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外卖别说突破100万单,突破500万单也没用
今天继续给投资社群里投美团的朋友做一些心理按摩,因为他们每天看新闻都是:
“京东外卖仅用40天便实现日订单量突破100万单”
“京东外卖宣布百亿补贴”
……
他们很焦虑,其实大可不必。
我的结论是:
按照目前京东外卖的打法,别说突破100万单,突破500万单也没用。
原因很简单,我敢保证这100万单里,应该95%都是奔着薅羊毛领优惠过来的。
18块的霸王茶姬卖9.9,免运费,谁都愿意买;
9.9的瑞幸库迪卖4.9,免运费,谁都愿意买;
39的麦当劳肯德基卖19.9,免运费,谁都愿意买
……
在互联网竞争里,只要是标品便宜卖,便宜得超过30%以上,你就会吸引一大群羊毛党过来。
拼多多淘宝京东的百亿补贴,必然会补贴5999的iPhone,你降400,他就降500,消费者只看谁补贴的更多,谁便宜他买谁。
但这种补贴,是补贴不出用户习惯的,只要你一停止,立刻会打回原样。
要是明天京东外卖停止补贴,那么复购的用户几乎为零,这是必然的。
因为京东外卖体验没有更好、配送效率没有更高、成本结构没有更低,而且京东所谓的“品质外卖”定位是个幌子,这点核心价值主张在消费者看来,没有任何感知,而且,内行人一看就知道,品质外卖是个伪需求,如果你这都看不出来,那对需求的理解能力还是需要练习一下。(参考:京东外卖没有创新,对美团的影响几乎为零)
也就是说,京东外卖做的事情跟美团外卖的是一模一样的,还是一个比拼成本与效率的生意。
京东这种硬碰硬跟美团竞争,在中国二十多年的互联网历史里,几乎没有成功过,我帮你们回顾一下互联网的战争历史,最后归纳一下什么样的竞争能赢,什么样不能赢:
1、微信支付能在2014年市场份额为零开始追赶支付宝,现在实现8:2的反超。
第一个要点:移动支付是一个增量市场,当时的移动支付渗透率应该不足20%,还有80%的人还没有用上手机支付。这是后发者能先至的前提条件,市场很大,先发者貌似是100%的市场份额,实际上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
第二个要点:创造了独特的用户体验。微信支付通过红包功能一夜爆红,然后再砸钱上春晚,一夜之间完成几亿人绑定银行卡。红包就是一个跟微信社交深度融合的功能,创造了支付宝所不能提供的独特用户体验。
第三个要点:更好的用户体验。现在用户为什么更愿意用微信来支付?因为用户每天需要打开几十次微信,微信也会放在用户手机屏幕最显眼的地方,微信的打开速度也足够快,所以这种操作习惯带来的便捷性,体验就会比支付宝更好,效率就更高。人是很懒的,总是倾向于选择效率更高的解决方案。
这也是支付宝现在希望用“碰一碰”功能来反击的原因,因为效率更高,体验更好,我的判断是,支付宝能通过自己强大的地推销售能力,拉回5-10%的市场份额,但想反超微信,那就别想了(参考:从支付宝“碰一下”到微信“送礼品”,聊聊战略是什么?)
最后一点,占据更多的支付场景。腾讯接连投资滴滴、美团、拼多多、58、京东……都是为了抢占支付场景,这跟美元要抢占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贸易的支付场景是一模一样的。
2、拼多多为什么能在2015年成立,最后还能反超阿里(指的是交易用户数,不是指GMV)
还是最重要的一点,电商是增量市场,阿里认为电商是一二线城市6、7亿人的市场,他认定了农村城镇市场没有购买力,没有用全力去做,农村淘宝做的力度很弱。
但购买东西显而易见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需求,中国是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6、7亿的一二线城市以外还有7、8亿的消费者。
拼多多能通过微信生态的拼团、砍价裂变完成低成本的快速获客,触达中国另外的7、8亿消费者。
其二,其实京东也是腾讯投资的,微信也给了很多资源给京东,但为什么京东没做成?
因为京东没有给下沉的7、8亿消费者创造独特的价值,那些消费者看到京东39.9块的蓝月亮、99块十斤的芒果,吓了一跳,转头就跑了。
电商讲究人货场匹配,京东的货就不匹配下沉的消费者,但这件事,拼多多就做到了。
“9.9买一箱芒芒果,坏了一半,另一半还能吃”,这是下沉消费者的需求,京东无法理解这个需求,自然抓不住这个机会。
3、16年成立的抖音为什么能反超11年成立的快手?2020年出来的视频号还是可以跟抖音平分市场?
还是最重要的,短视频是一个全民级别的增量市场,看短视频跟购物一样,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需求。
快手严重低估了短视频市场的天花板,采取了自然传播,而不是大量亏钱投放的方式来获客,这是他输给抖音的重要原因。
更重要的还是,沉浸式单列设计的抖音,要比双列的快手更加的高效,算法更加精准,商业化也更好。而且,用户感受到的体验也更好,因为不用选择,可以无脑地刷,还是回归到上面的结论,用户是非常懒的,哪一个方案效率更高,更不用动脑,他们就会选谁。
视频号能够反击抖音也同理,抖音不过是6、7亿日活,微信可是13亿日活,还有6、7个亿的增量空间,微信可以零成本触达这些人。
再者,微信视频号做出了自己的社交风格,用户可以看到朋友点赞的视频,也跟微信的聊天、朋友圈深度融合,用户可以非常轻松地分享短视频到自己的家族群、公司群、恋人、家人、朋友等,比起刷抖音,有了不一样的体验。
其实中国最早做外卖的是饿了么,但是现在饿了么跟美团的市场份额是2:8,同样输在了“外卖是一个增量市场”,饿了么的速度慢了,美团快速地将做团购时候积累的铁军去做外卖,完成了对饿了么的反超。
我们来看京东外卖对美团发起的这次战争。
外卖是一个增量市场吗?
