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公开信:岳不群式的商业江湖戏码
2025年4月21日,京东发布了一封《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公开信发布数小时后,文章转发量突破10万+,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关注。以下是刘强东在公开信中的发言内容:
“近期,有竞对平台再次玩起‘二选一’游戏,强迫各位骑手不能接京东平台的秒送订单,如有违反,会采取封杀措施。过去,各位骑手都是在三大平台之间自由接单,才能保证自己的收入。因个别平台‘二选一’行为,大家的收入会降低16-25%左右,我们对各位的遭遇深表同情,也对个别平台违法违规行为表示谴责。虽然有人明说不会做,但是大家都知道他们一定会暗暗做的!” “你可以十几年不为任何一名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你可以用强大的算法对骑手极尽压榨之能事;你可以长期对骑手事故率超过快递小哥三倍以上的安全问题置若罔闻;你可以在约60%以上门店都不赚钱的餐饮行业赚取千亿利润,丝毫不顾餐饮从业者的艰辛和挣扎;你还可以在超过40%毛利的幽灵外卖暴利驱使下,纵容和鼓励幽灵外卖大行其道,丝毫不顾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但是当你今天竟然为了维护自己的垄断地位,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对数百万名底层骑手们再次进行‘二选一’,让他们的收入大幅降低,你们忘了老祖宗的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望你们好自为之!早日回头是岸!”
岳不群当年举着“君子剑”走江湖,见人就说“华山派以仁为本”,结果自己偷偷练辟邪剑谱时,连徒弟都能坑。现在刘强东玩的套路差不多——前脚在公开信里痛斥美团“不为骑手交五险一金”,把自己包装成“骑手救世主”,后脚就被人发现:京东旗下的达达骑手,社保照样没着落。 你说他真关心骑手吗?京东自己的骑手(比如京东物流的配送员)确实交社保,猛刷了一波好评。但达达骑手呢?京东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近50%的达达集团,骑手一直是“众包模式”,也就是注册个账号就能接单,平台既不签劳动合同,也不缴社保。说白了,刘强东是把“亲儿子”和“干儿子”分得明明白白:对自己直营的骑手,交社保换个“良心企业”的好名声(也确实值得点赞);对达达这种外包骑手,该省就省。
有意思的是,他骂美团“不为骑手交社保”时,完全回避了一个行业常识:现在外卖骑手大多是兼职的,早上送完京东,中午跑美团,晚上接达达,这种灵活就业模式,在全球都算“自由职业者”。就像美国的Uber司机,前几年闹着要平台交社保,结果加州人直接投票反对,理由很简单:人家司机就图个自由,不想被绑定成“公司员工”。刘强东倒好,把“行业惯例”选择性忽略,只捡对自己有利的话说。
公开信里,刘强东把美团的“二选一”说得有鼻子有眼,说骑手接了京东的单就会被封杀。但稍微动点脑子就知道,这事根本站不住脚——现在骑手手机里哪个不是装着三四个外卖APP?平台连骑手今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不知道,还能监控你接了谁家的单?美团早就辟谣了,说“我们从来没搞过二选一,骑手爱接谁的单就接谁的”,但刘强东根本不在乎真相,他要的就是“舆论炸开锅”。
更绝的是,他还把骑手收入降低16%-25%的锅全扣给美团,搞得全网骑手都觉得自己被欺负了。
