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分享第1季:资本为什么一定是胆小的

不少人说起资本就义愤填膺的。你要真问他什么是资本?他又东拉西扯说不清,脑子一团浆糊。我翻了下度娘,发现度娘就在说玄之又玄的浆糊。怪不得……

所以今天捋一下资本的常识,希望能纠正大部分人错误的臆想。

确实没想到,在21世纪的今天,我会来谈关于资本的基本常识。

一、资本是什么?

1、资本的基本概念。

假如你手里有余钱,比如吃喝玩乐还房贷都支付了,还剩100元。你会干嘛呢?

吃一顿去——这是消费;

存银行,得利息——这叫储蓄(大多数人是这个选项)。

投资——这就是资本了。

所以资本的定义就出来了:人们手里的余钱,用于投资,即为资本。

需要说明一下,存银行的钱,最终也是拿去投资——银行贷款给企业。对企业来说,就是资本。银行吃的就是存贷差,即给你利息2%,贷给企业收8%的利息,中间6%就是存贷差。

也就是说,储蓄是一种间接的资本。

2、资本特点。

资本是余钱的一种,用于投资获利,有几个特点:

A、获利性——资本最重要的特性。

资本为什么要投资,目的就是获利嘛。你把钱存银行,不给你利息你干吗?肯定不干!

你藏在家里的钱,就不是资本,因为不获利。

B、风险性。

投资可不是都获利,失败很普遍。所以资本获利是伴随风险的。

没风险,那不人人都是资本家了?

是风险,筛选出了资本家和普通人。

C、(汇聚)流动性。

余钱汇聚成资本,如何获利呢?——投资项目(企业),在流动中获利。

比如,余钱从个人手里,流到银行,再流到企业,企业拿着买生产资料,生产商品再卖出,收回货款,还给银行本息,银行再给个人利息——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资本流动图。

为防止杠精,多啰嗦一句:很多人想像的资本,估计是个恶凶神恶煞的人,拿着菜刀割韭菜。所以充满了痛恨。

其实,不过就是无数人手里的余钱、汇聚流动而已,你痛恨个钏钏!

3、资本家和企业家

资本投资的项目,都需要有人去具体负责和运作,这些人就是企业家(一般成立公司或企业运作)。

能把项目运作好,并且获利的企业家,其实很少。大部分人都会运作失败,让资本打了水漂——要不怎么叫风险大呢?

所以,具备慧眼,能识别好项目和好企业家的人,就是资本家——说文点,就是著名投资人(投资机构)。所谓“家”指专家的意思。

所以资本家定义也出来了:对资本负责的专业人。

企业家的定义:对项目负责的人。

4、资本能衡量社会的富裕程度。

由于资本是余钱的一部分,资本多,说明社会余钱更多,那么社会越富裕。

资本多,还说明社会投资意愿多,带来投资项目(企业)多,工作岗位多……经济活跃。

SO,资本是衡量社会富裕与经济活跃的一个重要指标。

这里还涉及一个问题——国家印钞的货币,是资本吗?

不好意思,不是。如果是的话,那印钞很多的委内瑞拉、津巴布韦不早富得流油了?

之所以用社会余钱来定义资本,就是因为来自个人的余钱,经过了生产与市场的流动,能跟经济实际发展状态相匹配。

国家印钞的货币,是政府根据经济计划,造出来的钱。一般要通过银行投资,去变成个人余钱,才可能变成资本。如果国家直接投资项目,一般是公益项目,不求利润的。

假如印钞货币与实际经济状态相匹配,那将推动经济发展;假如不匹配,可能反过来冲击经济,造成市场扭曲,增加风险。

小结一下:

社会没有余钱时,就没资本——比如农业文明以前,社会很穷,人们基本上没什么余钱,所以也没什么资本。

社会有余钱,但是没有拿出来投资,也没资本——古代很多帝国到处抢钱,钱抢回来就藏进地窖,也不是资本。

余钱有人愿意拿出来投资,但是没有合格的资本家也不行。比如一投就亏损,谁还敢把余钱拿出来?这不是败家嘛!

有了合格的资本家,没有合格的企业家也不行。比如好端端的项目,偏偏负责人做不好。能盈利的也整亏损了,那还投资啥?多整几次,余钱都肇没了,还不如埋地窖。

所以:余钱,资本家,企业家,三者缺一不可——正向循环,才构成资本的运行(流动)。否则,资本就宁愿是余钱,躺平在地窖里,不动!

