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巨变中国女性权利争议:她们被迫害了吗?还是在搞特权?

图片

如果谈正式的女权,指的是,女性这个群体被特殊对待,她们的权利被系统性的因为她们的性别而被剥夺。

这里要区别几种情况:

1、家暴:家暴是一个男性对一个女性的迫害,他不是系统性的,是个案,施暴者也不是政府机构,而是这个男性

2、普遍的权利:一个女人的房子被强拆,这也不归属于女性权利,因为这不是因为性别导致的;不被强拆,是普遍性的权利,不是女性特有的。

3、习俗:习俗是系统性的,但非政府性质,它不是在法律层面的,比如,中国农村很长时间只有男丁才能分到村集体收入,但这并非政府权力管制的,而是由当地的习俗决定的,甚至有时女性的家人也参与了。早年间不少农村家庭不让女孩读书,这也是家庭和习俗决定的。

这个世界上政府系统性剥夺女性权利的地方,最为明显的就是阿富汗。

那里禁止女性进行高等教育,禁止女性从事大部分职业,禁止女性自由着装等等,这些就属于权力层面对于女性这个群体的迫害。

中国从权力层面来分析的话,女性基本上不存在这个情况,并且反过来,女性在政治层面是享受了部分特权的。

比如,中国有妇联,但可没有男联。妇联把女性是当作一个无法维护自己权利的弱者来看待,因此需要这么一个机构来帮助她们。

妇联也是由税款来支出成立的,这就是一种政治上的特权,至少这一机构是要花税款的。为表示尊重女性,在官员里还设置了女性干部的指标,这也是一种政治上的男女平等的意涵。

但这些机制都表明,女性被特殊对待了,这些规则都在认定女性是弱者。

这种对弱者的认定,本身与女性要求平等权利是背道而弛的。

平等权利指的是法律地位上的一致性,如果有一个性别享受了特权,实际上就是从法律地位上认定了女性与男性不平等。

因此,特权法律与女性平等权利是相悖的。

中国虽然有性别对立,但原因我解释过了,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导致婚姻制度解体的结果,但在女性权利方面,基本上没有重大的争议点。

中国与韩国不同,由于基督教在韩国的盛行,女权主义者在韩国是以争取堕胎权为女权运动的开始,但中国不存在这个问题。

中国的同性恋既不被歧视,也没有特权。女性同性恋是欧美争取女权的带头人之一,因为历史上欧洲是会将女同当作女巫烧死的,中国也不存在这个问题。

中国关于女性的法律制度中,值得吐槽一下的有如下几件:

1、一些表面保护女性,实际残害女性的特权法律,比如,产假制度。这使得女性的就业变得困难;

2、五险一金中的生育险:这个生育险男人也要交,这就让很多家里老婆没有加入五险一金的人吃亏了,因为他交的这个钱得去为所有的女性生育买单,不生的当然就全奉献了;

3、婚姻法中的标准条款:按标准条款,男女对家庭财产的分配权是一样的,这种标准条款下,那些不好意思婚前签财产协议的人,有可能会受伤,但这不能完全怪法律,因为法律允许你自己签,你不好意思签是观念问题,责任不完全在法律;

4、中国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3年制定的,这个法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因为人人的权利都是一样的,特别列出其实是不对的。除了政治上的一些尊重妇女的要求,其他的大多没有什么意义。

比如:妇女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剥夺或者限制妇女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

只要是一个人,他的人身自由就不能侵犯,列出妇女二字,实在是没有必要的,这都是将女性这个群体特殊化的一种法律。

有一些法案则是荒唐显无法执行的,比如: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措施预防和制止对妇女的性骚扰:

(一)制定禁止性骚扰的规章制度;

(二)明确负责机构或者人员;

(三)开展预防和制止性骚扰的教育培训活动;

(四)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卫措施;

(五)设置投诉电话、信箱等,畅通投诉渠道;

(六)建立和完善调查处置程序,及时处置纠纷并保护当事人隐私和个人信息;

(七)支持、协助受害妇女依法维权,必要时为受害妇女提供心理疏导;

(八)其他合理的预防和制止性骚扰措施。

性骚扰的标准都是模糊的,更何况,由用人单位来制定,这个有点学欧美了,实在是没有必要。

有类似案件由当事人报警即可,与用人单位有什么关系?

