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派的“目的—手段框架”分析川普川普不懂政治!
白宫吵架事件很严重,这种吵架是发生在一众记者前面,表面看,好象是双方没有控制好情绪,但我认为,这是川普不懂政治的最突出表现之一。
今天,我要用奥派的目的—手段框架来分析川普错在哪了。
以后他的这个错,还会持续影响整个世界。
奥派的目的—手段框架,不涉及目的本身的对错与否,只讨论,何种手段能更有利地达成目标,是一种去除价值判断后的分析工具。
川普在选前曾放出豪言,他能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
当选后,他也迅速展开各种行动,试图快速结束这场战争。这时,结束战争,就是川普的目的,而现在他与他的团队的所有行动,就是他的手段。
目的——手段框架,分析的就是他做的哪些行动有利于达成停战目标。
川普的手段,很直接,正如他所言,司机手上没有牌,如果美国停止支援,那么司机继续战争的结果是战场越来越吃力,还面临兵员不足。他以此为筹码,要求司机就范。
中国有一句古话,形势比人强。
如果川普是在生意场上这么做,这种策略是有效的。比如,川普去收购一家公司的股份,他充分了解到这家公司明天就有一笔巨额债务到期要偿还,而公司老板急需要资金投入,以维持公司的生存。
这时川普可以说,你手上没有牌。我要求投入三百万美元,占你51%的股份,哪怕你过去投入这公司一千万美元。
对方如果找不到投资人了,那么,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那么就会就范。
你看,这时,川普的手段就能有效地达成目的——低价收购了一家公司的股权,利用对方找不到投资人、而马上面临债务到期的窘境。
司机也找不到美国政府这样有本星球最强武力的支持者(唯一投资者),他面临着也是俄罗斯的军事攻击压力(马上到期的债务),那这一策略有效吗?
不一定。
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就在于,一个是生意,一个是政治。
生意中,被收购的老板,他的真实利益就是这家公司的生存。但司机则是一个政客,政客与老板的区别是,老板的利益一目了然,而政客的利益往往不容易看清楚。
川普在俄乌停战后的所有动作,包括这一次白宫吵架,都说明了一点,川普没有看清司机的真正利益所在。
所以,我说他不懂政治。
司机的利益是什么?
共和制下,特别是民主制下,政客们对外往往都是强硬的。在共和制领土公有的观念下,人民普遍认为国家有他一份。政客对外的强硬,其目的就是为了对内。
不管是哪一种共和制,其政客都需要民众的支持或顺从,都需要迎合共和制下的观念。
皇权时期,随便派个大臣出去,可以割土。欧洲历史上无数场战争,国界都要重新划过,平民很少反对,在他们看来,划在哪都差不了太多。
但共和制下,司机要割土,民众们会同意吗?很难。
在外来的压力下割土,就更难了,这代表着司机将“国家利益”在压力下出让了。川普近一个月来的压力,给到乌克兰民众和全球民众的观感就是,他在逼迫司机让步。
这时司机的利益就出来了,如果司机采取顺从的态度 ,那么,司机的总统就是干不下去了。
如果今年停战了,今年就是司机的选举年。
我们假定司机不恋权,无所谓,不当就不当。为了和平,为了不再死人,忍了,签了协议了,行不行?
难!乌克兰非常象韩国,前几任总统,几乎没有好下场。尤先科在下台几年后被司法调查,季莫申科则进了监狱,波罗申科家产被没收,亚努科维奇缺席审判有期徒刑三年,外逃俄罗斯。
当乌克兰的总统,想要安全下台,并不是这么容易。
泽连斯基肯定是希望连任的。那么,这就是他的利益所在。
任何一个政客,不管其抱着多少良善之目的,远大之理想,在实现这些目标之前的更为重要的目标,就是保护政治地位。
因此,你让司机在密室里沟通是可以让步的,但在公开场合,言论上是不可能让步的,因为他的利益是乌克兰选民心目中的形象。
他断然是不可能当众妥协,认怂的,不管川普说话多么嚣张。
这不叫面子,这叫政客的基本利益。
一切政治的现状,都是由大多数人的观念决定的。政客的命运也是如此。
当下,舆论正是影响民众观念最为重要的手段。
即使司机最后妥协了,他也需要一个不畏强权,但在现实面前不得不妥协的舆论形象。
而最佳的利益,是司机也能宣布赢,或是在某一方面赢。
所以,在政治谈判中,私底下各种政治施压都是可以的,但是,在明面上,只有维护谈判对手的政治利益,谈判对手才有可能接受这个协议。
当然有些国际协议写得无比复杂,在舆论中没有人重视也看不懂,这也没关系。
但俄乌战争涉及的问题,太清晰简单了,人人都能看清。
当下,川普的所有作为,都是在与司机的政治利益作对。
既然川普不可能单方面宣布停战,那么,要达成停战的目标就必须得到司机的配合,也必须考虑司机个人的政治利益。
司机在白宫的表达,正是其政治利益的体现。万斯何必去怼呢?对方愿意配合来美国谈判,就是有利于目标的达成,他多说几句批评普京的话,哪怕怼了万斯,也是可以忍的。
如果双方在舆论中呈现的过程,就是川普团队强压司机低头,那么,这一目标能达成吗?显然是不利于目标的达成的。
一个关系到共和制下最重要的主权观念,以及付出了巨大人命代价和经济损失的战争要停下来,只有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才有可能达成。
第一,双方民间舆论反战,抗拒征兵,甚至抗拒纳税,不配合政府行为,这时政府必须低头。
川普如果有自信,可以去做这种说服工作,甚至公开号召两国平民反战。
川普没有这么做。当然,主要也是难以做到。如果能做到,不需要谈判了。
既然影响不了民间舆论,那么,就必须考虑政治现实。
第二,战场上的重大失利,双方军力完全不对等
但这与停战目标不符合,因为这个过程要死亡无数人。不打到出现重大损失,不打到军队失去斗志,那么,难以妥协。
第三,考虑政治现实,让双方政客都能宣布赢
如果俄乌战争打了三年,乌克兰几十万人死伤,经济下行严重,最后是以失土结束,那么,司机干得下去吗?
