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别骂京东了,说了他几句的人已经进去了
六名警察带走自媒体人古原01
著名评论员古原被警方带走02
疑与批评京东和刘强东有关03
截止发稿古原已失联六小时
4月28日,微信公众号“古老板”、“古老板的老巢”号主古原疑似因连续批评京东和刘强东被警方人士带走。
京东战美团,知名经济评论员遭殃
最近,京东高调强势杀入外卖市场,京(东)(美)团大战如火如荼。
消费者在盘算着,新进的鲶鱼有没有让我的外卖价格下降,速度上升,质量更有保证;
骑手们在权衡着,刘强东的高调社保宣言是否确实提升了自己的真实总体福利。
另一竞争对手饿了么,则除了策划送小龙虾活动(寓意虾[瞎]搞)之外,没有任何动作。
据笔者了解,饿了么经营状况稳定,尚未受到明显影响,其管理团队正在密切观察事态发展,紧张制定应对策略。
历史经验显示,每次有激烈的市场龙头之争,倒霉的都是池鱼。
王老吉与加多宝商战,和其正几乎退出了市场。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中国竞争,非常可乐消失了。苹果PK三星,诺基亚倒下了。
凡事皆有例外。
这一次最先倒下的,并不是饿了么,而是一个跟美团、饿了么,乃至整个外卖行业毫无关系的路人。
据路边社消息,4月28日上午11时许,最近频频发文批评刘强东和京东外卖策略和传播策略的自媒体人“古老板”在他的公司迎来了六位警方人士。截止发稿时间,古老板仍然处于失联状态。
经济学不只是知识,更是人生的解释
据笔者了解,老古,江湖常用名古原,是近年来风头颇劲的经济学和商业分析自媒体人。但他并非职业写手,其主营业务是商业咨询,为企业诊断经营、销售和传播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自媒体写作,纯粹出于其个人兴趣。
据古原过往自述,古原出身内地省份基层普通家庭,幼年时,自己家庭和亲人的生活艰辛困苦,是他毕生难忘的体验。
近三十年前,他大学毕业,踏入社会,开始在市场上打拼,从最底层的销售做起,涉足过诸多行业与领域,经历过无数商海浮沉,用自己的前半生见证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社会从贫穷到繁荣的伟大变迁。
人到中年后,古原事业颇有所成,身心稍有余力,开始结合自己的经历,系统地学习经济学,尤其是市场经济原理,并广泛涉猎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著作,尝试利用这些知识,更加逻辑一致地分析和解释他所经历的时代。
恰逢自媒体时代兴起,古原开始从输入转向输出,踏上了微信公众号写作之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仅数年时间,便写下数百万字的文章,其中部分精选作品即将付梓出版。
古原的学术-思想主线非常清晰,早年间欣赏芝加哥学派经济学,仅就纯中文作者而言,他就精研过薛兆丰与张五常的著作,对该学派数十年来致力于呼吁市场经济改革甚为欣赏。
最近数年,古原开始转向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更激烈和坚决地批评各种反市场经济的观念,剖析各种对市场原理的误解。
勤写评论背后的爱与忧
古原不是体制中人,也不是学院派人士,就其写作主题而言,绝大部分也与其个人利益没有直接联系。
之所以写作,完全是出于一个普通平民的兴趣和担忧。
古原认为,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改善了他这样的普通平民的物质生活,甚至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
而且在他看来,他个人的这种改变,不像普通平民中那些有幸在政府部门任职、在大学中任教以及各种端上了铁碗饭的幸远儿那样,依赖制度福利——也就是牺牲其他人的利益——改善自己的处境,而完全是靠用自己的才智、勤劳,为他人提供服务实现的。
也就是说,是靠在市场竞争中自愿双赢合作实现的。
他认为,这样的机制范围越广、下沉越深,像他这样的普通平民,就越容易得到长久的真正改善。
他希望,甚至恨不得从上到下,每一个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支持这样的机制。
同时,另一方面,以古原对经济学原理和逻辑的洞彻程度为标准,即使今天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极为普及,给中国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但是,市场上、舆论场域中,甚至一些经济和社会政策背后,都有很多很严重的反市场、反经济学原理的观念。
纠正这些广为流传的错误,也是他写作的重要动力之一。
