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简史

图片

过去一段时间,讲的话题都比较无聊,现在过年了,趁着人少,咱唠一个刺激一些的话题——太平天国。这也是一个大话题,估计能水上好一段时间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史学界有所谓的“五朵金花”,也就是五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古史断代、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汉民族的形成,再就是农民起义。

在这其中,农民起义应该算是最大的一朵金花,毕竟它属于阶级斗争的范畴,是普通老百姓对强权的反抗,这是很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的,当然现在那就两说了。再加上太平天国过去的时间也不长,所以史学界的研究那是相当到位,咱们中学上历史课,太平天国也是一个很大很重要的一个章节,我到现在还能背下来: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最后还有一个翼王石达开。虽然说很熟悉了,但这种熟悉,我想只是一个大致的印象,这其中精彩的细节,咱们就是不甚了了了,而且这个大致印象还会有不少偏见,值得进一步讨论一下,不废话了,首先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

为什么会发生太平天国运动?按照思维定式,太平天国就是一次古老的、传统的、旧式的农民起义,咱们中国的说法叫“治乱交替”,任何古代王朝都摆脱不了这种宿命,太平天国运动发生时,大清朝已经生存了两百多年,差不多也该乱一乱了。为什么会出现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这就是马尔萨斯那一套理论了,好日子过得长了,人口激增导致土地紧张,再加上土地兼并,很多农民吃不上饭了就变成了流民,最后快要饿死了,哥们我反了得了。可以说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差不多都遵循这样一个逻辑:人口激增-土地兼并—农民流离—饥民遍地—领袖揭竿—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

回看历史,当时的历史背景还确实挺符合,清朝初期,人口不到两亿,现在的研究是1亿4000万到1亿9000万之间,而过了两百年,人口干到四个亿,翻了一倍能不反么?但我们要细想一下,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讲,四亿人口真就承受不住么?其实未必。首先,清朝的版图是非常大的,新开垦的土地也是有的,而且量也不算小。更关键的是,随着新作物的引进,粮食的总产量大幅增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玉米和地瓜,种土豆的也有不少。在三巨头来到中国之前,我们的主要农作物就是两个,南方种水稻,水稻的产量高,但是比较矫情,对土地的要求比较苛刻,不平不行,水少了也不行。北方就是种小米,也就是所谓的“粟”,咱们这边也叫“二米饭”。这哥们不矫情,但是产量却不高。可是三巨头来了之后,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什么地方都能种,而且都能高产,粮食总产量嗷一下就上去。

所以事实上,当时的大清朝并没有出现土地养活不了人的情况。既然能吃饱,为什么还要造反?难道是吃饱了撑得慌?某种程度上讲,确实有点撑得慌。人口增加、粮食产量增加,这两个因素作用在一起,就促进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工商业的发展。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不选择种地了,而是参与到全新的行业之中,一开始可能还是兼职,趁着农闲的时候出来打打工,到后来就发展成全职了,而且人数越来越多。

按道理讲,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那你管理社会的思路和手段也要相应地跟上潮流,但是朝廷对这一切却是熟视无睹。你别看清朝统治者是满族,事实上,清朝这个王朝相当的保守和内向,它要比那些汉族王朝更加崇本抑末、重农抑商。朝廷还是老想法,如果农民不种地脱离土地了,那就是流民是莠民,也就是不良的老百姓。

我们知道,市场发展的基础是要有规则、有裁判,出了矛盾我好有地方说理去。既然朝廷不想干,你说还能怎么办?为了保护护自己的利益,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卫。于是当时就出现了很多自卫的团体,主体就是脱离土地的农民,这些团体的形式有的是帮会,有的是教会,有的是同乡会,其实不管是什么会,他们都没有和朝廷对着干的意思,而且也都不是秘密组织,人家根本不想闷声发大财,然后搞一个大新闻,无非就是报团取暖。

但清政府却认为这些组织非常危险,怎么能让老百姓自由组织呢?你让我这个领导还怎么管理?它根本不去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团体,还是一味地排斥和打压。那妥了,社会矛盾逐渐激化,整个社会的反叛性在增强,那朝廷能惯你毛病么,你越是反叛,我越是压制,可你越是压制,那些所谓的反叛团体就表现得越来越极端。甚至到后来,很多团体都被扣上了“反清复明”的大帽子,但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理想,完全是欲加之罪。

这就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之前的社会问题,再就是政治问题,主要表现就是统治机器的锈蚀。这也是中国古代专制王朝的通病,每个王朝都是如此,发展到一定程度,制度就会开始松懈,进而失效,该遵守的规则没有落实,该处理的政务也没有人干。逐渐地,潜规则开始当家,再然后,潜规则也不好使了,它又被无规则所取代。这就很要命了,如果有正式的规则,那当然是好的,大家可以按照规则办事,没有正式的规则,要是有比较固定的潜规则,只要大家习惯了,其实也可以维持正常的社会运转。可要是潜规则也没有了,那所有人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这个时候可就要乱套了。

