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柯克之死谈西方制度的失序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就专门逗上帝发笑。

所谓见世面,就是看见世界的每一面——大部分情况,我们看见的世界,往往是标准答案的一面。

米帝青年活动家查理柯克遇刺,引发了网络上左派右派的各种争论。关于左右,不同文化、不同角度、不同的人,理解肯定不一样,你之蜜糖我之砒霜。

如果从秩序的角度理解,那就是:右派重视法律与秩序,左派崇尚暴力与混乱。

网上这个帖子比较典型。

图片

一个黑人死了,哪怕死得不算冤(比如黑命贵的佛洛伊德),左派的愤怒,一定是要闹革命+顺便打砸抢的。

而一个白人,尤其是右派人物遇刺,右派再愤怒,也会遵守秩序,不去干违法的事。

所以,对普通人来说,遇到右派不可怕,就怕遇到左派。普罗大众可以装逼政治正确,但真遇到左派搞破坏,他们也知道关门钉窗保护自己的。

由于人性都是欺软怕硬的。右派讲秩序,所以会显得软弱,基本上干不过左派的暴力。所以一直说:左只会被更左干掉。比如绿教更左,白左就不会去惹绿教。

右派唯一能胜左的方法就是重建秩序,用秩序压制左派暴力。

今天西方的问题,根源就是失序,导致各种乱象。SO,我们专门八卦一下“秩序”的话题。

一、自由和秩序

人生而自由,这句话大家都会背。但原谅说个大实话,此话是不对的。

比如,婴儿就没有自由。你把一个婴儿丢野外,说你自由了!卧槽,你一定是个SB。

所以这里强调的第一个常识:自由是一体两面,自我做主+自我负责。

自我做主——你想干嘛就干嘛。

自我负责——你得有能力养活你自己。

两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自由。

婴儿无法养活自己,所以他没有自由。

引申一下,一个年轻人(成年人)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时,是没有自由的。(又说得罪人的大实话。)

再引申一下,诱导青少年变性是很邪恶的事。因为他们心智不全,不具备自我负责的能力……所以很理解马斯克因为儿子小鸡鸡被割后的愤怒。

第二个常识:自由针对个体,秩序针对群体。

很多人都知道类似的话:自由以“不妨碍他人的自由”为前提,自由是有条件的,要在法律框架范围内……这其实说的是秩序问题。

所谓秩序,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规范的问题。

常举的例子:地球上就你一个人时,你的自由是完全的,没有约束,随便你乱来,天跳崩地跳塌都可以(当然,你也得养活自己,没人养你。)

地球上有两个人时,你们两个都乱来,必然有冲突,肿么办?要么你们打一架,一个干掉另一个。要么坐下来谈,画条线,东边你浪西边我浪,大家不过线——于是,秩序诞生了。那条线就是最初的秩序线。

也就是说,人一多,自由之间都会有冲突,所以需要秩序来规范和约束。

SO,我们谈自由时,都是指个体自由。而群体是没有自由的,群体谈秩序。

第三个常识:自由是个奢侈品。

曾跟网友争论过一个话题,原始人有没有自由?

他说有,理由是“原始人想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

说没有。

因为原始人生存环境太恶劣,个体无法脱离(部落)群体而生存。假如一个原始人离开了自己的部落,他不是自由了,而是危险了——不被野兽吃掉,也会被其他部落干掉。

原始人不会“想到哪里就到那里”,他们最多是群体追着食物乱跑。他们脑子里不会有一个“想到的地方”——啊,我要去美洲——因为这些地理概念都没有建立。

假如某个部落开了外挂,建立了美洲的概念,他们迈开双脚走到美洲,那也是几辈子以后的事了。

有比较才有伤害——今天,你买张机票就能很快飞到美洲。想想:谁实现了自由?