就像他自己在文章中说过的那样,想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更自由一些、繁荣一些和安全一些的社会里,就得对这些错误迎面直上。
所以,他的文风晓畅通透,从无学者的繁琐佶屈之弊,能让仅中学水平的朋友通达无碍地理解。并且,他的文章总是观点明确,立场坚定,资料详实,推理细致,而且极为高产。
很多朋友和读者都戏称他为古AI。
古原没有写作团队,所有文章和观点都出自他一人为手,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由于饱含理性的批判激情,对自己认为错误的观点和观念从不骑墙,古原也在坊间激起很多争论。
他从来都是正面应战,从不退缩,面对谩骂也能坚持理性和逻辑。对自己文章的读者留言,无论骂得多么难听,批得多么激烈,他都全程开放。
上一次古原火力十足连续撰文批评的人是司马南。
但这一次,他踢到了铁板上。
京东的公关部门和法务部门,没有写文章批评和反驳古原的观点,而是直接诉诸警察权力。这可以说是中国舆论空间的一个恶习。
古原所服膺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米塞斯在其著作《自由与繁荣的国度》曾犀利地说道:
“要想将奴仆意识转变成公民意识,需要人们进行长期的自我教育。一个自由的人应当容忍他人想其之不想,为其之不为。应该克服那种只要是他觉得不妥当事情就打电话报警的习惯。”
但我们不是生活在书本的世界里,而是真实的现实中。
AI告诉你,古老板到底写了什么
按照现行实在法的规定,古原的文章有没有侮辱、诽谤京东呢?查明这个问题,是专业律师和法院的工作。
不过古原的涉嫌“作案工具”非常公开透明。
最近半个月来,他写了多篇评论刘强东及京东商业模式的文章,截止截稿时为止,所有读者都可公开查阅,我用腾讯元宝AI概括了各文主要观点,亦可点击文章名,打开原始网页自阅。相信各位读者自有公断。
这些文章是:
此文揭露了京东及刘强东通过系统性公关策略将商业行为包装为“道德标杆”的运作逻辑。文章指出,其核心在于抢占道德高地,如以“全额缴纳骑手社保”“外卖净利不超5%”等口号塑造“行业良心”形象,实则通过模糊执行范围、利用信息差收割舆论红利。刘强东的“草根逆袭”“兄弟情”等人设被精准设计为营销工具,通过亲自送外卖、春节发红包等戏剧化场景强化亲民标签,同时以争议性言论(如“共产主义可实现”)煽动情绪、转移商业竞争焦点。文章批判这种“造神”本质是舆论操控与商业利益的双向捆绑,既服务于市值管理,也暴露了企业战略空心化与道德叙事不可持续的深层矛盾。
此文批判京东外卖业务因战略误判与执行混乱注定失败,其核心症结在于盲目全国扩张、忽视即时电商的城市级规模效应——未集中资源攻占单一市场,导致订单密度不足、骑手收益低而流失,同时补贴依赖商家与消费者分摊(配送费占比高达50%),引发运力崩塌与用户体验恶化。文章指出,京东既缺乏美团十年积累的算法调度与密集运力网络,又未构建稳定商家生态,系统崩溃、规则随意变更等管理混乱加速信任崩塌。作者认为,京东仅靠资本烧钱与民粹化攻击对手(如炒作美团社保问题),却回避核心竞争力建设(商家生态、履约效率),终将因成本失控与模式不可持续。
此文指出,京东外卖虽日单量破千万覆盖166城,但依赖单均5-10元补贴的烧钱模式不可持续,日均烧钱超7亿,单城日均订单仅6万单,远未达到外卖市场40%份额的规模门槛。文章称其既无美团十年积累的算法调度与运力网络,又陷管理混乱(系统崩溃、骑手单价跌至3元、商家被迫分担补贴),用户体验恶化。作者认为京东混淆资本消耗与核心竞争力,忽视即时电商的供需效率本质,终将因成本失控、运力流失被市场淘汰,重蹈资本泡沫覆辙。
此文讽刺刘强东从“东哥”到“东子”的舆论形象崩塌,揭露其商业逻辑的崩坏:通过煽动民粹(攻击对手垄断、炒作“正义人设”)收割流量,但京东外卖业务因补贴崩盘(商家成本从30%飙至100%)、规则混乱(锁价政策、系统崩溃)及骑手收入暴跌(单价跌至3元)、商家亏损加剧,迅速丧失市场信任。作者批判刘强东将商业竞争异化为“舆论战争”,以民粹手段收割情绪红利,却忽视供需效率与履约能力,最终商户怒、骑手逃、消费者弃,从“东哥”沦为全网嘲讽的“东子”,预言其将被市场反噬。
此文批判刘强东将商业竞争异化为民粹舆论战,背离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原则。文章指出,京东通过煽动对立情绪(如指控竞对“二选一”却无实证)、制造道德审判(借社会痛点炒作平台压榨、垄断等议题)、实施双重标准(自身与竞对社保问题选择性批判)等手段,将商业问题政治化,试图以舆论施压替代价值创造。这种策略虽短期收割流量,却扭曲市场机制、侵蚀商业文明根基,最终导致消费者信任流失、商家生存空间压缩,企业自身亦因丧失核心竞争力而陷入不可持续困境。
