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优秀之前的隐藏之物

在努力成为优秀之前的隐藏之物

通常,人们普遍认可这样一个观点,即:通过个人努力就可以变得优秀,并且只要努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得到想要的结果。

由此可以得出,优秀与努力的关系,即:努力可以成为优秀,不优秀是因为还不够努力——那在现实与实践中,真的是这样的吗?

本文,将会围绕着“**努力”**给出不一样的解读与答案。

主题目录如下:

  • 努力定律
  • 努力的确定感
  • 行动的阻碍
  • 相同的潜力
  • 不同的努力
  • 隐藏之物
  • 结语
  • 后记1:无法努力就是天赋的上限
  • 后记2:环境对基因的魔咒

努力定律

事实上,努力的确是成为优秀的必经之路,我们从“10000个小时定律”就可以看出端倪。

英国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异类》**一书中指出: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0000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那为什么是10000个小时呢?

因为在大量的调查研究中,经过统计发现,无论是运动、音乐、写作、下棋,还是科研、编程、绘画、设计等各个领域,在成为顶级专家的过程中,这个数字——10000小时,反复出现。

其关键就在于,10000小时是最底限**(多则不限),而且没有例外之人。没有人仅用3000小时就能达到世界级水准**(不是一般专家),7500小时也不行,一定要10000小时——10年,平均每天3小时——无论你是谁。

与之类似,心理学家——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与加里·克莱恩(Gary Klein),在合作论文**《Conditions for Intuitive Expertise:A Failure to Disagree》**中,认为:

“假如你所做的事情里,存在着一目了然、始终如一的因果关系,如果你反复做这件事,并且不断从外界获取准确反馈,改进自己的表现,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一名专家。”

这等于是在告诉大家,10000小时的努力,就是走向成功(变得优秀)的必经之路

那么,从某种角度来看,10000小时的努力,也是一个积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就是说——努力是量变,优秀是质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即:没有努力就没有优秀。

努力的确定感

于是,我们很容易产生出这样一种确定感,即:只要努力就可以获得自己梦寐以求的结果,感觉上自己与结果之间只有一个努力的距离。

“只要努力”——问题就出在这几个字上,因为有时候是努力不了的,不是想努力就可以努力的,就算强迫自己努力,也只会失去创造力和效率,而创造力和效率,才是达成目标、获得结果、有所成就的最关键因素。

换言之,如果没有努力的状态,强行努力的收获就对不起你的努力行为,即努力却没有结果,也就是“白努力”或说无效努力,这其实等于没有努力。

显然这里有一个隐藏的事实,即:其实努力本身就是一种天赋概率——甚至可以说,努力本身就是优秀的属性之一。

为什么那些比你有天赋的人,往往比你还更加努力?进一步想想,为什么有天赋还更努力,没天赋反而不够努力了呢?

这就是因为,努力即是一种天赋,而天赋总是结伴出现,或说是“一通百通”的。所以,不是比你有天赋还比你更努力,而是有了“努力天赋”才会更加努力。

那为什么看过那么多**“格言金句”“名言警句”**,听了那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生活,或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这就是因为**“无法努力”**——无法努力去用行动迭代错误、用顿悟逼近答案、用时间获得正确。

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在**《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一书中,认为:刻意练习(不是一般普通的练习),是很多人能够成功的关键。

但既然如此,为什么人们不都这样做呢?

原因就是,刻意练习(即真正的努力)其实非常艰难,它要求有目标、有方法、有系统、有反馈、高度集中注意力、且最大限度地努力,保持在舒适区之外,持续地体验痛苦。

简单说就是,持续做有挑战到让人不愉快的事情。

因此,没有多少人主观上愿意如此努力,而大多数人客观上只能够选择更容易的那条路,即放弃——这是令人轻松快乐到神往的选项。

所以,努力可以成为优秀吗?我们可以用优秀的属性之一,即“能够努力”,去作为成为优秀的前置条件吗?

显然,我们只有具备了优秀的基本素质——“能够努力”,才能够有机会通过**“努力”,去成为“优秀”**。

可见,如果**“能够努力”,这似乎已经就是被“优秀”,所候选的具有“优秀”潜力的人群了——那么接下来,才会有那10000个小时**的必经之路与可能性。

而这也表明了,**“只要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的句式,只是一种虚幻的确定感。因为“只要”——是想法上的结果,“就可以”——是行动上的结果。

显然,停留在想法上,没有行动,是不可能从怎么样到怎么样的,也就是不可能从想法变成现实的。

可见,**行动就是努力的第一核心要素,**无法努力,首当其冲的就是无法行动。

行动的阻碍

既然,行动就是努力的必要,努力就可以走上10000小时的**“大师之路”,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无法“简简单单”**地去行动呢?