历史上,虽然古希腊就出现了自由人(平民阶层),但人类建立“自由”的概念是从欧洲启蒙运动才开始的,后来随着法国大革命,自由的口号登上历史舞台,从此就变成一个谁都可以嘴炮的高大上名词了。

多说一句,法帝百年启蒙,最后知识分子赤膊上阵,干出法国大革命,还是挺丢脸的。它至少说明,嘴炮也好,启蒙也好,知识分子的理想还是悬空比较好,别轻易落地,害人!

扯远了,扯回来。

白话说,自由是人类社会吃饱了,个体可以脱离群体而养活自己后,才出现的奢侈品。

防止误解,多注一下,这个脱离群体不是指离群索居,而是指你不受一个固定群体的约束。你可以用“个体”名义跟不同群体交易——在交易本质上,个体权利跟群体权利是平等的,都是契约主体。

这里可以看出,自由出现的前提:产权确立,交易市场,契约环境……没这些,自由都是奢侈品。

结论就是,人生而自由,这是理想,别当真。

又多说一句,米帝宪法说:人因受造而自由,是基督教的概念。指上帝赋予了人自由的能力。但能不能掌握自由,还得看个体修炼——真不是一生下来你就是自由的。

长成巨婴的比比皆是。

二、秩序的基础

凡是规范人与人关系的,都归于秩序。法律、制度、道德,习俗……都是秩序的一种。

秩序的中心是法律和权力结构(即我们喜欢说的制度)。

所谓中心,指秩序排序中排第一位的。其他秩序跟中心秩序有冲突时,中心优先。 中心管不到的,才由其他秩序填补。

由于要规范群体行为,秩序需要诚信基础。即群体得有信任,相信秩序才可能遵守——自己遵守,同时相信别人也会遵守。

如果失去这个信任,秩序就会崩塌。

举个例子,刘秀童鞋指着洛水发誓,他兑现了誓言。于是洛水之誓有了诚信基础——谁要指着洛水发誓,大家都愿意相信他。

结果冒出个司马懿,把洛水之誓玩坏了,诛杀曹爽三族——从此洛水之誓没用了——天朝权臣与皇帝之间、将领之间,再也找不到可以互信的基础了。我如何才能相信你不杀我?

所以封建王朝的秩序很脆弱,就因为没有诚信基础支撑,合作很难,互相都不信任。临时性合作,最后也必须打,直到打出一个最强王者——皇帝。

皇帝用强权力(暴力)勉强支撑着社会运转,承担着信任基础的责任。“王法”是唯一可信的,没得选!

这是秦制大一统的秩序之根。失去这个根,社会就是乱世,有了强皇帝,社会就进入治世。所以在大一统王朝,农民起义再浪,浪不过皇帝。最终都是要争当皇帝——只要皇帝没出现,大家心里就不踏实,就认为这秩序不对。

但我们也知道,皇帝是人,人这种碳基生物特性就是不确定。用一个人来支撑诚信体系很不靠谱。所以过一定时间,就得重新打一次。

西方秩序的诚信基础是基督教提供的。基督教义本来就要求诚信,撒谎的话,上帝会罚你……虽然宗教刚出场时,上帝虚了一点——上帝在哪里?咋罚?——但架不住基督教千年来对教义的维护和追求,硬熏陶(忽悠)教众养出了诚信习惯。

有个小故事特别有名,大意说:张三向牧师A忏悔,说自己杀了人,但司法系统抓了李四。张三不敢去承认,只有忏悔。

牧师是不能透露忏悔内容的。A良心不安,于是找了牧师B忏悔,说了此事;B也不安,找了牧师C……最后,全国的牧师都忏悔了好几遍。

到李四被砍头前,他向祷告的牧师说:我真不是杀人犯。

牧师小声说:我知道,我们全国的牧师都知道你是冤枉的,但我们不能说。

小时候读这个故事,很想不通牧师们为什么这么坏,哪怕有一个人告诉法官,李四也不会被冤枉啊。后来才明白了:一旦有牧师这么做,看似救了一个人,但整个忏悔秩序就崩塌了——今后谁还信任牧师?谁还愿意向牧师忏悔?

