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谬论?

​ 在心理学、人的行为学、商业理论中,有一个知名的理论,几乎大部分有点文化的人的都懂,影响非常大,但却完全是谬论,那就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并不是在列出人们的各种需求,重点在于层次。

图片

他将人的需求划分为这几种,这种分类方法谈不上对错,但当他进行分层时,那就有问题了。

上图这个三角形在表达什么呢?

马斯洛在表达以下三层意思:

1、越是底层的低级需求,基于这种需求的激励因就更为强大。

2、只有满足了底层的需求,才会出现上一层的需求,之所以这些需求按照层次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就是马斯洛认为,人们必须满足更低层次的需求,才能逐渐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3、当一个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个人会必然从更基本的需求向更高级的需求发展。

那么,这个理论的错误在哪里?

他在试图给这个世界各种各样的人定下来一个价值排序标准。

什么叫价值排序?

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不管要达成任何一个目的,必然要使用某种手段。

这种手段,包括了物品,自己的身体,金钱,然而手段是稀缺的,那么,当我们选择了某一个目的并采取手段时,必定要放弃另一个目标。

人的需求是无限多的,你想去吃美食,还想去泡妞,还想去和朋友聊天,但是,在某种条件下,你只能干一件事。

你选择了去吃美食,那么,这时,你的行动就代表着,你在这一刻,你的身体,你的金钱,作为手段都优先去服务于吃美食这个目标,同时也就放弃了去泡妞和聊天。

这就是人在任何时候进行行动时展示出来的偏好。

行动必定展现偏好,偏好也只有从行动中展现出来。偏好就是一种价值排序,你去美食、泡妞和聊天,三个偏好中,当下的排序是美食第一。

选择了美食,就说明这是你当下最为迫切的需求。

任何一个人,总是优先满足更为迫切的需求。

好了,讲到这里,你马上就会发现,马斯洛所说的需求层次论就是在说,每一个人的迫切需求是他清楚的,并且列出了图表,告诉你,这就是迫切程度的排序。

听起来,好象很有道理。

你看,如果我吃不上饭,我哪有精力去干别的,肯定满脑子都是想着如何填饱肚子,什么精神需求,与别人讨论艺术的需求,那就不存在了呀?

这似乎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

也因此,马斯洛这一套理论传播甚广。

但是,一个人行动对应的目标,真的有这种标准吗?真的价值排序就是事先给定的吗?就是一个规律吗?

不好意思,人的行动之目的,是完全主观的,是由人的自由意志决定的。

不同的人在面对相同的环境下,会不会存在不同的价值排序呢?

比如,那位保护日本儿童的胡友平,她月薪三千,但是却用行动来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试问,每一个人月薪三千,面对这种情况都会挺身而出吗?

当然不是如此。我相信,很多人就会选择逃命。

同样,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不同的价值排序。

今天你优先美食,再去找美女,明天你可能饿着肚子,也要缠着美女。

人心的价值排序是千变万化的,哪来的固定的价值排序呢?

很显然,马斯洛不需要给出论证,就随便定义了所有人的价值排序标准。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可以推导出无数荒谬的结论:

比如:

1、一个人没有吃饱肚子时,那就没有尊严的需求;因为吃饭这个需求没有满足之前,安全的需求都还没有出现,爱与归属的需求也不存在,就更谈不上被人尊重的需求了。

你要是相信这套理论,随便去辱骂一下一个正在追求吃饱的人试试?搞不好对方饭碗一放先揍你一顿再说。

2、如果是一群饭都吃不饱的军队,他们是不可能为了理想、为了国家目标去献身的;

你看,这些结论是不是很荒谬啊。

你能说朝鲜那种天天还要追求全民吃上肉汤的军队,没有人敢拼命吗?

你看,那些三和大神们,每周工作一天,赚二百块,然后就在网吧里玩六天游戏,而另一位骑手,每天工作十二小时,就是想讨个老婆。

三和大神们,连性需求都不要了,宁愿当光棍,天天打游戏,但却有人疯狂工作,只为了娶上老婆。

仗义总是屠狗辈,是在说,往往我们能看到不少见义勇为的人,就是底层的人。

快递小哥救人的事层出不穷,中国出租车司机们在高考这一天常年搞免费接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能解释吗?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影响下,无数人不相信社会中有人会搞慈善。他们认为,只有一切都满足了的人,才会花钱去做慈善,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比如,他们经常看到巨富们捐款。