此文揭露刘强东通过舆论战转移京东外卖业务自身问题的本质:其公开指控美团“二选一”“压榨骑手”等行为实为拼凑零散民间批评,刻意塑造道德高地以掩盖京东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现实。文章指出,商家对美团佣金与广告费的不满源于自身运营低效与恶性竞争(如低价内卷),而非平台剥削,但刘强东将行业结构性矛盾包装为“资本压迫”,煽动骑手与公众情绪争夺市场。这种策略本质是商业利益驱动的舆论操控,通过制造对立转移公众对京东管理缺陷(如骑手权益保障不足)的关注,最终服务于资本扩张而非解决行业问题。
此文批判刘强东以“保护劳动者”“扶持中小商家”为名,行重商主义干预市场之实,其本质是借舆论施压要求政府扭曲市场竞争规则,以牺牲消费者权益和整体经济效率为代价维护特定利益集团特权。文章指出,刘强东攻击美团“压榨骑手”“二选一”等行为实为拼凑零散矛盾,掩盖京东外卖业务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现实,其逻辑与美国贸易战策略同源——通过制造对立转移市场矛盾,将商业竞争异化为权力干预的“保护主义战争”。作者强调,此类言论本质是以道德绑架替代市场选择,若纵容此类干预,将导致资源错配、创新停滞,最终损害全社会福祉。
此文批判刘强东在机器人普及愿景中展现的反智经济观,指出其设想的“政府按需分配”社会忽视经济学核心规律——物质产品与人类欲望的永恒稀缺性,以及人性永不满足的动态需求。文章认为,即使技术实现物质极大丰富,资源分配仍需依赖价格信号与市场选择,而刘强东推崇的“计划分配”本质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幻想,既无法解决需求多样性(如不同颜色毛衣、地区医疗资源差异),更因缺乏价格机制导致经济计算失灵,最终陷入资源错配与创新停滞。作者强调,刘强东将复杂经济问题简化为道德叙事,本质是用反智言论掩盖商业逻辑缺陷,其言论不仅违背奥派经济学原理,更可能误导公众对市场机制的认知。
还有两篇被平台删除的文章(强大的腾讯元宝还是神奇地概括了它们的主旨):
《刘强东,活成了司马南!》
此文批判刘强东在商业竞争中采用与司马南相似的民粹化舆论策略,通过道德绑架、情绪煽动和选择性叙事转移市场矛盾。文章指出,刘强东以“兄弟”人设包装自身,将平台经济争议简化为“压榨”与“反压榨”的二元对立,指控美团“二选一”“幽灵外卖”等行为实为虚构或夸大矛盾,既掩盖京东外卖业务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现实,又回避自身在骑手权益保障上的双重标准(如达达骑手社保缺失)。这种策略本质是以道德审判替代商业竞争,通过制造对立收割流量、巩固权力同盟,最终导致市场理性让位于民粹化舆论场,损害行业创新与消费者福祉。
《京东投诉我了,双标的京东!》
此文揭露京东在商业竞争中展现的双重标准与舆论操控本质:其以“侵权”为由投诉分析其商业策略的自媒体,却长期通过公开信、创始人演讲等渠道主动发起道德批判(如指责美团“剥削骑手”),将商业竞争异化为“资本VS劳动者”的煽动性叙事。文章指出,京东利用法律工具压制批评(如指控自媒体“恶意解读”),实则掩盖其低利润抢占市场、舆论战矩阵化操作(如捆绑销售、捆绑营销)等争议策略,本质是以道德审判替代商业逻辑,既违背其宣称的“以客户为中心”价值观,又通过操控公众情绪巩固市场优势,最终损害行业透明度与消费者知情权。
老古什么时候能出来?
截止发稿时间,老古尚无音讯。
按过往经验,老古人身安全之后,定会发文介绍前因后果,笔者暂不妄揣,以免断章取义。
值得一提的是,老古虽然勤奋高产,且有理想情结,但他始终只是一个平头老百姓,在这一点上他非常清醒,他多次表示,我能毫发无损地写这么多字,是因为无论如何,中国还是有言说空间的,这得益于社会氛围和市场机制。
但很可能哪一天,如果舆论环境太过恶劣,我就彻底搁笔,我不是勇士,不愿当英雄。
对此,广大微信群资深群聊专家,公众号文章深度中毒患者纷纷表示:
不管古原的文章有多少值得商榷之处,都希望这一天不要那么早到来。希望老古安全。并希望这个社会能更宽容一些,涌现更多的老古。
太恶心了!祝古老板平安!
我们珍惜企业家,没有谁比我们更加支持民营经济。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发起人、促进者,是企业家在撙节开支、投入资本冒险,在配置要素组织生产,在安排就业,在发放工资,在服务消费者。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在市场中搏击风浪,接受消费者的金钱投票,他们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但是许多企业家,不是想着怎么服务消费者,而是想当舆论领袖,通过煽动民粹舆论,呼吁强权出面,打压竞争对手,那他就从市场经济的促进者,变成了绊脚石。这就必须予以批评。因为总是舆论观念在决定政策。
他们不知道,当汹涌的舆论袭来,回旋镖就会落到自己头上。
批评当然是刺耳的,否则还叫什么批评?重要的不是他的姿势,而是他批评得对不对。这才叫“严肃”。抓住一些细枝末叶和词语类比大做文章,你怎么不去看读者和意林?