可实际上呢?骑手收入受单量、配送距离、天气影响,跟“能不能接多平台订单”关系没那么大。而且京东外卖本身订单量就少,就算骑手不被“封杀”,天天接京东的单,收入也高不到哪儿去——说白了,这就是“自己生意做不好,怪竞争对手太坏”。
最搞笑的是,刘强东不敢直接点名美团,明眼人都知道他指谁。这种“含沙射影”的舆论战,说白了就是耍无赖:我没证据,但我嗓门大,只要骂得够狠,就能带节奏。
你看岳不群练辟邪剑谱前,必先喊一句“华山派危在旦夕,我这是为了大义”;刘强东发公开信前,先刷一波“为骑手出头”,但本质都是一样的:用“正义”当牌坊,背后全是生意。给自家骑手交社保,是为了立人设;骂美团“二选一”,是因为京东外卖十年都没做起来,真急眼了。至于骑手到底能不能多赚钱、有没有真保障,对不起,那只是他打舆论战的“道具”而已。就像街边卖保健品的推销员,开口闭口“关爱老人”,其实眼里只有老人兜里的钱。
刘强东的公开信看着义正言辞,其实全是“抄作业”——把民间骂平台经济的话一股脑搬过来,什么“算法压榨骑手”“商家被抽佣亏到关门”“幽灵外卖坑消费者”,他骂美团“赚千亿利润不顾商家死活”,但京东自己抽商家的佣金少吗?你在京东开个店铺,平台要收服务费、扣点、广告费,一套下来,中小商家一样得咬着牙撑。
说白了,京东和美团都是平台经济,左手赚商家的钱,右手靠骑手送单,商业模式本质没啥区别。就像小区里两家包子铺,都用酵母发面,结果一家老板指着另一家骂“你居然用酵母,良心被狗吃了”。
还有他说“60%的餐饮门店不赚钱是平台害的”,这就是没有常识。你家楼下的小饭馆,今天开重庆小面,明天改沙县小吃,后天换成黄焖鸡,为啥?因为餐饮本来就是高淘汰率的行当,租金、人工、食材成本摆在那儿,跟有没有外卖平台关系不大。二十年前没有美团的时候,饭店不也年年换招牌吗?刘强东把市场经济的正常竞争,全甩锅给平台,就好比学生考试不及格,怪课桌太晃——他就是想借“同情商家”的由头,挑动大家一起骂美团。
再看市值数据,简直惨不忍睹:腾讯、阿里稳居第一梯队,拼多多、小米、美团第二梯队,京东跌到第七,跟携程、网易这些“非核心玩家”挤在一起。想当年,京东可是能跟阿里掰手腕的电商老二,现在连拼多多的零头都不到,这就好比班里原来的第二名,天天上课睡觉,现在成绩跌到第七名,还怪同桌太吵——你自己不努力,怪谁?
2015年京东就搞了“京东到家”,主打买菜配送,结果干了十年,连美团的零头都没追上。为啥?消费者用脚投票啊!美团配送快、覆盖广,同样送一斤土豆,美团骑手20分钟到,京东可能得40分钟,你选谁?再说骑手端,达达骑手虽然挂着京东的名,但订单量少、单价低,骑手宁可多跑美团,也不愿守着京东的单。
现在提到即时配送,大家第一反应是美团、饿了么,谁还想起达达?这就像开滴滴的司机,都知道哪个平台单多,你京东订单少,怪骑手不接你的单,不是耍流氓吗?
更打脸的是用户口碑。2024年双11,京东投诉量1.46万件,全行业第一,比淘宝、拼多多都多。投诉啥?物流慢、售后差、商品质量问题,说白了就是服务跟不上。你一边骂别人“算法压榨骑手”,自己的配送效率还不如人家,这不是打自己脸吗?
刘强东最搞笑的是骂美团“搞垄断”,他自己当年在3C家电领域,不也玩过“二选一”吗?早年很多品牌商被逼着“要么只在京东卖,要么别想进我平台”,跟他现在骂的美团行为没啥区别。这就好比自己当年偷过自行车,现在看见别人骑车就喊“抓小偷”。
再说美团算不算垄断?外卖市场门槛低到不能再低了,抖音、阿里、滴滴、百度都试过,为啥只有美团做大了?因为消费者就认它配送快、选择多、优惠实在。就像小区门口的便利店,你不能因为它生意最好,就说它“垄断”,难道还不许别人去买东西了?刘强东自己做不起来,就说别人“垄断”,跟小孩抢玩具抢不到就哭鼻子没啥区别。
他还说“消费者被平台蒙骗”,但消费者又不傻。你看抖音电商这两年起来了,靠的是直播带货有意思;拼多多能逆袭,靠的是价格便宜;美团能稳坐外卖第一,靠的是十几年攒下的配送网。京东呢?除了早年的物流优势,这些年有啥创新?只会盯着竞争对手骂,连直播电商都学别人搞,结果自己没流量、没主播,赔得血本无归,还说别人“垄断”?
