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间最大的不同是认知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人类的四种认知状态,也是人的四种境界。我将其简单翻译为: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

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开始空杯心态,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

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情的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

不知道自己知道——永远保持空杯心态,认知的最高境界。

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人和人最大的区别是认知和思维格局的不同,技能的差别是可量化的,技能再多累加,也就是熟练工种。而认知的差别是本质的,是不可量化的。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认识永远不可能超过自己的认知边界。然而,人类最大的敌人就是认知惰性,我们不愿意打破自己原有的认知边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你什么都不信,可能是因为见识太少。而这里所谓的“见识”,我认为可以理解为拓宽认知的边界。人的成长改变,根本在于认知的升级和扩展。傅盛认知三部曲里提出“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是认知”,“所谓成长,就是认知升级”。

很多人经常说,动物的第一需求(包括高级动物人类)是食物,也就是身体能量的“温饱”。

其实,这个可以说是动物生命能量的构成基础,但是它并非算是第一“需求”——需求这个词,本身代表了一种生物体对外界事物的“主动性”的追求,

我认为动物的第一需求是要去“认知”。

认知的意思,主要体现在对环境的了解和定位上,比如,婴儿从一生下来就要睁眼看周围环境,辨认自己在哪儿,母亲在哪儿,食物在哪儿,这种辨认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与味觉等等,也就是通过光线、声波、气味、触觉等物质媒介来辨认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定位关系,定位各种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在哪”。

动物的进化等级越高,认知能力也越高,拿原始人类来说,他们每天就要判断会不会下雨?野兽在哪儿?它们有没有发现自己?亲人在哪?哪棵树上的果实成熟了?哪座山头有猎物?河水在哪?会不会挡住自己要去往的目的地?等等。

动物尤其是人类,只要把环境中足够多的事物定位清楚、准确,食物和温饱、安全问题也就解决了。

有没有哪种动物是不需要进行认知活动就能解决温饱问题的?也有。

几年前我参观过某上市公司的一个大型养殖场,里边有鸡、猪等牲、禽类,尤其是猪,从小猪苗开始就终其一生躺卧在固定的猪笼子里,一排一排的,每头猪的位置被安排得妥妥的,输送猪食的管子横穿在每头猪的嘴边,定时发送流食性的饲料,每头猪只要感觉到饿了一张嘴就能进食,连眼睛都不需要睁。

但是这些养猪场的猪,虽然没有认知的需求,主要是被人们故意设计来剥夺走了,因为它们只是作为人类食物的存在,所以不需要它们对环境有所认知,乖乖吃食就好了,但是它们一生的宿命已经被安排好了,完全没有任何差别、也没有任何改动的空间,等到了一定的时间周期就直接送往屠宰场。——从严格意义来说,它们都不能算是动物,更不能算是生命,只能说是人类的蛋白质资源。

——没有积极、主动认知活动的动物不算真正的生命体,只能算是某种蛋白质储备的存在。

人类的认知活动由于大脑的进化到了最高等级就变得最复杂,能够对环境进行特别丰富、多元而且细致的“解读”,并且人类大脑的记忆能力也达到了动物界的最高峰,因而不同时期、不同地方解读到的信息能够按照某种秩序存留得很完好,这信息之间还能相互建立起行的联系,并且通过各种比较、对比和归纳、分类,形成了“知识”,有了知识的足够累积,才能够产生创造的冲动,产生想象、联想与设计、计划、统筹,甚至抽象的哲学思考等活动。

这些都算是

人类的认知,它是人类一切财富与文明创造的基础

而这个基础则是人类的第一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凯利曾经提出过“个人构念论”的观点。

个人构念即由个人过往的见识、期望、评价、思维等等所形成的观念。

当遇到相同或者相似的场景时,一个人的脑海里便会呈现出他以往的经验来对该问题或者场景做出判断。

当你的认知能力很低时,脑海里的个人构念就会趋向于单一,缺乏弹性。

因此遇到问题时,你的个人构念所提供出来的对策就很狭窄,但却成为了你的全部,你误认为这就是所有的、最好的对策,没有其他的可能。

当你的认知能力高,见识的多、读到的多、经历的多、有独立思考能力时,你就会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和经验,你的个人构念就会越丰富、越饱满,在同样的问题面前你便不会只是执着于一种答案,而是有几种可能的答案。

人类从刚出生一睁眼就要进行认知活动,而食物、安全和更复杂更高级的满足都是建立在认知活动之上的,最早理解并且确定了这个第一需求的人们,就会生存发展得特别好,并且能够“反向”使用这个第一需求。

比如,有些人就发现,人们在解读一个知识、一个事物的时候,其实也同时在“贡献”出自己大脑中的知识储备:

比如,你告诉原始人甲一个知识——东边那座最高的山上有一棵最高的果树上边有许多果子成熟了。

这个原始人甲会开始在自己大脑的记忆中搜寻已经储备好的一些参照物来解读这个知识,比如,他会调出:

——他去过的所有山头、东边与西边的关系、果树中哪些是这个季节有果子的、成熟的果子是什么颜色?自己能爬的最高的树是什么样子的?等等。

总之,这个甲脑子里储备的知识记忆来自他之前所有的生活经历和学习成果,他必须从中搜寻和选择出最容易定位你说的这棵果树的其他知识来作为参照物,这样才能“理解”你所提供的这个新知识。

而你对原始人乙说同样的话,他则会按照另一种模式来解读,而且选择的参照物肯定和甲是不尽相同的,因为他大脑中储备的知识记忆和原始人甲有所区别:

他会在自己脑中搜寻并挑选出——他去过东边的几座山当中哪座是有果树的?那座山的果树中是比较高的?这个时候该去打猎还是摘果子更划算?去往这座山的路途中会不会遇见狼群?等等。

你再去和原始人的丙、丁说同样的话,也必然会被他们以不同方式、使用大脑中不同的知识储备来解读才能明白。

而如果他们都把自己的解读方式表达出来的话,对你也会有很大的知识提升,因为你获得了其他人的全新的定义方式,你就突破了之前自己对这棵果树的认知边界。

所以,如果你提供的知识表达能够获得更多人的解读、获得更多人使用更多的知识储备、时间和兴趣来解读的话,你自己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流量”的连接与扩展。那么,你也就不断地提升了可以表达更高级、更丰富知识的资源与能力。

前边已经说了,人类一切财富与文明得以创造的基础就是认知活动,那么

一个善于创造“被解读”作品的人

也才可能吸引与聚集更多的知识流量,因为他要让更多人花更多时间、更大兴趣来解读他。

一个人作为认知活动的生物载体,他本身的生物载体特征并不具备无限多的被解读吸引力,他的大脑里储存的所有知识成果记忆也不能很直接、很生动地对他人产生吸引力,所以他要进行各种创作、构建、设计一种在身体、大脑之外存在的“作品”——以这种最能吸引更多解读活动的新载体来聚集知识流量。

所以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科技、文艺、包括商业生活等等,都是每个人一方面要去寻求更好更有价值的解读目标,另一方面又要努力让自己创造出吸引他人来解读的目标,最终达到的效果就是促进了全人类在认知活动上加速、升级、交融、互补、协调。

顺便说到一个“整容”的话题,现在很多女性朋友喜欢去整容,长相并没有什么严重缺陷也要去整形一下,在我看来就挺多余的,因为一个人能获得多少关注、多少追捧,并不在于她的容貌本身——容貌这种形象的信息太容易解读了,被解读得太快了,并没有哪一个明星是纯粹依靠容貌来吸引人们长时间的深度解读兴趣的。

这也反映了人类为什么热爱看“故事”

——故事的市场目前也是最大的,各种形式的故事,比如电影形式的、舞台剧形式的、文学的、科普的、创意的、聊天的、项目策划的、成立组织公司的、理想目标内容的、梦想的、等等,其实就是人们力图追求把自己创造的知识、思想见解、计划等等按照人性审美的法则重构成最能吸引更多人解读的形态。

你创造的文化形态,能吸引多少人、多少时间、多大兴趣、调动多么深度的思考来进行解读,也同时决定了你能收获的能量资源、知识流量、信任情感等等,这些也决定了一个人的存在价值。

人们常说的某某人很有内涵,其实就是指他有许多值得别人解读的内容,或者说某某人很有魅力,其实就是指他(她)总能创造或展现出特别吸引人们去解读的知识形态。

这种解读与被解读的优势,很大程度上也和人的天赋、悟性有关,不然你看有些人特别爱学习、据说读了一辈子的书,列出来三天三夜都数不完,可是他们就是没有能形成足够的内涵、创造不出什么能让人们有兴趣和真心去解读的东西,说出来的话也是空话套话多,所以他们虽然也想追求存在感,苦苦哀求甚至强迫别人去围在他身边解读。

然并卵,不尊重人性、不懂得人类第一需求的浅薄的人,虽然身体蛋白质的规模很庞大,因为这个是可以从外形推断出来的,但是作为人生,最终给世界留下的连蛋白质储备都算不上,最多是植物的肥料,形成自然界生态循环中微不足道的一环。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生值得追求的存在感,应该就是曾经创造和吸引了多么壮观和浩大的知识流吧,比如我们时时萦绕的那些美丽的名字……爱因斯坦、莎拉布莱曼、周星驰、金庸、鲁迅、李白、马斯克、乔布斯、比尔盖茨、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邓紫棋、丘吉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