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为什么能成功?
一提到哈马斯,你的大脑会立刻浮现出什么画面?
是呼啸而过的火箭弹,是幽深复杂的地道网络,还是蒙着面、扛着枪的武装人员?
没错,这些都是媒体喂给你的、最表层、最刺激的画面。
但今天,我要告诉你,这些都不是哈马斯最可怕的武器。这些只是它庞大机器末端排出的废气和噪音。
哈马斯真正的力量源泉,它动员民众、控制社会、让无数人甘愿为之赴汤蹈火的终极秘密,藏在一个你绝对想不到的地方。
不少人以为,哈马斯成功的原因是某一种宗教思想,他们甚至据此认定,只要是某一种思想,就一定带来灾难,这是大错特错的,这是对哈马斯的无知。
哈马斯仰仗的可不是一本经书,也不是一把步枪。
它是一块面包,是一间教室,是一瓶免费的药。
它的名字,叫福利主义。
你没听错。这个被世界贴上“恐怖组织”标签的实体,其内核,竟然是一台精密、高效、无所不包的“福利国家”机器。
一)哈马斯的由来
哈马斯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组织,他的源头来自于穆兄会。
穆兄会自上世纪20年代成立之初,就确立了“达瓦”(Da’wa,意为“召唤”或“宣教”)为核心的社会渗透策略。
穆兄会的创始人哈桑·班纳认识到,在一个贫困、文盲率高且对现有世俗政权普遍失望的社会中,单纯的政治说教效果有限。
最有效的“宣教”,是通过解决民众最迫切的实际生活困难来切入。因此,穆兄会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建立一个平行的社会服务体系,其项目包括:
开办学校: 提供廉价或免费的教育,同时教授宗教课程。
建立诊所: 提供基础医疗服务。
成立慈善机构: 直接向穷人分发现金和物资。
组织工会和专业协会: 将影响力渗透到社会各阶层。
这个模式的精髓在于:将社会服务作为接触、吸引和筛选民众的入口,再通过这个入口,系统性地灌输组织的意识形态,最终将服务对象转化为忠诚的政治支持者甚至组织成员。
1987年,哈马斯在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义的背景下成立,其创始人亚辛等本身就是穆兄会在加沙分支的领导人。
他们将穆兄会这套已经发展了半个多世纪的成熟模式,完整地复制并应用于巴勒斯坦的特殊环境之中,并利用巴勒斯坦权力机构(PA)治理能力的不足和腐败问题,迅速填补了权力真空。
二)哈马斯如何在加沙立足?
想象一下,你就是生活在加沙的一个普通父亲。这里没有稳定的工作,所谓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腐败无能,除了收税和镇压,几乎不提供任何公共服务。你的孩子饿了,妻子病了,屋顶漏水了。
你的每一天,都被巨大的不确定性所淹没。你对未来没有任何长远规划,你唯一的念头就是:怎么活过今天?
就在你最绝望的时候,哈马斯出现了。他们不是开着装甲车来的,而是开着面包车来的。他们递给你食物,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拍着你的肩膀,用兄弟般的口吻说:“拿着,这是真主的恩赐,先让家人吃饱。”
这一刻,你的心里是什么感觉?是温暖,是感激。你不会去想这面包的钱是从伊朗来的,还是从卡塔尔来的。
你只知道,在你快要溺死的时候,这个组织向你扔来了救生圈。
这,就是福利主义的第一步,也是最致命的一步:精准识别并满足你最底层的、最迫切的生存需求。
很快,你会发现这张“网”是全方位的。你的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公立学校人满为患、师资奇差。哈马斯办的学校不仅收费极低甚至免费,校舍干净,老师负责,甚至还提供校服和午餐。
作为一个理性的父亲,你会怎么选?你几乎没有别的选择。
你把孩子送进了这所学校,你觉得这是你为孩子能做的最好的决定。
你的妻子需要做个小手术,去大医院要排长队,还要支付你根本无力承担的费用。哈马斯的社区诊所为你提供了解决方案,虽然医疗水平有限,但它能解决你80%的常见病痛,而且收费极其低廉。
你和邻居因为地界问题吵得不可开交,没人相信腐败的警察。你们会一起去找当地清真寺的伊玛目,而这个伊玛目,就是哈马斯体系的一部分。他根据教法为你们调解,他的裁决,比任何法官的判决都更有权威。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人生的每一个重要节点,生、老、病、死、教育、婚丧嫁娶,都被这张巨大的福利网络给覆盖了。哈马斯为你提供了一个“准国家”的服务体系。它在你生活的废墟之上,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可依赖的秩序。它在你混乱的人生中,注入了唯一的“确定性”。
这种感觉,就像毒品。它让你感到安全、温暖,让你逐渐丧失离开它的勇气和能力。因为一旦离开,你将重新坠入那个朝不保夕、无人问津的深渊。
