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要求管一管背后的潜台词:你们都是大傻子儿!
什么都要求管一管背后的潜台词:你们都是大傻子儿!
很遗憾,医疗市场化毫无疑问属于经济学问题,裴医生作为一个经济学外行,竟以为自己对医疗内行,就可以随便对医疗市场化作出自以为是的评价。
分组诊疗,不过是对医保制度的修修补补,是用新的管制去解决旧的管制带来的问题。
裴医生作为儿科医生,应该是对高强度的诊疗服务深有体会,累怕了。
根据我们在大医院的就诊经历,也都知道,好的医院确实人山人海,不少人得了普通感冒也要去挤三甲医院,哪怕要排几个小时的队。
病人这么多,可医生一天也只有二十四小时,医生也是人,也要休息、要吃饭的,每一天都一刻不停地为病人看病,连口水都顾不上喝,不辛苦?
把普通感冒的病人分流到社区医院和小诊所,不就可以让我们的医生没那么辛苦了么?
当然,这个问题是次要的,主要问题是,不要让轻症的病人耽误了急症和重病人的治疗。
所以,分组诊疗也不能全盘否定,对不对?
很可惜,不对!
如果不是被公知从外国搬运而来的白左观念带歪,也没有被发达国家的“先进”光环所蒙蔽,甚至不需要用什么经济学思维,仅仅运用我们的常识,就可以给出否定的答案。
按照我们正常人的想法,如果老百姓只是为了喝一口普通的汤,吃一口普通的大米饭,也要跑到星级饭店,为此不惜排队几个小时,那我们的资本家-企业家岂不是笑歪了,还不赶紧多开几家星级饭店,以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需求?
可要是星级饭店老板也和某些人一样,不知哪根神经搭错了线,搞出一个分级饮食制度,“不是来吃满汉全席的,恕不接待,请出门右转到苍蝇馆子去”,那就离了个大谱,笑死个人了!
裴医生仿佛打开了上帝视角,看到病人都涌向三甲医院,排队几个小时就为了看个感冒,觉得很不理智,很不好。
我明白,他是在“约束条件”下看待这个问题。这是一种静态、机械的世界观。
他没想到,“约束条件”正是人为的管制造成的,并非天经地义,是可以改变也应该改变的。
奥派说,那道墙本不应该存在;芝麻绿豆派说,墙是“约束条件”,我们只能研究一下,这个砖应该怎么砌,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一团浆糊派说,墙的存在有利有弊,不可全盘否定。
明明是严格监管以致供给不足,为什么这派那派都只盯着需求端呢?
是老百姓不配满足自己的需求吗?还是说老百姓的需求不正当,不该被满足?
“算了,增加供给确实有现实上的困难,还是调(控)节(制)老百姓的需求比较容易”。你们和官老爷的共情,多么的让人感动!
老百姓就是软柿子,特别好捏,是吧?
限购,这两个字太简单了,简单得令人发指!
老百姓不单是软柿子,还是不识好歹的大傻子哩!
他们会随便抓厨师给自己做饭,不管他做的饭好不好吃,还会随便在大街上抓个医生给自己看病,也不管他能不能看好自己的病。
他们不会观察餐厅的客人多不多,以此判断这家店的饭菜好不好吃,也不会打听、查询这家店的口啤。同样,他们也不会打听、查询某家医院、诊所的资质或软硬件到底怎样。
看见了吗?朋友们,你们在这些人眼里,都是大傻子!所以不能让你们自己做主,随便选择哪个医院、哪个医生给自己看病,耽误了病情就要了你们的狗命了。
这都是为了你们好啊,你们不要不识抬举!
千万不要听什么奥不奥派的,他们是毫无社会经验的文盲,懂个锤子!尽管他们和你们同样生活在社会里,一样参加社会的分工交换,但就是有某种莫名神奇的力量,把他们屏蔽了,阻止他们获得社会经验。
土奥不但是毫无社会经验的文盲,还很极端。不是我们从道理上说不过他们,抛开事实和逻辑不谈,他们就是些危险的极端分子。
像古原这种土奥,没有师承,没有经过正规的经济学教育,在国家的、法定的正规大学里,接受正规的教授的教导,自己翻翻书本自学,怎么可能获得正规的理论基础?
再说谁批准你自学了?跟着正规大学里的正规老师学,才能学到正规的经济学,知道么?
土奥还是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吧,不要再忽悠什么,“一个傻子给自己穿衣服,比任何一个聪明人来替他穿,要穿得更好”了。
还是让裴医生帮你们穿,让谷大律师帮你们穿,让青天大老爷帮你们穿,才是对你们更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