所以这是一个选择问题。而基督教正是有大批严格的秩序遵守者,维护着教的信誉,才练就了千年诚信基础。

有了诚信基础,大家容易互相信任,好多问题就也就能商量着办了,由此建立了西方文明的一系列秩序。比如法治、商业秩序、政治妥协等。

注一句,并非西方没有欺瞒,西史中尔虞我诈的事照样多去了。人性哪里都一样。不同的是,宗教提供的是一个系统来支撑诚信体系,跟东方只由一个人(皇帝)来支撑,就显得靠谱多了。所以我们能看到西史秩序相对稳定,几乎没有出现过底层(农民)起义把整个社会秩序掀翻的事。

但后来,尼采这厮说上帝死了,这个诚信基础就动摇了,秩序开始坍塌。于是西方终于出现了类似法国大革命、俄国大革命这样的事,特点都是底层彻底掀翻原有秩序,重建新秩序——都是(去宗教化的)世俗化革命。

这里岔一句,所谓左派,都是上帝秩序死后才有的。左派是世俗化产物。

但任何秩序都需要诚信基础啊。世俗化的诚信基础在哪里?我大天朝玩了2千多年的世俗化,都是“皇帝”在提供诚信基础。西方一边干国王一边干宗教,然后想入非非地认为“制度”能提供诚信基础。

我去,制度都是人干的啊。

制度都是工具,我们追问的是:支撑制度的诚信基础在哪里?

SO,西方今天的乱象,就是宗教诚信基础坍塌后,西方在世俗化过程中却没有找到替代品的果。

目前维持西方秩序的诚信基础,还是原来的宗教及惯性。但随着世俗化进程(加上移民),这个惯性基础终归会消失殆尽。

所以你看,西方彬彬有礼的政治妥协没了吧?取而代之的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所谓你死我活,根源就是“我不信你”,不干掉你,我就不放心啊。

街头革命起来了吧?

所谓公平中立的法治歪楼了吧?法官不再独立,也开始撒谎了吧?甚至有的知法犯法,钻空子,到处乱伸腿……

各种阴谋诡计都冒出来了吧?

每每看到西方乱象,那套世俗化台词,咱熟。他们玩的,是咱玩剩的渣渣……因着基督教惯性强大,他们还在世俗化的初级阶段,咱早就是高级玩家了。

这里可以放个预言,西方这种乱象必将越来越多。

再多说一点。米帝的老川童鞋想重新把社会拉回基督教秩序下,认为他只能延缓一下,总体不算看好。

理由很简单:

1、科学发展,使宗教失去了普信的条件。

比如,算比较了解宗教历史的了,也认可:已知领域归科学,未知领域归上帝。但毕竟打小就是科学科的、化学化的,要再去信宗教,太难了。

何况那些对宗教都不了解的人呢?

何况那些本来信其他宗教的人呢?

2、基督教走上自毁之路。

首先教皇就很不正经,看见方济各教皇比白左还白左的行为,一个旁观者都觉得丢脸。尼玛好歹是基督教教皇啊,居然跑去跪舔绿教,那你还不如加入绿教呢。摩西十诫第一条说的啥啊?这都能丢?

这到底是教皇,还是SB白左一枚。

其次,上梁不正下梁歪,下面产出了太多的SB教徒,连基本宗教规则都不懂。

跟好多自称的基督教徒聊过这个问题:上帝之爱是爱信他的人,还是所有人。

几乎所有的SB教徒都告诉我,是爱所有人。问:我是绿教徒也爱吗?他们坚定地说:爱。

我去,怪不得基督教不行了。宗教最重要的原则是:维护信徒,保佑(爱)信之人——如果谁都爱,那谁还信你啊?有信的必要吗?

这尼玛是宗教常识啊!

举个极端的例子,假如某一天,一边是绿教徒,拿着弯刀问:信真主,真主爱你,不信,砍一刀;一边是基督教徒说:信上帝,不信,上帝也爱你。请问,咱这世俗化的人选哪个?