事实上,且不说努力与优秀之间的崎岖与不确定,单是行动本身就不简单。

因为,人们往往喜欢在颅内模拟虚幻的现实,如果真实行动起来,就会有泥泞的阻力。这种行动的阻力感,主要来自于进化本能驱使我们需要去满足的欲望,即:除非为了生存必要,否则尽量减少能量消耗,以及总是试图维持身体处在某个平衡态的倾向。

所以,试图努力行动,往往就会遭遇生理或心理上的不愉快,即感到痛苦——这其实是进化欲望得不到满足的化学惩罚

那么,是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忍痛才能行动?都必须在痛苦中进行10000个小时的努力?

其实,并不一定。显而易见的是,满足生存本能的行动,比如吃喝玩乐,都会有变态般的行动力,行动起来不仅不会痛苦,还会得到大脑的化学奖励,即精神愉悦。

而在另一个层面,如果你真心热爱你所做的事情,你就会涌现出一股力量和无穷的动力,这会促使你持续地努力**、不懈地钻研、不知疲倦地反复研究、琢磨、推敲、尝试、创新、试错——这才是那“10000个小时的努力”**真实的面貌与路径。

那么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说由热爱驱动的行动,就没有一点痛苦——事实上,痛苦是所有进步和发展的基石,想要获得结果就必须经历痛苦——而是说,热爱可以对抗痛苦,可以增强忍痛的能力,或是降低痛苦的程度,热爱可以让人痛并快乐着,可以带来极高的**“行动性价比”**,即:忍痛行动会带来更多更快的结果奖励。

所以,那些能够从事自己所热爱事情的人,自然可以超越本能所设定的行动的阻碍

然而实际情况是,人们并不能决定自己的热爱,也不能决定从事自己的热爱,甚至不了解自己的热爱,所以通常人们并不是因为热爱而行动(而是被迫行动),结果自然就是在痛苦中行动,并抗拒行动,最终就会放弃行动。

就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说:“你可以做你喜欢的,但你不能控制你喜欢什么。”

同理,你可以去行动,但你不能控制你是否想行动,而不想行动,最终必然是无效(即无效率与无效果)的行动,以及不行动。

相同的潜力

每个人都拥有差不多的脑容量,即860亿个神经元细胞。这些数量庞大的脑神经元细胞,组成的神经网络结构,其决定了人脑的智能水平

而神经网络结构(以下简称脑结构),又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即它可以动态的被环境数据所改变和塑造,其在宏观上的表现,就是人脑强大的学习认知能力。

其实,无论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被洗脑),人脑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环境信息的**“冲击”**(并在睡觉时候整理这些信息),那么脑结构就会因此,而不断地做出适应性的改变和调整。

从不知道到知道、从不会到会、从陌生到熟悉、从不擅长到擅长,其实就是在人脑中训练出特定神经网络结构的过程,这是伴随着每一个人一生的能力,即学习认知能力。

而从某种角度来看,相同的脑容量和相同的脑结构动态性,这意味着每个人都拥有相同的学习认知潜力,或说是相同上限的智能水平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生物学差异是极小的,尤其是在刚出生的时候,这时大脑除了人类共通的本能,其它文化数据一片空白,接着环境信息就会向大脑结构中填充数据,同时也会改变一部分结构,而结构也会反过来影响数据的填充,可见大脑后天很大的差异性,其实是源自环境信息的积累不同,从而对大脑动态神经网络结构的塑造不同,所带来的结果——这是物理性的硬件差异,如同主板上接入的子模块。

可以说,自然界历经百万年,进化迭代试错出的人脑是一件**“神器”,而每个人都拥有这一件同样的“神器”**。

但要知道,再强大的力量,如果不能控制自如,那么也等于从未拥有——拥有神器的未必就是天选之人,手持魔杖的未必就是哈利·波特。

由此,对应到现实里,我们会发现:人类智能的潜能——是正态分布(两端少,中端多),而人类智能的发挥——却是幂律分布(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换言之,智商是正态分布——因为基因遗传(具有随机性)无法积累(有回归均值效应),而认知是幂律分布——因为知识学习(具有确定性)可以积累(有飞轮效应)。

因此,就算大部分人(约80%的人),有着差不多的智商潜能,由于认知发挥的不同,最终也会两极分化,成为天壤之别

但问题就在于,虽然认知发挥的程度,确定地取决于是否努力地学习与练习,但能否实现这种努力,是非常不同的,甚至连努力本身也是不同的。

不同的努力

有一句话叫做:大多数人努力的程度如此之低,以至于根本还来不到拼天赋的阶段。

的确,发挥大脑的极限能力是异常困难的,极限值通常在不稳定处获得(疯子与天才,精神疾病与亚斯伯格症候群)——这需要天赋。

可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努力的程度如此之低呢?