那么,古老板到底哪里说错了?有能耐的话请指出来,像一个人一样去论证!以这种方式禁绝别人尖锐的批评,太不体面,斯文扫地。
许你诋毁别人,就不允许别人严肃的批评?
一个真正的企业家是非常谦逊的,他会从别人的批评中得到教益,反躬自省。尤其是像古老板这样,既精通经济学,又对商业运行有着深刻理解的写作者,抓住机会学习才对,免费的商业咨询啊。
我整天希望有经济学大佬看我的文章,哪里要是写得不对,您就直接骂我,以最尖锐的方式指出我的问题,没有什么比这种批评对我帮助更大了。
你可倒好,从不反思自己、不正视自身存在问题,却想着打压其他企业,并且借助神龙堵上批评者的嘴,这会对企业的经营有任何帮助吗?这不是掩耳盗铃吗?堵上批评者的嘴,能堵住消费者的用脚投票吗?
为什么不想着另一条道路:在市场上用自己的业绩狠狠打古老板的脸呢?这才算能耐。
其实从煽动舆论搞阿里开始,到这次故技重施搞美团,性质都如出一辙,那就是呼唤神龙出面搞别人、维护自己的利益。美国的压力集团也是这样搞事情的。所以我们应当想得到今天这种局面,他这样做,倒是“逻辑一致”。鄙视!
祝古老板平安!、
市场悲歌:当京东封杀古老板,我们失去了什么?
引言:一篇“小作文”与被删除的市场真相
几天前,电商巨头京祭出“小作文”,字里行间充满正义凛然,直指竞争对手不缴“五险一金”,压榨底层劳动者。
正当流量狂欢之际,我的朋友古老板不合时宜地发出了另一种声音——一篇从商业逻辑和经济学角度剖析其虚伪的批评文章。
接下来的剧情毫不意外,却令人脊背发凉。
京东没有选择公开辩论,也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数据自证清白,而是轻车熟路地挥舞起它早已习惯的“权力铁拳”:向平台投诉,乃至诉诸报警。
于是,那篇碍眼的批评文章,以及其中试图探讨的市场真相,应声倒地,被迅速删除,仿佛从未存在。
这场看似“商业纠纷”的闹剧,其核心根本不是什么简单的公关战,而是京在市场竞争中黔驴技穷时,赤裸裸地动用其畸形的权力优势,对不同声音进行的精准猎杀。
它撕开了温情脉脉的商业宣传画皮,露出了其傲慢、恐惧以及对健康市场规则的蔑视。
当企业巨头可以用非市场的权力手段,轻易堵塞批评的出口,我们离一个真正有活力、有底线的市场经济,还有多远?
一、京东的“铁拳”逻辑:市场失势,民粹补位
古老板的文章,击中的恰是京东战略与价值观的深层病灶:
*** “五险一金”的道德绑架,一场廉价的民粹表演**
京东声称“保护劳动者”,却将复杂的用工模式、平台责任、行业困境简化为对竞争对手的“道德审判”。
这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战,借用底层困境和公众朴素情感,将商业竞争偷换概念为“黑心资本家”与“良心企业家”的二元对立。
他们高喊为骑手争取社保,却对自身的问题闭口不谈。这种选择性失明和利用民粹情绪作为商业武器的行为,本质是对社会公平议题的犬儒式消费。
当企业不再以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而是试图通过贩卖道德优越感和挑动阶级对立来打击对手,这标志着其商业模式的末路狂奔。
*** 企业家精神的“民粹化”变异**
刘强东近期抛出的“国企统一分配消费品”等奇谈怪论,更是令人错愕。
这哪里是具有现代经济学素养的企业家言论?这分明是历史的幽灵在游荡,是对改革开放基本共识的公然挑战,是对市场经济效率的彻底否定。
这种对反智思潮的迎合,对计划经济残梦的招魂,绝非仅仅是口无遮拦的“真性情”,而是企业家精神向政治投机和民粹领袖身份的危险异化。
当引领创新的力量转身拥抱落后和封闭,这是整个商业生态的悲哀。
*** 战略的迷失与价值观的扭曲**
从强制推行饱受争议的“AI化”,到东施效颦地模仿“胖东来”却在薪酬上大打折扣,京东在“狼性回归”的口号下展现的,恰恰是内部管理的混乱、战略焦点的模糊以及价值判断的错位。
员工的怨声载道、净利润率的挣扎,无不印证其经营策略已陷入悖论。
这种精神分裂式的经营,最终导致的是组织的内耗与效率的低下。
更深层的逻辑在于:当企业在正常的市场竞争中,无法通过创新、效率和用户体验构建优势,便会本能地寻求非市场的庇护。
权力寻租、操纵舆论、甚至直接通过投诉删帖来清除异己,成为其维持表面优势、掩盖内部问题的“救命稻草”。
二、毒性言论的蔓延与社会共识的侵蚀
刘强东的近期言论及巨头封杀批评的行为,其危害远超商业范畴,它正在对社会认知和市场环境产生系统性的毒化作用:
将复杂的经济问题简单化、情绪化,用“资本作恶”的道德大棒取代理性的经济分析。
例如,避谈平台模式下劳动关系的复杂性,直接将“不交社保”与“压榨”划等号,同时对自己算法的视而不见。
这种话术与那些通过污名化国际贸易、煽动民族情绪以保护落后产业的政客别无二致,是在商业领域复制民粹主义的排外和封闭逻辑。
而其鼓吹的“计划分配”设想,更是对人类社会在计划经济中付出惨痛代价后得出的基本经济学共识的公然挑战。
经济学早已证明,没有市场价格信号,任何中央计划都必然导致资源错配,效率低下,最终损害的是所有人的福祉。
三、被权力遮蔽的真相: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市场文明?
