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司马东们,是怎么煽动民粹的?
在中国,有一股很强大的力量,一直在推动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叫作反资本反商的民粹舆论。
这是一股持续几十年来,非常强大的力量,所谓的左右两派都有涉入。
其中,最为关键的煽动手段,就是使用“腐败”名词。
压榨,这个词,就是他们最常用的词,这个词,其实就是等于剥削。
压榨论,与剥削论,都是典型的煽动民粹的腐败名词。
有人说,平台公司用算法压榨了骑手,这话来自于司马东。
试问,市场上有无数的企业,一个人选择去送外卖,而不去工厂工作,那么,他是主动接受“压榨”吗?
他是没有其他的选择吗?不,任何时候,人都具备有自由意志,只要没有被暴力胁迫,都不存在任何的压榨。
奴隶是被压榨的对象,因为他的劳动至少有一部分是处于暴力胁迫之下的。
然而,任何一个人在市场上去找一份工作,都是你情我愿的自由交易,不存在任何的暴力胁迫,怎么会存在什么“压榨”、“剥削”呢?
我经常请钟点工上门清洁,在结帐时,朴素的保洁阿姨都要说一句,谢谢老板,我给她生意做了,她说句感谢我,不奇怪吧。
我压榨她了吗?
我可没有给她交五险一金。
我也有要求,打扫得哪里不干净,我要求重新打扫,甚至我会拿白纸去抹沙发,看看还有没有灰,我对她有严格的要求,有错吗?我付了钱,要求对方按我的要求打扫,何错之有?
我常请的这位阿姨甚至主动和我说,她的特点就是打扫得仔细,以后让我请她就对了,没有任何第三方的约束,她自己带水,自带所有清洁工具,自带拖鞋,到了饭点也不吃饭,饿着肚子打扫,我给她叫外卖也不要,直到打扫完,全身湿透,非常敬业。
请问,我压榨她了么?
我也有客户,也做了几十年生意,每一个客户给我生意做,我也都谢谢客户,感谢对方对我的信任,如果没有做好,我会怎么办,全额退款。
前一段,有一个原来的老客户,找我做一些设计,由于我设计类业务没有做了,本来不是很想接,但对方给的价格很高,我就接了单,我也没有说我没有设计师了,想着是个单,也有几万块钱,接一下也有利润,就重新在网上找了一个设计师,结果磨合不了,达不成我的设计要求,也达不成客户的要求。
设计了一个月,换了三个设计师,都没有达到好的效果。
客户不满意 ,一万块钱定金,我全额退款。我亏钱,也不能让客户不爽。因为设计这种活,不满意 ,就是白干。因为给对方没有创造任何价值。
请问,客户压榨我了吗?剥削我了吗?对骑手送达时间有要求,怎么就变成压榨了吗?难道不给要求才是合理的吗?
你没有当过骑手,当然不知道所谓的骑手跑得快”与什么算法其实完全无关,大多数时候,是因为骑手想要在有限的高峰期多接单导致的。
如果不想多接多跑,就纯一单而言,只要商家不卡餐,基本上时间充裕得很。
我家请的保洁阿姨的辛苦,不是我要求的,是她的商誉,一天,她可以做十个小时,收入五百,五十多岁了,一个月赚一万多,她是个纯农村人,一个女性,却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靠自己的努力拿着高薪,客户排着队请打扫,找她需要预约。
只要称得上交易的,都是自愿的,从来不存在什么企业强制,更不存在什么企业家就是强势的一方,劳工就是弱势的一方。
骑手把APP一关,谁能拿他怎么办?
将企业与员工的自由交易等同于压榨,是极其反智的言论,这等于是分不清什么是买东西,什么是抢东西,可以说,这种言论的流行,是将普通人的智商进行异化。
但凡是接受了这种观点的人,心智已经被洗脑,正常的商业都无法理解。
在剥削论出现之前,几千年来,没有人将劳资自由交易当作剥削当作压榨,是少数理论大师,发明出来的观念,并改变了世界,还带来了海量的灾难。
朴素的农民工们,极少有人将请自己去做工的人,支付工钱的人,当作剥削压榨自己的人,我请工人搬家,请工人上门维修保洁,在门口便利店买东西,无一例外听到的都是,谢谢老板。
我如果压榨了他,他还为什么要说谢谢?
企业老板招个员工,与请个工人上门保洁,有何区别?
明明是交易双赢的双方,怎么就被人定义为有人被压榨了?有人被剥削了?雇佣劳动力,不和你购买产品、请个保洁一样吗?哪来的压榨剥削呢?
反资本反商的舆论中,就是充满着如此多的反智言论。
这些言论,都是由一些自称是知识渊博的人说的,有人大毕业的,有财经学校毕业的,有清华大学的教授,还有自称经济学家的。
这些知识分子们,本质上,在煽动劳工们起来吊资本家路灯。
他们的理论如果贯彻到底,哪行哪业,任何一个被老板花钱请来工作的劳动者,都将成为被压榨者,被剥削者。
有人只要所谓的正义感、道德感,他们从来不在乎,这种煽动民粹的大V们将会带来什么恶果。
但如果你仔细阅读历史,但凡是大灾难之前,这种煽动往往铺天盖地。
深藏在这些煽动后面的,正是反商反资本的错误理论的大集合,就是彻底地要否定自由交易的正当性,甚至最后是否定民营企业的正当性。
不要忘记了,劳资问题,就是充满着大量的错误观念的领域,这些错误的观念之所以广泛流传,是因为劳工们一听这类言论,直觉上就会认为对自己有利,于是开始站队,有了立场倾向。
他们因此会被煽动,被欺骗。
然而,当国外客户放弃采购某个中国工厂产品时,请问,损失的是谁?当某个中国工厂的老板和员工说,外国企业买我们的东西就是压榨我们时,客户凭什么还和你做生意?
