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司马南们”毁了市场经济!

咱们老百姓常说一句话:“人品不好,一辈子白搞。” 这话听着糙,但细想想,里面的道理可深着呢。

就像投资界的大佬芒格说的,从长远来看,一个人最终能得到多少,往往和他自身的品德是相匹配的。这话不是空穴来风,写出《黑天鹅》这本畅销书的塔勒布也持有类似的观点。

也许短期内,运气能帮人一把,但如果一个人能够长期保持财富的增长,那他肯定是有真本事、有真道德的。

这就好比我们手里的钱,从来不会乖乖地待在那些不珍惜、不会打理的人手里,而是会像长了腿一样,悄悄地溜走。

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个人,对一个公司、一个国家来说,也是一样的。

如果一个国家里,掌握着重要资源和权力的人,他们的素质和品行跟不上,那这个国家的发展肯定会遇到大麻烦。

咱们中国人在这方面有很多朴素的智慧。“门当户对”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老一辈的人找对象,都讲究这个。往深了说,这其实也反映了一种对匹配性的追求。

你想娶个漂亮贤惠的媳妇,自己也得有点能耐,起码得是个靠谱的人吧?不然,就像俗话说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成功的几率太小。

还有一句老话更直接:“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德行和能力如果配不上他所拥有的地位和财富,那他迟早会出问题的。

说起咱们国家的发展,就不得不提到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那次南巡,就像一声春雷,再次推动了中国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从那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邓小平当年力排众议,坚定地推动改革开放,这份魄力和胆识,在中国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看到了国家发展的根本出路,并敢于带领全国人民去闯、去试。

但是,邓小平在推动改革开放的同时,也反复提醒大家,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他深知改革开放的成果来之不易,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守护。他还不断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然而,现在看来,邓小平的这个愿望很可能要打个问号了。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可能已经不太清楚我们今天这相对富裕的生活是怎么来的,甚至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可能没有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对市场经济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理解

持续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市场经济,这几乎是全世界所有成功国家的经验总结。邓小平正是看到了日本、新加坡以及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市场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以才下定决心在中国推行市场经济。

什么是市场经济?简单来说,就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的干预,让各种经济要素能够自由流动。

这意味着各个行业要尽可能地去除不必要的管制,让人们之间的交易更加自由和便利。任何不合理的管制,从长远来看,都会损害老百姓的福利。

如果大家不明白这个道理,对各种各样的管制措施习以为常,甚至觉得理所应当,那么经济发展就会逐渐失去活力,日子慢慢变差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米塞斯,他特别强调了一个社会中“精英阶层”的重要性。这里的“精英”不是指那些高高在上、拥有特权的人,而是指那些具有真知灼见、能够提出正确理念并影响社会发展方向的人。

米塞斯认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停滞不前,那往往是因为这个社会在思想理论上出了问题,他们的指导思想是混乱的或者错误的。如果这些混乱的观念没有得到澄清,错误的学说没有被驳倒,那么经济发展就失去了方向和动力。

米塞斯曾经说过一段非常深刻的话:“极少数有见识的人能够设想出健全的政治管理原则,但如果他们不能赢得其他人的支持,不能说服他们同意那些能够带来和保持繁荣的政策,人类事业和文明便毫无希望。要想保护人类事务顺利发展,除了使平庸的大众接受精英的思想之外,别无其他办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说服大众。专制制度是办不到这一点的,这种制度不是启迪大众,而是压服大众。从长期来看,多数人的思想,不管多么有害,都会被推行。因而,人类的未来取决于精英能否将公众舆论引至正确的方向。”

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白,一个社会要发展,需要少数真正有智慧的人提出正确的方向和政策,更需要他们能够说服大多数人接受和支持这些政策。如果只有少数精英明白道理,而大众却被错误的思想所引导,那么这个社会的发展前景就会非常黯淡。

那么,我们中国的知识精英阶层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呢?坦白地说,很多人并没有形成对市场经济和自由理念的正确认识。

这其中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比如一些知识分子可能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缺乏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空间。从某种角度来看,他们不发声或者发不出正确的声音,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不发声可能还好一些,因为如果他们的认知是错误的,说出来反而会误导大众。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国家也有一些知识分子正在努力传播正确的观念。比如北京大学的张维迎教授,他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尽管很多人对他的观点持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对他进行批评和质疑,但他依然坚持不懈地向公众传播那些他认为对国家和人民有利的经济学知识和理念。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尊敬和学习的。

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更多像张维迎这样的知识精英,他们能够独立思考,敢于发声,不断地用正确的理念去启迪民众,告诉大家究竟什么样的选择才是真正对他们有利的。

当然,光有精英的努力还不够,民众自身也要具备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理性地思考和判断各种信息。如果民众缺乏这种能力,很容易被一些错误的思想所误导,最终损害自身的利益,也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所以说,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就像盖一栋高楼大厦,需要坚固的地基,也需要优秀的建筑师和工程师。这里的“地基”可以理解为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正确的思想观念,“建筑师和工程师”就是那些有真知灼见的精英人才。

如果这些“精英”的素质不高,对市场经济的理解不深刻,甚至被一些错误的思想所左右,那么我们这个社会想要持续发展,想要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恐怕就很难实现了。

这就好比我们开头说的,“社会栋梁的‘基本功’不行,好日子可能要到头!” 我们需要更多有正确理念、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精英人才,他们能够引领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提高全体国民的认知水平,让大家能够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能够辨别是非,这样才能共同维护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总而言之,精英的素质,尤其是他们对市场经济和自由理念的理解,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当精英阶层具备了正确的认识,并且能够有效地将这些认识传递给大众,才能形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合力。

如果精英的素质低下,或者被错误的思想所引导,那么市场经济这条路,恐怕就真的走不远了。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这个问题,并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