把算盘打100遍也是选绿教啊。保命不说,最重要的是,你不选上帝它也爱你,加上真主的爱,你一口气搞两个神来爱你,不香吗?

的意思是,在这个常识上,绿教真的干得比基督教正经多了。

所以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绿教在全世界扩张,信徒逐年增长,而基督教徒呈下降之势。

3、国际舆论环境太白左,对基督教极为不利。

如果黑绿被杀,从联合国到舆论总是铺天盖地的关注➕抗议。要换成基督徒被杀,大家就觉得很正常,没啥热点。

不说了,上栗子。

面对屠杀,一片沉默!

没有联合国谴责,没有国际法庭判决,没有大学示威,没有群众抗议,没援助,没募捐,甚至没舆论……爱装逼的白左都看不见。哎,基督徒的命难道不是命。

图片

三、奖惩机制

秩序的运行靠什么?奖惩机制(赏罚原则)。

就是奖励维护秩序者,惩罚秩序破坏者。

奖励一般有实际利益、荣誉、精神利益(比如上天堂);惩罚主要是法律,道德、舆论、习俗(家法)做辅助。

奖惩机制我们谈几点:

1、刑法是“惩罚”的中心,维持秩序的底线。

刑法以前有个很重要的原则,类似加倍处罚——就是犯罪者获得的处罚,要大于他造成的伤害,即犯罪代价远高于犯罪所得。

用加倍处罚来强力保障底线(不被突破)。

比如古代,杀人偿命外,还会连累家人流放,诛九族夷三族之类。

后来人道主义兴起,刑法越来越不严肃,白左时代,甚至变成了儿戏。比如重刑犯不需要保释金就释放,零元购不入刑——想想,犯罪没啥代价了,那干嘛不犯?

多说点,第一次了解到西方“废除死刑”时,吃了一惊。卧槽,道德装逼也不能这么装啊?秩序底线如此弱鸡,那杀人犯会不会越来越多?

果然,随着移民增多,西方各种暴力犯罪眼睁睁看着暴增,白左们想掩饰都掩不住。当年查理周刊事件发生时,就说,装逼被雷劈了吧!

前段时间马斯克揭露出来的英帝大面积强奸案,很多人说不信,但信。因为“罚”的秩序底线破了,这是必然的果。

秩序底线一旦突破,要恢复很难。所以我们可以预言:西方今后类似的暴力犯罪只会越来越多。

秩序底线需要用“重典”、强力,才有可能恢复——目前白左、娘炮的西方做不到。

2、奖惩机制看实际效果,不看宣传。

理论上,大部分社会的奖惩原则都是明晃晃展示(宣传)的,我们鼓励什么惩罚什么?比如鼓励读书,就有科举制度,给当官。鼓励举报就设举报箱。惩罚谋逆,就有菜市口砍头,诛九族等。

但实际运行复杂,会出现很多“伪善”操作。即宣传和实际不一样。比如口头说人人平等,但实际上黑绿更贵,基督徒的命不是命等等。

“伪善”是个大话题,这里不展开。只说一点:伪善不分东西。

举个东方栗子,大明王朝特别要求官员清正廉洁,但老朱BOSS把官员俸禄定得很低,导致清廉吃不饱。而贪污利益巨大,被发现被惩罚的概率比较小。所以有明一朝,贪污横行,同时每个官员都在装“清正廉洁”。

再举个西方栗子,白左口号是多元包容,实际操作中用DEI奖励身份(黑绿变性等)政治,用“取消”操作惩罚反对者——比如,反对政治正确的教授被开除,大学因为你肤色、变性而录取你,而不是看你分数高不高(实际效果就是鼓励变性,惩罚高分)……长期在这种“政治正确”的奖惩机制下,必然出现青少年以变性为荣(奖励原则),反对者也要装成“政治正确”的样子(避免惩罚)。

3、受害者的层级和排序。

曾经没想明白,西方白左政客,除了装逼,真的不懂社会秩序运行的基本规律吗?真的不知赏罚机制出了问题,会导致秩序混乱甚至崩盘吗?