但我要告诉你,全球都有一个规则 ,就是慈善捐款能部分或全部免税。

在这一规则下,捐款对于企业家来说,又得了名,又没有实际损失,反正不捐也要交税的。

这才是企业家捐款多的原因。

同时,中国各地都有义工组织,大部分就是收入最为普通的人。

愿意做慈善的人,多如牛毛。

仅就慈善的行动偏好来说,有没有钱,基本需求有没有解决,一点关系没有,在富人和穷人中分布的情况差不多,他不过是人们的一种消费偏好罢了。

即使是最为贫穷的七八十年代,大街上的乞丐,也不会被饿死,人们当时自己都吃不上多少,但一样看着乞丐可怜,会省一点食物给他们。

我家当时五口人住四十平米,一个月难见一次肉,但我母亲,依然会请那些因洪水逃难来的街头流浪汉来劈柴,同时给他一碗饭吃。

让他干活,不是自己干不了,其实是没有必要劈的,因为可以直接使用,是为了保护对方的尊严,让他们感觉这是交易,而不是被施舍。

现在回想起来,都要佩服普通人的智慧。

也因此,那些天天要让政府搞慈善的人,其实是没有认知到,慈善是一种消费,在任何时候,在无论多么贫穷的人们这里,都一样有需求,一样是人们的重要消费。

根本不需要政府强制收税去做慈善,民间有的是慈善力量。在四川大地震中,有多少普通人、收入很低的人捐款捐力?

不仅人的价值排序是千变万化的,人的价值排序还经常被外界改变。

政治动员和宣传,可不可以让一些人在哪怕任何生存条件都失去的情况下去拼命?当然是可以的。

那些人体炸弹恐怖主义者,都是在满足其他需求后进行的“自我实现”吗?大量的这样的炸弹客,都是最穷的平民。

宗教和习俗也会改变人的价值排序。

大凉山之所以贫困,因为这个地方原来是奴隶制社会,还有原始宗教。有一个老人,接受了一笔捐款给他孙子治病,他不去治,孙子死后,他拿这笔钱操办了一场盛大的葬礼,全村请来吃席,吃了几天。

捐款的是一位教授,他怎么也理解不了这种观念,命怎么会没有吃席重要呢?但对方的回答是,生老病死自有天安排,但葬礼一定要风光。

你怎么办呢?只能无语。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时会应用于商业以及企业管理,不少企业管理课程都有这个理论的介绍,如果用这个来做管理,那就真完蛋了。

员工的需求千变万化,你哪里知道具体的激励因是哪一个?但很多企业管理手段,就来自于这里。

比如团建和公司各种家文化宣传,就在搞归属感;

比如搞各种的荣誉表彰,就在试图满足员工被尊重的需求;

不少企业业绩不错,他们归因于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这套东西,但他们同时,还在做经济激励。

真的是因为归属感和荣誉在激励员工吗?还是给钱激励更清晰?

你可以试一下,不给钱激励,就是天天发奖状,天天高唱我们是一家人,结果很简单,员工跑光。

给钱,让员工自己用钱来满足自己的价值排序,比什么都好。

马斯洛需求理论传播太广,最大的影响在人们对政客的看法。

很多人就认为,一旦坐上某个位置,那么,他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了,就是为了某一种理想,某一种意识形态去工作了。因为他所有其他的需求全部满足了,他就必然为了自我实现而去工作了。

比如,伟大的华盛顿。

其实,这是一种对政治人物的神化。

当然有为了理想主义而奋斗的政客,但同样也有为了理想主义而献身的最穷苦的人。

但一样有只为了搞钱的政客,哪怕他已经身居高位了。

更多的政客是在为自己的政治地位苦苦奋斗,比如川普。

他要选美国总统,是为了美国更伟大吗?更大的动力来源于不要坐牢吧。

马斯洛认为只要满足了这些低级需求,就一定是一个为实现自己观念的理想主义者,他想多了。

英国的保守党,历史上有的是自由主义传统,撒切尔夫人就是其中的一员,大力砍福利,砍公共支出。

但是,现在的保守党领袖们,哪还敢提什么削减公共支出呢?他们当然清楚,现有的福利制度让英国经济衰败,也持有这种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观点,但执政十四年,从不开始砍福利。

明明做到顶级人物,也一样不为所谓的远大理想奋斗,不过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在奋斗 ,他与一个小官僚有何区别呢?

千万把别政客想成神,认为他有一个远大宏远的目标,要追求自己的历史地位,所以会不顾一切地朝着理想前进。

耶伦是一个全球知名经济学家,贸易战不利于美国经济,她门清,但是,她可以为了政治地位,背弃一个经济学家的名声。

耶伦之前说,如果别人卖你廉价商品,你应该寄一封感谢信。

跑到中国来说,中国廉价商品伤害了美国。

川普说,他支持所有外国大学留学生在美国拿绿卡,说完后,马上其团队就否认,说川普没有这个政见。

说对的话,拿不到票啊,这种一天内自已打脸的事都可以干,那就没有什么干不出来的。

对于政客来说,他自己的观念根本不重要,随时可以放弃。没有什么比位子更重要的。

被人鄙视又如何?权力在手才是爽啊。

对于绝大部分权力者来说,哪来的理想主义者?哪来的为了自我实现,连脸都不要了,不都是每天为了权力地位努力挣扎么?要什么远大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