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分享第4季:传统文化到底值不值得学习?
传统文化到底值不值得学习?
先梳理分解一下所谓国学或者说传统文化这类书籍对我们来说有哪有价值。
价值判断的第一个角度是用认知,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与认知能力的提升一直伴随着一件事儿,就是"分解"。
无论是对物质世界,还是对于可意识的抽象事件,都是这样。现代人类都明白的基本常识: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质子、中子、夸克构成,正因为对物质分解和重构能力的进步,今天你看到的世界才会跟三百年前有那么巨大的差别。可是再往前呢,人类两三千年时间,对世界的模样都没怎么变过。就是因为对物质的分解没有突破性进展。
那对于意识其实也是一样,人类的学科是越分越细的。比如社会学,经济学,还有社会经济学,还有经济社会学 ,经济放在前面又是一个单独的学科。现在能理解分解对于认知的意义了吧。
好,两千年前的人认为宇宙万物由五种基本物质组成啊,这个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古人对物质世界的认知。那这个年代的人对抽象世界的认知,它能牛逼到哪去。读过初中化学的人都知道这根本就是笑话。元素周期表每年都在更新,何止五种。
从更好的认知你所处的世界这个角度,近两百年的哲学,社会学,这些著作你要是不读,却热衷去读。两千年前的人观察当时的世界,写出来的种种对世界的理解,这想法就有问题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到底什么意思?今天学术界连解释的统一不了,这玩意儿还值得去花时间琢磨吗?
第二个角度叫观念。所谓国学传统文化的推广,有个角度是教人做人做事的。换句话就是接收他传递的观念,这个要审慎。为什么古代对文化的主导,什么书允许读什么文章可以写。那也朝廷决定吧,是朝廷在决定所谓传统文化中传递的观念,必然是已经被揉进了统治术的产物。他要传递的观念针对的是当时的社会状况。今天你有必要去接受那些观念吗?那相当于是过期的食品。可今天的世界并不缺食品,是吧,不要对传统文化这几个字儿太迷信。
第三个角度是历史价值。现在的人写的历史书告诉你,古代文化灿烂,那去感受这个灿烂,不能靠灿烂。这俩字儿是吧,你得去看东西,了解古人怎么生活,怎么思考,最直接的方式当然就是读他们写的东西,对历史的了解,这是个价值所在。但同时你也要明白,即便从读史明智这个角度,所谓传统文化和我们个人的经历记忆一样,并非所有的都有价值。就跟你生活会产生垃圾一样,有些记忆也是垃圾,不必留下。不要被那些很宏大的宣传词带偏,更何况那些真正能让人变聪明的历史记忆,多数都已经被修改了。
第四个角度叫文学价值,包括对我们文字表达方式表达技巧的丰富。啊,你要针对这个事有兴趣,那很好,这条没啥好分析的。
第五,学习所谓的谋略就是套路哈,我们是个套路大国,几乎全民对这类东西都很有热情。看看抖音就知道。但恰恰是越迷信这个能力的人,越不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这种能力不是靠学出来的。你看到的这种能力强的人,他这个能力之所以强,是因为他具备相应的性格观念、理解力、感知系统敏感度等等一系列因素。这些天赋条件具备了,使他发酵出这个能力的是野心和阅历,刻意去学能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所以别太关注这类东西,这是浪费时间。
好重要的几条都摆在这了,值不值?那就得看你自己兴趣点了。为什么讲这些。因为我发现多数人想问题,没有把问题分解的能力,一提到国学,提传统文化听上去很流弊的样子,稀里糊涂的叫神圣感就来了。这和我们过度宣传很有关啊。但是这个问题不能往深了讲啊。总之吧,国学这是个太宽泛的概念,不把问题具体化,不讨论具体问题,只拿一个宏大概念比划的,你都别太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