比如说雍正老儿建立的秘密建储制度,立长还是立贤的问题,再也不用扯淡了,我也不立太子,把下一任皇帝的人选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放到“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等老皇帝一死,看看小纸条是怎么写的,咱就怎么办。后世学界对这个制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是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皇位继承问题。这不是胡扯么?所谓秘密建储,关键是能保得住秘密,事实上,它也就秘密了四代就废了,后来,不管是谁只要权力够大,随便收买一个太监,趁着打扫卫生的时候就能爬上去看看。归根结底,制度要靠人来执行,缺乏相应的制衡措施,任何制度都会流于无效。社会有矛盾、政治有问题,那你说那些当官的都是睁眼瞎么?都是吃干饭的?他们既然食君之禄,为什么不忠君之事、替皇帝老儿分忧解难?请看下集。

太平天国(二):自我修复能力的丧失

** **

要为真理而斗争,欢迎回到2049。

上集讲到,清朝存在着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可那些当官的各个人精,他们就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没有意识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清亡了,他们也得完么?当然是意识到了。回顾历史,我国古代专制王朝有着强大的自我纠错能力,所以很多朝代都会出现所谓的“中兴”,而这背后的推动力量,就是知识分子跳出传统的文化创造力。可是咱们大清朝的知识分子,那文化创造力,放眼整个中国古代史,不能说是水平最低,至少也是水平最低的之一。原因就在于,清朝统治者入关之后,他们面对的最大敌人就是汉族士大夫,这群人思想太活跃,肯定是不利于满人统治,所以对汉族士大夫,满清统治者就采取了极为高压的压制政策,不让他们发挥自主性。

先是给你搞文字狱,搞完文字狱,基本上全都老实了。这还不算完,皇帝还跟你讲,什么修齐治平、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都不是你们要操心的,和你们没有关系,这都是我皇帝老子的事情,你们的工作就是服侍好老子。最最关键的是,皇帝自封为儒家意识形态的正统阐释者,解释经典的是我皇帝自己。所以清朝那些比较牛的皇帝,都会搞一套自己的对经典的解释集,然后大臣就拍马屁,说皇上编得真好,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拨开了迷雾,规划了路线。实际上狗屁不通。那你说皇帝把这些事情都给做完了,士大夫和臣子们多余的精力往哪使?他们也没有闲着,除了舔皇帝,余下的精力都用在考据学上了,还出现了所谓的“乾嘉学派”。咱们有一说一,清代考据学的水平确实相当高,史学、文字学、音韵学都得到了空前发展,某些领域甚至不亚于同时期的欧洲。

但问题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不是什么考据,而是在于对经典的阐释,是在经典的基础上,发挥创造力,创造出新的思想体系。明不明白?我再给你说一遍: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于对经典的解释,在经典的基础上发挥创造力,创造出新的思想体系。你品,你细品啊。我们常说儒家思想禁锢了古代知识分子,这确实有一定道理,但也很片面,真实情况是,高举儒家思想的大旗不动摇,可具体怎么解释那就大有学问了。甚至说我都不用去解释,不管我有什么新想法,都可以从孔孟之道里找到依据,保持政治正确和思想正确。

正是因为知识分子有着解释经典的自主权,所以我国古代也在不断地构建新的思想体系,比如说两汉的经学、宋代的理学、明朝的心学,这些思想体系都对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作出了根本性的指导。但是清朝的士大夫没有解释经典的权利,他们的文化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被禁锢了,消磨在琐碎的考据之中,如此一来,传统文化自我修补的机制也不灵了。

不止是没有创造力,知识分子的知识面也非常窄,造成这种局面的始作俑者就是科举制。清朝是科举制发展的最高峰,高峰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知道,所谓的科举考试,就是从四书五经里摘一句话作为考题,然后你就写命题作文就行了。要说中国人还是挺单纯的,从隋朝建立科举制开始,读书人的套路就是,熟读四书五经,等到考试的时候,自由发挥的程度的还是挺高的。而到了清朝,中国人终于学会了题海战术,当时就有商人搞了老大老大的一本书,四书里面的每一句话都单独拿出来,然后给你一篇范文,也就是说,你只要把这本书给背下来了,考试的时候就可以拿来就用。你想想,所有人都把功夫用在这上面了,还哪有心思关心现实问题。而且名义上,考试的题目源自四书五经,但事实上五经基本轮不到,就是围着四书打转,四书当然是传统经典的核心,但毕竟范围太窄,《论语》、《大学》、《中庸》都是非常薄的,能有多少东西?

