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死我活or温情脉脉?——“市场竞争”的真意
**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分工合作的体系。**但是这个分工合作的规模过于巨大,已经大到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以至于很多人完全看不出我们在与他人合作,反而创造出“丛林社会”这种莫名其妙的称呼。而市场,更是被当做一个充满了剥削压迫的道德沦丧根源,遭受到了各种不公正的批判。对于这些道德批判,经济学不会做出任何评价,它只客观地描述我们这个人类社会的内在规律。但是,对于不能理解这些规律的人,经济学也绝不会指责他们愚蠢,尤其是他们对于市场的误解,实际上也的确是空穴来风。原因是,市场上的合作固然不显著,但其另外一个特点却总是让每个人感受颇深,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话题——竞争。
竞争是一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的词汇,含义极其丰富。因为日常中,大家都是把这个词作为一个理念类型来使用。而经济理论中,却必须分辨出一种真实存在的行为事实。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总是有限的存在,总是存在着一些不可调和的冲突。自然界中的动物,为了获取食物、生存繁衍,往往处在你死我活的境地。这种个体之间的对立,是无法和解的。这种你死我活的境地,我们可以称之为对抗。在我们人类社会中,某些个体之间也存在这样的对抗,有些人总想置他人于死地而后快。执行这些行为的人,就是社会分工合作体系的破坏者,所以我们创造了国家这种强制力量来对抗这种行为。而这种纯粹的对抗行为,如果非要用“竞争”这个词来形容的话,我们可以说这就是一种“生物性竞争”。不过我想只要大家愿意仔细思考我们日常用语中的“竞争”,就会发现,绝大多数时候形容的并非这种你死我活的对抗。很明显,我们这个世界,存在着另一种“竞争”。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自然界的神奇,一些动物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产生了合作组织,比如蚂蚁、蜜蜂这种被我们称之为“社会性”动物的群居模式。而我们人类也的确是幸运的物种,不但产生出合作,并且产生出 “有目的”的合作 。这种人类独有的合作方式,让人类与其他生物区分开来。但是,人类合作而形成的社会,也绝非不存在利益冲突。因为即使在这个合作的社会中,手段也是永恒稀缺的,每个人也都处在各自独有的位置,或者说面临一些特有的境况。而总有些位置和境况,被更多的人所看重,于是人们与看重同一境况的人进行争夺,试图胜过他们,争取到这个自认为更好的位置。但是这种争夺并非是要把对手置于死地,而是在一个合作体系中,通过努力让能够使他们获得更好位置的人感到满意来实现。这种在社会合作体系中,人们试图达到自己最有利的位置的努力,就是经济学中“竞争”的含义,也可以称为“社会性竞争”。
但是,这种社会性竞争,并非就一定是市场竞争。社会性竞争,存在于任何一个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的组织之中,不论是什么组织都一样。我们之前讲过,人类可以想象的社会组织方式只有两种, 一种是基于支配型连接的独自交换“社会”,一种则是基于契约型连接的人际交换社会 。在一个支配型社会中,每个人都按照支配者的命令来行为。此时,他们所处的社会位置由支配者决定,他们就像一颗颗螺丝钉,任由支配者把他们安排在支配者认为合适的地方。此时会有竞争吗?很明显,这样的社会中,被支配者依然有自己的偏好,这是一个不可能被消除的事实,如此就必然存在他们自己更加看重的位置,此时只要某个被大家看重的位置能够容纳的人数比看重的人少,竞争就会存在。在支配型合作体系中,决定每个人位置的是支配者,此时竞争者们采用的竞争方式,就是尽量满足支配者的需求。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真实世界中实际上非常常见,比如在政府体系中,想要获得更高的位置,就得做出让上级满意的事情,至于其他人满意不满意,那完全不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很容易在官僚体系中看到大量谄媚之徒的原因。而这种竞争,显然也绝非市场状态下的竞争。
**但是在一个契约型的人际交换社会中,社会以市场方式来运作,每个人在市场中自由交换。决定自己境况的,则是每个愿意与自己交换的人。在市场中想要竞争到更好的境况,就只能尽量去满足与自己发生交换的对方的需求。**此时的竞争就表现为:供给者必须在市场上提供更好或者更便宜、甚至又好又便宜的产品;而需求者则需要支付出比竞争者更高的价格。只有如此,才能获得更好的竞争位置。我们就把这种市场中的社会性竞争,称为“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让市场上的每个参与者都尽可能的获取令自己更加满意的结果。**我们这个世界存在一个显著的事实,那就是每个人都拥有一些不同于其他的特质。有些人天生聪慧,也有人天生愚钝;有些人生来家境富裕,有些人生来家徒四壁;有些人天生丽质,有些人则其貌不扬……这些情况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论你是否喜欢,也不可能改变它们的客观存在。这个事实就导致了,每个人在市场满足交换对象需求的能力是必然有所差异的。我们可以轻易的想象,一个满足他人需求能力更强的人,获得更有利的位置,既是一种合理的结果,也是对每个人都更加有利的结果。只有如此,才能让更多的人更好的满足自己的需求。否则,你可以想象,当医院充满了治疗水平低下的医生,学校全是教育能力不足的老师,工厂都是无能的工人……那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而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市场竞争是唯一有效的机制。
也就是由于上述的市场机制,我们在现实中看到很多在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下场凄惨。于是很多人就因此指责市场的冷漠。但是,真相是,在市场中,他们的失败与惨状,是由于他们不能更好的为同胞服务的结果。而在一个支配型社会,失败则会仅仅因为不能满足被支配者的偏好。显然,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一个人获得成功。毕竟同胞千千万,只要服务好一小部分,就大概率让自己获得很好的收益,而如果所有人只能服务于一个人,这种机会就必然渺茫很多了。
所以,**市场竞争机制看似冷酷无情,却恰恰是为适合的人分配正确位置的唯一方法。**除非大家都愿意使用越来越差的产品,体验越来越差的服务,否则就只能使用市场竞争这个机制。而当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越来越好,社会可以提供的位置就会增加。那些竞争失败者,绝大多数也终将找到适合他们的位置。市场竞争,绝非你死我活,而恰恰是在冷酷无情的面纱下,藏着一张温情脉脉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