京东的权力傲慢,迫使我们不得不重申一些被遗忘的市场经济常识:
*** 消费者主权高于一切表演**
无论打着多么冠冕堂皇的旗号,一个健康市场最终服务的是消费者。
京东声称保护中小商家,但其平台政策和佣金体系,是否真正利于消费者,而非变相扶持头部品牌,挤压生态?这需要公开透明的讨论,而非单方面的权力定义。
*** 企业家精神的真正内涵**
创新在于学习与超越,而非排斥与封闭: 伟大的企业懂得站在巨人肩膀上,而非挖空心思想着排挤所有可能的竞争者和学习对象。
对开放合作的背叛,是走向平庸乃至衰败的开始。
真正成功的企业,如其核心在于尊重人性、理解规律,低成本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与产品。
古老板文章的价值,不在于其每一个论点是否绝对正确,而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一个对巨头行为进行反思和拷问的机会。
在一个健康的生态中,不同声音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当企业可以用权力轻易删除批评,市场的自我净化和纠错机制就被阉割,所有人都将为最终的失控买单。
将民族主义作为商业武器,固然可以在短期内煽动情绪、收割流量,但长期而言,这会毒害商业环境,扭曲竞争格局,并最终透支企业的社会信用。
真正的强大,来自于开放、公平和诚实的竞争,来自于对真理和规律的敬畏,而不是躲在“民粹”的旗帜下,行封杀之实。
结语:保卫批评的权利,就是保卫市场的未来
当京东挥舞删帖的权力铁拳,试图让批评的声音消失时,它们不仅在剥夺消费者对企业的审视,更在破坏整个市场经济的生态基础——那个由无数不同声音、不同视角、不同观点相互激荡、碰撞,最终形成共识和找到最优解的开放场域。
古老板的遭遇,是一个沉重的信号:我们正在见证大企业借权力挤压理性空间的危险趋势。
刘强东或许该回想一下,他当年之所以能从竞争激烈的电商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赢得尊重和掌声,靠的是对市场规律的朴素敬畏,是披星戴月地构建物流体系,是咬牙坚持提升用户体验,而不是靠操纵舆论、玩弄民粹和挥舞权力大棒。
今天的京东,如果真想走出困境,实现所谓的“逆袭”,需要的不是更精致的表演和更具煽动性的民粹话术,而是重拾当年那种对自由竞争、对市场规则、对消费者发自内心的尊重。
保卫古老板们对某东的批评权,就是保卫我们对一个更健康、更透明、更具活力的市场经济的朴素期待!
声援古老板,保护大环境
事关个人工作,事关未来经济,事关个人命运,必须写!