古代知识分子,讲究“经史子集”都要涉猎,但对于清朝的知识分子来讲,他们也就了解“经”的一小部分,这就导致清朝士大夫的知识面非常狭窄,更不具备现实社会的治理能力,哪怕考上了进士当了官,很多人也就是当个吉祥物,具体的政务——怎么去断案、怎么写判词、怎么调解纠纷、怎么去收税,所有这些问题,都要靠自己的幕僚团队。什么事情都要靠别人,那他们自己也就不想、当然他也没有那个能力,去搞新的制度设计或是其他的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大家都发现帝国的统治机器不太好使了,看到社会问题重重、弊象丛生了,但都心照不宣地各干各的。

除了在文化上压制,在权力上,满清统治者也在压制汉族士大夫,比如说六部的长官,满人汉人各一个,满人掌权,汉人办事,虽然具体的事是汉人办的,但大方向是满人定的,汉人的发挥空间不大。而这种体制本来就不公平,满人才有多少,汉人又有多少,那是不知道多到哪里去了。至于地方上的总督和巡抚,一般来讲也不用汉人,还有科举也是满人优先录取。当然在今天,所谓的满族汉族已经没什么区别了,但我们要考虑到历史的局限,就当时来看,相比于汉人,满人的知识水平确实有待提高,需要学习一个。除了以上这些之外,朝廷管理汉族官僚也是相当严格,比如说不能嫖娼,特别是京官,嫖娼更是大罪过。

这个规定应该是好的吧?但你凡事不能管得太死,哪怕今天,学外语也很常见,学完之后,打点好了,问题也不大。可是清朝的汉族士大夫相当压抑,于是他们就养成了找戏子的习惯,这些戏子其实也是男人,就是长得非常漂亮,比如说时代少年团,当时人称“相公堂子”,他们虽然是男儿身,货真价实带把儿的,但你只要忽略那个把儿,他们完全可以成为妓女的替身,上哪不能找一个窟窿眼儿。你就说吧,天天研究这些东西他能有好?清朝还有一个规定,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向皇帝递折子,你要是级别不够,还想发表意见,其实也可以递折子,但要经过都察院的中转,那这里可就是人多口杂了,所以为了避免被挑出毛病,大部分官员有了想法也不表达。而在日常生活中,士大夫也很少著书立说、议论朝政,如果被查出来,这是相当危险的,这叫妄议。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国家治理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士大夫也不会去想如何解决问题,只会视而不见,假装看不到。

其实咱客观地讲,相比于大明朝,大清朝还是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地方,它的赋税很低,摊派也很少,也不像明朝那样要养活一大堆藩王,清朝的边境也很太平,不像是明朝先是面对蒙古,后来又有了满洲,所以大明朝的粮饷和赋税,自始至终都没个章法,搞得老百姓的负担无比沉重。还有一点,虽然清朝统治者很保守、很内向,但侧面也反映出他们很讲规矩,所以清朝基本上没有出现昏君。所以在清朝灭亡之后,还有不少遗老遗少怀念清朝,说大清统治两百多年,那是江山稳固、泽被百姓、民康物阜。

但即便如此,到了清朝统治后期,问题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而且问题还很严重。原因正在于统治者对士大夫创造力和权力的压制,这导致的直接问题就是,清朝的制度修复和制度更新的能力非常弱。明朝后期至少还有一个张居正,但清朝,至少是洋务运动以前,整个国家上上下下没有任何创新的意思。比如说漕运问题,当时所有人都知道,从南方向北方运输粮食,要是改用海运,是既方便又便宜,我国地势本就是北高南低,你天天走运河费不费劲?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大清朝也是一直不改,这个王朝的制度修补能力实在是太弱了。小事儿都没有改的意思,大事儿更不用提了,面对经济社会新的发展,清政府还是墨守成规,坚决不变。等到太平天国已经闹大了,国库里实在是没有钱了,这个时候,清政府才想到征收厘金,也就是所谓的商业税,当然征税的同时,也开始介入市场管理。由此可见,非要等到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清政府才会寻求最细小的制度变革。

朝廷没有变的意思,那结果就是民心思变,我想这就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而为了镇压太平天国,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崛起,两军主体都是汉人,到此为止,一部分汉族士大夫终于冲破了朝廷的阻力,事实证明,他们的努力也确实挽救了清朝。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太平天国,士大夫们还会是一副明哲保身的态度,任由整个国家不断的锈蚀,再锈下去,估计汉族士大夫也就不想着保全大清朝了,而是会站到朝廷的对立面,也许清朝的覆灭还要早上几十年。

除了以上提到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文化问题,当时的中国还有很多其他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地域问题,或是因为自然灾害,或是因为政策性的驱使,我国古代产生过好几次移民浪潮,移民总有先来后到,于是矛盾就出现了,我觉得在我国古代,在乡村内部,地域矛盾一直是大于阶级矛盾的,太平天国的发生,其实就和地域矛盾有很大的关系。以上就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之前,中国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在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下,西方宗教进入中国,受此影响,广东一位名叫洪秀全的人创立了拜上帝教,并最终形成一股强大的反叛势力,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再度上演,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