后来想明白了,秩序被破坏,受害者也是分层分级有排序的。比如,暴力犯罪增多,普通人是最先受害者,而那些政客精英都有保镖系统,暂时不会受害。所以他们看不见恶果。

多句嘴,老川取消某些议员的安保,就是把他们先置于普通人境地,好好体验一下治安问题。

建议老川把这狠招推广。

4、虚拟(精神)秩序

宗教的天堂地狱就是虚拟秩序,咱东方也有地府、18层地狱承担虚拟惩罚职责。

虚拟秩序是对现实秩序的补充,它对“信者”有用,对不信者无用。

四、好秩序

秩序都是博弈而来的,有好有坏。

这里简单说下,什么是好秩序。

一句话,最大限度保护个体自由的秩序,就是好秩序。

这话太虚了,所以分解一下:

1、个体自由最大的表象是创造力,所以好秩序会保护创造力。包括不限于技术创造、创新能力等。

这是我们观察好秩序的最重要指标。

虽然很多人吹过欧洲制度有多好,但在眼里,都是过去时了。因为今天的欧洲完全失去了创造力,全在吃以前的老本。

欧洲最终的归属,可能真是绿化。

2、责权利相匹配。

不劳而获的福利制度,就是典型的责权利不匹配。它必然养出一大群吃福利的懒汉,招来各种奔着吃福利来的奇怪移民。他们都是秩序破坏者。

所以向来赞同救济,反对所谓“二次分配”的福利制度。

3、保护产权,保护生产。

社会运行都需要生产系统的支持,所以好秩序都会保护生产系统。

而政府机构、福利制度之类,都属于消耗系统——消耗系统需要量力而行。

4、赏罚分明。

刑法不能乱破,法官绝对不能装逼道德婊。

鼓励见义勇为、鼓励正当防卫,能调动普通人维护秩序的能量,减少维护成本。

西方以前强调城堡法和不退让法,就是调动普通人维护秩序的能量……可惜现在不行了。

5、有稳定预期——动荡社会不行。

6、有模糊地带——水至清则无鱼,管得太死的社会容易把人管成SB。

据说欧洲的法律文件已经多达几十万页了,就知道,社会被管死了。

定期清理废除“死文件”,释放社会活力,是一个好秩序必要的操作。

7、尽量减少伪善。

让宣传和实际尽量靠拢——最SB的秩序就是自己挖自己墙角:干掉自己的维护者,保护破坏者。

目前白左就是这类。

五、画蛇添足

最后惯例画蛇添足。

以前看柯克的一些视频,还觉得奇怪:他谈的不就是常识吗?这都需要辩论。后来发现米帝的白左搞出100多种性别,连男女常识都丢了,才发现常识真成了稀缺品。

如果连男女都分不清,还能分清正义邪恶?

有一次跟一个欧洲的SB基督徒争论,他坚持说基督之爱就是爱所有人,把气着了,说:我大东方基督的二弟洪天王说了,不对!

这哥们网上搜索,真有二弟,蒙圈了。(可见网络信息是多么的鱼龙混杂,喜欢。)

说,上帝的公平,就体现在西方有耶稣,东方有二弟,不能歧视我们东方对不对……总之,全套用白左的话术输出,怼得这哥们只能在风中凌乱——咱也会魔法。

再添一足,当年耶稣二弟横空出世时,罗马教廷是相当惊喜的,据说还认真讨论过要不要认下这个二弟……后来发现二弟不好好干宗教,非要干革命,于是忍痛放弃了。

可惜了!

添足上瘾,正巧,最近米帝政府关门了。在眼里,关门最大的坏处是,关久了,大家会发现好多部门其实根本没必要,这可咋办?

真的,除了“国防安全,司法审判(维护契约)、基础公共服务”是必须的以外,大部分政府部门真没必要。“利维坦”越小,人的自由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