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真正有效的是观念

从巴以冲突来看:改变世界真正有效的是观念

在中国的社交网络上,碰到国际冲突,通常的习惯是选边站,并且是选择一个政权的边来站,比如,俄乌之战中,支持俄或支持乌,在巴以冲突中,支持巴或支持以。

图片

如果仅从自媒体的运营规律上来说,这是一种对的策略,因为,他能迎合市场。既然阵营分为两方,那你选择一方,满足对方的情绪价值即可,但是,这种选择站哪一方政府方式,永远无法达成共识。

任何一个理论,只要有利于我的立场,那我就使用他,如果不利于我的立场,我立马可以放弃。

立场论,最终带来的就是群众永远不断的撕逼,当他转成内政问题时,则一样呈现出维护体制和反体制的两种永恒的声音。

那么立场论错在哪?错在其选择支持的对象不对,因为你选择了某一方政府作为支持的对象,而世界上的政治,不管在哪里,都不是什么好玩意。

以色列政府,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即使对面的哈马斯就是恐怖主义分子,也不能证明以色列政府就是好东西,坏人的对立面,一定是好人吗?

不坚持个人主义,那就只有国家视角,政府视角,而不会有平民视角。任何国际大事,就是一国就是一人,将政客与平民混为一谈。

最终他们陷入了宏大叙事,成为了只能煽动情绪的一群人。逻辑上双标,无法自恰 ,就只能依靠情绪了,而这一种情绪将带入任何政治、经济事务讨论,不仅是在国际问题上一团糟,还形成了国内各种问题上的反智思维。

如果还用这种思维方式看战争,那么,黑白大战的战争电影就一直有市场。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以平民的视角看,你就会发现,不管是哈马斯,还是以色列政府,都是犯下了累累罪行的组织。

这种自媒体现象最终带来的结果就是,人们以立场站队,而从不讲理。我并不是想通过这个问题来站队,而是想借着谈这些冲突,试图与我的读者沟通如下逻辑:

1、世界是由大多数人的观念铸就的;观念就是人们对因果的认知,人们对自身利益的认知;自身利益的认知并不容易,加沙人并没有认知到自己的长远利益之所在;甚至哈马斯就是加沙民主选出来的;暴政产生于任何一种体制下,起决定因素的是观念,而不是政治制度;

2、改变世界的人,是那些传播观念的人,不管他传播的是好观念还是坏观念;

3、政客们与市场中人的利益是不一致的,但错误的观念可以让民众认为是一致的;政治的逻辑是,要让更多的人认为政客与民众是利益一致的;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稳定的统治;哈马斯使用慈善之目的就在于此,一切政府采取福利制度的目的也在于此;

4、解决世界上各种问题的关键在于去魅,也即,让人们认知到自己的利益与政客不一致,比如,让加沙人民认知到哈马斯也是侵犯他们的人;

5、观念改变并非不可能,既然坏观念能改变人,那好观念也能改变人;极端宗教能让人背上炸弹,好的观念也能让他放下炸弹开始合作;

6、当下流行的主流观念,就是未来的政治,试图要改变未来的政治,那就只能努力传播好的观念;

7、政客的长期统治,只能源于迎合或引导大多数人的观念,政客本身的利益是权力和地位,他并不在意选择什么观念

8、努力传播正确的观念,就能改变世界,反过来,让世界变得更好的唯一方法,就是传播正确的观念

微信公号的文章,可以等同于地摊小报,并不是那么高大上,站巴或站以,只是人们的情绪偏好,所以,一点也不重要,发生在几千公里外的事,与大家的生活没有直接关系,也因此,大多数人的言论只是表达情绪,因为不管怎么表达,反正与自己的生活一点关系没有。

正如,美国也有一群人天天说地球不是圆的,这要什么紧,影响他们的收入了吗?