供应商与采购商,天然就是合作者。员工与老板从来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比亚迪的供应商会天天骂比亚迪吗?只有那些对商业不懂的知识分子在痛批,比亚迪在压榨供应商。
这些知识分子,他们的收入来源于声望,为了博得声望,他们用所谓的道德感来欺骗民众,将双赢的自愿合作,异化成某一方的强势。
事实上,任何一个得到大企业订单的供应商,几乎就意味着有一个稳定的财源,因为大企业的客户订单太稳定了,甚至持续增长。
但我们能见到的是,各路大V纷纷跑出来说,比亚迪压榨。
你不做比亚迪业务就是了,谁能压榨到你?我家请的保洁阿姨要是说我压榨她、我这辈子也不会请她了,老子给你生意做,你还不开心?还要骂我?
自由交易,不存在任何压榨行为,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可惜,不管左右两派,没有几个大V能懂这个道理,能长期宣传这一观点。
这些大V们几十年如一日,持续在煽动这种错误的情绪。
美国流行着反商的民粹舆论,将中国的廉价商品卖向美国,说成是压榨了美国人,川普说,中国人沾了美国人大便宜了。
有便宜东西买,中国的大妈会排队去买,东西卖得便宜居然被认为这是中国人压榨了美国人?
天字一号傻逼送给川普,有什么问题呢?
自由交易必然是双赢的,不管在这上面加上多少政治语言,加上多少约束条件,永远也改变不了这一结论。
压榨论,就是剥削论,这种观点在中国的重新兴起,是一个特别值得警惕的信号。
秦晖在中国宣扬的所谓低人权优势论,就是剥削论的翻版,他就是在说中国的农民工与企业的自由交易,有一方被压榨了。
他在煽动舆论,但没有成功,当时的中国,农民工不看报纸,农民工依然用朴素的市场观念选择工作,哪里加班多,哪里收入高,就去哪里。
好在他没有成功,才有了中国那段时间相对健康的劳资关系。
秦晖的煽动,影响的主要是中国的知识分子。
但在舆论下沉的今天,司马东说企业压榨了骑手,后果更为严重,因为他在侵蚀普通劳动者的正常观念,他试图在异化正常的劳资交易,将这种正常交易等同于剥削。
看看抖音,视频号,被他煽动到反智的人有多少?
这种观念在今天的网上铺天盖地,在这种事件营销中,这些观念正在一步一步蔓延开,渗入到无数人的观念之中,你们不害怕吗?
这哪是商战,这明明是一场观念之战!
说平台压榨了商户,也来自于司马东。
平台与商户的交易,也是自愿双赢的,不存在压榨,不存在吸血,有哪家平台把商户绑到平台上来卖货?你对平台不满,认为不合理,大可以不必合作,不必交易。
你在路边上看到一家饭店,一个烧鹅饭要价198,你会认为对方压榨你了么?你不吃不就完了吗?他怎么能压榨到你呢?
如此简单的常识,却被这种反智的舆论煽动,变成了群情激昂的网络政治运动。如果以网络情绪来看,这种网络文革运动,早已持续很多时间了。
从淘宝不死,中国富不了。什么电商让实体店活不下去了,什么血汗工厂,什么资本压榨,什么贷款公司都是资本恶人,司马南一口一个资本,这几年骂得可带劲了。
司马南倒了,司马东接过了枪,继续煽动。
如果这种观念不阻击,持续煽动下去,本来是交易互赢的劳资关系,会逐步演变成大规模的网络文革运动,甚至变成线下的冲突。
剥削二字,带来了多少灾难?难道换个名词“压榨”,就不会带来灾难了吗?
理论与事实都证明,劳资自由合作,有利于资方也有利于劳方,没有人会成为自由交易的受害者,否则人类文明根本无法开启。
我要正告司马南、司马东们,我永不放弃。
只要这类的错误观念在一天,只要有大V在持续宣传这些反商反资本、破环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的言论,我必然反击,直至我打不了字为止。
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我。
民营经济促进法公布了,不管如何,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至少官宣了,民营经济、企业家,不是社会的敌人,而是繁荣的建设者,他们与劳工之间的自由交易,不犯法,是双赢的。
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四十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是今天所有人生活越来越好的来源。
捍卫市场经济,捍卫交易双赢,就是捍卫当下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我无比恐惧回到一个资本家、企业家被批斗的时代。持续开放,持续推动全球化,持续自由贸易,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
这一共识回到微观的企业之间,就是要肯定自由交易双赢之观点,否则为什么要开放呢?为什么要持续全球化呢?与全世界各国企业、劳工之间的合作,不是压榨,而是双赢,才是我们需要开放和全球化的理论基石。
难道中国企业去越南、非洲投资,是压榨了当地劳工吗?
司马东,你应该给我道歉,更应该收回那些“压榨”言论、为你那些煽动民粹、传播反智观念的行为道歉。
我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