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和私营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有何不同

公务员和私营企业中的职业经理人,有何不同?

公务员能不能像职业经理人那样积极地开展工作呢?

结论是,这两者差异巨大,指望公务员像职业经理人以业绩为导向开展工作,根本就办不到。最简单的例子,郑州市的税收比广州市的税收要少得多,但你能说郑州的税务人员,就没广州的负责吗?或者你就能以此来推断,郑州的税务人员创造的业绩比广州的要小吗?

图片

为什么不能这么比呢,这是因为税收业绩并不是由税务人员干出来的,一个地区的经济更发达、居民更富裕,它得到的税款一定会高于另一个地区,这个功绩并不取决于税务部门的努力。

即便郑州税务人员再怎么夜以继日地工作,郑州的应收税收的金额也不会有相应比例的提高。

这里面并没有贬低公务员的意思,而是说,在公共行政领域,“工作成果”不存在市场定价,无法用货币来衡量。

这与企业的“利润导向原则”是截然不同的。在企业,部门负责人,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或者扩大销售实现利润或业绩的增长,而且,还能从中得到更多奖励。

如果是某一个负责保护国防工厂的警察局呢,假设局里为此部署了30名警员,如果他们也能认识到,把警员数量减到15个人,是可以节省开支的,你觉得警察局的负责人会不会这么干?

大概率,非常非常大的概率是,他不会这么干,也没必要冒险去做这个决策,因为保护工厂的责任重大,万一有点损失可能无法挽回,节省15个人的成本,根本不能抵消风险增加带来的损失,甚至也包括他本人会因此丢掉职位。

这就是根本的区别,企业管理中利润导向原则是清晰的,可以用现金来计算的,而官僚管理中,事务处理的结果在市场上无法用现金价值来衡量,公务员们的基本操作是,严格遵守上级机构制定的详尽规章制度,不犯错远比冒险更妥当。

当然,所有国家的公共行政管理中,都存在许多缺陷,渎职、贪污、行为失当的大小老虎几乎年年都打之不尽。这种内在的缺陷,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个人的失德或能力不足,即便你换个马云或马斯克来,最终也会沦为官僚的一部分,落得个循规蹈矩,照章办事。

因为改革冒险带来的重大风险,凭他一人根本无法承担。

以前我们说到过美国从政党分肥制到公务员制的变化,带来了人数庞大的拿铁饭碗的公务员群体。

之前这些在政府工作的人,随着党派的下台也会解甲归田、重新进入私营企业谋生,从而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使公共服务成为一种固定职业,这样,他们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群体,仅有少数的杰出人才,才会辞职下海摆脱公职生活,绝大多数人终身依附于行政机构。

米塞斯论述,公务员们由于长期脱离“追求利润的商业世界”,他们形成了独特的人格特征:

他们的认知视野局限于官僚等级体系及其规章制度,命运完全取决于上级的青睐。他们不仅在工作中受上级支配,私下生活甚至其配偶的行为也需符合“公职身份的尊严”,遵循公务员特有的不成文行为准则。

最经典的形象就是行政夹克和保温杯了。

当然最糟糕的影响在于:

这个群体的核心关注点是“遵守制度,听话照做”,大部分人会在低级职位上度过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光,少数人能晋升为机构的负责人,可这时候,他们也老了,早已丧失活力与主动性。

这并不是他们的智力或道德上有所缺陷,这是制度的必然后果。许多公务员也曾才华出众,比如写出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的那位小公务员,甚至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也不过是在海关工作的一名职员。

公共管理体系中,缺少一个无可争议的评判标准来评判公职人员的工作成效,这个缺陷扼杀了他们的进取心,磨灭了主动性,通常会让人不愿付出超过最低要求的努力。

它使得公务员们更关注规章制度和来自上级的要求,而不是实际的工作成果,因为成果无非用货币这样的客观标准来衡量。

同样,那些人数众多的大型企业,之所以缺少创新力,正是因为内部管理越来越官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