我是做健身游泳的,很多原本想来健身游泳的人都说大环境不好,挣不到钱,根本没心思锻炼。
那些卖衣服的老板这么说,经常加班的上班族也这么讲,只有拿着退休金的叔叔阿姨们不这么认为。
我是奥派经济学的爱好者,我很清楚大环境好坏的评判标准。
在我看来,大环境好不好,关键在于所在地方对个人财产权的保护,商家和企业的自主经营权是否得到保障,以及人和人之间的自愿交易能否顺利进行。
如果个人财产权保护得好,大环境自然就好。就像过去四十年,中国大力保护个人财产权,进行国内改革、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得红红火火。
但最近,大环境似乎没那么乐观了。
在我看来,有三个人严重破坏了大环境、侵犯了个人财产权。
首先是特朗普,他最近频繁搞关税政策 。
2025年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3月3日,美方又宣布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自3月4日起对中国输美产品再次加征10%关税 。
他这一系列操作,导致中美两国众多企业的交易被迫中断,侵犯了无数人的财产权。不仅如此,据说他还大幅度提升美国债务,疯狂印刷美元,这无疑是在抢劫全球的个人和企业,称他是破坏大环境的首恶,一点也不为过。
除了特朗普,司马南这几年也在破坏大环境。他不断造谣联想,使得中国的民营企业整天提心吊胆,企业财产随时可能受到侵犯,他堪称国内破坏大环境的大恶人。
还有刘强东,他同样在破坏大环境。
古老板的文章里对此说得很明白,刘强东为了自身商业利益,造谣美团,煽动民粹,试图让政府介入,从而干预美团的自主经营权。
古老板用奥派经济学揭露了刘强东的这些行为,可刘强东不仅不出来道歉,还投诉古老板侵权,让微信删除了古老板的文章,这实在是太双标了。
他说古老板损害了京东的企业形象,可京东之前写的小作文、告骑手的一封信,不也在暗戳戳地损害美团的形象吗?这简直是做贼的反倒说别人是贼,完全颠倒黑白。
然而,大多数人往往只是凭情感做事,看不透刘强东的心思,还盲目地支持他。
当你为支持刘强东而沾沾自喜时,可能根本没想到,你其实也在破坏大环境,因为你和刘强东一样,都在试图侵犯美团的财产权。
这和司马南、特朗普的行为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在破坏大环境。
所以,当大家抱怨大环境不好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那个破坏大环境的人。
当看到别人破坏大环境时,有没有站出来说一声:
保护财产权,维护自愿交易。
维护骑手选择平台的自由,维护企业自主经营的自由,维护消费者选择的自由。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好大环境,才会有更多的企业涌现,进而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在这样良好的环境里,我们才能挣到钱,也才有心情来健身游泳。
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声援古老板,保护大环境!
必须保护民营经济,但民营企业也要容得下批评
古老板遭受的磨难,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昨天晚上我想了好久,辗转反侧,心情很差。我在想,我还要不要写?我水平比古老板差远了,而且怂得更彻底,半死不活的小号,本来就没人看,写作还动辄就走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还写个鸡毛啊!
今天想,这不正是某企业的目的吗?就是杀一儆百,让你噤若寒蝉,统统闭嘴。那不行,我还得先写一篇再说,不行了就删文继续认怂。
看到他出来了,我感到既高兴又悲哀。高兴自然不用说,平安就好,该出手时就出手,该认怂时就认怂,这才够man;悲哀的是,这是对人的一种精神羞辱,一个如此热爱市场、如此勇敢的观念传播者,在那种强大的力量面前是多么孱弱。
保护民营经济,完全正确。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民营经济崛起的历程,民营经济,就是自由。但是我们要避免陷入集体化概念的泥潭之中。并不是所有私人的、民营的行为都应当被保护、被歌颂,那些侵犯私产的行为应当被取缔,而不会因为其私有和民营就变得正当。
当我们赞美企业家的时候,是在说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的功能作用,不是指企业家这个群体、更不是指所有的企业家个人。企业家,既有投入资本冒险、组织生产、服务消费者的光辉一面,但是也有煽动舆论、与权力勾结、寻求保护、收割消费者,实施其重商主义的阴暗一面。必须明辨是非,爱憎分明。
有些企业家,有一种致命自负,以为自己在经商上取得了成就,就可以在任何领域当导师,更会以为自己最懂经济。他们根本不明白,经济学是一套逻辑演绎体系,是揭示市场规律的科学,需要进行艰苦的训练才能掌握;而经商,本质上说是一种“艺术”、一种“心理学”,极具个性化,并没有经济学的客观性。
但他们并不满足于自己的企业家身份,喜欢抛头露面,喜欢输出反市场的错误观点,而商业成功带给他们的光环,又让他们的言说颇具说服力和影响力,这时候他们的身份实际上变成了一个输出观念的知识分子。这个时候,经济学就必须正面迎战,对他们的错误观点进行彻底批判。否则,市场经济就岌岌可危,因为,决定这个世界走向的,终究是观念。
一个煽动民粹、对竞争对手进行道德攻击、呼唤神龙打压对手的企业,难道不应当被批评吗?市场经济是靠服务消费者的能力取胜的,这就是正当的“经济的手段”,只要采取经济的手段,那么你能多赚钱,是消费者对你的犒赏,赚得越多越好。但是,如果不想着怎么创新进取让消费者受益,却整天搞些歪门邪道,呼吁神龙去排挤竞争企业,依靠踩别人的方法让自己上位,那就是卑劣的“政治的手段”,这就是破坏市场,破坏自由契约。这时候,他就不是企业家,而是压力集团,就是在发动贸易战,由此变成了市场经济和消费者福利的死敌。
愚钝的大众往往不懂经济学长逻辑链条推理,看不清某些错误观念传播造成的危害;时间偏好高的人只看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低效的商家不反思自己而迁怒于他人,于是就会形成错误的舆论声势,最终会影响所有人的福祉。这个时候,经济学不站出来说话,还有谁能看清真相?
什么是垄断?经济学有明确的逻辑严谨的解释,那就是行政垄断、限制准入。而不是什么武断的市场份额和“二选一”,更不存在主观臆断的“垄断价格”。我们姑且承认,在垄断的定义上存在争议,那么这是一个学理问题。既然是学理问题,可以当面锣对面鼓地辩论,用逻辑来说服。你若求助神龙,算什么玩意?难道在你们眼中,强权即公理?这不是禽兽和野蛮人才会有的做法吗?