是,但是增量已经很慢了,作为市场老大的美团,外卖的订单量增速只有10%(不算闪购)。年增速10%,这几乎就是一个存量竞争!
存量竞争意味着要从竞争对手那里抢饭吃,获客的难度是翻倍上升的。京东只能每单补贴5块钱,才能让用户姑且去下载一个京东App试一下(京东的DAU只有1.2亿,美团有1.8亿,大部分人都没有京东的App)。
再来看京东外卖的定位,“品质外卖”,是个噱头,外卖都是那些外卖,你又没法做第三方鉴定,凭什么你就成品质外卖了?你说我的商家上架门槛更高,都是品牌商家。别闹了,目前的外卖订单里,只有20%是品牌订单,80%都是不知名的小餐馆,除非京东愿意放弃80%的小餐馆。
再来看骑手履约,美团的单均配送成本是5块,达达是7、8块。
京东外卖在这种背景下,跟美团玩一样的游戏,这怎么能赢?
如果是抖音去年收购饿了么(阿里是不会卖的)去跟美团竞争,不惜代价补贴去竞争,是很有可能打成3:7开。
核心原因是抖音有着近乎于无限的流量,饿了么有日均千万单的运力。
只要抖音他愿意,根本就不用花三个月去达到500万单/天,像京东这种18块霸王茶姬卖9.9的垃圾单子,抖音一天就可以达到500万单。
我如果业务负责人,我只看一个指标,只看一个商品取消补贴后的复购率,如果这个指标不行,别说500万单,2000万单都没用,因为他没有创造价值。
补贴一旦取消,一切打回原因。当然,这场仗对京东来说,是不能输的,所以会持续很久,而且京东很擅长打舆论战,短期会对美团股价有影响,但长期看,京东外卖的市场份额不会超过10%,挤占的恐怕是饿了么的市场份额😓
美团最好的反击,是大搞闪购还击京东
京东外卖的补贴搞的红红火火,很多投资美团的社群朋友很焦虑,其实大可不必。
美团表现的很冷静,而且战略选择上非常正确,王兴是从枪林炮雨的百团大战里跑出来的,不会犯糊涂,好的管理层总是能够让人放心。
“在2024年美团闪购取得超出预期的订单规模和用户粘性提升后,美团近期会正式将“美团闪购”作为独立品牌面向消费者发布。目前美团正在小范围灰度测试App首页的“闪购”一级入口。””
根据美团外卖与到家负责人王莆中昨天的数据:美团闪购的订单量已经达到1800万单/天。
这是什么概念呢?京东商城24年的GMV按照3万亿计算,京东的电子产品比较多,客单按200块计算,预计日均4200万单,如果按照客单150块(京东低客单的日用百货发展迅猛)计算,大概不到6000万单。
对比一下1800万单与6000万单的订单量,且前者每年以30%的速度在增长,后者已经不增长了,你能感受到京东的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吗?
所以,现在美团还击京东外卖的战略是非常正确的,不要在外卖业务上反补贴来对抗,因为补贴战争对领导者非常不利,他每天才50万单,一单补贴5块钱,一天才亏250万,你是8000万单(包含外卖与闪购),要是你这个规模补贴5块钱,你一天就得亏掉4亿,而且其实绝大多数用户不看新闻,他不知道有京东外卖入局这回事,你一补贴,用户全都知道了。
这种补贴战争,我在以前做电商业务的时候也遇到过,我们的竞对(拼多多的快团团)一上来就是免手续费,他们是光脚不怕穿鞋的,一天才100万交易额,免1%手续费不过是补贴一万,但我们那时候是5000万交易额,我们要是免1%手续费,我们就是亏50万。
美团就应该在闪购业务上补贴,美团闪购的体量是3000亿GMV,京东是3万亿,京东领先美团10倍,美团就应该去补,补了以后就成了获客成本,特别是一些需要极速配送的日用百货、3C数码,这是京东的两大基本盘,这样才会让京东同等难受。
而且美团的补贴是基于价值的,消费者就需要更快的配送,你洗澡没有沐浴露,当然需要他三十分钟送货过来,你宁可贵一点(美团的采购量不如京东,价格上不会有竞争优势);iPhone跟小米刚开完发布会,你当然想第一时间玩到最新机型,这是一个习惯养成问题,习惯养成是可以通过补贴来解决的,比如当年的滴滴打车补贴大战,让我们养成了打网约车的习惯。
但京东外卖的补贴不是基于价值,他没有价值,他没有在成本结构上战胜美团,没有价值的补贴是浪费钱。一旦补贴停止,消费者发现没有羊毛薅,他就会回到美团。
这就是区别,所以美团这一招反击是非常正确的,就应该大力去搞闪购,偷袭京东的大本营。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美团目前覆盖零售全品类的各类美团闪电仓已达到3万个,2027年预计达到10万个。而且,消费者是越来越懒的,消费者也是需要越来越快的物流的,美团大概率能够在3-5年内抢到1万亿GMV的零售份额,而且有一半原本是京东的。
我的忠告是,千万别买京东股票,这是一家大本营被偷袭,也没有找到增长曲线,管理层焦虑不专注的公司……当然,除非价格非常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