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贪腐不可避免:权力的约束只来自上面

《水浒传》里有一段,宋江犯了事,被刺配江州,当时负责看守监狱的是押牢节级戴宗,他的职位相当于现在监狱的一个科长。按当时的规矩,作为犯人,宋江应该要给戴宗一些好处。但是宋江没有表示。于是,戴宗就直接来索要。宋江说:我有什么短处在手里?你凭什么要向我索取好处?戴宗就非常愤怒,说:你居然敢问我为什么?你犯在我的手里,咳嗽一声都是罪。你这厮,只是俺手里的一个行货。

戴宗这是不是赤裸裸的贪腐?

作为犯人的宋江,可以检举他吗?可以揭发他吗?

宋江有没有给御史台打报告的机会?

以上,都没有。

所有从下层对上层贪腐行为的监督都失效了。

当然,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宋江通报了姓名,戴宗拜倒在地,认了宋江做大哥。最后,他们造反上了梁山,喊出的口号比较搞笑,居然是“我们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他们扯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

他们对自己当官为吏时的贪腐行为集体失忆了。

戴宗是一个清官吗?

每新到一个犯人,他都要向对方索取好处。这不是妥妥的贪官吗?

自己原来就是贪官,却要造反,去反贪官。

其目的,只不过是反比他们更大的贪官,反比他们贪得更多的贪官!

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将贪官打倒之后,将贪官的贪腐到的钱退还给原来的老百姓,而是要将其据为已有。

而在《让子弹飞》中,张麻子虽然是土匪,人家可是真的将黄四郞的家财分给了当地的老百姓呀!

梁山众兄弟聚义,将贪官的钱财抢到手,是为了自己大口吃肉,大秤分钱。

这就是《水浒传》中的黑色幽默!

我们反贪官,是因为我们不是贪官。

我们反贪官,是因为我们想成为那贪官。

我们恨贪官,是因为我们没有坐上那个位子。

当我们坐上贪官那个位子之后,哈哈,不恨了,简直爱死了。

当这样的观念深入民心之后,贪官能反得尽吗?贪腐能治理好吗?

这就是历朝历代,为什么贪官会层出不穷。

其实,在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权里面,当权者都是需要贪官的。站在权力金字塔顶端的皇帝,不可能自己亲力亲为对整个国家进行管治,他需要用一套官僚体系来帮他进行管治,这个时候,他就必须要依赖下面的官员来实现他的统治。下面的官员怎么才愿意为皇帝卖命呢?你得给下面的人好处呀!至于具体怎么给好处,这里面就有大学问了。

作为皇帝,你是天的儿子,代表上天来统治百姓的,所以,你必须要代表正义和公平,否则,你的政权就没有合法的基础了。所以,作为皇帝,你是不能自己亲自下场,明火执仗的直接将老百姓手中的财富通过赋税的形式征收到你的手上,然后你再将这些财富分一部分给这些官员作为好处。如果这样做,老百姓一看,你征的赋税这么重,他们就会把矛头对准你,你的政权基础就不稳了。

所以,为了稳住江山,皇帝通常不会直接下场干这些事。怎么办呢?聪明的帝王自然有一套愚民术。这个时候,皇帝就需要贪官这个角色出场了。皇帝会将权力分给下面的官员,暗中默许这些官员运用手中的权力去搜刮民脂民膏。这样一来,贪官就能得到好处了。

贪官也很清楚,他们能够得到这些好处,是因为他们手中的权力。而他们的权力来源,则是皇帝给他们的。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好处,贪官自然会维护和拥戴皇帝。这样一来,政权的基础牢固了。

朝廷既然要用贪官,为什么还要反贪官呢?

