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事件里的“国男”愤怒,简直莫名其妙

如果大连工业大学这件事的主角,是个中国男性,睡了个乌克兰退役女选手,剧情会是什么样?

我想,网络上大概率是另一番景象。

评论区里会挤满洋洋得意的“国男”,他们会狂欢,会高呼“为国争光”、“扬我国威”,甚至会有人煞有介事地分析,这标志着中国男性魅力的崛起,是软实力输出的伟大胜利。

他们会把这个男人奉为英雄,一个凭一己之力“赚了”一个外国妞的民族英雄。

但主角换成了一个中国女性。

于是,“为国争光”变成了“有辱国格”,“民族英雄”变成了“荡妇羞辱”。

山呼海啸般的愤怒,恨不得将其游街示众,再踏上一万只脚,让她永世不得翻身。

怎么来看这种截然相反的反应?

我想,这依然是一个产权问题。

只不过,这次的产权,不是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消费契约,而是一种更隐蔽、更普遍、也更丑恶的幻觉——部分保守男性对自己国家女性身体的集体产权幻觉。

在他们的世界观里,中国女性,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女性,不是一个独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个人,而是一项“国有资产”,是“民族资源”,是“中华文明”这个大品牌下的一个重要产品。

她们的身体、贞洁、婚恋选择,都与“国家荣誉”、“民族尊严”深度绑定。

所以,当一个中国男人“得到”一个外国女人,在他们的账本上,这叫“资产流入”,是“顺差”。

是我们赚了,是“他们”亏了。

你看,我们的人不仅能搞经济建设,还能搞定你们的女人,这是双重胜利,值得开香槟庆祝。

反过来,当一个中国女人和外国男人在一起,性质就完全变了。这在他们的账本上,叫“资产流失”,是“逆差”,是“国有资产被侵占”。

是我们亏了,是“他们”赚了。

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相当于我们自家后院的珍稀矿产被外国人偷挖了,我们精心培育的兰花被邻居家的猪拱了。

这怎么能忍?必须严惩,必须把这个“内外勾结”的“叛徒”揪出来,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你看,这套逻辑多么清晰,多么符合他们那点可怜的“商业头脑”。他们不是在捍卫什么道德,他们是在捍卫自己臆想中的“产权”。

他们不是在维护什么国格,他们是在维护自己作为这个“国家股东”的虚幻面子。

这种心态,丑恶在哪里?

第一,是对人的彻底物化。

在他们眼中,女人没有独立意志,没有个人情感,没有选择自由。

她们只是符号,是资源,是战利品,是用来在男人之间进行价值交换和炫耀的工具。

她们的价值,不由她们自己定义,而由她们“属于”哪个国家的男人来定义。

这和奴隶主看待奴隶,地主看待土地,有什么本质区别?

没有。这是一种前现代的、部落式的、野蛮的思维方式,却被他们用“爱国”、“民族”这种宏大叙事包装得金碧辉煌。

第二,是极度的双重标准和虚伪。

他们自己可以多换几个女朋友,可以“为国争光”,可以把“上外国妞”当作人生KPI。

但他们要求“自己的”女人必须是圣女,必须“守身如玉”,必须为了他们那点可怜的自尊心而牺牲自己全部的欲望和自由。

他们把最严苛的道德枷锁套在别人身上,却给自己留了最宽敞的放纵后门。

这种人,在任何一个正常的市场交易中,都会被称为“骗子”和“无赖”。

他们想用最低的成本(甚至零成本)占有最好的资源,同时还不允许这个资源有任何“折旧”或“自主选择”。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第三,是源于内心深处的自卑和无能。

为什么他们对“本国女性外嫁”如此敏感,如此歇斯底里?

因为这直接戳中了他们最脆弱的神经。他们无法在开放的、全球化的婚恋市场中凭借自身的魅力、品格、能力去赢得女性的青睐,于是,他们就希望用“国籍”、“民族”、“道德”这些虚无缥缈的栅栏,把女性圈养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垄断的、由他们掌控的内部市场。

一旦有女性“越狱”,选择了外部市场的“产品”,他们的垄断就被打破了,他们的无能和不自信就被暴露在阳光下。

他们愤怒,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在乎那个女生的幸福,也不是因为他们真的觉得“国格”受到了什么实质性损害。

他们愤怒,是因为自己的“专属资产”被“抢走”了,是因为自己的无能被无情地嘲笑了。

这种愤怒,本质上是一种弱者的哀嚎,是失败者的无能狂怒。

现在,我们再回到大连工业大学这件事上。学校用“有损国格”这种大帽子开除一个学生,实际上就是迎合了这种保守男性的产权幻觉。

学校本身,作为一个官僚机构,并不真的在乎什么国格。它在乎的是舆论,是稳定,是不得罪那群嗓门最大、最喜欢上纲上线的网络暴民。

它选择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牺牲一个无辜(至少在法律和基本人权层面无辜)的个体,来平息一场由男性产权幻觉引发的舆情风波。

这群在网上喊打喊杀的保守男性,他们付出了什么代价?零。他们只需要敲几下键盘,发泄自己的嫉妒、自卑和控制欲,就能成功地毁掉一个年轻女孩的一生。

他们享受了“道德审判官”的快感,维护了自己虚幻的“集体产权”,却没有为此支付一分钱的成本。

学校付出了什么代价?也几乎是零。

作为一个公办机构,它不依赖于“消费者”(学生)的满意度生存。开除一个学生,对它的招生、财政拨款几乎没有影响。

它只需要对上级负责,对所谓的“舆论”负责。而这种“舆论”,恰恰是被那群最保守、最极端的人所绑架的。

而被开除的女生,付出了全部的代价。她的人生轨迹被强行改变,她的名誉被公开羞辱,她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她为一场与她无关的、由他人臆想出来的“产权保卫战”,支付了最沉重的账单。

这就是这个故事里最荒诞、最丑恶的地方:一群臆想中的“产权所有者”,通过一个不负责任的“物业公司”(学校),对一个合法的“住户”(学生)进行了无代价的驱逐。

那些叫嚣着“有辱国格”的保守男性们,你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女人的子宫,不是你们的战略资源;中国女人的身体,不是你们的集体财产。

她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她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只属于她们自己。她们选择谁,不选择谁,那是她们的自由,是她们在行使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产权。

你们可以不喜欢,可以不追求,但你们无权干涉,更无权伤害。

管好你自己,别总盯着别人的裤裆。

一个男人最大的体面,不是他占有了多少女人,而是他尊重了多少女人。

当你们什么时候能明白,把女人当人看,而不是当资产看,你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男人”,而不是一个活在“大清”产权幻觉里的巨婴。

而在此之前,你们的一切愤怒、羞辱和表演,都只是在向全世界展示你们的丑恶与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