在这个法律中,给予了女性不少特权地位,虽然实际执行有点难。比如离婚时的补偿要求,怀孕不得开除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一法律实际上是一部女性享受特权的法律,虽然实际执行中,还不明显。

因此,在中国,我认为不仅不存在普遍对女性权利的政治上的迫害,反而是长期以来就对女性这个群体给予特殊待遇。

女性权利追求,基本上在中国是一个伪命题。相反,这些女性特权需要取消才是正确的,有一些法律未来有可能会让男性有很大的损失,比如离婚补偿这个事,这完全看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了,如果发展到欧美这个情况,搞不好平分财产外,还要出一笔大钱用于补偿。

这将让婚姻制度进一步解体,并不利于男女合作。

事实上,只要你给特权给得越多,越是在制造一种伤害。

美国单身母亲越来越多,就是因为她们享受政府补贴,有补贴就会让这些女性对家庭的需要减少,最终一大堆小孩出生成单身家庭中,带来了大量的社会治安问题。

中国有向女权(力)主义发展的方向,也即,在法律上给予女性越来越多的特权,比如,在一些性相关的诉讼中,对女性的偏袒。

这种方向如果持续发展下去,就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不断地在证明女性与男性光在性别上就是天生不平等的,如果是平等的,你要特权干什么?

反过来,是在强化男权(力)主义、父(权)主义,既然你天生就是不平等的,我为什么要平等对你?

所以,中国的女性要追求女性权利平等,反而是要追求法律地位上的所有人的一切平等,不需要在法律中出台任何单独针对女性的条款,所有人都是人,都一体保护所有人的财产权(含人身权)即可。

如果女性可以有特权,未来,越来越多的自认为弱者的人,都会要求各种特权,欧美的各种导致社会纷争的白左法律,正是从这里发端,都从保护平等权利发展成为了建立特权。

千年巨变!性别对立的背后,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来到

杨笠攻击很多男性为普信男,明明这么普通,却还这么自信。

这种攻击或吐槽,其实在互联网上很常见。

比如,相亲的段子中,就有大量鄙视普信男的,段子里说这些普信男对女方一堆要求,然后自己收入三千五。

反过来,互联网同样有着大量对普信女的攻击。

其主题依然是婚恋,那些长相普通,却要着高价彩礼,对男的有诸多要求的女性,被年轻男人鄙视为普信女。

甚至长得漂亮都不行,会被质问,凭什么呢?脸能维持多久?

这样的段子,在各种社交媒体上一样很多。

所谓性别对立,其实仅仅发生在婚恋方面。

职场里哪有性别对立呢,你同事是男是女,都不重要,小卖部老板是男是女,有什么关系呢?在市场中,一般的合作关系中,根本不存在什么性别对立。

这一现象,不是一个偶然,背后对应着一个几千来未出现过的社会变化,那就是婚姻制度正在解体。

婚姻不仅仅是爱情,而是一种合作制度。

婚姻是两个人在一起共同解决生活问题,共同抚育子女,共同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在婚姻中,男女形成合作关系,男耕女织是婚姻的本质。

既然是合作,那必须有一个目标是双方要争取的,那就是双赢。

然而,在今天的社会,这种双赢要达成越来越难。婚姻的负面价值,开始逐步超过婚姻带来的正面价值。

我们看过去的电影中,人们在谈到婚姻生活时,往往说老婆孩子热炕头,男人娶老婆,就有一个人照顾他,为他洗衣做饭带孩子,头疼脑热的有个照应,女人嫁男人,则可以找到一个安全的支柱,可以获得安全的保障,以及稳定的经济来源。

越是贫困、混乱、落后的社会,婚姻这种合作制度对人们的价值越大。

一个到治安失序的社会中,女性由于体能上的劣势,往往沦为男性犯罪者抢劫、性侵的对象。

寻求弱者下手,是犯罪者最常见的手段。无数个小姐被劫杀,中国的地下妓女们长期以来都需要找一个男人来当头,以求得保护。

各处入室抢劫案中,女性、老人、孩子单独在家时,风险往往最高。

街头飞车党抢劫女性的包和项链,曾经成为中国女人的街头噩梦。

中国治安条件好转,仅仅是这十来年的事,只要你打开过往的治安史,这样的事,太多了。

女性与男性合作,求得保护,是在治安败坏条件下的必然。

贫困落后的社会,男性的生活质量,也依赖于女性的合作。做饭洗衣带孩子,看似简单,但却是一个家庭生活质量的基本前提。

不要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中国农村都找不到为普通人做饭的餐厅,即使是城里人,想找外面的餐厅来解决伙食问题,也很难。下一次馆子,叫奢侈消费。