其实,朝廷扯起反贪的大旗,目的是要迷惑底层的老百姓,摆出一副我代表着公平正式的架势。朝廷反贪,是要昭告老百姓,你看,贪官这么坏,搜刮了这么多民脂民膏,今天,我替你们作主,把这些贪官给拿下来了,我为大家争取到了公平正义。这样一来,底层的老百姓就被迷惑了。哦,原来贪官在耍坏,皇帝还是好的,只是下面的贪官把皇上的经给念坏了。所以,即使再民不聊生,就像水浒传的造反英雄们,也只是说“我们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你瞧,通过这一波反贪的操作,老百姓就认可皇帝了,皇帝就把民心给收拢了,政权也就巩固了。

而对于皇帝来说,他不用担心贪官贪墨了多少钱财,他只怕这些官员不听他的话。皇帝扯起反贪的大旗,既可以收获顺应民意的好处,还可以顺便把不听话的贪官给消除掉,剪除异已。皇帝在反贪的时候,并不是要将所有的贪官都拿下,他会将那些听话的贪官保留下来。而保留下来的贪官,也明白自己的把柄都在皇帝手中拿捏着,皇帝是可以随时灭了自己,这也就更加对皇帝俯首帖耳。这样一来,即可以消除异已,同时震敲了保留下来的贪官,更收割了老百姓的拥护,可谓一箭多雕。

这就是所谓的用贪反贪。

世传宇文泰问政于苏绰,二人深夜密谈,在《资治通鉴》中有记载为《具官论》,世称“苏绰定律”,深刻而具体的解释为什么历代贪官杀而不绝。

对论中的摘要思想是说:

*治国在于治官。*

*治官唯有忠心才能稳固政权,而忠心的代价必然使其有利可图,那就只能授权使之贪图民利。*

*所以,**罢贪官,以排异己**;*

*杀大贪,以平民愤**;*

*没其财,以充宫用**;*

*用清官则是迎合平民,清官仗着清廉之道很难有把柄为君所用。*

最后,《具官论》指出:“倘若国中皆清廉之官,民必喜,则君必危矣。”

用贪官以培植死党,灭贪官以消除异己,杀贪官以收买人心,没贪财以实府藏,便成了统治者世代相传、恪守不二的秘笈。

你说,这高不高?

其实,贪腐的产生,根子在于对权力的约束失衡,没有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约束和控制。

而在中国传统社会,权力结构是中央集权制。

在中央集权的权力结构中,权力集中于最顶端,然后一层一层往下授权。每一个层级的权力,它只需要向上负责,接受上面的监督和约束。它是不会也不用接受同级和下级的监督。在这样的权力架构之下,掌握权力的官员进行权力寻租和贪腐是自然而然的。

中央集权的本质是核心在于权力的绝对集中与垄断。在专制体制下,每一级的当权者在他的领域中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其意志即为法律,其决策无需经过任何形式的审议与监督。这种权力的绝对性,使得当权者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使权力,而不必担心受到任何形式的制约与惩罚。这种权力的无约束性,为权力的滥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中央集权体制的优点是确保政策的统一性和执行效率,但也带来了监督机制的天然缺陷。在集权式的结构中,权力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使得当权者可以独揽大权,不受任何形式的监督与制约。在这种制度下,即使当权者有滥用权力的倾向,也无法得到有效的遏制与纠正。

在中央集权的结构中,各层级权力节点不可避免产生“一言堂”现象。这个”一言堂“,其实就是一个次一级的权力中心。这个权力中心只需要向上负责,不接受任何的同层和下层的监督。而腐败就此产生于这些大大小小的权力中心。

如戴宗,他只是一个监狱的权力中心,他也能向犯人索要好处。

这在中国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中随处可见。

在各个权力中心中”一言堂“的决策模式,导致决策过程中的民主讨论和辩论被削弱,对一把手的监督形同虚设,进一步加剧腐败的风险。

所以,中央集权与腐败的关系,就是像藤上长出的瓜。要想摘掉腐败这个恶瓜,只有连根拔掉中央集权这根藤。

腐败的根子,在于权力过于集中,失去制衡。

没有制衡和约束的权力,我们的反贪,只能是永远在路上。

只有把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让权力有所制衡,有所畏惧,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公众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这样,才可能遏制权力的滥用。

让老百姓有说不的机会,让下层人民有机会质疑权力的运行是否正当,这样,腐败才有可能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