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金本位的好处

黄金作为货币使用,并不是理论证明,而是历史的经验。经济理论只能说,什么是“交换媒介”,这是一个精准的概念,但是并不能证明到底一种交换媒介何时会被普遍使用,成为货币,这是历史学家的任务。

因此主张回归金本位,并不是我们对黄金有什么特殊的偏好,也不是说黄金必然成为货币。只要是自由市场选择的商品货币,都是合适的。而是在说,黄金在历史上,由于其本身有工业和装饰用途、稀缺性、价值稳定、易分割、便于携带等特点,是自由市场选择的货币,有效履行了交换媒介的职能,促进了经济进步。

在一个自由市场上,如何获得黄金货币呢?

第一当然是生产,即挖金矿。由于黄金是被民众普遍公认的交换媒介,意味着它可以用来交换几乎所有财货,因此挖金矿一直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加州、澳洲淘金热,就是如此。

第二是用商品来交换他人手中的黄金。持有黄金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未来放弃它,交换回商品满足自己的需求。因为黄金不能吃不能喝。因此,其他人可以通过自己生产出商品,来交换金矿主手里的黄金。

另外还有继承和赠予。但继承和赠予的黄金,也必然由生产或者交换而来。因此我们可以说,获取黄金货币的办法,就是生产和交换。

事实上,这也是一切私有财产的正当合法来源,即先占、生产和交换。

我们可以看到,在黄金作为货币的情况下,每个人的“生产-收入”关系是一一对应的,即一个人有多大的企业家才能,能够挖出金矿、或者生产出真实商品来交换黄金,就能拥有多少货币;财富的“分配”公平合理,你的生产能力有多强、能为他人创造多少价值,你就能拥有多少财富。那些富二代,从父辈手里继承了黄金,那也是因为他的父辈生产能力更强。

同时,黄金的供给是市场自动调节的。须知挖金矿有巨大的风险、需要投入巨大成本。市场上的生意,也并不是挖金矿最赚钱。由此,利润机制将调节资本的流向,当人们对黄金的需求迫切,黄金价格上涨,就会有更多的资本投入到黄金采掘行业中;反之,当需求下降,其他行业利润上升,资本就会从黄金采掘行业转移到更有利润,即对消费者更有利的行业之中。黄金的供求关系,总是在市场调节之下达成相对均衡。

另外,黄金是宇宙演化的产物,它非常稀缺,总量有限,已经开采出来的黄金和新增开采的黄金“存量增量比”变化不大,因此不会出现供给的大起大落,价值稳定,特别适合商业的经济计算和价值存储。

黄金也没法造假。古代哲学家认为万物都朝着最完美的方向进步,黄金是最完美的金属,因此金属都会进化成黄金为人们所用。为了加速这个进程,出现了“炼金术”,宫廷、教会都参与其中,著名的牛顿都极为倾心。但所有炼金术都失败了。术士们在这个过程中研究各种物质的属性、试验各种方法、观察记录物质之间的反应,倒是产生了一个“非意图结果”:化学。

现在我们考察,当出现了一个强盗集团的时候,事情会出现的变化。

它首先可以以抢劫的方式取得货币。可以直接没收,也可以规定一个比例。他不用去挖金矿,也不用自己生产商品去交换黄金,就可以凭借武力,将生产者的黄金据为己有,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也就是说,他可以不生产而消费。

他要想站稳脚跟,必然要豢养一大批支持者,因此,他会用这些抢来的黄金给自己的支持者发钱,让他们唯自己马首是瞻,不断壮大自己的队伍,巩固自己的地位。这一大群人,都变成了不事生产而可以消费的人。

这就打破了“生产-收入”关系。一个人的财富,不再取决于他的生产能力、为同胞做出了什么贡献,而是看他能不能靠近强盗集团头目,越是靠近,利益就越大。由此,激励更多的人不事生产,而是设法进入这个集团。

社会由此出现了两大阶级,一个是“食税阶层”,另一个是“纳税阶级”,前者寄生在后者之上,依靠剥削他们而存在。和平合作的契约型社会,也由此变成了压迫与被压迫的支配型社会。

