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学派,究竟有何特殊之处?

img

▲奥地利学派群像

如果问,人类最大的思维误区是什么?答案非“望文生义”莫属。

“夫妻肺片”其实与夫妻无关;“老婆饼”也并非来自老婆的烹饪;“驴打滚”中更是没有驴肉。

思想的认知,也同样如此。“保守主义”的核心,其实不在“保守”,而在“反激进”;“实用主义”的内核,也与“实用”没有关系,而在“反形而上学”。

那么,问题来了,经济学中最别样的那股力量——奥地利学派,它的特殊之处究竟在哪里?其实很难说清楚。

所以,与其追问“什么是奥地利学派”、“奥地利学派支持什么”,不如追问究竟“奥地利学派不是什么”、“反对什么”?

总结下来,至少有四大反对。

-1-

反对计划经济乌托邦

img

▲计划经济失败后,苏联卢布贬值近百倍

进入工业时代以来,经济出现大幅波动、贫富差距加大,成为了社会的常态。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反资本主义的计划经济乌托邦思潮得以兴起。

他们认为,私有制、市场经济是万恶之源,只有通过国家“理性规划”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才能保障人民的幸福。这样的经济体系下,政府几乎控制了所有的资源分配和生产决策。

而奥地利学派认为,计划经济所谓实现有效配置资源,实际上是一场乌托邦。

** **

米塞斯说,价格体现了一切,取消价格,就取消了市场;而取消了市场,实际上就取消了自由。价格体现着一切供需关系,计划经济是没有价格的,因此真正的供需关系也就消失了,人因而陷入管控的监狱。

哈耶克则认为,社会最重要的信息,都分散在每一个独立个体的头脑中,中央根本无法通过统计的形式收集这些信息。强行的管控,会让信息传递失灵,造成商品浪费与短缺同时出现的恶果。苏联的五年计划、特殊年代的中国,就曾频频出现坦克大炮不计其数、牛奶面包不能果腹的尴尬现象。

所以,哈耶克说:“中央计划的悲剧在于,它无法模拟无数个体在无数时刻做出的决定”。

-2-

反对宏观经济调控

** **

img

▲2008年10月,布什政府签署金融救市方案,资金总额为7000亿美元

如果说计划经济乌托邦过于极端、不可取,退而求其次的政府干预,则成为了很多人的次优解。这就是二战之后,世界各国兴起的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财政、税收和货币政策等手段干预经济。比如,当经济衰退时,可以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或降低利率来刺激消费和投资,推动经济复苏;当经济过热的时候,就减少货币供应量,给市场降温。现在经济正遭遇下行危机,号召国家干预的声音又多起来了。

奥地利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短期有效,长期有害”。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实施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和低利率政策,通过向市场注入资金来恢复经济活力。然而这种做法实际上是通过“信贷膨胀”来推高消费和投资,但最终会导致资本错配、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当泡沫破裂时,政府的再度干预只会加剧问题,延长经济衰退的周期。

所以,米塞斯说“政府的干预,给市场喝下了麻醉剂,短期看似镇痛,长期却让经济失去自愈的能力”。

其实不仅宏观调控,就连高福利、最低工资等政府干预,奥派同样反对。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他的就职典礼上就发出了:“政府不是办法,政府才是问题所在”的警告。

-3-

反对社会的过度数学化

** **

img

▲过度数字化的趋势,弱化了人的主体性

计划经济乌托邦、政府干预之所以成为常态,这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学理思潮,这就是对数学化的过度推崇。

这种思潮认为,所谓科学就是数学。整个主流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也开始认为,没有数学的经济学不是科学。因此整个社会充斥着GDP、GNP、CPI等指标。这些指标是科学的、理性的,进而也就是正确的、应该的,整体规划自然可行。

然而,奥地利学派坚持“方法论的个体主义”,认为社会是个体的集合,通过简单加总得到所谓整体,是一个虚假的整体。

他们认为,经济活动是由无数个体的决策和交易所构成,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具体行动组成了整个社会。先有人后有社会,而不是反过来。宏观指标是人行动的结果,而不是人行动的原因。

更为重要的是,人的很多行为,其实根本无法量化,偏好、兴趣、思维、行动充斥着不确定性与非理性。所以,米塞斯、哈耶克都不约而同认为:“经济非数学公式的结果,而是无数个体选择和行动的总和”、“经济学不是数学”。

所以,奥派认为,每一个价格变化背后都承载着个体选择、偏好和资源配置的细节。任何的宏观整体数学分析,都忽视了微观行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4-

反对科学理性的自负

** **

img

▲哈耶克始终反对“理性的自负”

其实无论是计划经济、政府宏观调控还是相信统计数据指标,这背后都有一股最大的迷信在作怪。即认为,人类可以通过理性,对世界作出清晰准确的描述。

这是一种自笛卡尔、牛顿以来,自然科学快速发展后的盲目自信。哈耶克称其为“理性的自负”、价值投资大师查理·芒格称其为“物理学妒忌”。

对此,奥地利学派更加反对。

他们相信,人与人有着根本的不同,一切试图消弭差异的宏观统计都是对人的物化,不仅让人变成了手段,而非目的,也让人失去了独立;

他们相信,个体只能依据有限的信息作决策,一切以理性的名义整体规划,都是自以为是。所以坚定捍卫市场经济,让个人、市场自身发挥其自身的价值;

他们相信,个人、社会是个有机体,其自身的发展、成长自有其道理,不能被某个中心权力所控制。所以相信好政府一定是无为的小政府,乃至无政府;

他们相信,人最宝贵的是自由,一切自上而下的“管控”都是对自由的伤害。所以保障权利、捍卫法治、实行民主与有限政府,不仅是文明的象征,更是维持良好社会秩序的前提。

** **

为此,哈耶克反复叮嘱:认为人类社会可以整体规划的思维,是科学的反革命、致命的自负。

奥地利学派,无疑是一股与主流经济学截然不同的力量。他对个人自由、市场经济、法治、有限政府的捍卫,无疑是最系统、最清晰、最有说服力的。

在全球经济面临复杂挑战、政府干预愈加加深的今天,汲取奥地利学派的思想,就是汲取现代文明的基因。理论上讲,读懂奥地利学派,应从米塞斯、哈耶克、罗斯巴德等代表性思想巨擘一路读下来,但阅读原典,总有难度、难入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