但是,我要说的是,以上逻辑,当他进入别的领域时,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电商业有没有侵犯小贩的利益?这个问题,曾经在中国的互联网媒体成为一个重要的讨论事务,并且,一度,社区团购不能断了小商小贩的生路,成为了主流舆论。

这一网络舆论,声势很大,但是没有给中国带来政治上大的改变,并没有针对社区团购限制的政治手段出来,但是,同样的舆论发生在印尼,他就导致了政治后果。

印尼,从禁止抖音的所有电商业务,到禁止跨境商品进入印尼,就在这种舆论下,成为了现实,由此带动了东盟地区多国对电商业的管制。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在中国就没有马上实现呢?而在印尼就更快地实现了呢?是印尼的政客更蠢吗?当然不是。

是印尼的政客受到民间的驱动更为直接,因此,他们的民间舆论更容易变成政治,而在中国,则没有这么容易变成现实的结果,除非这一事件有着更加普遍的认同,比如北极鲶鱼事件,就有更加普遍的民意。

那么,中国的舆论中,对印尼事件的评论有大量的支持者,他们同样认定电商摧毁了实体经济,一个头部主播让无数小主播吃不上饭了。

这一种舆论的指向,就是中国的电商平台经济。

如若这种舆论做大,那就会导致政治干预,严重的话就象印尼这样,直接摧毁。

上述逻辑应用到印尼封禁TK电商和跨境输出,你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了:

1、印尼人不知道自己利益之所在,产品卖便宜了,居然还是错的;因为人们并不一定知道自己的利益之所在;那些认为只要有选票,人们就会选择符合自己利益的政治行动,这是错误的。因为暴政不分体制,取决于观念;

2、印尼的小商家的短期利益损失了,他们同样是认知不到自己的长期利益,因此,他们形成利益集团在舆论上造势,并得到像中国一样的广泛支持,而政客的目的是地位,他并不在乎采取什么经济政策,因此,他需要迎合民意;因为政客与民众并没有共同的利益。

3、印尼要变得更加开放,有办法吗?有,那就是印尼得有舆论领袖站出来改变人们的观念,如果印尼的自媒体博主都为了流量,选择迎合受众的观念,而没有优秀的舆论领袖群体站出来让印尼人认知到便宜产品有利于自己,那么,印尼的跨境电商业务就会永不存在;

4、也因此,传播正确观念的人的数量有多少,就会决定未来的政治,也会对每一个人未来的生活构成影响。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里的精英和专家们在主导着舆论发展,因此,观念由他们引导。

5、在互联网媒体时代,则有了完全不同的逻辑,因为互联网媒体完全去中心化了,舆论中参与的每一个人,其实都在参与塑造一个地区乃至世界的未来。一篇文章、一个评论,一次转发,都会在边际上改变这个世界。不管你在传播好观念,还是坏观念。

6、评论区里如果有一边倒的评论,往往就代表着未来的政治方向;大多数拥有正确观念的朋友,往往不喜欢评论,更不喜欢在网上与别人杠,这当然是个人偏好,但是,这也是把舆论世界出让给了别人。

7、我相信印尼有支持市场化的精英群体,否则他们不会开启市场化改革,但是,他们在舆论中输给了民粹舆论,也因此,印尼这个地方的发展当下是受损的。但是互联网媒体的发展,也正是民粹媒体能够壮大并影响政治的原因,这是一把双刃剑。在互联网媒体刚出现时,人们认为互联网一定会让世界变好,不一定,更坏也有可能。

8、正确的经济学,是对抗错误观念唯一的工具。因为所有对社会政治的要求,都有外部性。参与灵修没有外部性,只是个人用钱财买了一个心理产品,但是,在网上大骂电商业务,每一条评论,都将给另一个人带来潜在的管制风险,也因此,传播正确的观念,也有外部性,他能有效地改善每一个人的生活。

奥派这一个群体,虽然小众,但是是国内唯一的努力在推广传播普及经济学基本常识的小群体,虽然芝派也偏市场派,但这个群体没有多少人开公号搞视频,也因此奥派在国内的影响更大。

希望更多的人学习正确的经济学,参与传播正确的经济学知识,当自媒体博主,传播经济学不是试图当官、当政客,更不是要去反体制,而是希望正确的观念能压倒错误的观念,让人们知道自己的真实利益和长远利益之所在,最终让自己和所有人的生活变得更好。

这也是我写公号的目的,也是为此封了五六个号,也依然在坚持的原因。也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不能让世界让给那些胡说八道的人。

如果每一个人都让步,那世界只会变得更坏。

然而,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人类最主要的行动动因,就是利益驱动。那么为何,无数人会飞蛾扑火?在这场持续七八十年的战争中,是谁的利益在驱动那些普通的老百姓命都不要了?