二、资本发展逻辑和历史。

简单捋下资本发展的逻辑和历史。

我曾经把人类史简单粗暴的分为两部分:饥饿时代和富裕时代。

顾名思义,饥饿时代就是吃饱饭都成问题的时代。

二维文明以前,农业社会,大部分属于饥饿时代。每天人们都为吃饱饭而奔波,一不留神就会饿死,哪有余钱投资?这样的时代,人们连“资本”的概念都没有。

工业文明以后,人类进入富裕时代。大家有余钱了,才会有人想到投资,资本的概念才真正诞生。资本发展史,就是人类进入富裕时代,逐渐变富的历史。

需要说明的是,人类进入富裕时代是个渐进的过程——不会突然一天,所有人都变富了!天上掉馅饼都不成。

那么社会如何变富的?我们来捋一下逻辑——

一般是这个过程:有小部分人先有余钱,变成资本去投资,有合格的资本家,投到好项目,选对合格的企业家负责,项目盈利,生产更多的东西,让更多人有工作、有余钱……带来更多的资本和投资……如是正向循环几轮,有余钱的人越来越多,社会就越来越富。

历史上所有国家,由穷变富,几乎都是这样的逻辑和过程。

相对的,也会由富变穷,逻辑如下——

打击资本家和企业家。让企业家不敢搞项目,资本家不敢投资——社会项目(公司和企业)减少或者破产,就业岗位萎缩,人们挣钱的机会变小,风险意识提高,更加捂紧余钱,不敢投资——资本进一步萎缩……负向循环几次,社会就变穷了。

观察下拉美等国的历史,就很清楚这个由富变穷的逻辑和过程。

这里,有几个说明:

1、结构性问题:先有余钱的是哪些人?

饥饿时代,一般是权力社会,所以靠近权力的人最先有余钱。

马克思说,资本从头到脚血淋淋的坏,观察的样本正是资本主义早期的情况——资本跟权力结合,可以杀人放火。

2、有了余钱干嘛?

可以胡吃海喝,可以变成金银埋起来,也可以变成资本投资。

对一个社会来说,只有余钱变成资本,才是双赢的局面——个人获利,社会资本增多,更加富裕。

理论上,人的本性都倾向于投资获利,但现实却不是如此。

中国古代,大部分人有了余钱,都是换成银子,挖个坑埋了——站在资本和社会角度,这属于浪费。对个人是死钱;对社会来说,减少了总资本的流通,社会容易变穷。

他们为什么不去投资呢?这就是涉及风险预期了。

3、风险意识:

把银子埋起来,是为了应对不测——换句话说,当一个社会不够稳定,不确定事情多时,人们的风险意识就会加强——都会想办法为自己留下风险金。

风险金越多,说明社会风险越大。

换句话说,余钱变成资本,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投资本来就是风险很大的事,社会环境再混乱,那干嘛投资啊?埋起来慢慢吃不香吗?

4、那么,什么是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有稳定的预期。

你拿着钱,出门就被人抢了,这肯定不稳定;

你把钱存在银行,结果被银行偷了,不再还你,这也不稳定;

你想开个公司,结果员工想把你挂路灯,你立马觉得自己吃多了撑的,开什么公司啊。

所谓稳定的环境就是:你的余钱不会被侵犯、剥夺,你能预期自己行为及后果。

这里再多句嘴:

预期是个很虚的词,每个人的预期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人到哪里都觉得不安全——个人对社会的预期,跟自己判断力、认知及性格,都有很大的关系。

稳定的预期,指大部分人的预期。

5、如何让人有稳定的预期?

资本发展史上,解决预期稳定,主要有这些招数:

——法治,王在法下。让你看见法律,就能预期自己的行为后果,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保护私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让你可以放心大胆地把余钱拿出来投资;

——保护契约。本质是保护社会信誉。有信誉的社会,人们的预期容易稳定。

——资本和权力分离,权力被约束。

6、银行的作用。

在资本发展史上,银行是中心——作为余钱的聚集地,能持续地提供资本社会发展的动力。

早期银行都是吃利差的。

因为早期的工业生产简单——主要是用批量生产,取代手工生产——谁都看得懂。加上社会刚从饥饿时代过来,对物质的需求很大,产品不愁销路,只要是真实的工厂,真实的生产,就没多大风险。所以银行吃利差比较稳定。

到工业文明中期,人们富裕后就挑剔了,生产分工更多更细、市场博弈变得复杂,企业一不留神就破产,资本家经常看走眼……对银行来说,简单的吃利差,风险变大——企业好的时候,只能获得较少的贷款利息;企业一旦破产,却要承受巨大损失。