其实就是因为,连努力也不是我们轻易就可以控制的事情——如果可以,相信每个人都愿意努力,甚至是疯狂地努力,然后穿越那条10000个小时的**“努力之路”,最后成为某个领域的顶级专家或大师。**

但可惜的是,不是想努力就可以努力的——基因(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大脑的可开发程度。

**首先,**大脑不训练就无法发挥出潜能(甚至无法达到正常水平的输出),但本能控制着感受,决定了能否给予训练的行动力(或说驱动力)。

换言之,那些基因编写好的,与生俱来的喜好与厌恶,决定了我们对环境信息的感知与选择,这影响了大脑训练的结果;而如果感受到痛苦,且无法忍受痛苦或是逃避痛苦,这就失去了在大脑中训练出**“相应结构”**的可能性。

其次,早起少睡、熬夜抗压、精神活力、体力续航、疾病健康等等,这些基因编写的天生身体条件,左右了大脑训练的时间和强度,从而影响了脑结构的发育、发展、塑造及形成。

最后,脑结构还代表着相应的思维模式——这影响了大脑对环境信息筛选和吸收,进而循环影响了思维模式发展和改变

那为什么有些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除了思考)?

这是来自思维模式的控制,是天生本能的积累效应,不是主观可以轻易对抗的。

那为什么思考如此的重要?

因为,信息可以被靠告知(就像看新闻,很容易忘记),而获得知识只能靠思考(这会形成特定的脑结构)。

所以,通过思考的努力才有价值,努力的意义在于思考,而不是机械的重复——这是虚假的、自以为是的、掩耳盗铃般的努力。

另外,高效**“正确”的努力,需要的是技巧和方向,而技巧与方向——却不是靠“一般”**(没有门槛的平凡的)努力,就可以获得的。

事实上,很多**“一般”的努力——并不是真正的努力,而是在假装努力假装思考**,实则是在浪费时间,是在顺应本能的同时——欺骗智能

思考的意义,就在于它决定我们对时间的分配——虽然我们每个人的一天,都拥有相同的24个小时,但就是对这24个小时的分配不同,才造就了结果的云泥之别,即:我们分配时间的方式就是我们塑造自己的方式。

换言之,我们每一天都有且只有24个小时,但思考决定了,我们对每一分钟的使用方式,而正是这每一分钟不同的使用方式,最终日积月累出了完全不同的我们。

所以,思考就是努力除了行动之外的,第二个核心要素。

那么显然,真正的努力就在于——行动与思考,即:在行动中思考又在思考中行动,而这会培养训练并形成某种——思维模式

然而,一个人的经验可以随时间增长,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和尝试得到提升,但思维模式会被基因和环境所束缚,这就像无形的枷锁,把一个人给限定死了,并且很难改变,接着思维模式,就会利用本能产生的化学感受,让一切努力都形同虚设,就像是自欺欺人,唯有不甘心成为了曾经反抗过的仅有证明。

由此可见,一个人真正的起跑线是受精卵的基因,甚至是基因凝聚的几百万年来进化链上的信息积累——有时这被成为**“卵巢彩票”,即是运气**。

隐藏之物

  • 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对抗阻力感带来的痛苦与难受?
  • 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有强烈的打破旧平衡建立新平衡且不断循环这个过程的欲望?
  • 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发现兴趣、坚持兴趣、成就兴趣?
  • 为什么有些人,就是能够(看起来)简简单单的——去行动、去思考、去真正的努力?

如果不是天生,何以对抗本能,何以做到努力 ?那么,天生——其实就是一种运气

  • **因为运气,**获得了更好的大脑生理结构。
  • **因为运气,**获得了更好的环境信息来训练大脑。
  • **因为运气,**走上了适合自己大脑的职业道路。
  • **因为运气,**在职业道路上有所成就。
  • **因为运气,**才有个人努力,不是想努力就努力,想付出就能够付出的。

而后退一步,就算天生可以努力也不行,一个古老的道理,早就揭示过:”做什么,比怎么做,比是否努力,都更为重要。“

换言之,在风口上,天天睡觉的猪也能飞起来,而错过风口,天天健身的**”自律家“**也挣脱不了环境的束缚——这里风口代表的是:职业前景、行业发展、历史进程、未来趋势、以及天时地利人和,等等。

