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搞反了,抢人就是抢钱。。

Part1AI

对高科技的看法

医疗问,昨晚在直播间,有人问你,怎么看Deepseek,我也很好奇你的答案。

结果你直接说,自己不懂,不研究高科技,只关注医疗项目+自媒体链接+房产投资。

还吐槽自己,说自己老了,看不懂新事物了。

是真的么?

达叔说,是真的。

我还说了一个观点,不仅我不懂,包括网上其他所有的大V、专家、学者,甚至操盘手,他们也不懂。

只是我不懂,我会坦率的承认,自己压根就不懂这些东西,他们不懂装懂。

这就是区别。

从达叔上学开始,过去20年的时间,一直不断有各种新的词汇出现:

搞社交的SNS,UGC、KOL、KOC;

搞电商的B2B、B2C、B2B2C、C2B,O2O、共享经济、电商直播;

搞技术的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VR、AR、区块链,P2P;

还有火过一段时间的工业4.0,元宇宙,新能源汽车,到现在的人工智能,ChatGPT,Deepseek.

近20年的时间,有影响达叔做医疗业务赚钱么?

没有。

该做医疗,还是继续做医疗业务,该做买房,还是继续买房。

这些概念,是造给你听的么?

不是。

是人家产业里的人,造一个简洁的词汇,去忽悠投资人,去讲一个大故事,说自己这个赛道多牛逼,是吹估值去的。

等钱到手了,故事很快就结束了,就继续编造下一个概念,去吹下一个泡泡。

你要是产业端的创业者,你要是投资人,是在玩击鼓传花的游戏,是局中人,你跟着吹,那是可以的。

你和我一样,都是传统行业里的人,那关心个屁。

跑偏了。

达叔看到任何一个概念,就问一个问题,这玩意能帮我赚钱,能帮我提高效率,能帮我降低成本么?

能,就研究一下。

不能,就滚一边去。

看都不看一眼。

注意力>时间>金钱,要时刻保护自己的注意力,不被别人瞎吹牛逼的概念给忽悠瘸了。

底层人,才会相信宏大叙事;

上层人,都在编造宏大叙事的概念。

哪怕是让十几亿人热血沸腾的中华民族,这个概念,也只是100多年前,1902年,一个姓梁的人,才第一次提出。

他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他有明确概念的含义么?

也没有。

有过了3年,到了1905年,他才逐渐把这个概念给确定下来。

后世的人,是因为喜欢这个概念,才让这个概念流行起来的么?

不是。

是操盘者觉得这个概念真的有用,才大规模引用,才塞到了你的脑子里。

否则,还是会发生外国人打进来,你给人家指路,给人家扶梯子的扯淡场景。

新技术,新概念,自始至终都是精英之间的竞争,等他们竞争结束后,才有大规模普及。

才会结束路线之争,才有真正的定论。

我们普通人,只要知道,这些新技术,产生在哪里,会造富哪里,科技创造财富,金融分配财富,房产贮存财富。

在产生科技的城市板块里,买个房子,默默的等着,就是对高科技最好的参与,也是最好的支持。

Part2用脚投票

存量财富大转移

你要是真的觉得deepseek牛逼,你想去支持他们发展,去杭州买房,给杭州土地财政提供弹药,就是最实在的支持。

其他,几乎都是口头革命者,都是假的,都是口惠而实不至。

杭州也正是小版的深圳,用土地财政,用一流的城市服务水平,在俘获年轻人,在反哺高科技。

以前是我在乎谁,我就对谁好。

现在是谁在乎我,我就对谁好。

以前他妈搞反了。

这句情感里的句子,放在城市竞争和经济发展里,也能适用。

有些地方发达,是有原因的,一个网友说给女儿办过户,缺少一份文件原件,只有复印件。

杭州派出所这边表示没问题,他们去给北方某城那边派出所打电话,核对一下就好。

不用麻烦回去取。

电话里应该是老家那边派出所各种推脱,杭州这边的生气了。

扔下一句,你们就是这么为人民服务的?

