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于外国的产品,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因为和平之基
有一个德国人,想做一个试验,看看家里到底有多少东西是中国制造,然后试图把家里的中国制造清理出去,看看他们能撑多长时间。
他发现,家里的电脑、对讲机、各种电子产品,各种家用电器,都来自中国。羽绒服、鞋子、各种日常生活用品,不消说,中国制造。有些产品,可能不是中国制造,但是里面也用了许多中国生产的零部件。LED吸顶灯,可能不是中国制造,但是所用的原材料铟,也大概率来自中国。
最后的结论是,离开中国制造,他撑不过24小时。
他说:我们对中国非常依赖,如果两国有一方决定脱钩,我们就会面临非常困难的境地。
对一个国家的依赖如此明显,在许多经济民族主义者看来,难道不是很危险的事情吗?
不,恰恰相反,这才是最安全的事情。
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现在都不是自给自足,而是都依赖于他人才能活下去、活的更好,我们才把他人都看做合作对象而不是仇敌,这个世界才变得和平而美好。也正是因为两国之间频繁的贸易往来,脱钩断链将直接伤害双方国民的利益,于是两国之间才有了和平的基础。
世界就是一个交换网络,这是一个全球分工合作的美好时代。我们开着德国制造的汽车,加着来自科威特的汽油,用着日本的集成电路技术,喝着美国大平原的大豆打成的豆浆,吃着阿根廷的牛肉,用瑞典的纸浆生产的纸打印文件,然后手持安装着英特尔芯片高通处理器和索尼摄像头的中国手机打电话拍照片。
德国人说是“中国制造”,但其实也并不是这件商品从头到尾都是中国生产出来的。现在几乎任何一种商品,都是全球分工的结果。所谓中国制造,只不过是这件商品在中国被最终生产了出来而已。任何国家也都是如此。
所以,现在,没有“国货”。没有什么纯粹的“中国制造”、“美国制造”。《铅笔的故事》,应当作为通识教育内容让每个人熟知。
而之所以在中国生产,是因为在中国生产更有比较优势。因为相对于欧美,中国的市场更自由,例如有更多的税收漏洞和优惠,也即更低的实际税负(现在越来越严了,这就相比于过去更不自由了),有相对不那么严苛的劳动力市场管制(尽管有严苛的劳动法,但是实际执行没有那么严,这是好事)。这世界上没有一片自由市场的净土,有的只是边际上比较谁更不烂。
那么在中国设厂就更划算,资本就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这既造福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劳动者,也造福了千千万万德国和世界上所有的家庭。
所以对于一个德国的普通消费者而言,高度依赖于中国有什么不好呢?这绝对是再好不过的事情。用奔驰车交换中国的工业制成品,才是最经济的安排。
而他之所以买中国制造,就是因为中国制造的东西相比于其他国家的东西物美廉价,性价比高,否则他就不买。商业交易总是用产品在打动消费者。
当一个德国人发现他如此依赖中国制造,那么如果有一天德国政府要跟中国脱钩,他就会成为坚定的反对者。越多的人反对,德国政府就越不敢脱钩,因为那将影响人们的生计,他们就无法赢得选票支持。由此,中德关系就有了和平的基础。
同理,如果有一天,我们家里全是越南制造、印尼制造,对我们有什么不好呢?没有任何不好。那肯定是因为,他们在某一阶段、或者某个领域的市场自由度比我们更高了,生产某种商品比我们更有比较优势了。那么我们也应该用自己更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去跟他们交换,这样做对双方才是最有利的。
反过来,中国人生产的大量商品进入德国,假如有一天中国要跟德国脱钩,中国的这些生产者也不答应,因为那就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生计。政策总是大众观念决定的,由此,与德国脱钩的风险就小了很多。
世界就是一个分工合作的整体。分工合作,比起自给自足有更高的生产力,是人类福利增进的源泉。即便一个人、一国在任何方面都强于另一人和另一国,他们之间分工合作,仍然可以创造更大产出,造福交换双方。
任何阻断自由贸易的政策,都是在破坏分工合作,将一个社会拉向自给自足的贫穷方向。
所以作为一个消费者,没有任何理由不支持自由贸易。
但是世界上为什么总是有大量贸易保护的声音,以及由此催生的贸易保护政策?
因为当一个人以生产者的身份面对自由贸易的时候,就会有阻断自由贸易的强烈想法。
例如德国的羽绒服生产厂家的从业者,就会非常讨厌中国物美价廉的羽绒服进入德国市场,因为那意味着他们的工厂会倒闭,自己会失业。于是,他们就会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要求阻断自由贸易,对外国商品加征关税,使其没有了竞争优势;或者以种种理由直接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很明显,他们这样做,有利于自己,但是伤害的是本国消费者,他们没有选择了,只能购买质次价高的本国企业产品。同时,也伤害了外国生产者。
真实不虚的个人利益,才是人行动的动机。但是赤裸裸地说我就是要抢你们消费者的钱,不会赢得支持。人是极其会撒谎的动物,并且是会创造各种虚幻的概念的动物,所以他们必须说,这涉及到德国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伤害了本国产业,如此等等。
在一个国家主义的时代,人们很容易被这些集体概念所蒙蔽,很快就相信了他们的说辞,于是各种阻碍自由贸易的经济民族主义政策措施就出台了。
可是,一个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当你从生产者的利益出发要求贸易保护时,记着一件事,那就是你作为消费者这个身份时必定会受损。
你在某个行业,推动贸易保护,伤害其他消费者的利益,其他行业又不傻,也会如法炮制,通过舆论影响推动有利于自己的政策。于是人人互害,所有商品价格都高了。因此你作为一个生产者得到的利益,会在你以消费者身份支付更高的代价时加倍偿还,你的名义工资可能很高,但是实际购买力非常有限,也就是,变穷了。
当所有行业都在寻求贸易保护,两国之间就贸易中断,发生战争的几率就直线上升。既然没有什么利益往来了,打仗了对双方损失也不大,所以当一方认为自己的战力可以征服对方时,有什么理由不大打出手呢?
所以结局就是,既没有了繁荣,也没有了和平。
世界已经连为一体,参与分工合作的人越多,每个人的福利就增长越快。任何一国生产能力的提升,都对所有人有利。任何要求进行贸易管制的声音,都是因为无法进行长逻辑链条的推理,无法正确认识自身长远利益和利益和谐,最终都会伤害每个人的福利。
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分工合作和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有利于所有人的福利增进,我们社会的繁荣才会有观念上的基础,世界和平才有根本的保障。
自由贸易,是和平的根基,如果没有自由贸易,签订多少和平宣言,进行多少道德说教,都是一纸空文。
支持自由贸易,你就是世界繁荣与和平的支持者;反对它,你就是世界繁荣与和平的破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