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态度问题可能都是智力问题
与其从道德上分析,不如从能力上分析
——张鹏
(此文首发于2015年,因自媒体被和谐而消失,最近又对文章的内容有强烈的感触,如果修改后重新发表)
我发表了微信文章**《人品真的比能力重要吗?》**,结果大多数人不同意我的观点。他们认为人品比能力重要。
但经过仔细分析,我发现,其实许多看起来是人品或者态度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能力(或者智力)问题。
先来明确定义。这里我说的智力,是指一个人的大脑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储存、输出的能力。
那么,下面这些看似人品不行、态度不好的问题,都可以归因于上述四种能力的缺陷。也就是说,即便对方人品变好、态度端正了,还是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1**、粗心大意**
父母们常说自己的孩子“人很聪明,就是粗心,所以总是考不好”。其实,粗心就是不够聪明,是智力缺陷,是大脑收集、分析、输出信息的思维链条出现了断裂。或者持续思维能力不足,精力集中一会就累了,就会“走神”,是明显的脑力不足。这不是依靠纠正态度就能改善的。
2**、办事拖拉**
办事效率低,是因为思维速度慢,是典型的智力问题。这个缺陷有个美丽的借口,叫“追求完美”。
3**、易发脾气**
是大脑“CPU”在超负荷运算时“过热死机”的结果,是大脑面对复杂问题时无法及时处理,只能用极端情绪表达无奈。
4**、条理紊乱**
大脑对信息的分类、整理出现错乱,结果输出了混乱的指令。
5**、丢三拉四**
总是忘记东西放哪里,或者办事时忘带东西、健忘,这无疑是大脑的信息储存系统出了问题。
6**、犹豫不决**
大脑处理复杂信息、需要做出选择时,无法理性分析形势并做出利益最大化的判断,相当于电脑编程出现了“死循环”。
7**、过于忙碌**
这种人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永远在高压下生活和工作。原因是欲望、目标、职务超过了大脑的能力,即任务难度超过了大脑智力所能承受的水平。
8**、贪小便宜**
大脑计算失误,结果把精力放在收集芝麻上而丢失了获得西瓜的机会。这种情况常被称为“耍小聪明”,其实是大脑达不到“大聪明”。
9**、偷鸡摸狗**
违规获取利益,看似人品问题,实则是由于智商不够,不能在正道上成功,只能在歪路上冒险。这样做增加了人生风险,减少了“社会声誉价值”,降低了未来的获得能力,是明显的战略规划失误。相反,智商高的人,不会选择这种“险途”。
10**、不善交往**
人际交往需要大脑在极短时间内收集、分析、输出信息,还需要大脑建立及时的“反馈通路”,即通过收集对方的表情、语言来调整自己的信息输出。所以,这方面能力低下,只能说明大脑的“综合运算能力”不足。
小结与建议
除了上述十个问题外,我还能列出更多看似人品和态度的问题,但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智力缺陷。
你还认为人品比能力重要吗?
我把上述品德、态度问题归结为“智力问题”有什么意义呢?它的意义在于:面对这些问题,我不会通过思想教育、打骂、高压来解决。因为这些措施不但无济于事,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凡智力问题,其解决方案不外乎学习和训练两种。对于年龄偏大且智力明显衰退者,应该放弃“救治”,可以采用避开或者宽容的办法。
当你的亲人、朋友、同事出现上述问题时,若你生气、抱怨或者强压对方改变,只能说明你的智力也有问题了。
当你看到某人说傻话、做傻事时,该如何应对?我的建议是:
第一,不要生气;
第二,不要责骂;
第三,不要说教。
你能做的是理性分析:这个人的智力缺陷是否可治?用什么方法治疗?如果不能治疗,我该如何调整与他(她)的关系?
你不同意?好吧,估计现在你会认为我的智力出了问题,或者我的人品出了问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