再从行业内部的竞争来看,首当其冲拼才华,才华相同拼运气,运气相同拼勤奋,勤奋相同拼身体——但仔细一想,才华权重是有天赋(是运气),勤奋权重是可努力(是运气),身体权重是好基因(是运气),所以权重只有一个——就是拼运气

事实上,与生俱来的属性 + 继承而来的资源 + 时间线上的安排 + 点点滴滴的巧合 + 神来之笔的顿悟 + 捉摸不定的机遇 = 最终展现出来就是优秀——而后天的行为和操作,没有一项能够100%确定触发上述的一个因素。

很遗憾,虽然人们始终在试图找到重现优秀的——确定路径,但找到的只是颅内模拟的——虚幻的确定感

然而,这里还没有提及的是:

  •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获得那些环境信息?
  •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获得那些可选择权?
  •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获得那些优先机会?

或许,我们可以找出很多的理由和路径,来进行自我虚幻的解读,但其实权重最高的因素,往往就是天生,即是运气

至此,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大自然通过进化给予了每个人——相同的大脑,却没有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大脑开发机制,其中包括了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潜能相同,但真正可用可发挥出的能力却不同,左右这个区别的其实就是——运气(或说概率)。

显然,生物学结构上没有差异,不代表上构建的功能也没有差异——比如相同的硬件,不同的软件,就发展出了各种功能大相径庭,却运行在相同硬件结构上的软件产品。

事实上,从最底层看,每个人的DNA都是无差别的四种碱基,只是排序不同,万物都是无差别的基本粒子,只是排序不同。

但,排序决定了属性与功能,而运气决定了排序。

结语

从想法到行动之间,隔着一万个童话故事;从行动到结果之间,隔着一万篇黑暗日记;从结果到成功之间,仅仅隔着一个普朗克常量(即概率,代表着运气)。

这么来看,努力就像是用概率书写的黑暗日记,并用运气装订成了颅内模拟的虚构大戏。

那么,面对强大到无所不能的环境信息——它一方面塑造了基因(基因塑造了大脑的先天结构),一方面塑造了大脑的后天结构——人类真的拥有自由意志吗?

换言之,我们真的可以自由地选择,努力与不努力吗?继而优秀呢?

或许真相就是,以大多数人的运气(包括先天与后天的运气),根本就没有机会去努力(包括先天与后天的努力)。

后记1:无法努力就是天赋的上限

关于天赋,有两个客观事实:

  • **第一,**天赋无法习得、无法培养、无法提高,它是基因决定的“天生硬件”。
  • **第二,**没有测试可以准确评估天赋,因为所有的测试都有局限性,同时天赋的发挥具有不确定性。

由此可见,**“天赋”**其实是一个隐藏上限。

那么在实际中,我们看到的是,通过努力可以提高各种能力,至于这个能力的上限,没人可以测量,也没人可以知道——直到无法在提高时,才会体现出一个上限。

因此可以说,每次通过努力获得的突破,都是对上限的**“重新定义”,而无法努力**,其实就是放弃了提高与突破——这就等于限制了对上限的**“重新定义”**。

所以,无法努力——就是一种上限,即天赋的上限。

后记2:环境对基因的魔咒

事实上,基因除了序列遗传,还有表观遗传,前者漫长稳定遗传,后者则可以对环境信息做出快速反应,即:后者可以通过**“DNA甲基化”来影响基因功能的表达,而基因表达**则决定了一个人身上,已经携带有的特质或天赋,是否能够发挥以及发挥多少出来。

简而言之,基因序列编码了功能,表观遗传编码了功能的**“开关”**。

事实上,环境压力——尤其是资源匮乏的生活环境及状态,就可以形成**“压力遗传”,也就是说,环境压力可以通过表观遗传,让环境塑造的“压力特质”**在代际之间传递(如果环境改变,仍可以遗传三到五代)。

换言之,“压力遗传”可以让人——相对来说,天生就无法自律、无法努力、无法坚持、无法长远规划、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延迟满足、无法忍痛前行,即只能看到和追逐短期的享乐奖励,同时还对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反应过度,即痛苦异常、患得患失、悲观绝望,这就会容易产生事倍功半、随意放弃、半途而废的局面,最终就会容易导致一事无成的结局。

还有更可惜到悲剧的是,就算在基因序列上,有祖上遗传的才能,或是突变出的天赋,也会因为环境压力而被屏蔽,即:基因表达的开关,被**“压力修饰”**强行关闭,从而无法发挥出来——这就像从未拥有过一样。

那么试想,环境信息,即出生环境与成长环境,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我们都知道,这是“卵巢彩票”,即是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