这就是哈马斯动员民众的起点。它不是靠高深的理论,不是靠激昂的口号,而是靠最原始、最无法抗拒的物质利益。它用“免费”的午餐,打开了通往你灵魂的入口。
三)如何将“面包”转化为“信仰”
好了,现在你和你的家庭,已经深度嵌入了哈马斯的福利体系。你吃它的、用它的,你的孩子在它的学校里成长。你以为这真的是“慈善”吗?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顿“免费午餐”背后,那份真正昂贵的账单。
账单的第一项,就是你和你家人的思想。
哈马斯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慈善组织,它是一台目标明确的思想改造机器。它提供的所有福利,都是其意识形态的载体。它建的不是学校,是思想的兵工厂;它办的不是诊所,是人心的收容所。
我们来看看你的孩子,在那个窗明几净的哈马斯学校里,都学了些什么。他当然会学数学、科学和阿拉伯语。但和这些“硬知识”并行不悖的,是一整套精心构建的世界观。历史课本会告诉他,巴勒斯坦的苦难只有一个根源,那就是邪恶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宗教课会告诉他,人生最高的荣耀,不是成为一个工程师或者医生,而是成为一名“沙希德”(殉道者),为收复圣城而献身。
教室的墙上,挂着的不是牛顿和爱因斯坦,而是历年来在袭击中丧生的“烈士”照片。他们被描绘成微笑的、进入天堂的英雄。每年夏天,学校会组织夏令营,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在那里接受半军事化训练,学习如何使用武器,在心里埋下仇恨与“荣耀”的种子。
你,作为父亲,知道这一切吗?你当然知道。但你敢反对吗?你不敢。因为你孩子的书本费、午餐费,都来自于这个体系。你一旦提出异议,你的孩子就可能失去受教育的机会。为了孩子的前途,你选择了沉默,甚至说服自己去接受这一切。
再看看你自己。你想持续获得组织的救济,你就必须表现出“积极”和“忠诚”。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每周五必须去组织控制的清真寺参加聚礼。在布道中,伊玛目会用最煽情的语言,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组织的政治叙事,将现实的苦难,全部归咎于外部的敌人。
这种持续的、高强度的信息灌输,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地毯式轰炸”。久而久之,组织的叙事,就内化成了你自己的思想。你不再觉得这是洗脑,你觉得这就是“真理”。你看到邻居家的儿子成了“烈士”,你甚至会感到一丝羡慕,因为那个家庭从此获得了组织最高等级的供养和无上的社会荣誉。
这就是福利主义的第二步:将物质依赖,无缝转化为思想认同。
它通过垄断教育、宗教和社会生活的解释权,为你创造了一个封闭的、自洽的逻辑闭环。在这个闭环里,所有的苦难都有了简单的解释(敌人),所有的绝望都有了光明的出口(殉道),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明确的回报(福利与荣耀)。
它不是在强迫你相信,它是在创造一个让你“不得不信”、“愿意信”的环境。它把面包和思想,捆绑成一个你无法拒绝的套餐,卖给了你。你为了生存吃下了面包,也就必然吞下了包裹在里面的毒药
四)从“被动依赖”到“主动效忠”
当物质依赖和思想认同都建立起来之后,这台机器就进入了最高效的运转阶段。它开始要求你用行动来支付你的“福利账单”。它要将你从一个被动的福利接受者,改造成为一个主动的组织效忠者,甚至是其暴力机器的一部分。
这个转化过程,是通过一套精密得令人不寒而栗的激励与惩罚机制来实现的。
我们先看激励机制。这套机制的核心,就是“牺牲的价值化”。
在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社会,一个人实现阶层跃升,靠的是什么?是学习、是创新、是企业家精神。但在哈马斯构建的这个“福利社会”里,阶层跃升最快、最受人尊敬的通道是什么?是成为“烈士”或“囚犯”。
这听起来很荒谬,但在那里的经济逻辑下,却是无比理性的。组织建立了一套制度化的抚恤体系,堪称其福利金字塔的塔尖。一旦你的家庭成员被认定为“烈士”(在对抗以色列的行动中死亡)或“囚犯”(被以色列逮捕),你的家庭就等于中了一张终身彩票。
你会得到什么?首先是一笔一次性的高额抚恤金。然后是每个月的现金津贴,这笔钱足以让你的家庭过上远超平均水平的生活。你的子女将享受免费的顶级教育资源,直到大学毕业。你的家庭在社区里会获得极高的社会地位,人人敬仰。
看到了吗?哈马斯用福利,彻底重构了社会的价值排序。它把“死亡”和“监禁”这两个在正常社会里代表着毁灭和耻辱的词,变成了一种可以量化的、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回报的“资产”。