岳不群练辟邪剑谱时,总说“我这是为了华山派存亡”;刘强东骂美团时,总说“我这是为了骑手和商家”。但本质都是一样的:自己屁股不干净,却盯着别人的裤脚沾了灰。你搞平台经济抽商家佣金,却骂别人“赚黑心钱”;你自己对骑手搞外包省社保,却骂别人“不缴五险一金”;你市场竞争失败,却骂别人“垄断搞封杀”——这种“自己做恶却怪别人出剑太脏”的套路,说白了就是“我可以放火,你不能点灯”的流氓逻辑。
商业世界很现实,消费者不会听你吵架,只会看谁的东西好、服务好。你京东要是真有本事,就把配送速度提上去,把用户体验做好,而不是像个怨妇一样,在公开信里写“小作文”。
岳不群当年为了当五岳盟主,表面上喊着“共抗左冷禅”,背地里却挑拨各门派内斗,本质就是想借外力上位。现在刘强东玩的也是这一套——公开信最后一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乍一听像老学究讲道理,其实潜台词就是:“大家快来看啊,美团欺负人啦,政府赶紧来管管!”
他心里清楚,正面跟美团硬刚,京东外卖根本没胜算:人家配送网点铺了十几年,骑手团队稳定,订单量是京东的几十倍。怎么办?学小孩吵架打不过就喊“家长”呗!于是他把民间反平台的情绪全煽动起来,什么“算法压榨”“商家亏钱”“骑手没保障”,这些话题自带流量,一炒就热。
这招他可不是第一次用。2016年双11,京东就骂阿里“高佣金、高坑位费”,说直播带货让商家活不下去,结果自己转头搞直播电商,找明星、砸流量,最后亏得连底裤都不剩。
2024年又故技重施,零售CEO在台上痛斥直播行业“一万个工厂养一个主播”,结果京东直播现在还有多少人看?说白了,他根本不是真的关心商家,而是自己做不成直播,就想把水搅浑,让政府出手限制对手,典型的“自己考不上大学,就说高考不公平”。
最让人唏嘘的是,当年那个在中关村扛着电脑送货的创业青年,现在居然变成了“街头骂战选手”。别的企业家忙着搞技术、优化服务,他忙着写“小作文”、带节奏,把商业竞争变成了舆论斗狠。就像班里的学生,不认真刷题,天天在黑板上写同学的坏话,以为这样就能考第一。
真正的优秀企业啥样?看看拼多多,靠“低价+农产品直连”杀出血路;美团,靠“配送网+本地生活”织成一张大网;抖音电商,靠“直播内容+兴趣推荐”抓住年轻人。人家都是靠真本事吃饭,而京东呢?这些年有啥拿得出手的创新?配送还是吃早年的老本,电商被拼多多、抖音按在地上摩擦,外卖更是连美团的尾灯都看不见。
刘强东总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挂嘴边,以为自己是“为民请命”的青天大老爷,其实骑手和消费者心里明镜似的:骑手要的是“哪个平台单多、提现快”,才不管你俩谁骂谁;消费者要的是“哪家外卖便宜、配送快”,不会因为你一封公开信就换平台。就像楼下早餐摊,老板天天跟对面包子铺吵架,顾客该买豆浆还是买豆浆,该买包子还是买包子——大家关心的是吃好喝好,不是看你们打架。
更要命的是,他攻击美团的那些话,很多都在打自己的脸。比如骂“幽灵外卖”,但外卖市场本来就是开放的,抖音、阿里都试过,消费者选了美团,说明人家做得好。你京东早年做“京东到家”没成,现在反而骂消费者“没眼光”,这不是打消费者的脸吗?就像餐厅老板抱怨“客人都去隔壁吃饭,不识货”,却不想想自己菜做得咸、服务态度差,谁会惯着你?
岳不群最后为啥众叛亲离?因为他放弃了华山派的“紫霞神功”,沉迷辟邪剑谱的歪门邪道。京东现在的问题也一样:放着好好的供应链、物流优势不深耕,反而学别人搞舆论投机、政治博弈,这不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吗?