什么是“五险一金”?经济学也回答得清清楚楚,它就是税收,就是毛工资率的一部分,它是由劳动者支付的,因为企业核算时,它必定进入每个劳动者的雇佣成本,而不是劳动者的到手工资。它不是某些大善人说他出钱给劳动者交的。同理,即便谁认为这有争议,拿出来辩论嘛,怕啥呢,真理越辩越明。
即便再退一步,劳动者能不能自由选择交或者不交?他急着用钱就想追求现时满足,有何不可?他就想把这些钱自己支配、自己管自己的养老、把钱寄给家里年迈的父母而不是养城市里的广场舞,有何不可?
有些人,抓住劳动者要追求稳定性、要有所依靠、认不清其本质的心态,以此对其他企业大加攻讦,将其描述为黑心、压榨,完全无视劳动者的自由选择和行动偏好,煽得许多人都要跟着他起义了,恨不得要把另一家企业碎尸万段了。不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抹黑对方、通过强制力让对方成本上升吗?装什么圣人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阐明另一家企业的强大优势,预测你们的模式必然失败,就是抹黑你、污蔑你、唱衰你吗?有理有据,数据详实,说理充分,逻辑严谨,你倒是不服来辩啊。给所有人包括你们这个草台班子都上了一堂商业咨询和经济学课,甚至教会了你如何避坑,你应该感谢才对。
或者,真的有能耐,就采用你们的模式把某团干趴下,只要是经济的手段,消费者喜闻乐见,到时候你以自己的业绩狠狠打一下古老板的脸嘛,让他灰溜溜地说自己有眼无珠嘛。
这世界上有没有哪个企业、哪个人能够免于被批评、免于被质疑、免于被唱衰。许多企业家在创业初期,都被别人认为是疯子和骗子,他们的办法都是:用实力去证明,让即便是批评者,也折服于他们的产品。这才是最硬核的回应。
一言不合就求助神龙,这是TM什么恶习?就那么心虚吗?堵上别人的嘴,难道能堵住别人的心?难道能堵住别人的用脚投票?
这么大的企业,还怕一个小小的自媒体?那么大的团队,难道就每一个能打的,都是一群废物?出来出来迎战,逐条批驳一下古老板试试看嘛。当你不让他说话的时候,你已经输了。
话说回来,权力的边界又在哪里?
企业有宣传、有法务、有团队、有经费、爱告状,告了就必须管、告了就有理了?自媒体单干,就必须把它压下去?公道在哪里?一个人批评他人,是他的自由,以什么正当理由干预呢?
不能泛化“伤害”的概念。伤害必须建立在对财产的实际物理侵犯之上,而不是说,人家批评了一下,“伤害”了我脆弱的玻璃心,权力就要登场了。小仙女被男朋友提分手了,受“伤害”了,要不要管?我说,你这生意做不成,我还告诉别人,这家店不好,不要去了,这伤害了你的利益,但是并没有侵犯你的财产,这完全是我的产权范畴,凭什么管?
这么搞的话,就没有什么不能被干预了,每个人都要把嘴封起来。
正确的做法是,这个事情我们管不着,不是我们的职能范围,而不是“有求必应”地开动机器。
民营经济,当然要保护,捏造事实煽动舆论的声音,平台基于产权原则可以作出相应处理,但这不等于民营企业就不能被批评。民营企业要容得下尖锐的批评,权力也应当恪守边界,保护批评的声音,而不是沦为压制、恐吓人们批评的帮凶。
如若禁绝批评,所有人噤若寒蝉,难道这样营商环境就好了?这不是打着保护民营经济、维护营商环境旗号的“低级红、高级黑”吗?
