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国难财的人才是穷人的救命恩人

每次遇到自然灾害或者突发事件,总有一群人跳出来痛骂"发国难财"的商家——口罩涨价了,骂!矿泉水涨价了,骂!汽油涨价了,更要骂!

他们觉得,灾难面前就该"讲道德",商人必须低价甚至免费供应物资,否则就是"黑心"“无良”。这种情绪化的道德审判看似正义凛然,但实际上却可能造成更大的灾难。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剖析这个现象,看看为什么不让商人"发国难财",反而会害了最需要帮助的人。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价格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价格不仅仅是商品价值的体现,更是资源配置的信号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曾说:“价格体系最奇妙之处,就是它能自动协调数百万人的经济活动。“这个原理在灾难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让我们用一个具体案例来说明。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新奥尔良时,当地物价飞涨。一个五金店老板驱车几百公里运来一批发电机,售价是平时的三倍。这引发了很多人的愤怒,认为这是在"趁火打劫”。

但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如果没有这个价格激励,根本不会有商家愿意冒险运送发电机。这位老板不仅要承担高昂的运输成本,还要冒生命危险穿越灾区。正是价格的上涨,才促使他做出了这个决定,最终让更多灾民获得了急需的电力供应。

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在《基础经济学》中指出:“价格不仅是转移货币的方式,更是在转移如何使用稀缺资源的信息。“在灾难时期,这个原理表现得尤为明显。

价格上涨会带来三个重要效应:第一,抑制过度消费。当矿泉水从2元涨到10元时,人们会自觉减少不必要的使用,确保最急需的人能够获得。第二,刺激供给增加。高价会吸引周边地区的物资流入灾区。第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价格会让物资流向最需要的地方,而不是被最先到达的人一扫而空。

与价格机制相对应的是政府限价政策。从表面看,限价似乎保护了消费者利益,但实际上却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我们可以从几个典型案例来分析:

2017年波多黎各遭遇玛利亚飓风袭击后,当地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结果如何?超市货架空空如也,加油站无油可加,药店药品短缺。

因为商家发现,按照政府限价销售,他们不仅无利可图,还要承担额外的运输和安保成本。于是,很多商家选择停止营业,或者把物资转移到没有价格管制的地区销售。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也有过类似教训。1959-1961年期间,政府严格控制粮食价格,结果导致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下降,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饥荒。这个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人为压制价格,最终受害的是最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

现代经济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格莱泽的研究显示,在自然灾害后实施价格管制的地区,物资短缺持续时间平均要比允许价格浮动的地区长3-5倍。因为价格管制切断了最重要的市场信号,破坏了供给机制。

很多人认为限价政策是在"保护穷人”,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在灾难中,最先受到冲击的永远是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他们既没有足够的储蓄来囤积物资,也没有广泛的人脉获取特殊照顾。当价格被人为压低时,他们往往是最难获得必需品的群体。

在2004年佛罗里达飓风灾害中,汽油价格大幅上涨。这个现象引发了很多批评,但事后研究发现:正是汽油涨价促使许多低收入家庭更早决定撤离。因为他们意识到,再不行动就加不起油了。而那些等待政府救济的人,最后往往被困在灾区。这个案例生动地说明:市场价格实际上是给穷人提供了最重要的预警信号。

图片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的口罩供应。中国疫情初期,政府严厉打击口罩涨价行为,结果导致很多药店不敢进货,市场上"一罩难求”。而同期在美国,虽然口罩价格飙升,但很快就有大量企业转产口罩,短时间内就解决了供应问题。这个对比充分说明:允许价格浮动,才能最快解决物资短缺问题。

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改变几个根深蒂固的思维误区:

第一,要区分"合理涨价"和"哄抬物价”。前者是市场供需关系的正常反应,后者是人为制造短缺的投机行为。两者有本质区别。而物资互相之间是有替代性的,只要政府不限制,没有人能认为哄抬物价。

第二,要理解商人的利润动机。利润不是罪恶,而是市场经济的动力源泉。正是对利润的追求,才促使商家冒险向灾区运送物资。冒着生命危险来救你的人,你不该多给点钱?钱重要还是你的命重要?你的命重要,别人的命也一样重要啊!

第三,要认识到道德判断不能替代经济规律。良好的愿望必须建立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光喊口号救不了灾区人民的命,救不了穷人的命。愿意冒险行动来救你的人才是你的救命稻草。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曾说:“通往地狱的道路常常是由善意铺就的。“这句话在灾难经济学中体现得尤为深刻。那些出于"道德"考虑要求限价的人,往往没有意识到他们的主张可能造成更大的灾难。

面对灾难,我们需要的不是情绪化的道德审判,而是理性的经济思维。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中最精妙的发明,它在灾难时期的作用尤为关键。允许价格上涨,才能确保物资供应,才能真正帮助到最需要帮助的人。

下次再看到"发国难财"的新闻时,希望大家能够多一分理性思考:你是希望看到物资充足但价格高一点,还是根本买不到?你是想让穷人有机会通过市场获得必需品,还是让他们在限价政策下陷入更深的困境?

商业不是冷血的,市场不是无情的——它们恰恰是人类社会应对灾难最有效的工具之一。让我们用理性战胜情绪,用科学代替道德绑架,这样才能真正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帮助穷人富起来。

(欢迎转发讨论,让更多人理解这个重要的经济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