你看瑞幸咖啡,当年造假翻车,后来靠“生椰拿铁”等产品硬刚回来,这才是企业该有的样子。
而刘强东呢,放着“正品行货+自营物流”的好牌不打,偏要学街头混混打嘴炮,最后只会把自己的牌越打越烂。在商业江湖里,能让人服的从来不是“嘴皮子有多溜”,而是“真功夫有多硬”。你要是练不好自己的“九阳真经”,就算把对手骂下台,消费者也不会跟你走——大家来市场是买东西的,不是来看吵架的。
岳不群最后被揭穿伪善面目时,连亲徒弟都看不下去,拔剑相向。商业世界里也一样:当企业把骑手和消费者当“舆论工具”时,早晚得吃恶果。
刘强东在公开信里把骑手捧成“兄弟”,但达达骑手心里清楚:你也没给我交社保,现在骂美团只是想让我多接你家的单,真当我傻?
消费者更现实:昨天你骂美团“幽灵外卖”,今天我点美团的奶茶还是准时送到,你京东的生鲜却总送错货——对不起,我管你谁是谁非,好用才是硬道理。
骑手要的是什么?不是企业互撕时喊两句“兄弟辛苦了”,而是派单公平、提现快、遇到问题有人管。消费者要的是什么?不是看你写“小作文”批判对手,而是打开APP能搜到附近好吃的,下单后半小时送到家。你京东要是配送总超时、商家入驻少,就算把美团骂破产,用户也不会留在你这儿——就像小区门口的菜贩子,一边骂同行“缺斤少两”,自己却总给烂菜叶,早晚得被街坊拉黑。
岳不群的“君子剑”能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因为江湖人最终看的是武功和人品。京东这几年市值暴跌、投诉量第一、外卖做不起来,根本原因不是美团“太坏”,而是自己没跟上变化:拼多多靠低价撕开下沉市场,抖音靠内容电商抓住年轻人,美团靠本地生活服务织成一张网,而京东还在啃“自营物流”的老本,甚至连老本都没啃好——你说你物流快,结果双11爆仓、快递堆成山;你说你正品行货,结果第三方卖家卖假货、售后踢皮球。这时候不反思自己,反而怪竞争对手“搞垄断”,跟考试不及格怪教室太热有啥区别?
更关键的是,平台经济不是非黑即白的“善恶二元论”。美团解决了几百万人就业,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吃遍全城;拼多多让农村大爷大妈能买到便宜货;京东早年靠正品和物流赢得信任,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价值。但刘强东现在干的事,是把平台经济的功劳全盘抹杀,用“反商反资本”的情绪当武器,相当于自己端着平台经济的碗吃饭,却砸了整个行业的锅。就像一个厨子,靠餐厅出名后,天天骂“餐饮行业剥削厨师”,最后只会让食客觉得:你连自己的行当都不尊重,还能做出啥好饭?
金庸小说里,岳不群练辟邪剑谱前要“自宫”,看似得了速成武功,实则断了根基,最后走火入魔。京东现在的舆论投机,何尝不是一种“自宫式竞争”?放着供应链、物流、技术研发这些“九阳真经”不练,偏要学“辟邪剑谱”的歪门邪道——靠攻击对手、煽动情绪、倒逼政策来上位,短期可能带点流量,长期必然伤了元气。 刘强东和京东现在的问题,不是美团太强大,而是自己丢了初心——当年那个在中关村为用户扛电脑的“傻小子”,变成了举着“君子剑”玩权术的“岳不群”,忘了商业的本质是“利他”:让骑手多赚钱、让用户少操心、让商家有奔头。
如果京东真想翻盘,就该放下“骂大街”的功夫,好好琢磨怎么让外卖配送更快更稳,怎么让商家在平台上赚到钱。消费者不会因为你会吵架就下载你的APP,骑手不会因为你写公开信就放弃订单多的平台,市场更不会因为你会打“道德牌”就给你机会——这里不是华山派的权谋江湖,而是靠实力说话的商业战场。
商业江湖从来不需要“岳不群”式的伪君子,而是需要“乔峰”式的真豪杰——靠降龙十八掌硬刚市场,用真材实料赢得尊重。
刘强东举着“水能载舟”的大旗,以为能靠民意倒逼政策,却忘了水最厉害的本事是“照妖”:你有没有给骑手真保障,有没有给用户真服务,有没有给商家真支持,水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