明抢,总是有巨大风险,抢得多了,生产者们就会群起反对,相对于强盗集团,他们人数众多,只要普遍反对,这种事情就搞不下去。况且,抢的太多,生产者就不生产了,能抢的也就有限了。

那么就会采取更加高明的、隐秘的办法,那就是暗偷。

首先就是要垄断货币铸造。这么好的东西,随时能交换任何自己需要的财货,满足自己之需,怎么能让私人经营呢,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必须宣布一切私人铸造行为都是重罪,只有自己铸造的货币,才能合法地使用。

其次,剪币,即降低货币成色。最初的时候,黄金货币足值足量,标1克就是1克,只是由于铸造需要成本,标准化的足值硬币免去了人们反复称重的麻烦,所以人们愿意支付一定的溢价。这就是铸币税。比如拜占庭金币,500年来诚实信用,价值稳定,变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受信赖的货币。

但是欲壑难填啊,要照顾的人太多,花钱的地方太多,天天还要声色犬马,那么就在黄金货币里面掺入贱金属。标注的是1克黄金的金币,实际上黄金只有0.5克,这样,剩下的0.5克,就可以据为己有了,铸币税超过50%。悄无声息地,就把民众手里的财产盗走了。

但是这是一个很笨拙的办法,因为民众不是傻子,他们很快就发现,这些劣币根本就不值那些钱,本来值1克黄金的商品,你现在要买的话,必须拿两个1克的硬币来换,真正足值的硬币,被人们储藏起来了。所以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劣币。这就是“格雷欣法则”。

掺假越来越严重,民众最后就会抛弃这种货币,那就偷不成铸币税了。所以要采取更加复杂而隐秘的办法。

第三,发行信用媒介。

黄金价值高,携带和储藏在家里有危险,那么发行一种货币代用品,大家都用这种代用品来交换,就安全和方便许多。这就是纸币的发轫。

要想使这种纸币被民众认同,就必须承诺见票即付,随时兑现为黄金。拿着一张1克的票据,随时就可以兑换为1克的黄金实物。这时候大家发现,拿着这些纸币,也能完成交换,收到这些票据后,想什么时候兑换就能兑换,所以实物黄金就一直躺在仓库里,大家就只用这种代用品来交易了。

这给银行提供了巨大的可乘之机,他们发现,既然人们并不会都来提取黄金,而那些代用品大家都认同,那就偷偷多印一些一模一样的代用品,谁都发现不了,自己还能直接用,简直不要太爽。

在黄金储备基础上发行的货币代用品,就是“货币凭证”;超过黄金储备发行的,就是“信用媒介”。

盗窃集团发现这么好的路子,当然下一步的动作就是,自己开银行,或者将现有的银行统统国有化。这样,偷偷摸摸印信用媒介,就可以给自己提供源源不断的收入,交换市场上的真实财货了。

可是总有刁民想害朕,他们拿着这些信用媒介,根据见票即付的承诺,要来兑换真实的黄金,可是库里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黄金,纷纷挤提的话,不就信誉扫地,直接破产了吗。

所以,只要在自由市场上,这种欺诈行为很快就会暴露,大规模的纸币使用,总是发生在大规模政府融资的情境下,纸币的存在都起源于政府支持的毁约行为。纸币从来不是自由市场的产物。

于是,走向了下一步:

第四,中止偿付。

集团开会研究决定,这些票子不再偿付了,就用这些票子来作为合同签订、契约履行的“法定货币”。银行可以不用履行民商法规定的合同义务了,公开违约了。谁要是再私藏黄金,用黄金交易,罗斯福说:那就没收,并把他抓起来。

这简直就爽到家了。从此,再也不怕挤兑的压力了,你拿50块钱来,要求兑换,那就给你另一张50块钱就行了。然后,这些纸币可以无限印制,想印多少有多少,想拿来照顾谁就照顾谁,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要是还不够,那就举债,偿还债务的时候,再印一批就行了。

于是,我们来到了盗窃技术登峰造极的不兑现纸币时代。

区别非常明显:

1、生产-收入关系被彻底颠覆,一个人的财富,不再是他生产和交换的结果,而是看能不能拿到这些信用媒介。

2、造假易如反掌。黄金没法造假,但纸张随便造,一模一样。

3、供给量人为控制。不像黄金,存量就那么多,开采成本很高,又受到利润机制的制约,这个时候的不兑现纸币,想怎么扩张就怎么扩张。

4、权力无限膨胀。可以用这些钱将资源汲取到自己手里了,可以用它收买人了,干什么都更加有恃无恐了。

结果就是,货币不断贬值,物价飞涨,伤害所有人的利益。财富被高度集中到掌握印钞机的人和他们的关系户手里,其余的人则被洗劫一空。由于人为扩张货币供应,压低利率,误导企业家,造成了繁荣萧条的商业周期。同时,发福利、打仗,都有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不到把民间的财富掏空,就停不下来。一个福利+战争型国家、控制一切的超级利维坦由此形成。

所以,黄金开采成本高,从来不是黄金的劣势,反而是黄金的优势。

亚当·斯密说,开采黄金占用了太多社会资源,使用纸币就可以开启一条“空中高速公路”,将这些资源用于更加重要的用途。可是他错了。

无法造假且开采成本高,恰恰可以依靠市场力量自动调节供应量,限制了人为的扩张,表达人们的真实偏好。任何一种优质的财货,当然要付出成本,只看这种成本值不值,收益是不是足够大。如果在一个没有盗贼的世界里,当然不用安装防盗门,将这些资源用于更加重要的用途,可是明明盗贼存在,这些成本就是值得的。黄金,是抵御悍匪集团盗窃的坚固屏障。

况且,付出这些成本,与反复发作的毁灭经济的繁荣萧条周期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

凯恩斯主义说,黄金供应量有限,无法人为调节,会造成货币短缺,影响流动性,还会造成价格下降,影响经济发展。更错了。

货币短缺,本来就是个伪概念。任何经济财货的特征都是实际供给并未多到满足所有需求。如果一种东西的供给不是短缺的,那就不是经济财,它会成为人类生存的一般条件,根本就不需要被经济地利用。货币必然是经济财,所以货币不该短缺的想法是荒谬的。

并没有一个“最优货币供应量”问题。经济学家绝对不会问最优的面包、手机、皮鞋的供应量应该是多少,自由市场的价格机制自然会引导稀缺资源,将其配置到相应的生产过程。如果面包手机鞋子的供给量是多少应当交给市场,那么就没有理由说货币是一个例外。

也根本不存在“货币供应量要随着经济发展同步增加”的问题。任何数量的货币,都是够用的,因为货币只是交换媒介,它本身并不是财富。只有资本品和消费品才是真实的财富。货币供应量增加了,购买力下降,物价上涨;反之,供应量下降,购买力上升,物价下降而已。所以货币并不是越多越好,增加货币供应,并不会增加财富,只是会改变价格结构。

人们看的并不是货币的数量和名义工资,而是看它的实际购买力,一个名义工资下降而实际购买力上升的经济,是可以同时并行的;企业家也不是看单一商品的价格,而是看消费品与资本品的价格结构,当消费品价格下降,资本品价格下降更快,那么照样有利可图,生产扩张。通货紧缩与经济进步,也可以同时发生。

金本位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人们可以随时感知并监控强盗集团是否造假,以防范自己的财富被窃取;黄金供应量由市场调节,没有人为操纵,不会反复发生毁灭经济的商业周期;其财富和交易始终是诚实的,没有欺诈的发生;价值稳定,激励储蓄,有利于准确的经济计算;它是防范权力扩张的压舱石,因为黄金只要由市场供给,想要获取它就只能去抢,随时会面对民众的反对,限制了集团的收入来源,发福利和战争行为的可能性和规模,就会大大降低。

总之,金本位可以让货币脱离权力和压力集团的控制,让银行业始终受到民商法偿付义务的约束,而不是可以公开违约的特权机构。由此形成一个公平合理的生产-收入关系,和稳定资本积累、促进经济进步的环境。

盗抢行为,与自由市场水火不容;诚实货币,与自由市场密不可分。没有货币生产的自由,每个人的自由就是残缺的。

这就是回归金本位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