凡是对古老幸灾乐祸的,一律拉黑
是我的好朋友。虽然相隔遥远,但听他在群里说话,比我在生活中听任何人说的话都多。
他对我经济学的学习、思想观念转变乃至做人处世的影响非常大。他秉笔直书,直言不讳,以自己深厚的理论素养和商业咨询经验,写出了无数优秀的经济学评论文章,其中的理论深度和现实洞察力,甩那些整天装腔作势“发论文”的人、还有那些胡言乱语的“专家”十条大街。他精力充沛和笔头锋利得令人难以置信,那种永不停歇而满怀激情的企业家精神,令我敬佩至极。他待人宽厚胸怀广阔,把任何人都当成潜在的合作对象,哪怕对待思想观念上的死敌,也从不口出恶言,永远用的是论辩的方法。
他身上没有什么阴暗的东西,无与伦比的光明、诚实和洒脱。捍卫私产,追求自由,探索真理,坦率敞亮,言行一致,当今世界最缺乏的就是这种精神气质。
我必须承认,强,是全方位的强。这世界上有很多人,就是真正的“市场性精英”,对我这样的愚钝之人、观念上尚存病毒之人、品性上需要磨练之人,这些人就是需要我们在思想上仰视之人。在他们面前,承认自己是SB,并不丢人。他们的存在对我们来讲是一种幸运,创造了巨大的“正外部性”,有他们珠玉在前,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谦逊地跟随他的脚步、相信他的判断、好好学习理解即可。
错过他们,在那里瞎独立思考,并不是他们的损失,而是我们自己的。
我借用一位老师的话来评价古老板:他是一个被赚钱耽搁的哲学家。
鼠辈没见过高人,许多事情超出他们的想象力。古老板高产似母猪,我们戏称古AI,且篇篇高质量,居然也给猥琐者留下了攻击的口实,他们认为这背后有团队。他没有团队,我们也不是什么奥派矩阵,我们都是单干,我们只是思想观念一致的“独唱团”。
井底之蛙只看到那一方蓝天,根本理解不了广阔天空中的鲲鹏展翅。阴暗者见不得光,以为所有人都跟他们一样阴暗。
我认为,中国如果多几个古老板,躬身参与市场,又有深厚的经济学素养,还有面向大众传播观念的持久激情,还有以一敌百的实力,那么自由市场观念将在思想斗争中胜出,繁荣和富足就大有希望。
千万不要低估知识分子的影响力,千万不要低估舆论场的重要性。正确的思想观念,有力的观念传播,就像种下一颗种子,终有一天会枝繁叶茂。
错误的思想不会有生命力,唯有正确的思想,才能源远流长。一个思想家最大的不确定是,他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思想之河会在何处驻足。谁能想到,1959年米塞斯在阿根廷做了几次讲座,无所不知的罗斯巴德边看电视边顺手写了几本在他看来不值一提的通俗读物,结果在今日的阿根廷掀起一场巨浪?
庸众不懂得思想的作用,他们看待问题是唯物主义的,所以根本不明白古老板的意义。有些历史主义狂徒崇拜强权,对古老板的遭遇冷嘲热讽甚至幸灾乐祸,对这种人,我没有古老板的好脾气好风度,只想骂一句SB然后拉黑。
还有人,看到古老板,还有我,在写有些文章的时候言辞激烈(其实古老板一致很克制,尺度把握得非常好,是我不文明),就指责我们不文明、太极端。比方说我说秦晖是货币理论痴,文明人马上就破防了:
这才哪到哪儿啊,已经很客气了,你就受不了了,我还骂凯恩斯是个变态狂、弱智呢,要不是条条框框限制,下笔时瞻前顾后,我还会骂得更狠。罗斯巴德直接说有些所谓的市场派就是**“混进自由主义队伍里的小丑”**。霍普则直接硬杠:德国绿党分子领导了整个由被雇入列者、受骗者、无赖、蠢货、冒牌货和骗子组成的队伍,其领导层是二战后德国进入政治最高层的最糟糕的人物。他们是最无知和最没有成就的人,而同时也是有史以来最自信、最疯狂和最自大的人,因此是最危险的人。
对待那些侵犯私产的坏人,难道不应该狠狠地还击吗?对那些胡言乱语危害市场的知识分子,难道不应该痛骂吗?
在这些文明人的观点看来,你写了几千字的理论分析不重要,只要能挑出几个不文明的词语,就可以否定你的观点。他们认为理论逻辑不重要,你的姿势才重要。似乎只要让对话继续下去,哪怕面对胡说八道的无赖也应该彬彬有礼,否则,由于你语言不文明,那他就判你输。这就是罗斯巴德嘲讽的“诠释主义分子”,马牌辩证法就是他们的鼻祖。
对这种人,我才懒得跟他们对话,也不会有什么好话,你那么在乎姿势,你去看读者和意林就好了,来这里干什么?你以为文质彬彬地主张抢劫财产、干预自由契约,就是文明吗?你也配谈文明。凡是主张管制和干预的,都是野蛮人,不论你打着什么样的旗号。
就是这么极端,就是这么粗暴,你不悦也好,厌恶也罢,你爱看不看,我才不惯着你。取关的话,不用矫情,直接走人即可,我才不稀罕。我写文章满足的是自己的消费偏好,才不会迎合你们这些装腔作势的文明人,我也没有“启蒙”任何人的想法。
启蒙,终究是自己的事。如果有人从我们的文章中,加深了对市场经济的理解,改变了自己的某个观念,那是人家自己聪慧,不是我启蒙的,我才没那个能耐。
指出文章中任何理论错误、推理错误、事实错误,以及理性探讨问题的,都欢迎,但是你要是在底下瞎逼逼,那就滚蛋,这是我的领地,留给我的自由领地,不多了,我在这里,是一个私有产权人,可以排他性地驱逐那些我不喜欢的人,不需要理由。
感谢默默关注支持的朋友们,我们可以随时讨论问题,你不用在乎姿势,粗暴一点,不用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