这种情况下,发展出了投资银行——直接投资企业,吃股权分红。

投资银行和传统银行相比,特点是:

A、更加专业的投资人和投资团队。主要收取服务费(非利差)。

B、直接投资,收益更大。当然风险也更大。

C、投资银行产生了无数的衍生品,基本上不是专业的都看不懂——米帝连监管都看不懂,所以后来要求投资银行和传统银行分开。

7、股市、基金等衍生品。

股市基金等,起的作用跟银行一样,也是汇聚余钱。把余钱变成资本。

不同的是,股市可以让个人直接投资;基金是把余钱交给专业机构,帮你投资。

三、资本很胆小。

资本其实很胆小的——你想大家好不容易有点余钱,拿去投资时,能不谨慎胆小吗?

假如资本嚣张,没说的,背后肯定有权力加持。换句话说,资本嚣张的根源,还是权力——如何约束权力,是现代型社会首要问题。

资本的胆小表现在什么地方?

1、安全第一。稍有风吹草动,资本立马就藏起来。

资本的选择是大部分人(余钱)的选择,不是一两个人的选择。不论多大的余钱,只要一有风险,人们都会本能地捂紧钱袋,资本就消失了。

米帝08年金融危机就是这样,本来流动性(余钱)泛滥的,突然危机一来,立马资本枯竭,都不见了。米帝政府被迫印钱,释放流动性。

你自己想想,一听说银行有风险,你是不是会立马去银行把钱取出来?你把余钱藏家里,就是资本藏起来,不见了。

2、资本总是投向安全区域。

为什么资本不去非洲投资?那里地皮多便宜啊?为什么说投资不过山海关?

无他,就是安全原则。

3、人的观念也会构成风险。

比如社会本来是安全的,但是人人都在说,要把资本家挂路灯。那资本家肯定赶紧躺平,谁有病才去干投资。这就是观念的风险。

顺便说一下,资料显示,今年有近2千只基金清盘,600多家私募管理机构注销——侧面说明了资本不足,大家宁愿把余钱捂在手里,也不愿拿出去投资。

四、画蛇添足。

1、为什么很多国家都要搞改革开放、利用外资?

所谓外资,就是外国的资本,外国人的余钱。

一个国家穷,就是因为社会没有余钱嘛,想变富咋办?用别人的余钱啊!——这就是改革开放的本质:利用别人的余钱,启动“余钱—资本—企业”的正向循环,让社会变富。

说实话,如何把别人的余钱,变成你的投资,这可是个技术活。不是谁都干得好的。今天连委内瑞拉、伊朗都在向国际资本许诺:来我们这里投资吧,利润可高了,我们保证你安全获利——但是资本很胆小,怎么哄都不去。

世界上能成功进行改革开放的国家,其实不多。

曾有杠精问:假如我有钱了,不想要外资了,可以吗?

我问他,这个问题中的“我”是谁?

假如指国家的话,对国家来说,资本性质是一样的。所谓外资内资,不过是工商管理的一个分类而已。

再说白点:谁的余钱不可以用啊?余钱越多、投资项目越多,社会越富啊——你看米帝为毛这么富?就是它总在想法设法哄全世界的外资到它们那里去。

反观很多拉美国家,低智民粹太多,非要按着称谓把外资划分成敌人,跑去没收外资。结果,内资也被吓着,变没了——毕竟资本都很胆小嘛!

假如“我”指个人的话,完全可以——比如你自己搞个项目,自己投,不许外资投就是了。

2、996是不是剥削?

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双方自愿选择的结果,不存在强迫。很多二把刀说,996是变相强迫,所以是变相剥削——哇靠,你可以辞职啊!

真正的原因是:你不敢辞职吧?!

劳动关系也是一种市场关系,受供需影响。

996根源是市场资本不足,企业少,岗位少——即市场供给的岗位少,但劳动力需求大。岗位供给不足,所以你不敢辞职。

想象一下,假如市场资本充足,企业多,岗位多——岗位供给充分,劳动力短缺,拿钱都招不到人……那谁还敢996,员工早跑光了。

SO,解决996的途径还是市场。鼓励增加资本,增加企业,增加岗位……可惜现在搞反了,不少脑子糊涂的人,反而跑去骂资本,导致资本进一步萎缩,企业减少,岗位供给更少了。这种情况下,你不想996,有的是人等着你下岗……还有一千万大学生要就业呢。

再声明一下:我不是说996好,而是说要懂正确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