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这次强制社保新策,难以实施

我这么多年,做过很多预判。

最重大的几个政策预判是,房产税实施不了,延迟退休实施不了。

早在五六年前,我就预测了这个结果。

这两个政策,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酝酿。

房产税写入了多届政府工作报告,延迟退休也写入了重大会议报告中。

但是,他们都无疾而终了。

顺便说一句,我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我经常在群里碰到有人在说,延迟退休不是实施了吗?这说明啊,虽然这是一件大事,但真正认真去看文件的人,没有几个。

现在的政策叫弹性退休,你依然可以选择55(女)60(男)退休,所以这不叫延迟,因为没有延迟。

那我是依据什么判断这两个政策无法推行的呢?

用老铁的一句话说,是阅读空气。

什么叫阅读空气,其实是叫观念舆论,观念人心走向。

那么,是不是现在很多人在网上批评这次的强制社保,所以我就因此判断社保执行不了呢?不是。

因为这才哪到哪?

先需要一个经济学理论工具。

这个工具叫,社保的支出,就是员工全额承担的。

这个我写过多篇文章了,今天不讨论这个问题了,简单来说,个人从企业那里拿到的所有收入包括五险一金(企业交的部分),就是这个人在市场中的劳动力价格。

而劳动力价格是难以通过干预手段改变的。

社保是可以收的,收的结果就是一个,那就是员工收入降低,并且是大幅降低。

一个两万一个月的员工,有可能一个月只交千把块社保。

他可能影响不大。

但在小店里的服务员,县城里的普通杂工,月入就两三千。

他,她,他(她)们,交不起!

因为社保基数太高了,这个比例不是按员工的收入比例来的,是按当地的社保基数来的。

比如,上海的社保基数就是七千多,你收入哪怕只有四千,也得按这个基数交。

因此,收入越低的人,越交不起社保。

县城里的社保基数往往也在四千左右。

现在你明白了吗?如果真的要强制推行全民社保,那么,这一部分人的收入会出现大幅的降低。

这是经济学上的后果分析。

然后就要分析舆论。

如果是一个向网红严征税的政策,很多人会在网上叫好。

但是,如果是向更多的普通人征税呢?那就不一样了。

现在是一个全民媒体时代,人人都有一台手机,人人都可以上抖音。

他(她)们平时,可能只会刷短剧,刷段子,但这种关系到个人收入的巨大事件,就会让他们的兴趣转移。

现在或许,大部分人都还不知道,还不关心。

但真的收入减少时,就会引发舆论的海啸,这种舆论可比那些鸭头事件类的大得多,因为这是关系到自己收入的问题。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推得下去吗?

当然是推不下去的。

预测政策后果,第一需要经济学理论,搞清因果,知道后果是什么。

第二,还需要理解舆论,理解人心。

所以,中国当下,是没有条件实施这种全民社保的。