它等于是在对所有走投无路的年轻人说:“你找不到工作,看不到未来?没关系。这里有一条捷径。你只需要付出你的一次性生命,就能为你的父母、兄弟姐妹,换来一辈子的富足和荣耀。”
对于一个在绝望中长大的18岁少年,这是一种多么巨大的诱惑?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洗脑,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基于成本收益计算的魔鬼交易。
再看惩罚机制。这张福利之网,同时也是一张监控之网。
你享受着福利,意味着你的所有家庭信息,都在组织的数据库里。你的邻居、清真寺的教友,都可能在观察你。任何对组织不忠的言行,比如与法塔赫(哈马斯的政治对手)的人来往,或者公开抱怨组织的某些做法,都可能让你瞬间失去一切。
你的救济金会被停发,你的孩子会被学校劝退,你去诊所会被告知药品短缺。在这个被哈马斯垄断了几乎所有生存资源的社会里,被福利体系开除,就等于被宣判了社会性死亡。
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现实,迫使每一个人都必须进行政治表态。这里没有中间地带,没有沉默的权利。你必须用行动来证明你的忠诚:参加组织号召的游行,为“圣战”捐款,鼓励你的儿子加入夏令营……
就这样,一个完美的权力闭环形成了。
福利制造依赖 -> 依赖带来思想控制 -> 思想控制加上奖惩机制 -> 最终产出绝对的政治效忠和源源不断的暴力行动参与者。
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每一个步骤都牢牢抓住了人性的弱点。它始于一块面包的温情,终于一个年轻人身上炸弹的冰冷。它把慈善,变成了一门最高效的战争动员艺术。
四)毒药的本质
一个靠手艺烤面包的师傅,他的面包要卖钱,而哈马斯的面包是免费的,你怎么跟他竞争?一个想办私塾的老师,他要收学费,而哈马斯的学校是免费的,你怎么跟他抢生源?
这种模式,在客观上造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它让整个社会丧失了自我造血的能力,所有人都只能仰望唯一的“施予者”。它砍断了所有其他的求生路径,只给你留下一条通往组织怀抱的独木桥。
哈马斯这种极端化的福利,是在系统性地拉高整个社会的“时间偏好”,也就是让人们变得极度短视。
它传递的核心信息是:你不需要为你的长期未来负责。 你的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组织都替你包了。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效忠当下。而对年轻人来说,最有“钱途”的未来,不是去当一个需要漫长学习和积累的工程师,而是去当一个“一秒钟就能上天堂”的烈士。
当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都丧失了对未来的耐心和长期规划能力,转而追求眼前的、组织恩赐的利益和那个虚无缥缈的“天堂”时,这个社会的经济和文明,就已经从根上被挖断了。
一个自由人的标志是什么?是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而福利主义的内核,就是责任的外部化。
它告诉所有人:你今天这么穷、这么惨,不是你的错。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不是因为本地经济结构有问题,而完全是因为一个外部的、邪恶的“敌人”。你的责任,不是去思考如何通过劳动和创造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是去仇恨和消灭那个“敌人”。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釜底抽薪”。它剥夺了人们最宝贵的品质——个人责任感,把他们变成了一群永远在抱怨、永远在寻找替罪羊的“巨婴”。一个由“巨婴”组成的社会,是最容易被煽动和控制的。他们不需要真相,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情绪宣泄口。
哈马斯通过福利,把民众喂养成这样的“巨婴”,然后再把“以色列”和“西方”这两个靶子立在他们面前,整个动员机器就可以开足马力,畅通无阻了。
所以你看,福利主义的毒性,不在于它花了多少钱,而在于它从根子上,瓦解了一个社会赖以健康发展的三个支柱:自由市场、对未来的长期规划、以及最重要的——个人责任感。
一旦这三个支柱倒塌,剩下的,就只有通往奴役的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