没人做饭,工作完一天想吃顿好的,是难以做到的。

甚至,在更贫困的时代,男人们身上的衣服,都来源于妻子的一针一线,因为没有钱购买服装。

失去了婚姻,生活质量可以说是一落千丈。

这时的婚姻,对男女的价值都非常大,不结婚,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市场经济带来的繁荣,对这种合作关系,是一种消解。

今天中国任何一个人,甚至可以不出门,依赖社会网络,完成所有的需求,有人上门为你送饭,家政工为你打扫卫生,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工业制品送到你家门口,七八十年代女性为家里做的事务,绝大部分社会化了。

这是中国禁止风俗业,如果不禁止,性服务都可以送上门。

女人对男人的需求也变少了,半夜出门都不害怕,何况白天呢。只有在男人保护的情况下才变得安全的时代,过去了。

出门打个滴滴,绝大部分时间是无比安全的。

同时,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可以从事,并且收入并不低。这个收入就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社会服务。

甚至买条狗都能让自己的寂寞得到排解,抖音上狗比很多人要红得多。

在这一基础上,女性对婚姻的要求就越来越高。

一个月入一万以上的女性,她面对婚姻会这么思考:

如果我结婚了,我就要为这个男人生孩子,我就得在家里呆几年,我的职业就毁了,我还将有一大堆约束,要顾及婆婆、老公、孩子,甚至老公家的亲戚,我还能按自己想法生活了吗?难!

那这个男人能给我带来什么呢?如果婚姻价值在她心里低于这些负面价值,那么她就会选择不结婚,因此就提高了结婚的条件。

高收入女性结婚难,不是眼高手低,是经济计算的结果,是难以找到一个合作价值远远高于婚姻负效应的男人。

男女对相互的需求都降低了,仅仅是性的话,有的是方法,但婚姻不仅是性,还是共同合作与生活。

男人也一样,月入两万,就娶个老婆,就得让自己只有三千块零花,大头得给家庭和妻子消费,从一个快乐的单身汉,马上变成家庭的牛马。

除了孩子以外,一切妻子可以做的事,社会化服务都能提供。

他又为什么要结婚呢?

于是,在相亲市场,就出现了相互鄙视的现象。

女人说对方普通,意思是说,你给不了我足够高的价值对抗婚姻的负效用;

男人也在说女方普通,意思是说,你也给不了我足够高的价值对抗我的财务损失。

这种现象,会愈演愈烈。

只要经济在发展,社会分工在细化,那么,婚姻这种合作制度,逐步就会走向消亡。

当然,我并非否定爱情的存在,但是,爱情只是情感,婚姻制度是合作制度,情感有时是可以冲破对合作制度价值的评估的,但更多的时候,人们会在现实的经济利益面前低头。

婚姻制度迟早会消亡,因为分工细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趋势是,男女双方基于婚恋的合作范围会变小,稳定的婚姻,将不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女人们想找长期饭票,不好找了。

男人们想找天天围着灶头孩子老公转的老婆,也不容易了。

结婚越来越难,而离婚则越来越容易。

男人女人都要看清楚这个现状,不管是哪一方,都越来越难以给对方带来更多的价值,你们想要成交,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新的男女关系将会如何,我不知道,但传统的婚姻制度逐步消亡是大势所趋,而这个过程,就伴随着所谓的性别对立。

这种男女的相互吐槽,只不过是大家还没有适应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当然有一种方法可以改变这一现状,那就是给予女性各种职业特权,比如产假搞成三年,要放月经假,女人不能上晚班等等,这样,就没有企业敢聘用女人了,女人要么低收入,要么失去工作,这时女性对男性的需求就会增加,要求也会降低。

还有有一种方法可以“挽救”,那就是全社会变穷,这时,治安败坏,收入微薄,社会服务分工退化,仅仅为了安全,为了省房租,省伙食费,那也必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