真是只是这些家国天下叙事框架下的国家利益、领土利益吗?当然不是。

领土利益根本不是什么平民利益

领土是谁的领土?是统治者的,他与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具体的利益关系吗?其实是没有的。

二战后,印巴分治的过程中,死亡了几十万人,是两族人民相互屠杀导致的。但在这之前,两族人民和睦地相处了几百年,突然之间邻居之间就相互开始屠杀了,这是为什么?

难道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所谓国家利益,是这些人的真实利益吗?

人的行动都是在观念支配下所产生的,当一个国家观念、宗教观念、民族观念被植入普通人心中时,恨就产生了,他们错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宗教群体利益,当作自己个人的私利,并产生了对另一族群的恨。

从根本上来说,一切极权的操作手法,都是基于集体主义的观念。只要将集体主义观念植入人心,普通人才会置自己真正的利益而不顾。

那么,巴勒斯坦的民众的抗争,到底是为了谁的利益而争斗呢?

哈马斯的创立者、组织者,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利益获得者。他们一方面通过仇恨主张获得了政权,成为了权力的拥有者,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发动巴勒斯坦的民众对抗以色列,获得了中东金主们的金援。

不管是过往的法塔赫还是现在的哈马斯,他们的高层往往挥金如土,过的完全与巴勒斯坦贫困的平民完全不同的生活。

我们假设巴勒斯坦的普通平民,他们试图与以色列的平民和企业进行合作,那么,谁是损失者?

结论就是哈马斯、法塔赫这样的政权拥有者们是损失者。因为他们不再具备能力通过输出仇恨观念获得权力,他们也没有办法利用民众来获得中东各国政权和富豪们的金钱。

我们必须要明白,哈马斯的组织者与普通平民,他们是具备不同的利益的,他们不是市场中和谐一致的利益者,而是一方是受益者,另一方是受损者。

巴勒斯坦民众的利益在哪里

有人说,巴勒斯坦民众们受到了以色列军队的剥夺、屠杀。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事实,在长达七十多年的战争中,仇恨只会叠加和累积。

但人们忽略的是,巴勒斯坦民众具备中东所有地区民众不具备的一个资源,那就是,他们要进入以色列,是所有地区里最容易的。

以色列在建国之初人口中就有40%以上是阿拉伯人,哪怕巴以冲突最严重的时候,依然有大量的人可以去以色列工作。

允许巴勒斯坦人去以色列工作,不是以色列政府的恩赐,而是本来就是双赢的事情,以色列的企业需要更多的工人,而巴勒斯坦的民众需要工作机会。

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中东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任何一个普通人只要去以色列工作,就可以马上摆脱贫困,因为当地的普通人的月收入可以轻松达到一万多人民币以上。

如果仅仅基于自身真实利益考虑,多少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为了发达国家的工作机会,走线、渡海偷渡、付出无数代价都是愿意的。

可是,巴勒斯坦民众们却不认为这是自己的利益。他们错将那些虚幻的集体主义利益当成了自己的利益。

但是,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政治的操作手法

哈马斯要想获得无数兵源,要想让民众为了他们的政治利益去死,他们仅仅以各种宗教利益、民族利益这些虚幻的利益吸引他们是远远不够的。

哈马斯起家,并不是靠着仇恨输出,而是社会福利。

自1987年成立之初,哈马斯就确立了慈善传统,他们为没有收入的巴勒斯坦家庭每月提供一袋面粉和20第纳尔,开办诊所和药店,免费为贫困人口诊断病情和提供药品,

据一些报道,哈马斯95%以上的活动经费都用于社会救济等慈善事业。

除了直接投入,哈马斯还利用“慈善协会”和“天课委员会”等组织进行筹款,修建了大量幼儿园、学校、医院和诊所,在2000年爆发的巴以冲突期间,哈马斯为巴勒斯坦人提供的援助多达2000万美元,超过了所有国际组织和机构,也大大超过了它的竞争对手——法塔赫。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哈马斯已经在巴勒斯坦社会建立了极为有效的慈善组织网络,在社区中为妇女和儿童创办了数不清的协会,为失业者就即将就业的巴勒斯坦人组织了大量的职业培训,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巴勒斯坦的卫生和健康状况。

