 TA 对你刻骨铭心,请尽可能的创造你们在一起的这种经历链接,越多越好,我保证你们难舍难分 ~~
好了,不贫了,我们回到学习上 ~
那么在学习上我们应该如何用这个原则呢?
前百度副总裁李靖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并奉为学习真理,他说:「我学到一个新东西的时候,我都会找到它 5 个关联现象案例,找不到就说明我没有掌握这知识点!!」
比如我学到一个新概念:「沉没成本」,这个时候我就不会停留在这个概念本身,而是会去做链接性思考 ~
这个概念和我目前有什么关系?
这个概念在「投资」上有哪些应用场景?
在「营销」上怎么使用?
在「爱情」上有哪些应用?
在「做决策上」有哪些应用?
这个概念和「旁氏骗局」有什么关系?
这个概念和「传销」有什么关系?
这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机会成本」有什么关系?
……
是的,这就是高手学习的秘籍,给知识点创造大量的链接后,他们就会形成一张庞大的网,你就可以在无数种场景索引到它,我保证你一定会对该知识点掌握的炉火纯青,终身难忘,举一反三根本不在话下。
好了,以上是「忆字诀」的第一板斧,下面我们聊聊第二板斧 ~
2. 场景化
什么是场景化呢?
意思就是:不要把你要记忆的信息孤立死板,抽象的去记忆,而是放入到一个生动、清晰、可感知的场景之中去记忆。
什么意思?
我们直接进入一个案例来看 ~
比如,我提及:「潘金莲」 和 「西门大官人」,你会想到什么?
你可能会想到 JF 和 YF~
潘金莲挑逗武松
杆打西门庆
王婆说风情
武大郎捉奸
……
进而浮现出整个人物形象 ~~
好了,请问潘金莲和西门庆的形象为什么在你脑中如此清晰?
因为有场景,有故事。
正是这一系列的场景,构成了这两个人物性格形象,人物性格变得丰满清晰,且具有张力 ~~
所以所谓场景化记忆,就是:把要记忆的东西结合一整个清晰生动的场景,最好是放入和编制出一个画面、一个故事 ~
用场景这个整体,去记忆场景中的一小块,场景越清晰,越具有冲突,你的线索就会越多,印象就会越深刻。
比如上文的 KTV 老王的例子,你把老王放入到 KTV 这个场景中,通过 KTV 的种种就可以瞬间把老王抓出来 ~
在我的学习中,场景化记忆的一个最典型运用就是:学英语背单词 ~
我见过很多人背单词真的就是在那 「英文对中文」 的干撸,这种学习英文的方式,说实话我看着都累,一个单词甚至有多达几十上百种词义,你这种干巴巴的去背,你要搞到猴年马月?
如果你结合场景化去背,把它们放到具体语境中记忆,问题瞬间解决 ~
比如经典电影《教父》中有个情节 ~
黑手党劫持了教父的干儿子汤姆,他们想让汤姆说服他大哥同意毒品的买卖,在胁迫下的汤姆无奈说了这么一句话:「I』ll do my best」,意思是:我尽我所能。最后汤姆换取自由身 ~
从此后,「 I』ll do my best 」 就永远的留在了我的脑海里了 ~
在这过程中,我不是通过干巴巴的背诵中文意思,去记住这句话的,而是通过汤姆被劫持这个场景去记住它的,因为有这个语境的关系,我就知道 「 I』ll do my best 」 可以用在哪,承载的含义是什么。
仅仅一遍,就让我终身难忘,即使你没有看过《教父》这部电影,仅仅就是看了这篇文章,我保证你也能对这句话有极其深刻的印象。
你看,这就是场景化记忆的威力。
好了,以上你知道了【提取线索】的两板斧,下面我们聊聊【提取强度】的最后一板斧。
③ 高重复
这一点没啥要讲的,重复是记忆他爸,我们从小都知道这个道理 ~
任何事情没有足够的数量级,就想要做到信手拈来纯粹是做梦,所以我就不废话介绍重复的重要性了,我这里直接告诉你如何做到有效重复!!
我送你两个我常用的方法 ~
一:主动回想
什么是主动回想呢?
我就拿复习举例子 ~
很多人在复习的时候,都是拿着笔记本把今天学习过的知识看一遍,以为看完就算重复了,其实这是最自欺欺人的一种做法,它的效率是最低的。
所谓主动回想就是:不去看笔记本,而是在脑子里去回想今天学过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找到自己的薄弱处后再去看笔记补充,如此反复这个过程,最终搞定,这才是最有效的重复,这样才能记住。
同理,用在工作和日常中,总结复盘就是一种很好的主动回想的做法。
当然,除了主动回想外,我还有一种高效的重复策略 ~
二:人性化复习策略
那什么是人性化复习策略呢?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非人性化策略 ~
提到抗遗忘的鼻祖,我们就不得不聊聊大名鼎鼎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了 ~
这个曲线揭示了我们的遗忘规律,意思是:你想要高效记忆,最好的复习策略是学习后 20 分钟复习一次,一个小时后再来一次、9 个小时候再来一次,一天后…….最后永久的记住它 ~
嗯,实验很科学,说服力也很强,但是据我了解的,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去学习的人,最后基本上都死在了路上了 ~,而真正学会的那些人,几乎都不用艾宾浩斯那套 ~
为什么?
因为它反人性啊,专门去做实验的几个哥们都被艾宾浩斯整的死去活来,试问在这种高节奏的社会中的我们,这种复习强度,有几个人 TMD 能做到 ~
我一直强调,反人性的东西是注定不能长久的,你用这种近乎机械式的复习策略,你不就是在给自己造孽么。
那么,有没有不反人性、既能实现高效率抗遗忘,且具有实操的复习方法呢?
当然有,我给你一个我常用的复习策略,我称它为:「黄金二点法」~
什么是黄金二点法呢?
所谓黄金二点法指的就是:你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的这两个时间点,只要你用好这两个时间点,效率绝对不比艾宾浩斯效果差多少。
为什么我口气这么大?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你睡前如果提醒你第二天要做什么,你往往醒来后会记得非常清楚 ~
而早晨的时间就更不用说了,大脑休息一夜了,所有的力都是在最 MAX 的时候,此时无论是学习、还是复习,记忆效率都会达到前所未有的效果 ~
其实以上现象和黄金二点法的原理就是来自:认知心理学的 「 倒摄抑制 (retroactive inhibition) 」 和 「 前摄抑制(proactive interference)」 理论,因为其过于学术,我们这里就不多废话了,感兴趣的同学请自行了解 ~
总之,你只需要明白一点:想要让记忆和复习效率提高,根本不需要搞艾宾浩斯那一套,你只需要利用好 「早晨」 和 「睡前」 这两个时间点就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这可是老常亲自实践几年,秘而不宣的绝活复习策略哦,所以要波三连鼓励下,不过分吧,哈哈 ~,拿去实践一段,尝到甜头了,你会回来感谢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