之后说,不跟他们要了,复印件也可以,证明就给办了。

最近有个杭州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招商引资过去的公司负责人,在网上发帖,感叹杭州不成功,就没天理了。

很多创业老板都在转。

1,整个入驻过程、补贴申请过程,没吃过一顿饭,没喝过一顿酒,没送过一根烟。

透明高效,给擅长干活而不擅长应酬的很多老板,提供了最舒服的交流方式;

2,房子帮你找好,房租减半:答应你的政府补助(研发费用返还,而不是税收返还)。

按约定时间自动打款,直接到账无需你再去跑腿,再去问,再去催,再去请吃饭;

3,事办完,政府部门的人就消失了,从来不烦你。

从不对你指手画脚,从不来你公司参观拍个照片,从不老板出来配一下宣传工作,等等。

啥都没有。

对接人的角色就是:

有事你找我,第一时间给你办,没事就自动消失。

这对很多老板而言,最怵的就是跟政府人打交道,所以,余杭区是懂老板的;

4,最重要的,杭州市禁止远洋捕捞,任何外地衙门到杭州办案,必须报备,报备获批。

必须有地方副局长级陪同才能办案。在人心惶惶的年代,这条太牛逼了。

呼吁各地,要学,就学这些,不要学个虎头蛇尾。

如果要学,还得先学习吃盒饭,余杭区招商办出去学习经验的时候,是不吃招待的,只吃盒饭,办完事就走。

那种乌泱乌泱一大片的学习团考察团,喝得东倒西歪的学习,哪个老板见到都害怕。

年轻一代的专业型老板、理工科老板,很少有喜欢喝酒,喜欢应酬的。

前面这四点,是杭州创业者写的原文。

这种故事为什么会在网上引起热议?

本质,就是很多人在落后地区,被各种刁难,总是遇上让你证明你妈是你妈的事。

突然遇到只跑一趟,真心为人民服务的城市。

就如同从小被虐待的孩子,第一次感受到他人的善意和爱意,感动哗哗的。

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很多城市,都已经陆续在这种城市服务水平上,相互卷起来了。

这是好事。

毕竟在整体人口存量停滞的年代,谁能多吸引一个年轻人来到自己的城市,就是吸引一个家庭的财富。

几百万的规模,从一个服务水平落后的地区,卖掉房子,存量财富转移到服务水平高的城市。

这就是用脚投票,城市和财富的竞争是全方面的竞争。

范德彪的名言,就是以后年轻人的座右铭:

谁给我面子,我就给谁金子。

谁给我使脸色,老子就撂挑子,就撒腿跑了。

图片

Part3自豪感

别停留在情感层面

春节期间,达叔不知道别人看到deepseek的新闻,是怎样的感受。

达叔自己开车,就带着老婆孩子,阴雨绵绵,就去逛了一圈杭州的未来科技城。

看了几个盘。

住在未科欧美金融城的酒店里,大过年的,酒店里也有不少人,都是一家人出来旅游,出来看盘的。

不是每个人,都在老家过千篇一律的春节。

只有达叔这么变态么?

也不是。

星球里,有好几个家伙,春节期间,带着全家人,去广州,深圳,成都,南京买房子。

分别都有成交。

当然,达叔身边也有一些读者,看了达叔的文章,逆向去了泰国旅游,也有不少人,去了日本。

即使你看到某明星在泰国被绑了,大S流感死在了日本,也丝毫没有阻止这两个地区的旅游胜地。

有很多人,能分得清什么是新闻,什么是概率。

而能分清的人,普遍认知都要高一些,赚钱能力和财富体量,也普遍都高一些。

不会沉浸在情绪里。

于是,经常有人问达叔,别人都看空楼市,你为啥还是看多,你是极少数。

达叔的本能反应,就是有钱人,在任何一个群体里的占比,都是极少数。

和绝大部分人,有相同的认知,就会和绝大部分人有相同的经济生态位,就会和他们一样苦苦挣扎。

无法爬出苦难的洞窟。

达叔的原则是:

1,每年多做一个亮点;

2,链接乐观的少壮派;

3,不和悲观的人说话,遇到负能量、影响心力的一律拉黑;

4,凡事发生,必将有利于我。

整体上涨的时期,就重仓抓上涨的机会,整体机会没有的时候,就找个别城市,局部板块的交易型机会。

别一会沉浸在悲观的情绪里,一会又迈入无脑的自豪里,这些体感,都是假的。

都是观点,不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