在国际社会,哈马斯的慈善事业也为它赢得了一些白左国家的尊重,在2003年的欧盟会议上,与会各国对是否把哈马斯列入恐怖组织黑名单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尽管英国、荷兰、丹麦等国强烈要求将其列入,然而法国、比利时和希腊等国却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将哈马斯完全等同于恐怖组织并不可取,会严重伤害后者从事的社会公益事业,并最终损害巴勒斯坦人的利益。

哈马斯的管理层是政治天才,他们深知,要让巴勒斯坦的人民,成为绑着炸弹的恐怖主义者,仅仅输出仇恨是不够的,而是必然要以另一种方式才能统领他们。

这就是所有极权主义的基础,那就是给予福利,让民众对他们产生依赖。民众习惯了福利后,不再将自负其责当作人生信条,而是对另一个组织产生了盲目的信任。

也因此,巴勒斯坦人民成为了哈马斯事实上的奴隶,可以为他们的政治地位去死。

慈善的钱是从何而来?

哈马斯当然不是企业,只是一个政治集团。

他的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中东那些金主们,有政府、有富豪。法塔赫当年拿得更多,明面上中东阿拉伯国家都不太敢和哈马斯走得太近,因为他的名声太臭了。

哈马斯和法塔赫不一样,法塔赫至少有着所谓文明世界政客的标准形象,而哈马斯的行事作风,则是完全的恐怖主义作派,绑架、勒索、人肉炸弹,无所不为,此次行动哈马斯就从以色列掳走了数十名平民作为肉票。

但是,中东并不缺少他们的支持者,在这些金主们看来,只要你能忽悠巴勒斯坦民众与以色列干,我就愿意支持你,管你是个什么作派。

伊朗是仅有的以国家政权名义支持哈马斯的国家,其余的中东国家主要以民间组织、富豪们为主。

这些人本质上是在用利益建立一个代理机构,而代理机构就是哈马斯,他们出钱,哈马斯组织人出命,让他们持续和以色列斗。

也正是因为有持续的援助,哈马斯才得以存在。

仅仅以哈马斯的实力,是根本不可能与以色列斗的,但是,和他斗,才能拿到钱,代理机构的利益必然推动进一步的斗争。

有人说,以色列的反击会让哈马斯元气大伤,想不通为什么力量这么小还要去招惹以色列。

因为沙特正在和以色列展开国家关系正常化的谈判,如果成功,可能会成为中东地区的示范,这将意味着,中东各国有可能管制对哈马斯的金援,他们的价值将荡然无存。

所以,对于哈马斯来说,破坏这一进程,自己才能长久存在,这是他们的生存之战,至于他们的高层,都在利雅得喝着洋酒,死的那些人,不过是一群被观念绑架的奴隶罢了,要什么紧?

以色列的责任

以色列政府当然有责任,对加沙的持续封锁,就是加沙地区民众更加仇恨以色列的来源,虽然开放了少量的工作机会,但是,封锁只会带来另一个结果,那就是将仇恨的目标仅仅指向以色列。

加沙民众在封锁下,与外界的大量交易是通过地道完成的。仅从这一细节,你就能看到,以色列的封锁,让加沙人民的利益直接损失了。

越是封锁,加沙民众与以色列民众之间的经济联系就会越少,没有了贸易的合作,那为什么不加入哈马斯呢?

只考虑短期恐怖主义袭击的风险,而不站在长远建立利益关系的角度来处理巴以冲突,是不可能解决矛盾的,只会越搞越大。

今天以色列对哈马斯的恐袭的反击,也许在国内可以得到支持,民众会认为这是痛快的复仇,但是,这种大规模的反击,必然带来另一个结果,那就是仇恨进一步加深。

哈马斯已经将加沙民众变成人人皆兵,儿童和妇女都被推上了一线,只要你反击,结果 就是人人带丧,人人成兵。

损失家人带来的仇恨,会超越经济利益,成为了一个不死不休的局面。

而中东地区那些宗教狂热份子也会在这种情况下,推动国内的反以情绪,从而使得以色列与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和解成为泡影。

这一幕,就是哈马斯的精确政治计算,而以色列,则是不得不按照他的剧本在演。

观念才是推动社会变化的核心

如若以色列展开大屠杀,中东趋向和平的局面,还真有可能被哈马斯及其幕后势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