司机要求安全保障,其实就是要定性“惨胜”。意思是:虽然失土了,但以后欧洲和我们站一起,美国和我们站一起,我们用这场战争换来了永久的和平。
我曾经提过一个方案,就是乌东全回乌克兰,乌克兰俄族人全回俄罗斯,俄政府承认乌东地区是乌克兰领土,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的脱离不再为乌克兰领土。这样司机可以宣布赢,拿回了乌东土地。
这样普京也可以宣布赢。虽然克里米亚早已纳入俄版图,但没有乌的承认,永远是国际纠纷。还可以宣布保护了俄族人。
克里米亚乌克兰拿回来也统治不了,因为几乎都是俄族人口,观念上不会服从的,即使大俄不要,也要打仗才能征服。
这个方案就是考虑双方都能赢,都有台阶下,都能向本国民众交待。
川普目前这种搞法,俄罗斯好象赢了。
但事实显然不是如此,停战是需要双方配合的,不是单方同意就可以的。川普的前面的作为,都让自己的形象,变成了一个恶霸的形象,让乌克兰民众难以配合。
再从目的——手段框架理一遍。
目的是停战——手段是:让司机配合。司机是政客、有基本政治利益,这一利益的实现手段是——国内民意不反对。
由此推理下去,就是停战的正确手段是——让大多数乌克兰人不强烈反对,川普真正要说服的,不是司机,而是大多数乌克兰民意。
因此,他就需要塑造在乌克兰民众中的形象,以让乌克兰民众认知到,川普的主张有利于他们的未来,而不是天天说,你没有筹码了,没牌了这种屁话。
川普这种事,干过很多,有时看上去是成功的。
比如,对巴拿马说,要将这条河收回美国管理,最后换来了运河让美国军舰免费通行。对于当地民众来说,这是很小的利益,本来巴拿马运河就是美国政府投资兴建的,政客答应这个条件,民众是可接受的。
但这是极大的施压和夸张的表达,换回来,极小的利益。
但在俄乌停战这种大事上,他现有所有的手段,都在增加终战的难度。
他以为司机会在战场失利的压力下屈服,错了,这不是司机的核心利益。他错把政客当商人了。
只要乌克兰境内民情愤怒,那再打下去,又如何呢?
政治,即舆论,即人心。
中国的川粉大半反水了,这也说明川普行为乖张、手段错误。
会谈中,司机建议川普去乌克兰看一下,他应该去的,去直接说服乌克兰民众,比起和司机吵架,更容易达成目标。
川普懂国内政治,他在会谈中时刻不忘记攻击民主党,攻击拜登,他也在利用一切手段,影响国内民众。
他要的这份矿产协议,其实不是沾便宜了,而是要美国企业或政府去投资乌克兰,矿本身不值钱,只有资本投入生产,才能创造财富。
但好听呀,因为听起来,美国拿到利益了,有利于川普吹嘘自己的政绩。
但他忘记了,他对面坐着的,也是一位总统,也有和他一样的政治利益追求。
在不能影响民众的情况下,把政客逼到角落里去的手段,对于停战目标来说,肯定是错误的手段。
找出各种名目,各种手段,让司机和普京都能对民意有所交待,才能达成停战。
说实话,就是要去设计一个骗术,得去骗老百姓。
损失已经发生了,死伤几十万了,房子炸成了废墟了,工厂炸没了,两国没参战的平民,都变成穷鬼了,不管领土怎么划,没有任何具体的平民个人,得到过什么好处。
怎么交待嘛,只能骗!
三个人关在一个房间,讨论一个骗老百姓的方案,可以宣布都赢的方案,这就叫懂政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